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改造焊接安全技術措施
一、重大危險源及危險因素辨識
1.檢修人員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容易摔傷或碰傷。
2.電焊人員自身勞保配戴不齊全,容易造成燒傷、電焊作業強光和火焰傷害、強光灼傷眼睛、臉部和身體其它暴露部位傷害。
3.作業現場沒有設置專人警戒和警戒區域,無關人員誤入作業區域容易發生事故。
4.清理積煤和貼壁煤沒有循環灑水,電焊作業容易造成意外事故,導致作業人員受傷。
5參與作業人員,沒有熟練掌握和了解安全通道位置和方向,造成人員避災盲目性。
6.作業現場通風不良,參與作業人員受到焊接煙霧,煙氣傷害。
7.檢修過程中,出現交叉檢修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8檢修過程中,人員站位不規范,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9.檢修過程中,隨手拋擲工器具,極其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10.檢修過程中,隨身工器具脫落,極其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二、工程簡介
選煤廠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由手動機械式開啟,年久失修,人工操作危險系數大,且又費勁。如果設備不能正常運行,將直接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及產品煤質量的合格。按“公司設備大修要求”設備必須每三年大修一次,現在設備已運行7年,嚴重超出大修要求,為確保生產安全的順利進行和產品煤質量合格,必須盡快大修設備,將其改造修理成液壓式控制閘門,徹底消除設備安全隱患。三、勞動組織及分工
1.作業日期:余吾煤業公司2014年元旦停產檢修期間。
2.作業班次:每天安排八點班和四點班兩個班次。
3.作業人員及其職責:
(1)、安監處、機電科跟班。(每班各一人)
職責:負責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監護和業務指導工作。
(2)作業指揮:胡穩、王凱(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產品倉檢修作業人員的安全監護、運輸作業的的指揮。負責作業安全監護工作。
(3)施工人員:(每班5人)
職責:負責整個檢修作業施工工作。
(4)崗位司機:當班人員。(每班各一人)
職責:設備控制箱的監護工作。
(5)跟班主任:當班人員。(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檢修時間作業現場的看護工作。
(6)瓦檢員:通風調度安排。(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焊接作業過程的瓦斯監測工作。
(7)安全員:安全調度安排。(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整個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監護工作,作業現場的秩序。
4.作業時間人員安排表:
作業時間?項目負責人?作業人員名單
第一天?邵國強?王凱、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第二天?邵國強?胡穩、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第三天?邵國強?王凱、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第四天?邵國強?胡穩、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5.產品倉消防設施和安全通道設置情況:
(1)每個儲煤倉下安裝有型號為fbdno.5.6/2*11兩臺風機,擔負儲煤倉下的抽排通風任務。實行一用一備。儲煤倉安裝的設備操作開關、急停開關、照明開關等控制開關均為礦用隔爆控制箱。
