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更換大件安全技術措施

工作面更換大件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3865

為保證ⅳ1201采面更換大型配件(如采煤機搖臂等)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編制實施此措施。

二、安全技術措施

1.采面設備需要更換大型配件時,區隊機電主管人員需與上級部門協調好,保證所需配件能及時到位。

2.大型配件在下井前要固定牢固且確保裝車重心居中,對易損面要采取保護措施,并根據運輸路線確定好進罐方向;沿線巷道高度、寬度不足或其它影響設備運輸的設施要提前進行整修或挪移,并確保軌道要墊實墊平;斜坡運輸前要用手拉葫蘆等工具加固方式設備移位;車輛必須使用規定的連接裝置連接,車輛換鉤必須在平巷進行且在車輛前后打好地擋后才能摘鉤;運輸過程中發現設備移位時要及時進行調整加固;跟車人員要與車輛保持5m以上距離,斜坡運輸時跟車人員必須在車輛上方監視,信號把勾工必須在躲避硐內進行操作,車輛通過的巷道人員要及時到躲避硐躲避;運輸大件所用絞車及鋼絲繩、軌道等必須確保完好,否則不得運輸。

3.201采面所需大件運至軌巷采面超前支護之后,采用走旱路方式運至采面,根據現場情況采用絞車、導向滑輪或人工用手拉葫蘆牽引大件至安全位置。導向滑輪或手拉葫蘆懸掛在專用錨桿或錨索上,頂板破碎時要用單體等對懸掛點進行加強支護;用絞車牽引大件走旱路時,鋼絲繩繩道內的雜物必須清理干凈,所有人員必須離開繩道,監視人員必須站在鋼絲繩收縮方向的外側5m以外。

4.大件通過超前支護時,臨時拆除超前支護內的中間一排之后,必須及時恢復拆除超前支護;若頂板破碎嚴重時,只要能滿足設備通過需要,應提前在需拆除的單體側架設臨時支護。

5.牽引、起吊大件必須選用滿足要求的吊具;不能把巷道支護錨桿、錨索當作起吊點,需要時打專用起吊錨桿或錨索。

二、安全保證措施

(一)設備運輸安全措施

1.絞車司機、信號把鉤工必須經專門培訓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且必須持證上崗。裝運設備的平板車、礦車必須經檢查檢修達到完好要求。

2.絞車司機上崗前衣袖必須扎緊,嚴禁用手、腳撥繩。絞車鋼絲繩必須排齊,嚴禁亂繩導致擠繩、壓繩。

3.運輸設備前,檢查運輸路線上的信號裝置,以保證其靈敏可靠,傳遞信號清晰。

4.運輸設備前,檢查軌道是否符合運輸要求,有無斷道、斷道夾板,梯子道兩根軌道是否平整墊實,彎道、道岔是否變形,軌距是否符合要求。

5.運輸設備前,要對絞車進行全面檢查,絞車各部件是否完好,絞車基礎、底角螺絲是否穩固,鋼絲繩、鉤頭、卡環是否符合要求,起動器、電液制動閘是否正常,制動手閘是否靈活可靠,絞車有無異聲等。

6.運輸設備前檢查設備裝車和封車情況,有無滑動部件和沒有固定好的小件,設備是否歪斜超寬,了解重心位置。外露接頭、設備接合面,要采取保護措施,防止雜物進入或損壞。

7.為確保運輸安全,絞車司機和信號把鉤工的信號指代規則必須一致:一聲鈴響停車;二聲鈴響正常上提;三聲鈴響正常下放;四聲鈴響慢上;五聲鈴響慢下。

8.開車時,信號把鉤工必須確定現場具備開車條件后方可發出開車信號,絞車司機收到信號后要回信號進行確認,信號把鉤工再次發送確認信號,絞車司機聽清信號后方可開車。

9.停車時,絞車司機收到信號或發現異常都必須停車查看。

10.把鉤工在絞車運行過程中時刻注意車輛運行是否正常、前方軌道是否良好、軌道中有無影響運行的雜物、有無閑雜人員。與運輸無關的人員嚴禁操作任何信號。

11.斜坡運輸時,不論向上還是向下運輸,跟車人員都要站在設備的上側5m外監視,兩側及下側不能有人。除監視人員外,其他人不能通行,必須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制度。

