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石門清修安全措施
11運輸石門頂板來壓、幫鼓嚴重,導致大范圍的片幫、垮落及巷道變形,給行人、運料、通風帶來不便,嚴重制約生產,由此經公司領導研究決定:由巷修工區對11運輸石門進行清修,為確保清修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及工程質量,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準備工作:
1、施工前,必須對施工地點附近巷道內的雜物清理干凈,確保施工時的順利進行和保證施工人員的退路暢通。
2、施工前在施工地點分接出風管、水管岔以便施工時使用,達到施工條件
3、提前將噴漿機、注漿泵、lj—300攪拌機試運轉,正常后運到施工現場安裝好。
4、準備好施工用料,運到施工地點堆放整齊,并掛牌管理。
二、施工要求及工程質量:
1、清修施工順序為:從11運輸石門移變處往里至5號層聯絡巷進行清修施工,共計長度130m。
2、對巷道片幫、垮落的矸石進行清理、裝車,然后擴幫、挑頂,擴幫、挑頂要求為:擴幫、挑頂后滿足設計斷面尺寸(見支護設計斷面圖);支護形式為:樹脂錨桿+鋼筋網+噴漿+注漿支護。樹脂錨桿型號為l=2.5m,φ=20mm(每根2卷藥),鐵絲網為12號,網格為50×50mm。錨網搭接為100mm,錨盤緊貼巖面,錨桿要成排成行,錨桿間排距為:800mm。外露在幫上、頂板上的錨桿,必須用刀鋸鋸掉,外露長度不超過50mm。
4、對巷道進行初噴、其次再打眼埋注漿管。
5、注漿順序:打注漿管眼→安裝注漿管→封孔→噴漿→注漿
6、注漿管規格為:長2500mm,采用4′度鋅鐵管制作,桿體上鉆有?6mm的孔,底注漿管與巷道頂板呈30°的夾角上扎,其余的注漿管均垂直于巷道輪廓線,且與巷道輪廓線的夾角≥75°。
7、封孔采用msk2330樹脂錨固劑進行封孔,封孔長度不小于300mm,確保封孔質量。
8、注漿期間,先注巷道頂板靠幫眼,再按從幫到頂的順序逐根進行注漿。
9、注漿采用水泥單液漿,水泥采用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和水的配合比為水泥:水=1.4:1(重量配合比)。
10、注漿終壓設計為2mpa,根據現場注漿量可適當調整注漿終壓,但最大不得超過4mpa。
11、若因封孔不好而漏漿時,必須及時補漏后方可再注,直至達到設計要求。
12、注漿質量的檢查,以相同的注漿終壓,注不進去清水為合格。
13、每注完一個孔后必須及時掛上注漿管理牌,牌子必須有注漿量、注漿時間、施工人員、監督人員等。
三、注漿泵安裝及操作
1、安裝注漿泵時,應盡可能放置水平,并固定在適當位置。吸排漿管路,混合器布置要合理,避免管路扭曲、打折、交岔。
2、吸漿龍頭至注漿缸的垂直距離不超過1m,注漿孔至注漿缸中心的垂直距離不超過50m,吸漿管不超過5m,排漿管長度不超過120m.
3、注漿泵操作程序:
(1)、打開防護罩。
(2)、溢流閥調壓手柄逆時針旋轉至極限位置(零壓狀態)
(3)、給各潤滑部位、油杯及油箱加足油。
(4)、啟動電機,檢查皮帶輪轉向,看是否與齒輪泵指示的方向相同,否則更正。
(5)、待轉向正確后檢查是否靈活,然后使活塞桿拔盤在中間位置,用手推拉換向機構,看是否靈活可靠。
(6)、將吸漿龍頭放入清水中,并打開混合器上的放漿閥門,關閉注漿閥門。
(7)、啟動電機,緩慢順時針旋轉調壓手柄,使注漿泵正常工作(活塞往復次數達到162次/分,液壓系統壓力至2-3mpa)運轉3分鐘以上,并檢查各部位運轉是否正常。
(8)、關閉混合器放漿閥門,調整溢流閥調壓手柄,使混合器的指示壓力達到預定的注漿壓力。然后停泵安裝好防護罩準備注漿。
4、注漿工序
(1)、開機后打開混合器的注漿閥門,關閉放漿閥門,試注水1分鐘以上。
(2)、待試運轉正常后,迅速將吸漿龍頭放入漿液筒內,同時打開放漿閥門,關閉注漿閥門,觀察漿液情況。
(3)、將注漿管與注漿孔位接通后,打開注漿閥門,關閉放漿閥門,開始注漿。
(4)、當每一個注漿孔注漿終結,因故停泵或全部注漿完后,都必須清洗注漿泵,再試運轉1分鐘,最后切斷電源停機。
(5)、拆開閥室及上下閥蓋,取出閥坐、閥罩、鋼球等,拆下鋼蓋,清理水泥及污物,然后涂防護油組裝好備用。
5、注漿前,依次接好吸漿管、出漿管、混合器、壓力表,吸入清水試運轉,檢查是否暢通,只有注漿機正常方可注漿,注漿前放出管路中的清水。
6、嚴格控制材料配合比,注漿時,逐排逐孔進行,自下而上,不可漏注或少注,遇漏漿需堵孔時,下班前必須及時補注。
