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構筑物施工常規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隨著口孜東礦礦建進尺的延伸,2011年口孜東礦井下巷道將有幾次較大的貫通,為確保通風系統穩定可靠需對通風系統進行適量調節,增加部分通風構筑物(風門、擋風墻等),為確保通風構筑物施工質量符合技術要求以及工程的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措施。
二、施工質量標準:
1、每組風門應分別設置兩道,風門的門框和門軸要向關閉的方向傾斜800~850,使風門能借助自重而關閉;立風門框時采用4根4米長的2寸水管、采用“八字”型交叉分別固定兩邊風門框,并用雙股8#鐵絲將支撐架捆綁在風門框的頂端;“八字”型交叉架下端用手鎬在底板上挖一深度不少于200mm的地槽,其下端深入地槽內以防止滑動。用木板固定時,必須用4寸鐵釘將門框釘牢固。掛門扇時應由不少于5人操作,并有專人觀察安全情況,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確保安全后方可施工,施工時人員分別抓牢門扇的邊框,把門扇豎起并掛到門框的鉸聯上;掛門扇時人員應相互配合、注意自身及周圍環境的安全。
2、風門墻及擋風墻垛厚度不少于0.6m,瓦石要縱橫壓茬,木質門板要錯口接縫,木板厚不少于40毫米,門框厚度不少于150毫米,過門梁嵌入墻體的深度不少于300mm,風門墻外面要用1:1-1:2的水泥沙漿抹面,抹面厚度不少于100mm,應分兩次抹、并適當灑水養護,墻面要平整(1米內凹凸不大于10mm,料石溝縫除外),無裂縫、重縫、空縫(雷管腳線不能插入)確保不漏風,并抹不少于100mm的裙邊。
3、風門墻抹面后,并養護在3天以上方可掛門扇,掛風門及關閉投入使用時,必須在技術人員的指揮下方可進行。
4、風門應設置底坎,底坎用水泥沙漿澆灌牢固,風門底坎要留有軌道牽引過的槽縫,在門下部設擋風簾,通過電纜及小線的孔口要用半圓鐵管加以保護,防止巷道來壓擠壓電纜。風門前后5米內的巷道要支護好,無雜物、積水和淤泥,無空幫和空頂,使風門漏風率不大于2%。
5、風門要包邊沿口,有襯墊,四周要接觸嚴密(以不透光為準,通車門坎除外),門扇與門框不得歪扭。
6、風門門扇的規格應按現場實測指定規格安設,風門橫梁嵌入墻體的深度不少于300mm。
7、每道風門均要安裝反向風門,并且要保證風門打開時在自重作用力下能夠自動關閉。
8、風門電纜孔洞應填堵嚴密。
9、風門墻及擋風墻采用手鎬進行掏槽,掏槽寬度為墻厚的1.1倍,墻兩幫和頂底都要掏槽,槽中要填實。兩幫掏槽深度不少于300mm、底板掏槽深度不少于300mm或見硬幫硬底,與煤巖接實。頂板掏槽深度不少于200mm或見硬幫硬底,以不破壞頂板完整性為原則,將頂板破碎矸石清理干凈。
10、風門墻及擋風墻的構筑:先在底槽鋪一層水泥砂漿,再向上砌筑,風門墻及擋風墻要保證無重縫、空縫、裂縫,用水泥砂漿勾縫,水泥砂漿配比為1:2--1:3,為了便于封頂,封頂時利用凹形頂槽施工,并用混凝土等粘結性材料填滿頂部空間。
11、風門設齊后,風門上應設拉手,風門之間應設置連鎖繩,確保兩道風門不能同時被打開,每道風門應安裝風門開關傳感器,以便隨時監控風門的開關狀態。
12、風門墻及擋風墻施工結束后,對墻體用紅漆刷墻面并用白漆打上格子,對于風門門扇及門框進行刷漆處理以防止腐蝕。
13、風門及擋風墻施工完畢后,封閉隊應及時將剩余的物料打運走,保持現場環境清潔。
三、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1、施工地點應懸掛瓦斯便攜儀,當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停止工作,進行處理,只有瓦斯濃度降至0.8%以下時,方可施工。
2、風門墻及擋風墻位置:具體位置由通風區技術室人員現場標定。
3、施工順序:按照由里向外、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施工。