12.在坡度起伏的巷道運輸使用對拉時,信號規則以車輛前進方向絞車為主,雙方要提前聯絡好,兩臺車松拉速度必須密切配合,嚴防出現“拔河”現象導致斷繩事故發生。尤其要注意同速絞車因滾筒存繩量不同而造成的松拉速度不一致的情況。

13.兩臺車對拉需摘下一側鉤頭時,必須有可靠的擋車裝置攔擋,且另一側鋼絲繩必須拉緊、壓緊閘,車輛停穩后經檢查無誤方可摘鉤頭,絞車司機不能離崗。

14.接替運輸需要更換鉤頭必須在巷道坡度平緩處進行,必須有可靠的擋車裝置攔擋。

15.下臺絞車未掛上鉤頭、未拉緊鋼絲繩前,擋車裝置必須是常閉的,只有設備通過時才能打開。

16.設備運輸過程中所有絞車必須使用慢速擋,嚴禁使用快速擋,禁止在運行中進行擋位切換。

17.車輛連接必須使用不會自行脫落的專用插銷,掛好鉤頭后必須用8號鉛絲穿牢,防止插銷脫出造成跑車。

18.井下絞車調運設備不能超掛,液壓支架一次只許拉一個支架。

19.在運輸設備期間,每班設機修、電修、巡道工各一名,按工種分別負責信號、絞車、鋼絲繩、鉤頭、連接裝置、軌道、車輛等的巡查,有問題及時處理。

20.運輸設備的頭臺車上必須掛紅燈,紅燈燈光的方向要與車輛運輸的方向一致。

21.在裝面期間,設備運輸時,除運輸人員外,任何人員不得在運輸線路線路內作業、停留。車輛啟動信號發出之后,人員必須及時離開繩道,到最近的躲避硐躲避。

1.設備落道時,嚴禁強拉硬拽。上道可根據現場情況使用手動葫蘆、油壓千斤頂、單體支柱,并有專人指揮、觀察上道情況。

2.處理落道時,作業人員要注意觀察好車輛重心變化情況、檢查好自己所處的位置、清凈雜物,保證設備在發生翻轉、滑動等情況時不傷到人、不損壞管線,指揮人員要做好監護工作。

3.處理落道時,絞車司機不能離崗,未聽清信號不能開車,防止他人誤操作。要將絞車手閘壓牢,鋼絲繩不能松弛。

4.處理落道時,設備有傾倒滑動趨勢側不能有人,必須在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進行上道處理。

5.處理設備落道時,若設備兩側富余寬度較大,應在兩側各打兩根單體支柱或φ20cm以上圓木柱,作為設備突然傾倒時的護身點柱。

6.使用手拉葫蘆時,要選擇好起吊點;使用千斤頂要坐穩垂直,接觸面要穩固;使用單體支柱時,要保證單體接觸可靠。無論采取何種上道方法,人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能位于重物之下。如需墊支,使用用長柄工具放到位。軌道上的車輪要使用木楔掩好,防止車輛滑動。上道結束后,要清凈雜物,找出落道原因并處理好。