(2),崗位消防器材配置情況:一具手推車式干粉滅火器、4具8公斤的干粉滅火器、兩個消防栓,一個沙箱(附圖)。
四、準備工作
1.將審批完成的《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改造焊接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所有參加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措施的學習、培訓和考試,并有相應的學習、培訓記錄和考試合格成績單,考試合格者方可上崗。
2.檢修前由工作負責人辦理好選煤廠停電票(停電范圍:倉下給煤機及關聯設備膠帶機)、單項工程開工安全責任書、選煤廠單項工程開工票。
3.作業前由選煤廠調度室協調,確保作業期間儲煤倉清空并且清洗干凈,確保沒有存煤和煤塵,且通風、滅火、消防措施到位。
4.安排專人檢查倉下風機運行情況,確認風機運行正常良好,窗戶打開保證作業現場通風良好。
5.作業現場有專職瓦檢員檢測瓦斯濃度,現場確認倉內瓦斯濃度在0.4%以下。
6.工器具準備
(1)提前準備到位兩臺電焊機、兩套手把線和電焊鉗、422ф4.0焊條和422ф3.2焊條各5公斤等電焊用品和用具。
一般工具:扳手、手錘、大錘、撬棍、扁鏟、400w防爆射燈、電工工具、安全帶,
工具:電焊機(包括電纜)、材料:鋼板{厚度20mm},螺栓、螺帽,承接焊接物的輕質淺槽沙盤(使用雪花鐵皮制成)等。
(2)提前準備齊全兩個電焊防護帽、兩副電焊手套、兩副墨鏡電焊作業特殊勞動保護用品。
(3)提前準備到位完好、靈敏、準確的兩臺便攜式瓦檢儀。
(4)作業現場準備到位,兩根ф1寸20米長的沖地水管,配置4具8公斤的干粉滅火器。
7.各類工器具的檢查
(1)跟班隊干、班組長,工具使用人負責做好各種工器具的檢查工作,保證各使用工器具齊全,完好可靠,確認完畢后在控制表中簽字確認。
(2)檢查電焊機、電源線、手把線完好情況檢查,做到使用完好的新的電焊機、電源線和手把線。
(3)檢查準備到位的兩根灑水管長度是否滿足,擺放到整個緩沖倉范圍,有無破口,檢查水壓和水量。
(4)檢查滅火器是否失效,膠管是否老化,及時更換完好的滅火器,檢查電焊作業點的滅火器配置數量,每個單獨作業點兩具滅火器。
(5)檢查電焊(電焊帽、電焊手套、作業工具完好情況。
(6)檢查現場配置的兩個水桶是否有破口,必須盛滿水。
(7)檢查電焊機外殼的接地良好情況,不得出現虛接,接頭必須有銅接頭。
五、作業方法及步驟
1、選煤廠調度室通知儲煤倉全部排空后,工作負責人和安全監護人對現場仔細巡查,確認倉內無積煤,現場通風良好,匯報選煤廠調度室準備作業,指定專人拉設警戒線,并進行現場警戒。
2、工作負責人和安全監護人首先確認給煤機和關聯設備皮帶停電。
3、瓦檢員現場測量倉下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低于04%時,方可允許檢修作業。
4、現場確認無誤后開始打磨所有有焊接點的地方,檢修閘板邊的槽鋼,并根據磨損情況進行焊接處理或更換。
5固定油缸的槽鋼時,先測量槽鋼安裝位置并做標記,并將倉壁與槽鋼間焊接點的銹跡清理干凈。
6、把槽鋼焊接在倉壁的鋼板上,一名工作人員進行焊接作業,另外兩名工作人員把槽鋼支撐柱,臨時固定在原先測量標記處,以確保焊接過程中不偏離原測量位置,槽鋼支架焊接好后,把油缸安裝在槽鋼里,以確保強度。固定油缸時,先把尾端底座連接件焊接在槽鋼底部,然后把前端的z型連接件和閘板連結起來,z型連接件過程:先將連接件與活塞桿一端打眼連接,再將連接件與閘板一端電焊連接最后把活塞桿前端與連接件用鋼銷插好,檢查所有連接件是否接好,油缸是否牢靠。
7、把控制臺的高壓油管接到油缸的進油口和出油口,接好高壓油管后,和洗煤廠現場人員配合,開啟液壓站和控制臺,試驗閘板是否開閉自如,開啟正常后,再往液壓站里添上20升46#抗磨液壓油。
8、把防爆電控箱安裝在指定位置,并連接好防爆電控箱和液壓站之間的電源。
9、將防爆電控箱與電源接通,調試好。
10、將所有拆檢部件安裝完畢,并檢查其安裝質量。現場試車,確保設備質量合格后整機除銹做防腐處理。
11、設備連續運轉24小時,檢驗設備運行。
12.?液壓站主要參數:
工作壓力:9-12mpa,主油泵流量:45l/mim,?電機功率:2*5.5kw
電壓:660/380v?電機型號:yb2132m2-6?箱體體積:1200*500*500