7、注漿時,必須將漿液攪拌均勻后方能注漿。
8、注漿30分鐘后,方可拔注漿塞。
9、噴漿之前必須用編織袋或其他材料遮蓋好電纜及其他設備,嚴禁噴漿過程中掩埋電纜和噴漿的灰砂影響文明生產。
10、噴漿時必須保證墻體嚴實,不得有空隙。
11、噴漿人員必須配帶防塵口罩,噴漿工還必須帶防護眼鏡。
12、噴漿結束后必須將噴漿機由內向外清理干凈,同時還必須將回彈沙清理干凈,方可移交下一班。
13、噴漿要求:噴漿強度為:c20,厚度為:100mm。
四、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1、施工前,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摘除頂幫活懸矸石,防止片幫掉矸傷人。
2、施工期間,必須檢查施工點前后5m的危巖、支護等情況,發現有隱患及時處理好再施工。
3、“敲幫問頂”必須先清理出暢通無阻的安全退路,且必須由有經驗的老工人擔任,發現險情時立即沿安全退路撤人。
4、注漿人員佩帶防護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注漿完畢后,及時把管路機器及雜物清理干凈.
5、當每個注漿孔注漿終結或因停泵時,都應立即把吸漿龍頭移至清水中,同時分別開閉放、注漿閥門,洗漿兩分鐘以上,直到閥門排出的水清新為止;全部注漿完畢后,必須用上述方法洗泵,然后移出吸漿龍頭,再試運轉1分鐘,最后切斷電源停機。
6、換孔時先關閉放漿閥門再關閉錨桿上的球閥,然后開卸壓閥卸壓,卸壓時閥口不準對人,壓力表降至“0”附近時,方可換孔。
7、施工前,必須加工一部長度適宜、牢固可靠的梯子,以便施工時用。
8、上梯子時,梯子與水平地面的角度按45o安設,人員必須集中精力,且必須由兩人以上來扶穩梯子。
9、注漿泵及攪拌機安裝后不能影響正常行人。
10、注漿時備有清水,如漿液不慎入眼時,及時清洗。
11、機身附近必須安設操作按鈕,以便出現異常情況時能及時停電停機。
12、開動攪拌機前,必須將水和水泥比例配合好,全部裝入攪拌機容器內,嚴禁加入任何添加劑,嚴禁將手伸入攪拌機容器內。
13、注漿過程中,其他人員必須遠離注漿管管路及注漿口,以防注漿管突然脫落傷人。
14、操作人員應隨時注意注漿泵和注漿管路的運行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機進行檢查處理,注漿壓力突然上升時,必須立即停止注漿機的運轉,等待卸壓后方可處理。
15、施工期間,施工人員必須保護好風水管及電纜,保護方法為:用編織袋或風筒布包好進行保護,施工完后必須及時清理干凈管路衛生。
16、打眼時,嚴格按照《打眼工操作規程》相關規定執行,嚴禁戴手套點眼。
17、注漿結束,打開放漿閥門時,放漿閥門前方嚴禁有人,且每次注漿后至少停歇30分鐘后,方可拔注漿塞以防高壓漿噴出。
18、施工時,施工地點的班組長必須有一人攜帶瓦斯檢查儀,當瓦斯濃度≥0.75%時,必須撤出所有施工人員。
19、噴漿前必須在施工點往風流方向10米處安設一至二組噴霧,噴霧必須覆蓋巷道全斷面,噴漿時必須打開噴霧。
20、設備搬運措施。
(1)、搬運設備前電工必須提前將設備撤火、檢修,確保設備完好,正常運轉后方可轉入另一施工地點。
(2)、搬運人員應保證4人以上,且相互配合好、協調好、穩拿穩放。
(3)、采用葫蘆吊裝物件時,葫蘆鉤子必須吊掛牢固、可靠、確保無誤后方可吊物,嚴禁使用滑鏈葫蘆。
(4)、所吊物體必須捆綁結實、牢固、可靠,確保穩固后方可吊物,以免吊裝期間滑落傷人或造成機械損傷事故。
(5)、裝卸期間必須在礦車兩邊處各打一“草”字型臨時擋車口,以免礦車移動傷人。
(6)、裝卸地點必須是支護完好、寬敞,便于人員操作的地方。
(7)、設備安設位置必須在支護完好,無淋水的地點,設備安裝好后最凸出部分距軌道不低于500mm,必須保證正常行人及礦車。
21、安裝設備時,必須安穩牢固。
22、其余未盡事項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2:運輸石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第一章1750運輸石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750運輸石門,設計在井底聯絡巷30m處開口,作為礦井改造后1750水平的原煤運輸,根據生產的安排,立即進行施工。為確保施工的安全,特制此安全技術措施如下,請各施工班組必須嚴格遵照此措施的規定執行。