7.上道時,應隨車輛升起及時墊支木楔,防止起重器失靈突然下落。上道期間,嚴禁無關人員在附近停留。

1.根據設備的質量、形狀選擇起吊工具和索具,其安全系數要符合規定,并具體確定起吊方法。

2.選擇合適的起吊點,起吊點必須符合承重要求、符合力學要求且有利于人員安全作業。起吊時要有專人指揮,并規定好信號。

3.起吊前應檢查起吊工具、起吊點的完好情況,確保吊裝安全。

4.吊裝時,禁止任何人在設備下面及起吊點附近通行和停留,不得將手、腳伸到可能被擠壓的地方。

5.起吊前,應找好重心,以防脫扣和傾倒。起吊不規則的設備和大件時,可采取多點起吊方法。

6.對設備易變形和易損壞部位,應采取保護措施。

7.開始起吊時將吊繩(鏈)慢慢拉緊,觀察各處無誤后再行起吊。起吊過程要均勻慢拉,防止打滑、傾倒、突然落下。

8.起吊時專人觀察頂板和周圍環境,操作人員應站在支護完好、設備滑落波及不到的安全地點,其他人躲至安全地帶。

9.設備起吊過程中無特殊情況不能中途停止作業,指揮人員和起吊人員不能離開崗位。確需中間停頓,必須采取措施將重物下墊實、墊牢,防止傾倒。

10.設備起吊就位后,應放置穩固,采取防止其搖動或傾倒的措施后方可拆除起吊工具。

11.不能使用作為支護的錨桿、金屬網、錨梁作為起吊點,確需使用時,應打專用的起吊錨桿作為起吊點。

12.使用絞車牽引、起吊設備時,所有人都必須避開繩道至安全地點躲避。鋼絲繩繩道不正時,必須使用對應設備重量規格的起重滑車導向,鋼絲繩和起重滑車形成的三角形區域嚴禁站人。

13.設備起吊所用連接裝置必須牢固可靠,使用絞車安裝設備時,嚴禁死拉硬拽。若發現鋼絲繩緊繃、錚錚作響時,必須立即停車查找問題,防止拉斷鋼絲繩。

14.支架下平板車時,要注意平板射出傷人,固定好平板車,人員必須遠距離躲避或躲至與射向相反方向的安全地點。

15.從架底往外抽出卸架平臺時,要防止平臺閃出傷人,人員必須遠距離躲避或躲至與射向相反方向的安全地點。

三、強制執行措施

成立更換大件管理小組。

組長:賈桂兵

副組長:高強李峰軍

成員:劉玉軍?李生云?李掌明?邢軍太?凌進軍?馬樹祥

鄭順王晨明?王力?趙竹兵鄧軍張永青王祥

職責:

1.監管大件調運、安裝過程。對違規作業冒險作業的人員,發現一次處罰100元。

2.對人為原因造成設備、配件、電纜損壞或丟失的,酌情處罰責任人100~500元。

3.對不遵守勞動紀律,曠工、代考勤等行為,酌情處罰責任人100~500元。

4.對“三違”人員,酌情處罰100~300元,造成后果的按礦規定處理。

1.在該區域工作的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相應工種操作技能,方可從事該區域工作。

2.在該區域工作的人員必須熟悉本措施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才能安排上崗。

3.凡參加學習人員必須有學習考試記錄,有考試成績表。考試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作業。