閘門速度:100m/s?閘門開距:滿足現場使用要求。
六、一通三防專項技術措施
1.作業現場必須開窗通風,保證通風情況良好。
2.焊接作業前,作業中和作業后,由專職瓦斯檢查人員測量瓦斯。
3.作業時須經瓦斯檢查人員到作業地點檢測允許后,方可作業,專職瓦斯檢查人員不在現場時嚴禁作業,且每15分鐘檢測一次瓦斯濃度,并作好記錄,直到作業完畢。如發現瓦斯濃度超過0.4%,立即停止作業。待濃度下降至0.4%以下,方可進行檢修。
4.提前準備到位完好、靈敏、準確的兩臺便攜式瓦檢儀。
5.作業現場準備到位,兩根ф1寸20米長的沖地水管。專人提前徹底清理作業地點的積煤,對作業地點定時灑水除塵。
6.作業現場配置4臺8公斤的,壓力正常,完好的干粉滅火器。現場消防箱、沙箱完好、齊全。
7.現場專人看護風機運行情況。
七、安全技術措施
1.嚴禁單人作業,作業人員必須做好動態互聯保。
2.檢修項目作業過程,專人指揮。
3.作業前派專人清理作業場所的雜物和殘留物;作業過程中和作業后用水噴灑、清除現場殘留物。
4.作業期間跟班負責人和安全監護人不得擅自離開現場和從事其他工作。
5.檢修作業期間,工作負責人要作好現場看護、人員協調、工作部署、任務分配工作。
6.檢修過程中與選煤廠調度做好聯系,廠調度要做好協調工作,確保檢修工作按時順利、保質保量的完成。
7.進行焊接,必須嚴格執行本措施第七項中焊接作業安全技術措施相關內容。
8.現場安全監護人檢查電焊線、手把的絕緣性檢查,確認完好方可使用。
9.檢修作業前,由工作負責人聯系選煤廠調度設備停電作業,值班電工憑停電票對檢修設備及關聯設備皮帶停電。工作負責人現場確認設備停電,安排專人看護設備控制箱。
10.檢修項目完畢后,清理作業現場遺留雜物和環境衛生,徹底對作業地點灑水降塵,清除可燃物,巡查時間不得少于1小時。
11.檢修項目作業嚴格按照標準化作業控制票規范程序作業。
12.作業前必須將倉下給煤機存煤全部放空,并保證倉內壁沒有貼倉壁煤。
13參與檢修作業人員必須精神良好,注意力集中,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不集中人員嚴禁上崗作業。
14.電焊人員自身勞保配戴不齊全,防止作業過程中出現灼傷眼睛、臉部或身體其它暴露部位。
15所有參與作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和了解安全通道位置和方向,方可上崗作業。
16.檢修過程中,規范所有人員站位。
17.徒手傳遞工器具過程,必須做到傳遞人員手對手交接,嚴禁空中拋擲。傳遞工器具或檢修配件過程,人員必須暫時停止工作,待安全負責人確認現場不傳遞工具后,再恢復作業。
18.檢修過程中,作業人員隨身工器具全部裝入工具包內,防止突然脫落,發生人員受傷事故。臨時使用的大型工具,必須使用10#鉛絲綁扎牢固,專人傳遞。
19.檢修過程中,檢修工器具必須存放到指定安全地點,檢修前、后,專人按照工器具明細逐一清點工器具。
20.焊接作業過程中,隨焊接作業位置的調整,及時調整沙盤位置。
21焊接作業前,安全負責人必須指定專人將承接焊割熔融物的輕質淺槽沙盤,(使用雪花鐵皮制成)放置到焊割作業的正下方位置,沙盤內干沙用水澆濕,手握沙抱團,松手散開為宜。
八、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改造動火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本次焊接作業涉及到選煤廠產品倉下口,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作業前準備工作:
(1)作業人員將安全防護用品穿戴齊全,嚴禁穿化纖衣服、嚴禁酒后上崗。
(2)作業前施工地點必須清理干凈,嚴禁留有易燃、易爆物品,作業前必須安排專人對作業地點20m范圍內進行灑水作業。
(3)瓦斯檢查人員所攜帶的瓦斯檢測儀必須經過專業人員校正,確定儀器完好無誤后方可攜帶到緩沖上口。
(4)作業現場配備專用干粉式滅火器2臺(型號為mfz/abc8),消防水管兩趟。
(5)電焊設備必須保證其絕緣和焊機外殼的接地良好。
(6)作業前須到相關部門簽訂工作票,火源(火柴)由當班跟班隊干到選煤廠調度備案后方可攜帶到作業地點。
(7)跟班人員全部到位后,方可進行作業。
2.作業時安全技術措施及注意事項
(1)安全員與專職瓦斯檢查人員必須跟班監督作業,安全員、專職瓦斯檢查人員不在現場時嚴禁作業。
