礦井有計劃停電停風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在生產過程中,必須保證礦井正常通風,不得任意停電停風。因計劃檢修和停電等原因造成礦井停止通風時,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按如下通風安全技術措施認真執行.
1、礦井成立停電停風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安全礦長、生產礦長、機電礦長、技術負責人
成員:各科室負責人、調度主任,礦調度值班員、各班隊長
2、領導小組成員職責: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制定有關安全撤人、恢復通風、排放瓦斯方案和減少無計劃停風管理辦法。
生產礦長:負責清點井下各工作面地點的人員數量,做到每次臨時停風停電后安全撤人,恢復通風后按措施組織恢復生產;
安全礦長:負責落實監督各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
機電礦長:負責井下和地面電氣設備的完好,安排查找和處理電氣設備故障;機電隊長協助機電科搞好供電及臨時出現的故障處理工作,
調度主任:負責將領導小組的命令正確地傳達給值班調度員,將井下情況及時報告領導,
通風科:負責制定瓦斯排放措施;通風隊長負責現場排放瓦斯工作,落實臨時停風打柵欄、掛警示牌,組織現場恢復通風和瓦斯排放工作。
3.凡屬電網突然停電導致礦井停電停風,調度室必須及時通知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到達各自的崗位。
4、因計劃停電作業時,作業單位必須事先提出申請,經礦長批準后,方可實施停電作業。
5、安全技術措施
臨時性停電停風分為局部性停電停風、區域性停電停風和全礦井停電停風。
(1)局部性停電停風安全技術措施
1)凡發生局部性停電停風,當班瓦斯檢查員,安全員負責立即撤出人員后打柵欄,掛禁入牌,禁止人員入內,并向礦調度室報告;跟班領導和班長必須立即將掘進工作面的所有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并清點人數,不得擅自或個人單獨行動,撤到指定地點后必須及時向調度室匯報.
2)停電停風工作面是否進行瓦斯排放,通風科負責安排有關單位和人員按措施執行。
(2)區域性停電停風安全技術措施
除按“局部性停電停風安全技術措施”執行外,按進風至回風的線路順序逐個排放工作面瓦斯,嚴禁同一個區域兩個地點同時排放瓦斯。
(3)全礦井停電停風安全技術措施
1)電網停電后,礦調度值班主任,機電礦長了解停電原因和時間、來電時間,并向礦總工程師或值班礦長匯報。
2)電網原因或地面配電所故障以及兩臺主要通風機均不能正常運轉等導致全礦井停電停風,礦總工程師及時通知主扇司機立即將防爆門和回風井打開,進行自然通風。
3)受停電停風影響的地點,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工作人員先撤到進風巷中。井下通知撤人順序為:第一、采掘工作面工作面人員;第二、機房硐室、車場等其它地點的人員。
4)送電時必須經機電礦長同意,采取逐級送電,嚴禁越級送電。
5)井下各變電所或配電點在恢復送電前必須先檢查本所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只有在其濃度均在0.5%以下,并且本所內所有送下一級的饋電開關都處于斷開狀態時方可讓電源送到本所。
6)撤人、斷電、排放瓦斯按“區域停電停風安全技術措施”規定執行。
6、加強無計劃停電停風的管理,對造成無計劃停電停風者應進行追查和處理。
篇2:局部通風機停電停運轉安全組織技術措施
***煤礦雙回路供電線路于***年*月(******)建設完畢,目前供電線路已送至地面變電所,為順利完成井上、下供電線路改造,經礦務會議決定:于2014年1月16日8:00-17日16:00進行全礦范圍停電,在此期間主井、副井、回風井的局部通風機將停止運轉,次日16時以后恢復局部通風機通風。為確保停電停風、送電送風期間礦井安全,特制訂以下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一、成立領導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總工程師、機電礦長、通風礦長、安全礦長、生產礦長
通風副總、機電副總、安全副總
成員:調度室、通風科、機電科、安監站、救護隊、技術科
二、職責
組長:負責指揮礦井供電線路改造和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運轉的全面工作;
副組長:在礦長指揮下,具體負責礦井供電線路的改造和局部通風機的停電停風、送電送風工作及組織、審批、實施各項措施、方案。
調度室:負責協調各部門工作,并督查各部門工作進展情況。監測監控系統運行和觀察。
機電科:負責局部通風機停電和恢復供電工作,提前檢查供電系統和局部通風機狀況是否完好。
安監站:負責監督安全技術組織措施的貫徹、執行;停電停風前井下工作面的安全檢查;停風前的人員撤離;井口設置警戒;送電送風后的安全檢查工作。
通風科:負責協助安全員撤離井下人員;局部通風機恢復運行后的瓦斯檢查;監測監控系統檢查;通風設施的檢查;局部通風機的風量測定;協助救護隊員排放瓦斯工作。
救護隊:負責局部通風機恢復運行前井下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查、瓦斯排放工作。
三、局部通風機停電送電、停風送風安全技術措施
1、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工作,由總工程師現場進行全面指揮工作。
2、停送電前必須通知調度值班室,接調度值班室命令后方可執行停、送電工作。嚴格執行停、送電措施,停、送電要有專人負責,嚴格執行通風機停電、停風審批制度,必須執行懸掛標示牌措施。