4.安排工作時要注意新老搭配,由熟練工帶領新手,便于進行現場指導,增強職工現場操作能力和安全技術手段。

篇2:工作面更換大件安全技術措施

為保證Ⅳ1201采面更換大型配件(如采煤機搖臂等)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編制實施此措施。二、安全技術措施1.采面設備需要更換大型配件時,區隊機電主管人員需與上級部門協調好,保證所需配件能及時到位。2.大型配件在下井前要固定牢固且確保裝車重心居中,對易損面要采取保護措施,并根據運輸路線確定好進罐方向;沿線巷道高度、寬度不足或其它影響設備運輸的設施要提前進行整修或挪移,并確保軌道要墊實墊平;斜坡運輸前要用手拉葫蘆等工具加固方式設備移位;車輛必須使用規定的連接裝置連接,車輛換鉤必須在平巷進行且在車輛前后打好地擋后才能摘鉤;運輸過程中發現設備移位時要及時進行調整加固;跟車人員要與車輛保持5m以上距離,斜坡運輸時跟車人員必須在車輛上方監視,信號把勾工必須在躲避硐內進行操作,車輛通過的巷道人員要及時到躲避硐躲避;運輸大件所用絞車及鋼絲繩、軌道等必須確保完好,否則不得運輸。3.201采面所需大件運至軌巷采面超前支護之后,采用走旱路方式運至采面,根據現場情況采用絞車、導向滑輪或人工用手拉葫蘆牽引大件至安全位置。導向滑輪或手拉葫蘆懸掛在專用錨桿或錨索上,頂板破碎時要用單體等對懸掛點進行加強支護;用絞車牽引大件走旱路時,鋼絲繩繩道內的雜物必須清理干凈,所有人員必須離開繩道,監視人員必須站在鋼絲繩收縮方向的外側5m以外。4.大件通過超前支護時,臨時拆除超前支護內的中間一排之后,必須及時恢復拆除超前支護;若頂板破碎嚴重時,只要能滿足設備通過需要,應提前在需拆除的單體側架設臨時支護。5.牽引、起吊大件必須選用滿足要求的吊具;不能把巷道支護錨桿、錨索當作起吊點,需要時打專用起吊錨桿或錨索。二、?安全保證措施(一)設備運輸安全措施1.絞車司機、信號把鉤工必須經專門培訓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且必須持證上崗。裝運設備的平板車、礦車必須經檢查檢修達到完好要求。2.絞車司機上崗前衣袖必須扎緊,嚴禁用手、腳撥繩。絞車鋼絲繩必須排齊,嚴禁亂繩導致擠繩、壓繩。3.運輸設備前,檢查運輸路線上的信號裝置,以保證其靈敏可靠,傳遞信號清晰。4.運輸設備前,檢查軌道是否符合運輸要求,有無斷道、斷道夾板,梯子道兩根軌道是否平整墊實,彎道、道岔是否變形,軌距是否符合要求。5.運輸設備前,要對絞車進行全面檢查,絞車各部件是否完好,絞車基礎、底角螺絲是否穩固,鋼絲繩、鉤頭、卡環是否符合要求,起動器、電液制動閘是否正常,制動手閘是否靈活可靠,絞車有無異聲等。6.運輸設備前檢查設備裝車和封車情況,有無滑動部件和沒有固定好的小件,設備是否歪斜超寬,了解重心位置。外露接頭、設備接合面,要采取保護措施,防止雜物進入或損壞。7.為確保運輸安全,絞車司機和信號把鉤工的信號指代規則必須一致:一聲鈴響停車;二聲鈴響正常上提;三聲鈴響正常下放;四聲鈴響慢上;五聲鈴響慢下。8.開車時,信號把鉤工必須確定現場具備開車條件后方可發出開車信號,絞車司機收到信號后要回信號進行確認,信號把鉤工再次發送確認信號,絞車司機聽清信號后方可開車。9.停車時,絞車司機收到信號或發現異常都必須停車查看。10.把鉤工在絞車運行過程中時刻注意車輛運行是否正常、前方軌道是否良好、軌道中有無影響運行的雜物、有無閑雜人員。與運輸無關的人員嚴禁操作任何信號。11.斜坡運輸時,不論向上還是向下運輸,跟車人員都要站在設備的上側5m外監視,兩側及下側不能有人。除監視人員外,其他人不能通行,必須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制度。12.在坡度起伏的巷道運輸使用對拉時,信號規則以車輛前進方向絞車為主,雙方要提前聯絡好,兩臺車松拉速度必須密切配合,嚴防出現“拔河”現象導致斷繩事故發生。尤其要注意同速絞車因滾筒存繩量不同而造成的松拉速度不一致的情況。