(2)作業地點保證通風良好,焊割作業時,專職瓦檢員檢測作業地點前后20m范圍內瓦斯濃度,確保瓦斯濃度不高于0.4%。
(3)作業地點無瓦斯積聚;瓦檢員必須每15分鐘檢測一次瓦斯濃度,并記錄清楚,直到作業完畢。
(4)負責電焊的人員必須持電焊證上崗。
(5)電焊機接線時,必須由電工作業,且必須嚴格執行煤礦井下電氣設備防爆標準。
(6)作業地點內瓦斯不得超過0.4%,當瓦斯濃度超過0.4%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向調度室匯報。
3.作業后收尾工作
(1)作業完畢后,瓦檢員再次對現場瓦斯情況進行測量,測量合格后方可撤離作業地點。
(2)作業完畢后用水噴灑,清除殘留物,并安排專人在現場觀察1小時以上,確定無火星、無燃燒等隱患后方可離開,發現異常立即匯報、處理。
九、應急處置
1.此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火災類型有電氣著火和油脂著火,發生這兩種火災后均可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使用就近的滅火器進行補救,并按照事故匯報程序進行匯報,同時組織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
2.撤離路線:
給煤機平臺→543皮帶走廊→產品倉外
篇2: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改造焊接安全技術措施
一、重大危險源及危險因素辨識
1.檢修人員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容易摔傷或碰傷。
2.電焊人員自身勞保配戴不齊全,容易造成燒傷、電焊作業強光和火焰傷害、強光灼傷眼睛、臉部和身體其它暴露部位傷害。
3.作業現場沒有設置專人警戒和警戒區域,無關人員誤入作業區域容易發生事故。
4.清理積煤和貼壁煤沒有循環灑水,電焊作業容易造成意外事故,導致作業人員受傷。
5參與作業人員,沒有熟練掌握和了解安全通道位置和方向,造成人員避災盲目性。
6.作業現場通風不良,參與作業人員受到焊接煙霧,煙氣傷害。
7.檢修過程中,出現交叉檢修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8檢修過程中,人員站位不規范,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9.檢修過程中,隨手拋擲工器具,極其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10.檢修過程中,隨身工器具脫落,極其容易發生人員受傷事故。
二、工程簡介
選煤廠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由手動機械式開啟,年久失修,人工操作危險系數大,且又費勁。如果設備不能正常運行,將直接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及產品煤質量的合格。按“公司設備大修要求”設備必須每三年大修一次,現在設備已運行7年,嚴重超出大修要求,為確保生產安全的順利進行和產品煤質量合格,必須盡快大修設備,將其改造修理成液壓式控制閘門,徹底消除設備安全隱患。三、勞動組織及分工
1.作業日期:余吾煤業公司2014年元旦停產檢修期間。
2.作業班次:每天安排八點班和四點班兩個班次。
3.作業人員及其職責:
(1)、安監處、機電科跟班。(每班各一人)
職責:負責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監護和業務指導工作。
(2)作業指揮:胡穩、王凱(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產品倉檢修作業人員的安全監護、運輸作業的的指揮。負責作業安全監護工作。
(3)施工人員:(每班5人)
職責:負責整個檢修作業施工工作。
(4)崗位司機:當班人員。(每班各一人)
職責:設備控制箱的監護工作。
(5)跟班主任:當班人員。(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檢修時間作業現場的看護工作。?
