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灌井安全技術措施

防灌井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3650

煤礦水害是影響礦山安全的主要災害。而雨季洪水灌井和封孔不良是煤礦水害發生的主要原因,現根據我礦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防灌井安全技術措施。

1、對于我礦井田范圍內的所有鉆孔應嚴密封實。

2、對于使用中的鉆孔,應當安裝孔口蓋,報廢的鉆孔應當及時封孔,并將封孔資料和實施負責人的情況記錄在案、存檔備查。

3、如果在雨季時,應在使用鉆孔的周圍加設保護圈,使雨水從鉆孔周圍流走,不要讓雨水在井孔蓋上流過,防止雨水通過井孔蓋滲入井下的危險。

4、對于鉆孔周邊容易積水的地點應修筑溝渠,排泄積水,對較低洼地點、塌陷區及地面裂隙應及時進行充填壓實。

5、排到地面的礦井水,必須妥善處理,避免再滲入井下;每次降大到暴雨時和降雨后,必須派專人檢查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有無裂縫、老窯陷落及巖溶塌陷等現象,鉆孔有無漏水情況,必須及時處理。

6、為了安全生產,對于報廢的鉆孔應當及時封孔,必要的時候用混凝土加以填實,以防止雨水通過井蓋上的縫隙流入井下。

7、如鉆孔周圍出現裂縫與塌陷地,應對裂縫和塌陷地進行處理,對其進行充填和壓實。

8、對于井田范圍內封實的鉆孔,必須對封實的鉆孔進行檢查與驗收,對于封孔不良的鉆孔應重新進行封孔,直到質量合格為止。

二、防止關閉礦井因封閉不良造成洪水灌井的安全措施:

1、井口關閉方式介紹:

原康家溝煤礦關閉副斜井(井口標高796.573米)及回風斜井(井口標高791.950米),

以上兩處井口標高均高于附近溝谷且高于歷年洪水位最高值789.312米。故不受洪水威脅,

原師婆溝煤礦所有井口全部關閉,井口標高如下:

主井(豎井):793米

行人井(斜井):788米

安全出口(豎井):787米

副井(豎井):827米

風井(豎井):786米

斜井關閉方法為:井口以下20米處開始砌筑3米厚的水泥墻,然后水泥墻以上至井口填滿黃土并且分層夯實,再在井口砌筑3米厚的水泥墻,外用水泥漿抹平。

立井關閉方法為:從井底開始分層填實黃土,并且分層夯實,在井口澆筑三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外用水泥漿抹平。

二、制定的措施如下:

1、砌筑防洪溝

在礦區井田范圍以外,在不改變自然流向的基礎上避開與礦井充水有關的含水層露頭區、斷層破碎帶、巖溶發育區等特殊構造,根據歷年最大洪水量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排出要流入礦區內的洪水。

2、封堵陷坑、裂縫

①將洪水引出塌陷裂縫區

除設置防洪溝不讓洪水進入塌陷裂縫區外,還要將塌陷區內降水及時引流出礦區。為此,在塌陷裂縫區的外圍開挖截水溝渠,在塌陷區內開順水溝,將降水集中到不致滲漏于井下的地段,然后引出礦區。

②充填塌陷坑和裂縫

用土、石充填陷坑的方法是:下部先充填石塊、廢石、矸石,上部覆蓋泥土、粘土,并分層夯實,使之高出地面0.5m~1m。必要時可用混凝土澆筑。

③圍截隔離塌陷裂縫區

當無法回填洪泛區內的塌陷群時,用土堤將其圍截隔離,以防洪水漫灌。

排除積水必須防止回灌和倒滲現象。因此,要盡可能將排除之水送到遠離積水區或遠離其他可能滲入井下的地點,沿途溝渠要采取防滲措施。

若是積水范圍不大,積水不深,而且附近取材又方便的情況,在排出積水后,用粘土將洼地填平、夯實,以防再次積水。

3、每年雨季建立臨時泵站,確保礦井安全。

4、每年定期對關閉礦井周圍進行全面排查,尤其是每年雨季前、后,加大排查力度,每次雨后必須進行排查,如有問題立即整改。

二、現有礦井井口防灌井措施

針對洪水灌井,我礦回風立井,井口位于山腰(標高為806.882米),且高于附近溝谷(該處河流段的歷年最高洪水位的標高為789.312米),故不受洪水威脅。

副斜井與主斜井位于礦井工業廣場內,主斜井標高為827米,副斜井標高為832米,工業場地的排洪通道為該礦井東北部鋤溝村河流的支流,根據我礦歷年洪水位觀察分析,我礦河流段的歷年最高洪水位的標高為780米,故不受洪水威脅。但是,為做到絕對安全,我礦針對這一情況,制定了如下安全措施:

1、對井口檢身員及信號工進行防治水培訓,加強防水意識。

2、調度中心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對雷雨天氣進行預報,給礦井安全生產及度汛,提供安全保障。