13.兩臺車對拉需摘下一側鉤頭時,必須有可靠的擋車裝置攔擋,且另一側鋼絲繩必須拉緊、壓緊閘,車輛停穩后經檢查無誤方可摘鉤頭,絞車司機不能離崗。14.接替運輸需要更換鉤頭必須在巷道坡度平緩處進行,必須有可靠的擋車裝置攔擋。15.下臺絞車未掛上鉤頭、未拉緊鋼絲繩前,擋車裝置必須是常閉的,只有設備通過時才能打開。16.設備運輸過程中所有絞車必須使用慢速擋,嚴禁使用快速擋,禁止在運行中進行擋位切換。17.車輛連接必須使用不會自行脫落的專用插銷,掛好鉤頭后必須用8號鉛絲穿牢,防止插銷脫出造成跑車。18.井下絞車調運設備不能超掛,液壓支架一次只許拉一個支架。19.在運輸設備期間,每班設機修、電修、巡道工各一名,按工種分別負責信號、絞車、鋼絲繩、鉤頭、連接裝置、軌道、車輛等的巡查,有問題及時處理。20.運輸設備的頭臺車上必須掛紅燈,紅燈燈光的方向要與車輛運輸的方向一致。21.在裝面期間,設備運輸時,除運輸人員外,任何人員不得在運輸線路線路內作業、停留。車輛啟動信號發出之后,人員必須及時離開繩道,到最近的躲避硐躲避。1.設備落道時,嚴禁強拉硬拽。上道可根據現場情況使用手動葫蘆、油壓千斤頂、單體支柱,并有專人指揮、觀察上道情況。2.處理落道時,作業人員要注意觀察好車輛重心變化情況、檢查好自己所處的位置、清凈雜物,保證設備在發生翻轉、滑動等情況時不傷到人、不損壞管線,指揮人員要做好監護工作。3.處理落道時,絞車司機不能離崗,未聽清信號不能開車,防止他人誤操作。要將絞車手閘壓牢,鋼絲繩不能松弛。4.處理落道時,設備有傾倒滑動趨勢側不能有人,必須在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進行上道處理。5.處理設備落道時,若設備兩側富余寬度較大,應在兩側各打兩根單體支柱或φ20cm以上圓木柱,作為設備突然傾倒時的護身點柱。6.使用手拉葫蘆時,要選擇好起吊點;使用千斤頂要坐穩垂直,接觸面要穩固;使用單體支柱時,要保證單體接觸可靠。無論采取何種上道方法,人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能位于重物之下。如需墊支,使用用長柄工具放到位。軌道上的車輪要使用木楔掩好,防止車輛滑動。上道結束后,要清凈雜物,找出落道原因并處理好。7.上道時,應隨車輛升起及時墊支木楔,防止起重器失靈突然下落。上道期間,嚴禁無關人員在附近停留。1.根據設備的質量、形狀選擇起吊工具和索具,其安全系數要符合規定,并具體確定起吊方法。2.選擇合適的起吊點,起吊點必須符合承重要求、符合力學要求且有利于人員安全作業。起吊時要有專人指揮,并規定好信號。3.起吊前應檢查起吊工具、起吊點的完好情況,確保吊裝安全。4.吊裝時,禁止任何人在設備下面及起吊點附近通行和停留,不得將手、腳伸到可能被擠壓的地方。5.起吊前,應找好重心,以防脫扣和傾倒。起吊不規則的設備和大件時,可采取多點起吊方法。6.對設備易變形和易損壞部位,應采取保護措施。7.開始起吊時將吊繩(鏈)慢慢拉緊,觀察各處無誤后再行起吊。起吊過程要均勻慢拉,防止打滑、傾倒、突然落下。8.起吊時專人觀察頂板和周圍環境,操作人員應站在支護完好、設備滑落波及不到的安全地點,其他人躲至安全地帶。9.設備起吊過程中無特殊情況不能中途停止作業,指揮人員和起吊人員不能離開崗位。確需中間停頓,必須采取措施將重物下墊實、墊牢,防止傾倒。10.設備起吊就位后,應放置穩固,采取防止其搖動或傾倒的措施后方可拆除起吊工具。11.不能使用作為支護的錨桿、金屬網、錨梁作為起吊點,確需使用時,應打專用的起吊錨桿作為起吊點。12.使用絞車牽引、起吊設備時,所有人都必須避開繩道至安全地點躲避。鋼絲繩繩道不正時,必須使用對應設備重量規格的起重滑車導向,鋼絲繩和起重滑車形成的三角形區域嚴禁站人。13.設備起吊所用連接裝置必須牢固可靠,使用絞車安裝設備時,嚴禁死拉硬拽。若發現鋼絲繩緊繃、錚錚作響時,必須立即停車查找問題,防止拉斷鋼絲繩。14.支架下平板車時,要注意平板射出傷人,固定好平板車,人員必須遠距離躲避或躲至與射向相反方向的安全地點。15.從架底往外抽出卸架平臺時,要防止平臺閃出傷人,人員必須遠距離躲避或躲至與射向相反方向的安全地點。三、?強制執行措施成立更換大件管理小組。組長:賈桂兵副組長:高強李峰軍成員:劉玉軍?李生云?李掌明?邢軍太?凌進軍?馬樹祥?鄭順王晨明?王力?趙竹兵鄧軍張永青?王祥職責:1.監管大件調運、安裝過程。對違規作業冒險作業的人員,發現一次處罰100元。2.對人為原因造成設備、配件、電纜損壞或丟失的,酌情處罰責任人100~500元。3.對不遵守勞動紀律,曠工、代考勤等行為,酌情處罰責任人100~500元。4.對“三違”人員,酌情處罰100~300元,造成后果的按礦規定處理。1.在該區域工作的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相應工種操作技能,方可從事該區域工作。2.在該區域工作的人員必須熟悉本措施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才能安排上崗。3.凡參加學習人員必須有學習考試記錄,有考試成績表。考試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作業。4.安排工作時要注意新老搭配,由熟練工帶領新手,便于進行現場指導,增強職工現場操作能力和安全技術手段。