(6)瓦檢員:通風調度安排。(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焊接作業過程的瓦斯監測工作。
(7)安全員:安全調度安排。(每班一人)
職責:負責整個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監護工作,作業現場的秩序。
4.作業時間人員安排表:
作業時間?項目負責人?作業人員名單?
第一天?邵國強?王凱、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第二天?邵國強?胡穩、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第三天?邵國強?王凱、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第四天?邵國強?胡穩、陳凱、申林全、段俊飛?
5.產品倉消防設施和安全通道設置情況:
(1)每個儲煤倉下安裝有型號為FBDNO.5.6/2*11兩臺風機,擔負儲煤倉下的抽排通風任務。實行一用一備。儲煤倉安裝的設備操作開關、急停開關、照明開關等控制開關均為礦用隔爆控制箱。
(2),崗位消防器材配置情況:一具手推車式干粉滅火器、4具8公斤的干粉滅火器、兩個消防栓,一個沙箱(附圖)。
四、準備工作
1.將審批完成的《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改造焊接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所有參加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措施的學習、培訓和考試,并有相應的學習、培訓記錄和考試合格成績單,考試合格者方可上崗。
2.檢修前由工作負責人辦理好選煤廠停電票(停電范圍:倉下給煤機及關聯設備膠帶機)、單項工程開工安全責任書、選煤廠單項工程開工票。
3.作業前由選煤廠調度室協調,確保作業期間儲煤倉清空并且清洗干凈,確保沒有存煤和煤塵,且通風、滅火、消防措施到位。
4.安排專人檢查倉下風機運行情況,確認風機運行正常良好,窗戶打開保證作業現場通風良好。
5.作業現場有專職瓦檢員檢測瓦斯濃度,現場確認倉內瓦斯濃度在0.4%以下。
6.工器具準備
(1)提前準備到位兩臺電焊機、兩套手把線和電焊鉗、422Ф4.0焊條和422Ф3.2焊條各5公斤等電焊用品和用具。
一般工具:扳手、手錘、大錘、撬棍、扁鏟、400W防爆射燈、電工工具、安全帶,
工具:電焊機(包括電纜)、材料:鋼板{厚度20MM},螺栓、螺帽,承接焊接物的輕質淺槽沙盤(使用雪花鐵皮制成)等。
(2)提前準備齊全兩個電焊防護帽、兩副電焊手套、兩副墨鏡電焊作業特殊勞動保護用品。
(3)提前準備到位完好、靈敏、準確的兩臺便攜式瓦檢儀。
(4)作業現場準備到位,兩根Ф1寸20米長的沖地水管,配置4具8公斤的干粉滅火器。
7.各類工器具的檢查
(1)跟班隊干、班組長,工具使用人負責做好各種工器具的檢查工作,保證各使用工器具齊全,完好可靠,確認完畢后在控制表中簽字確認。
(2)檢查電焊機、電源線、手把線完好情況檢查,做到使用完好的新的電焊機、電源線和手把線。
(3)檢查準備到位的兩根灑水管長度是否滿足,擺放到整個緩沖倉范圍,有無破口,檢查水壓和水量。
(4)檢查滅火器是否失效,膠管是否老化,及時更換完好的滅火器,檢查電焊作業點的滅火器配置數量,每個單獨作業點兩具滅火器。
(5)檢查電焊(電焊帽、電焊手套、作業工具完好情況。
(6)檢查現場配置的兩個水桶是否有破口,必須盛滿水。
(7)檢查電焊機外殼的接地良好情況,不得出現虛接,接頭必須有銅接頭。
?五、作業方法及步驟
1、選煤廠調度室通知儲煤倉全部排空后,工作負責人和安全監護人對現場仔細巡查,確認倉內無積煤,現場通風良好,匯報選煤廠調度室準備作業,指定專人拉設警戒線,并進行現場警戒。