4、施工風門墻及擋風墻前應先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找盡施工地點處附近的浮矸和碎石,用長柄工具(長度不少于2米)找頂時,必須按由頂至幫,由近至遠的順序進行,確保在安全的環境下方可施工。
5、封閉隊班隊長在跟班期間必須隨身攜帶瓦斯檢測便攜儀,負責指導現場工作、把好安全關。
6、風門及擋風墻施工期間應保護好風水管線、風筒等設施。
7、如負壓大風門難以打開時,要在風門上安裝減壓窗(掏小門),防止人員過風門時傷人。
8、風門及擋風墻施工時,應在施工地點前后各10米處,設置警戒繩并懸掛“有人施工、禁止通行”的牌子并懸掛紅燈警戒,車輛禁止通行,當必需行車時應停止施工,人員應從腳手架上下來,并將腳手架撤除確保巷道暢通,當車輛安全通行后方可施工。
9、施工過程中,人員通過時必須經現場施工人員同意后方可快速通過。
10、腳手架上施工人員所使用工具器械必須設有防脫落尾繩,確保工具脫落后不對腳手架下施工人員造成傷害。
11、往腳手架上運瓦石及風門施工時腳手架下方不能有人。
12、腳手架的腿子下端應用手鎬挖一深度不少于300mm的地槽,以固定腳手架。
13、運瓦石人員一次只準搬一塊瓦石,不準亂扔瓦石,搬運門板及門框時,人員應相互配合、口號一致、步履一致、輕拿輕放、注意自身及周圍人員的安全。
14、井下行走時應看清頂底板及巷道中是否有障礙物,防止碰手碰腳、切實做好自保及聯保工作。
四、提升運輸安全注意事項:
1、打運物料前必須檢查行車路線,確定安全暢通后方可打運。
2、運輸系統的打料運輸軌道必須保證正常使用,如果不能保證運輸,由礦調度平衡隊伍進行維修。
3、封閉隊必須在砌筑前備足足夠的瓦石、黃沙、水泥、門扇、門框及鉸鏈等材料及使用工具。
4、施工風門墻及擋風墻時,應用三角支架及大板等工具搭設牢固的工作腳手架,高度不得超過1.5米,必須牢固可靠,大板厚度不小于50mm,工作臺寬度不小于0.5m,并用雙股8#鐵絲分別綁扎牢固,同時在腳手架上的施工人員不得超過2人,高度超過1.5米,施工人員應佩戴保險帶等安全防護用具、保險帶生根要牢固。
5、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嚴禁無證開車,嚴禁無電松車及放飛車。
6、斜巷打運物料應嚴格按照小絞車管理牌板上規定的參數執行。
7、礦車掉道時必須有班隊長現場指揮拿道,嚴禁動力復軌。
8、斜巷提升物料不允許超寬、超高、超重,并捆扎牢固;打運門框及門扇時要用棕繩(直徑不小于20mm)或8#鐵絲捆綁牢固,以防打運中竄料。
9、斜巷運輸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嚴禁蹬勾頭。
10、行車前必須檢查絞車鋼絲繩、繩頭及絞車狀況,提升時必須使用正規連接裝置和保險繩,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1、“一坡三擋”設置齊全,靈敏可靠,并正常使用。
12、斜巷運輸聲光信號齊全,靈敏可靠。
13、斜巷停車卸料時,礦車兩側車輪必須用錨鏈將礦車鎖固在軌道上,防止滑動跑車,裝卸材料時,要注意自身及周圍人員的安全。
14、機電設備要有專人維護,并掛責任牌,保持完好,安全保護齊全,杜絕失爆。
15、斜巷打運物料時應在斜巷上下口分別設置把鉤工和信號工,嚴禁擅自離開崗位。
16、人力推車的車距(同向推車時),在坡度小于5‰時,不得小于10m。大于5‰時,不得小于30m。大于7‰時,嚴禁人力推車。人力推車時,一次只許推一輛車。嚴禁在車輛兩側推車。推車時必須注意前方,在開始推車、停車、掉道、發現前方有人或有障礙物、從坡度大的地方向下推車以及接近道岔、彎道、巷道口、風門、硐室出口時,推車人必須及時發出警號。