3、局部通風機停轉前必須先由瓦斯員與安全員將井下所有入井人員全部撤出地面,井口檢身員清點出井人數,確認無誤后在各井口設置柵欄、揭示警標,并懸掛禁止入內牌板,指派專人做好警戒,方可切斷局部通風機電源。
4、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首先由救護隊進入井下檢查瓦斯及其他有害氣體的檢查,只有停風區域內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二氧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
5、必須嚴格執行瓦斯治理措施及瓦斯排放措施,在救護隊員確認井下瓦斯及其他氣體未超過《煤礦安全規程》時,方可恢復井下供電。
6、局部通風機啟動時,機電礦長、機電科長必須在配電房觀察所有機電設備是否正常,發現有異常立即停止,查明原因后再次啟動。
7、局部通風機啟動后,由機電科負責調試,保證風機實現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實現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運行正常,其它無異常。
8、所有工作進行完畢,立即匯報礦調度室,經礦調度室許可后。
9、如瓦斯或二氧化碳氣體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四十一條時,必須嚴格執行瓦斯排放措施。
10、本措施經會審后,聯同會審意見組織相關人員貫徹學習后,方可執行。
四、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1、排放瓦斯必須堅持低濃度排放的原則,采用控制風量等方法排放,保證所排出瓦斯與回風流混合后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5%范圍內進行排放,嚴禁“一風吹”。采用分段排放瓦斯時,只有在排放段內的瓦斯濃度降到1.0﹪以下、二氧化碳降到1.5﹪以下時,方可進行下一段排放工作,瓦斯流經及影響區域必須停止其他工作。
2、瓦斯排放按照分級管理、分級排放措施執行
(1)掘進工作面臨時停風時間不超過30min時,且巷道口柵欄處瓦斯濃度不超過1.0%時,由瓦斯檢查工在值班長指定的專人配合下進行排放。
(2)停風時間在30min至8h以內,或巷道口柵欄處瓦斯濃度超過1.0%,不超過2.0%時,由瓦斯檢查工(或安全員)電話匯報通風調度,由值班長提出排放瓦斯措施,指定專人在通風干部(或瓦檢班長)的配合下進行排放。
(3)停風時間在8小時---24小時以內,或巷道口柵欄處瓦斯濃度超過2%,不超過3%時,排放瓦斯由通風部門的領導提出措施,指定通風干部(或瓦檢班長)在礦山輔助救護隊配合下進行排放。
(4)停風時間超過24小時及以上,或巷道口柵欄處瓦斯濃度超過3%時,排放瓦斯由礦提出書面措施,由礦總工程師現場指揮,礦山輔助救護隊進行排放。
3、排放瓦斯工作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嚴格遵照次序排放。
4、如果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出現體積大于0.5m?。濃度達到2%的局部瓦斯積聚時,由瓦斯檢查工現場處理。不能處理的瓦斯積聚要匯報礦分管領導,由分管領導提出排放瓦斯措施,指定專人進行排放。
5、恢復正常通風后,瓦斯檢查工要對井下的各個地點進行瓦斯檢查,確認瓦斯濃度不超過1.0%、二氧化碳不超過1.5%時方準施工人員進入井下,正常施工。
6、如本措施未涉及到的地方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執行。
篇3:主扇突然停電停風井下通風瓦斯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凡因主扇突然停電或其它原因造成井下停風,必須嚴格執行以下通風瓦斯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1、一旦井下停風,瓦檢員必須立即向值班礦領導匯報。
2、使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的掘進工作面,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3、采煤工作面的人員必須立即撤到運輸巷車場。
4、瓦斯檢查員立即檢查運輸巷車場、主要運輸大巷的瓦斯濃度,凡停風達到10min,所有人員必須撤到地面。
5、井下恢復供風時,必須由瓦斯員首先檢查瓦斯,救護隊員戴機在提升室待命,各掘進工作面只有在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內,體積大于0.5m3的空間內積聚的瓦斯濃度達到2.0%時,由瓦檢員現場排放,超過3%時,必須由救護隊員執行瓦斯排放措施。排放瓦斯,采用限量排放法,嚴禁一風吹,在排放瓦斯的過程中,排出的瓦斯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得超過1.5%,采區回風系統內必須停電撤人。只有恢復通風的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0%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人工恢復局部通風機供風巷道內電氣設備的供電和采區系統內的供電。
6、瓦斯排放后必須全面檢查原積聚巷道內的瓦斯濃度。確保瓦斯、二氧化碳,符合規定且沒有變化,方可恢復正常通風。
7、瓦斯排放結束,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均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后,人員方能入井上崗并按章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