2、工作負責人和安全監護人首先確認給煤機和關聯設備皮帶停電。
3、瓦檢員現場測量倉下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低于04%時,方可允許檢修作業。
4、現場確認無誤后開始打磨所有有焊接點的地方,檢修閘板邊的槽鋼,并根據磨損情況進行焊接處理或更換。
5固定油缸的槽鋼時,先測量槽鋼安裝位置并做標記,并將倉壁與槽鋼間焊接點的銹跡清理干凈。
6、把槽鋼焊接在倉壁的鋼板上,一名工作人員進行焊接作業,另外兩名工作人員把槽鋼支撐柱,臨時固定在原先測量標記處,以確保焊接過程中不偏離原測量位置,槽鋼支架焊接好后,把油缸安裝在槽鋼里,以確保強度。固定油缸時,先把尾端底座連接件焊接在槽鋼底部,然后把前端的Z型連接件和閘板連結起來,Z型連接件過程:先將連接件與活塞桿一端打眼連接,再將連接件與閘板一端電焊連接最后把活塞桿前端與連接件用鋼銷插好,檢查所有連接件是否接好,油缸是否牢靠。
7、把控制臺的高壓油管接到油缸的進油口和出油口,接好高壓油管后,和洗煤廠現場人員配合,開啟液壓站和控制臺,試驗閘板是否開閉自如,開啟正常后,再往液壓站里添上20升46#抗磨液壓油。
8、把防爆電控箱安裝在指定位置,并連接好防爆電控箱和液壓站之間的電源。
9、將防爆電控箱與電源接通,調試好。
10、將所有拆檢部件安裝完畢,并檢查其安裝質量。現場試車,確保設備質量合格后整機除銹做防腐處理。
11、設備連續運轉24小時,檢驗設備運行。
12.?液壓站主要參數:
工作壓力:9-12MPA,主油泵流量:45L/MIM,?電機功率:2*5.5KW
電壓:660/380V?電機型號:YB2132M2-6?箱體體積:1200*500*500
閘門速度:100M/S?閘門開距:滿足現場使用要求。
六、一通三防專項技術措施
1.作業現場必須開窗通風,保證通風情況良好。
2.焊接作業前,作業中和作業后,由專職瓦斯檢查人員測量瓦斯。
3.作業時須經瓦斯檢查人員到作業地點檢測允許后,方可作業,專職瓦斯檢查人員不在現場時嚴禁作業,且每15分鐘檢測一次瓦斯濃度,并作好記錄,直到作業完畢。如發現瓦斯濃度超過0.4%,立即停止作業。待濃度下降至0.4%以下,方可進行檢修。
4.提前準備到位完好、靈敏、準確的兩臺便攜式瓦檢儀。
5.作業現場準備到位,兩根Ф1寸20米長的沖地水管。專人提前徹底清理作業地點的積煤,對作業地點定時灑水除塵。
6.作業現場配置4臺8公斤的,壓力正常,完好的干粉滅火器。現場消防箱、沙箱完好、齊全。
7.現場專人看護風機運行情況。
七、安全技術措施
1.嚴禁單人作業,作業人員必須做好動態互聯保。
2.檢修項目作業過程,專人指揮。
3.作業前派專人清理作業場所的雜物和殘留物;作業過程中和作業后用水噴灑、清除現場殘留物。
4.作業期間跟班負責人和安全監護人不得擅自離開現場和從事其他工作。
5.檢修作業期間,工作負責人要作好現場看護、人員協調、工作部署、任務分配工作。
6.檢修過程中與選煤廠調度做好聯系,廠調度要做好協調工作,確保檢修工作按時順利、保質保量的完成。
7.進行焊接,必須嚴格執行本措施第七項中焊接作業安全技術措施相關內容。
8.現場安全監護人檢查電焊線、手把的絕緣性檢查,確認完好方可使用。
9.檢修作業前,由工作負責人聯系選煤廠調度設備停電作業,值班電工憑停電票對檢修設備及關聯設備皮帶停電。工作負責人現場確認設備停電,安排專人看護設備控制箱。
10.檢修項目完畢后,清理作業現場遺留雜物和環境衛生,徹底對作業地點灑水降塵,清除可燃物,巡查時間不得少于1小時。
11.檢修項目作業嚴格按照標準化作業控制票規范程序作業。
12.作業前必須將倉下給煤機存煤全部放空,并保證倉內壁沒有貼倉壁煤。
13參與檢修作業人員必須精神良好,注意力集中,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不集中人員嚴禁上崗作業。