五、加強監督及驗收工作,通風構筑物施工完畢后,由相關職能科室對通風構筑物施工質量進行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六、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篇2:通風構筑物施工常規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隨著口孜東礦礦建進尺的延伸,2011年口孜東礦井下巷道將有幾次較大的貫通,為確保通風系統穩定可靠需對通風系統進行適量調節,增加部分通風構筑物(風門、擋風墻等),為確保通風構筑物施工質量符合技術要求以及工程的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措施。
二、施工質量標準:
1、每組風門應分別設置兩道,風門的門框和門軸要向關閉的方向傾斜800~850,使風門能借助自重而關閉;立風門框時采用4根4米長的2寸水管、采用“八字”型交叉分別固定兩邊風門框,并用雙股8#鐵絲將支撐架捆綁在風門框的頂端;“八字”型交叉架下端用手鎬在底板上挖一深度不少于200mm的地槽,其下端深入地槽內以防止滑動。用木板固定時,必須用4寸鐵釘將門框釘牢固。掛門扇時應由不少于5人操作,并有專人觀察安全情況,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確保安全后方可施工,施工時人員分別抓牢門扇的邊框,把門扇豎起并掛到門框的鉸聯上;掛門扇時人員應相互配合、注意自身及周圍環境的安全。
2、風門墻及擋風墻垛厚度不少于0.6m,瓦石要縱橫壓茬,木質門板要錯口接縫,木板厚不少于40毫米,門框厚度不少于150毫米,過門梁嵌入墻體的深度不少于300mm,風門墻外面要用1:1-1:2的水泥沙漿抹面,抹面厚度不少于100mm,應分兩次抹、并適當灑水養護,墻面要平整(1米內凹凸不大于10mm,料石溝縫除外),無裂縫、重縫、空縫(雷管腳線不能插入)確保不漏風,并抹不少于100mm的裙邊。
3、風門墻抹面后,并養護在3天以上方可掛門扇,掛風門及關閉投入使用時,必須在技術人員的指揮下方可進行。
4、風門應設置底坎,底坎用水泥沙漿澆灌牢固,風門底坎要留有軌道牽引過的槽縫,在門下部設擋風簾,通過電纜及小線的孔口要用半圓鐵管加以保護,防止巷道來壓擠壓電纜。風門前后5米內的巷道要支護好,無雜物、積水和淤泥,無空幫和空頂,使風門漏風率不大于2%。
5、風門要包邊沿口,有襯墊,四周要接觸嚴密(以不透光為準,通車門坎除外),門扇與門框不得歪扭。
6、風門門扇的規格應按現場實測指定規格安設,風門橫梁嵌入墻體的深度不少于300mm。
7、每道風門均要安裝反向風門,并且要保證風門打開時在自重作用力下能夠自動關閉。
8、風門電纜孔洞應填堵嚴密。
9、風門墻及擋風墻采用手鎬進行掏槽,掏槽寬度為墻厚的1.1倍,墻兩幫和頂底都要掏槽,槽中要填實。兩幫掏槽深度不少于300mm、底板掏槽深度不少于300mm或見硬幫硬底,與煤巖接實。頂板掏槽深度不少于200mm或見硬幫硬底,以不破壞頂板完整性為原則,將頂板破碎矸石清理干凈。
10、風門墻及擋風墻的構筑:先在底槽鋪一層水泥砂漿,再向上砌筑,風門墻及擋風墻要保證無重縫、空縫、裂縫,用水泥砂漿勾縫,水泥砂漿配比為1:2--1:3,為了便于封頂,封頂時利用凹形頂槽施工,并用混凝土等粘結性材料填滿頂部空間。
11、風門設齊后,風門上應設拉手,風門之間應設置連鎖繩,確保兩道風門不能同時被打開,每道風門應安裝風門開關傳感器,以便隨時監控風門的開關狀態。
12、風門墻及擋風墻施工結束后,對墻體用紅漆刷墻面并用白漆打上格子,對于風門門扇及門框進行刷漆處理以防止腐蝕。
13、風門及擋風墻施工完畢后,封閉隊應及時將剩余的物料打運走,保持現場環境清潔。
三、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1、施工地點應懸掛瓦斯便攜儀,當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停止工作,進行處理,只有瓦斯濃度降至0.8%以下時,方可施工。
2、風門墻及擋風墻位置:具體位置由通風區技術室人員現場標定。
3、施工順序:按照由里向外、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施工。