篇3:煤礦采面更換采煤機大件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戊8-16130采面由于采煤機上搖臂漏油,在生產過程中,易使搖臂軸承散架且方頭起熱。為確保安全生產,我隊需要更換采煤機上搖臂;為保證施工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準備工作

1、拖運采煤機大件前,跟班干部要確認風巷超前支護段的寬度足以通過搖臂,以防出現別、卡現象。當超前支護段單體柱間距寬度不能使大件通過時,改中間一排單體柱,待搖臂運出后,再按照作業規程要求重新打設單體柱。

2、在工作面割透采面機尾前,將大件運至采面機尾處,以便于更換。

3、更換采煤機大件前,將采面后10架割成空窯且不推溜不移架,并在后10架頂板上使用道木配合單體柱架設走向棚,要確保更換采煤機大件處高度保持在2.1m左右,并對頂、幫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否則不允許進行作業。

三、施工工序及施工標準

1、上滾筒拆卸

調節采煤機搖臂,使滾筒下沿距離底板100mm左右,方便滾筒拆卸。

采煤機停電閉鎖,摘掉滾筒離合器,采煤機隔離打至停止位置,閉鎖工作面刮板運輸機。

對滾筒前后各5架支架進行二次升架并關閉平面截止閥和護幫板截止閥,防止誤操作傷人。

用一個5T導鏈配合大鉤吊掛在滾筒上方支架的起吊鼻上,用導鏈鉤頭鉤住滾筒起吊鼻將滾筒起吊固定。

確認采煤機處頂板支護到位后,人工進入煤墻側卸滾筒端蓋螺栓,并去掉端蓋。

端蓋卸掉后,用套筒扳手配合加力桿逐一松動固定滾筒的16條螺栓。

在運輸機內斜戧一根適宜長度單體柱,頂推滾筒,使滾筒脫離行星機構方頭座。

待導鏈完全承重后,卸掉滾筒。

松導鏈,將滾筒緩慢落至底板,并將滾筒拉至空閑處以不妨礙安裝搖臂為宜。

2、上搖臂的拆卸

(1)將兩臺5噸導鏈掛在搖臂所處位置處支架的前梁孔處,用兩臺導鏈分別拴住搖臂方頭的后方與截割電機的前方,導鏈與搖臂接觸的上下位置墊上木楔,防止鏈條滑動,拉緊導鏈,并使搖臂兩端受力平衡,防止搖臂與牽引部脫離時向下方擺動碰傷人員。

(2)將搖臂與牽引部之間連接的銷軸、搖臂與調高千斤頂之間連接的銷軸去掉后,松導鏈將搖臂放在底板上,運出后拉至裝車地點進行裝車運走。

3、上搖臂安裝

(1)將兩臺5噸導鏈掛在搖臂所在位置支架的前梁孔處,用兩臺導鏈分別拴住搖臂方頭的后方與截割電機的前方,拉緊導鏈,并使搖臂兩端受力平衡,起吊截割電機處與牽引部銷孔對齊后,安裝銷軸。