14.電焊人員自身勞保配戴不齊全,防止作業過程中出現灼傷眼睛、臉部或身體其它暴露部位。
15所有參與作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和了解安全通道位置和方向,方可上崗作業。
16.檢修過程中,規范所有人員站位。
17.徒手傳遞工器具過程,必須做到傳遞人員手對手交接,嚴禁空中拋擲。傳遞工器具或檢修配件過程,人員必須暫時停止工作,待安全負責人確認現場不傳遞工具后,再恢復作業。
18.檢修過程中,作業人員隨身工器具全部裝入工具包內,防止突然脫落,發生人員受傷事故。臨時使用的大型工具,必須使用10#鉛絲綁扎牢固,專人傳遞。
19.檢修過程中,檢修工器具必須存放到指定安全地點,檢修前、后,專人按照工器具明細逐一清點工器具。
20.焊接作業過程中,隨焊接作業位置的調整,及時調整沙盤位置。
21焊接作業前,安全負責人必須指定專人將承接焊割熔融物的輕質淺槽沙盤,(使用雪花鐵皮制成)放置到焊割作業的正下方位置,沙盤內干沙用水澆濕,手握沙抱團,松手散開為宜。
八、儲煤倉下給煤機閘門改造動火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本次焊接作業涉及到選煤廠產品倉下口,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作業前準備工作:
(1)作業人員將安全防護用品穿戴齊全,嚴禁穿化纖衣服、嚴禁酒后上崗。
(2)作業前施工地點必須清理干凈,嚴禁留有易燃、易爆物品,作業前必須安排專人對作業地點20m范圍內進行灑水作業。
(3)瓦斯檢查人員所攜帶的瓦斯檢測儀必須經過專業人員校正,確定儀器完好無誤后方可攜帶到緩沖上口。
(4)作業現場配備專用干粉式滅火器2臺(型號為MFZ/ABC8),消防水管兩趟。
(5)電焊設備必須保證其絕緣和焊機外殼的接地良好。
(6)作業前須到相關部門簽訂工作票,火源(火柴)由當班跟班隊干到選煤廠調度備案后方可攜帶到作業地點。
(7)跟班人員全部到位后,方可進行作業。
2.作業時安全技術措施及注意事項
(1)安全員與專職瓦斯檢查人員必須跟班監督作業,安全員、專職瓦斯檢查人員不在現場時嚴禁作業。
(2)作業地點保證通風良好,焊割作業時,專職瓦檢員檢測作業地點前后20m范圍內瓦斯濃度,確保瓦斯濃度不高于0.4%。
(3)作業地點無瓦斯積聚;瓦檢員必須每15分鐘檢測一次瓦斯濃度,并記錄清楚,直到作業完畢。
(4)負責電焊的人員必須持電焊證上崗。
(5)電焊機接線時,必須由電工作業,且必須嚴格執行煤礦井下電氣設備防爆標準。
(6)作業地點內瓦斯不得超過0.4%,當瓦斯濃度超過0.4%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向調度室匯報。
3.作業后收尾工作
(1)作業完畢后,瓦檢員再次對現場瓦斯情況進行測量,測量合格后方可撤離作業地點。
(2)作業完畢后用水噴灑,清除殘留物,并安排專人在現場觀察1小時以上,確定無火星、無燃燒等隱患后方可離開,發現異常立即匯報、處理。
九、應急處置
1.此次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火災類型有電氣著火和油脂著火,發生這兩種火災后均可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使用就近的滅火器進行補救,并按照事故匯報程序進行匯報,同時組織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
2.撤離路線:
給煤機平臺→543皮帶走廊→產品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