3、供應部門購進足夠防洪設施,保證應急需要。

篇2:防灌井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水害是影響礦山安全的主要災害。而雨季洪水灌井和封孔不良是煤礦水害發生的主要原因,現根據我礦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防灌井安全技術措施。

1、對于我礦井田范圍內的所有鉆孔應嚴密封實。

2、對于使用中的鉆孔,應當安裝孔口蓋,報廢的鉆孔應當及時封孔,并將封孔資料和實施負責人的情況記錄在案、存檔備查。

3、如果在雨季時,應在使用鉆孔的周圍加設保護圈,使雨水從鉆孔周圍流走,不要讓雨水在井孔蓋上流過,防止雨水通過井孔蓋滲入井下的危險。

4、對于鉆孔周邊容易積水的地點應修筑溝渠,排泄積水,對較低洼地點、塌陷區及地面裂隙應及時進行充填壓實。

5、排到地面的礦井水,必須妥善處理,避免再滲入井下;每次降大到暴雨時和降雨后,必須派專人檢查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有無裂縫、老窯陷落及巖溶塌陷等現象,鉆孔有無漏水情況,必須及時處理。

6、為了安全生產,對于報廢的鉆孔應當及時封孔,必要的時候用混凝土加以填實,以防止雨水通過井蓋上的縫隙流入井下。

7、如鉆孔周圍出現裂縫與塌陷地,應對裂縫和塌陷地進行處理,對其進行充填和壓實。

8、對于井田范圍內封實的鉆孔,必須對封實的鉆孔進行檢查與驗收,對于封孔不良的鉆孔應重新進行封孔,直到質量合格為止。

二、防止關閉礦井因封閉不良造成洪水灌井的安全措施:

1、井口關閉方式介紹:

原康家溝煤礦關閉副斜井(井口標高796.573米)及回風斜井(井口標高791.950米),

以上兩處井口標高均高于附近溝谷且高于歷年洪水位最高值789.312米。故不受洪水威脅,

原師婆溝煤礦所有井口全部關閉,井口標高如下:

主井(豎井):793米

行人井(斜井):788米

安全出口(豎井):787米

副井(豎井):827米

風井(豎井):786米

斜井關閉方法為:井口以下20米處開始砌筑3米厚的水泥墻,然后水泥墻以上至井口填滿黃土并且分層夯實,再在井口砌筑3米厚的水泥墻,外用水泥漿抹平。

立井關閉方法為:從井底開始分層填實黃土,并且分層夯實,在井口澆筑三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外用水泥漿抹平。

二、制定的措施如下:

1、砌筑防洪溝

在礦區井田范圍以外,在不改變自然流向的基礎上避開與礦井充水有關的含水層露頭區、斷層破碎帶、巖溶發育區等特殊構造,根據歷年最大洪水量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排出要流入礦區內的洪水。

2、封堵陷坑、裂縫

①將洪水引出塌陷裂縫區

除設置防洪溝不讓洪水進入塌陷裂縫區外,還要將塌陷區內降水及時引流出礦區。為此,在塌陷裂縫區的外圍開挖截水溝渠,在塌陷區內開順水溝,將降水集中到不致滲漏于井下的地段,然后引出礦區。

②充填塌陷坑和裂縫

用土、石充填陷坑的方法是:下部先充填石塊、廢石、矸石,上部覆蓋泥土、粘土,并分層夯實,使之高出地面0.5m~1m。必要時可用混凝土澆筑。

③圍截隔離塌陷裂縫區

當無法回填洪泛區內的塌陷群時,用土堤將其圍截隔離,以防洪水漫灌。

排除積水必須防止回灌和倒滲現象。因此,要盡可能將排除之水送到遠離積水區或遠離其他可能滲入井下的地點,沿途溝渠要采取防滲措施。

若是積水范圍不大,積水不深,而且附近取材又方便的情況,在排出積水后,用粘土將洼地填平、夯實,以防再次積水。

3、每年雨季建立臨時泵站,確保礦井安全。

4、每年定期對關閉礦井周圍進行全面排查,尤其是每年雨季前、后,加大排查力度,每次雨后必須進行排查,如有問題立即整改。

二、現有礦井井口防灌井措施

針對洪水灌井,我礦回風立井,井口位于山腰(標高為806.882米),且高于附近溝谷(該處河流段的歷年最高洪水位的標高為789.312米),故不受洪水威脅。

?副斜井與主斜井位于礦井工業廣場內,主斜井標高為827米,副斜井標高為832米,工業場地的排洪通道為該礦井東北部鋤溝村河流的支流,根據我礦歷年洪水位觀察分析,我礦河流段的歷年最高洪水位的標高為780米,故不受洪水威脅。但是,為做到絕對安全,我礦針對這一情況,制定了如下安全措施:

1、對井口檢身員及信號工進行防治水培訓,加強防水意識。

2、調度中心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對雷雨天氣進行預報,給礦井安全生產及度汛,提供安全保障。

3、供應部門購進足夠防洪設施,保證應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