(2)銷軸穿好后,人工抬起調高千斤頂與搖臂銷孔對齊,穿上調高千斤頂銷軸。

4、上滾筒安裝

安裝采煤機滾筒時,利用導鏈將滾筒拖運至安裝位置。

利用兩臺5T導鏈配合起吊并對正滾筒,將行星機構方頭座嵌入滾筒內。

用套筒扳手配合加力桿緊固采煤機滾筒螺栓。

上齊滾筒端蓋螺栓,并緊固到位。

上齊滾筒齒座、滾筒試運轉10min后,重新緊固螺栓。

滾筒安裝后三天,每天對滾筒固定螺栓重新緊固一次。

四、安全技術措施

一般安全措施

所有參與此工作的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

更換采煤機大件整個過程,帶班干部必須現場指揮并負責安全管理。

更換工作開始前,必須檢查所更換大件前后各5架支架完好情況,操作手把必須閉鎖可靠,嚴禁人員操作附近支架;出現漏液、自降時不得進行更換工作,待處理完好后方可繼續作業。

更換大件過程中,必須護幫護頂,切斷采煤機電源,打開采煤機隔離開關和離合器,并對工作面運輸機實行閉鎖。

人員進入煤墻側工作時,必須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找掉活矸危石,防止頂板掉矸或片幫傷人。

采面所用單體柱保證完好,使用防倒繩,單體柱初撐力不低于90KN。

拆卸滾筒時,不得一次將固定螺栓卸完,應先將螺絲松動,待導鏈完全承重后,再將螺絲完全卸下,嚴防卸螺絲過程中滾筒突然滑落傷人。

拆除及安裝過程中要加強螺栓、螺母等小件的管理,嚴禁亂扔亂放。

利用單體柱頂推設備時,在單體柱與設備間墊好木墊板,防止單體柱打滑傷人。

滾筒安裝好后,經常檢查滾筒緊固情況,嚴防固定螺栓松動,造成滾筒脫落。

2、起吊安全措施

選擇5T導鏈作為主起吊工具。

起吊前,要檢查導鏈完好情況,保證鉤頭、自保可靠。

選擇頂板完好的地點起吊。

使用40T鏈條起吊時,連接環螺絲必須上滿上緊。

起吊時,要有專人監護,操作人員應盡量遠離起吊梁及起吊設備,其他人員要躲到安全地點。

被起吊設備要捆綁牢靠,鉤頭要掛穩妥,并找準設備重心。

開始起吊時,要進行試起吊,先慢慢拉緊導鏈,使滾筒升起200mm~300mm后,觀察滾筒重心及起吊情況,待各處確認無誤后,再將設備起高。

起吊過程中,要均勻慢拉,使用導鏈松鏈要慢,防止打滑或設備突然落下而傷人或損壞設備。

使用導鏈起吊或拖運設備時,嚴禁將身體的任何部位放在起吊設備下方,并躲開起吊過程中設備擺動可能甩到的地方,拖運滾筒時,兩側嚴禁站人。

起吊時,應垂直起吊,如必須斜拉,要采取措施防止鏈條等打滑,防止擠歪棚梁,并采取多點起吊。

起吊工作完成后,要待設備放平穩后,方可摘掉鉤頭。

起吊工作必須一次完成,不能中途停止和人員離開,否則要先放下設備再離開。

3、拖運大件安全技術措施

使用回柱絞車拖運前要仔細檢查絞車壓戧柱穩固、鋼絲繩斷絲變形、鉤頭及聲光信號完好情況,存在問題不處理不得拖運。

拖運設備時繩道內嚴禁有人,絞車司機嚴禁站在絞車的前方或兩側,應站在絞車側后方操作。

拖運設備時,必須使用好保險繩,保險繩用40T鏈條固定在滾筒上,連接環螺絲上滿上緊。

絞車拖運時要使用慢速,絞車司機要集中精力,感覺或發現絞車牽引有異響時,及時停車,若有刮、卡等問題,必須處理好后再拖運。

在拖移滾筒時,后方安排專人跟車。跟車人員站在滾筒后方兩側,認真觀察前方是否有障礙物,出現卡別及時向絞車司機傳送停車信號。

在拖移過程中,絞車司機發現絞車有異常情況及時停車,嚴禁生拉硬拽。

(7)絞車司機離崗后開關打到零位并閉鎖。

余按《煤礦安全規程》及《戊8-16130工作面作業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