4、施工風門墻及擋風墻前應先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找盡施工地點處附近的浮矸和碎石,用長柄工具(長度不少于2米)找頂時,必須按由頂至幫,由近至遠的順序進行,確保在安全的環境下方可施工。
5、封閉隊班隊長在跟班期間必須隨身攜帶瓦斯檢測便攜儀,負責指導現場工作、把好安全關。
6、風門及擋風墻施工期間應保護好風水管線、風筒等設施。
7、如負壓大風門難以打開時,要在風門上安裝減壓窗(掏小門),防止人員過風門時傷人。
8、風門及擋風墻施工時,應在施工地點前后各10米處,設置警戒繩并懸掛“有人施工、禁止通行”的牌子并懸掛紅燈警戒,車輛禁止通行,當必需行車時應停止施工,人員應從腳手架上下來,并將腳手架撤除確保巷道暢通,當車輛安全通行后方可施工。
9、施工過程中,人員通過時必須經現場施工人員同意后方可快速通過。
10、腳手架上施工人員所使用工具器械必須設有防脫落尾繩,確保工具脫落后不對腳手架下施工人員造成傷害。
11、往腳手架上運瓦石及風門施工時腳手架下方不能有人。
12、腳手架的腿子下端應用手鎬挖一深度不少于300mm的地槽,以固定腳手架。
13、運瓦石人員一次只準搬一塊瓦石,不準亂扔瓦石,搬運門板及門框時,人員應相互配合、口號一致、步履一致、輕拿輕放、注意自身及周圍人員的安全。
14、井下行走時應看清頂底板及巷道中是否有障礙物,防止碰手碰腳、切實做好自保及聯保工作。
四、提升運輸安全注意事項:
1、打運物料前必須檢查行車路線,確定安全暢通后方可打運。
2、運輸系統的打料運輸軌道必須保證正常使用,如果不能保證運輸,由礦調度平衡隊伍進行維修。
3、封閉隊必須在砌筑前備足足夠的瓦石、黃沙、水泥、門扇、門框及鉸鏈等材料及使用工具。
4、施工風門墻及擋風墻時,應用三角支架及大板等工具搭設牢固的工作腳手架,高度不得超過1.5米,必須牢固可靠,大板厚度不小于50mm,工作臺寬度不小于0.5m,并用雙股8#鐵絲分別綁扎牢固,同時在腳手架上的施工人員不得超過2人,高度超過1.5米,施工人員應佩戴保險帶等安全防護用具、保險帶生根要牢固。
5、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嚴禁無證開車,嚴禁無電松車及放飛車。
6、斜巷打運物料應嚴格按照小絞車管理牌板上規定的參數執行。
7、礦車掉道時必須有班隊長現場指揮拿道,嚴禁動力復軌。
8、斜巷提升物料不允許超寬、超高、超重,并捆扎牢固;打運門框及門扇時要用棕繩(直徑不小于20mm)或8#鐵絲捆綁牢固,以防打運中竄料。
9、斜巷運輸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嚴禁蹬勾頭。
10、行車前必須檢查絞車鋼絲繩、繩頭及絞車狀況,提升時必須使用正規連接裝置和保險繩,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1、“一坡三擋”設置齊全,靈敏可靠,并正常使用。
12、斜巷運輸聲光信號齊全,靈敏可靠。
13、斜巷停車卸料時,礦車兩側車輪必須用錨鏈將礦車鎖固在軌道上,防止滑動跑車,裝卸材料時,要注意自身及周圍人員的安全。
14、機電設備要有專人維護,并掛責任牌,保持完好,安全保護齊全,杜絕失爆。
15、斜巷打運物料時應在斜巷上下口分別設置把鉤工和信號工,嚴禁擅自離開崗位。
16、人力推車的車距(同向推車時),在坡度小于5‰時,不得小于10m。大于5‰時,不得小于30m。大于7‰時,嚴禁人力推車。人力推車時,一次只許推一輛車。嚴禁在車輛兩側推車。推車時必須注意前方,在開始推車、停車、掉道、發現前方有人或有障礙物、從坡度大的地方向下推車以及接近道岔、彎道、巷道口、風門、硐室出口時,推車人必須及時發出警號。
五、加強監督及驗收工作,通風構筑物施工完畢后,由相關職能科室對通風構筑物施工質量進行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六、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