一、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1750運輸石門布置在3#煤層和5#煤層之間,其設計長度為31米,坡度為+3‰,方位角:127°11′00″;
2、巷道斷面及支護:巷道斷面為半圓拱形,采用錨網噴支護,錨桿直徑為¢20的螺紋鋼,長度為1.8m,間排距為800×800;噴厚為100mm,其巷凈寬3.2m,凈高(中高)2.6m,掘進斷面為8.5m2,凈斷面為7.34m2。
3、采用鉆爆法施工,采用錨網臨時支護,嚴禁空頂頂作業。
4、通風方法:采用2×15kw局部通風機壓入式通風,局部通風機安裝在皮帶下山內全負壓風流中。
新鮮風:→主平硐→皮帶下山→(局部通風機)井底聯絡巷→1750運輸石門→工作面迎頭
污風:工作面迎頭→1750運輸石門→1750軌道石門→軌道下山→1501北回風巷→6#回風上山→回風井→地面。
5、出貨:1750運輸石門工作面(矸)→溜子轉入皮帶下山→裝入皮帶→在運輸大巷裝入礦車→主平硐→地面。
6、材料運輸:工作面所需材料在主平硐口裝車→經主平硐→皮帶下山→井底聯絡巷→1750運輸石門工作面。
7、放炮必須執行下列各條規定:
1)打眼時,嚴格按照1750運輸石門爆破說明書的規定進行打眼、裝藥和爆破。嚴禁隨意改動。
2)打眼前、打眼時必須嚴格進行敲幫找頂,以防活矸下落傷人。
3)嚴禁在殘眼內打眼。
4)撐釬人嚴禁帶手套。
5)爆破工必須是經過專門培訓合格并取得合格證的人員擔當,并持證上崗。
6)爆破工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查”制度和“四人聯鎖”放炮制度。
7)必須保證放炮母線的長度不小于100m,放炮母線與雷管腳線必須相互扭緊并懸掛,不得同軌道等導電體相接觸,放炮母線應分別與電纜、信號線及管路分開吊掛,若不能分開掛時,應吊掛在電纜及管線的下方,并應保持0.3m以上的距離;
8)只能采用兩芯電纜做放炮母線,嚴禁使用膠質線、金屬導體、水或大地當回路放炮;
9)放炮前后,必須將放炮母線扭結成短路。
10)必須隨時保持放炮母線完好,若出現明接頭時,必須使用絕緣膠布包好,母線上的接頭不得超過3個。
11)聯線只能由放炮工一人進行,線聯好后,爆破工必須對聯線的地段認真進行檢查,確認無問題后再沿線檢查母線,爆破工必須是最后離開爆破地點。
12)放炮前,必須在能進入放炮地點的通道上設置放炮警戒并設專人站崗截人,崗哨由班長負責設置和撤出,崗哨點的距離距放炮點不得小于100m,設置崗哨時,放炮工必須負責放炮點往上或往下一方的截人工作。沒有得到班長的撤崗命令,站崗人員嚴禁擅自撤崗。班長在放炮前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方可下達放炮命令。
13)放炮時,爆破工接到放炮命令后必須先發出爆破信號后至少再等5秒方可起爆。
14)只能采用放炮器起爆,放炮器的性能必須良好,工作面只能用一臺放炮器起爆,并每臺放炮器只能配一把鑰匙。放炮器鑰匙必須由聯線的爆破工隨身帶好,嚴禁將放炮器鑰匙轉交他人,放炮器用后必須取下放炮器鑰匙和放炮母線并扭結成短路。嚴禁在井下檢修放炮器。
15)爆破工放炮時,必須在頂板完好、支完架整的安全地點進行。
16)放炮后至少等30min后方可進入檢查安全。
17)放炮后,班組長和爆破工及瓦檢員一同巡視放炮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板、支架、瞎炮等情況,如果發現有危險情況,必須立即處理,若出現支架崩倒或歪斜變形時必須及時進行維護好后方可出煤。
18)通電以后,若放不響時,爆破工必須將放炮器鑰匙及母線從爆破器上取下并扭結成短路,至少再等15min后,方可沿線檢查線路,找出不響的原因。
19)處理瞎(殘爆)必須在班長和安全員的指導下進行并應在當班處理完畢。若當班處理不完的,必須有同下一班爆破工在現場交接清楚,處理瞎炮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由于聯線不良造成的瞎炮,可重聯重爆;(2)由于雷管原因引起的瞎炮,必須在距瞎炮0.3m的地方另打一與瞎炮平行的炮眼,重新裝藥起爆;(3)嚴禁用鎬挖手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雷管和炸藥。(4)處理殘爆時,無關人員嚴禁進入工作地點,在未處理完瞎炮時,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瞎炮無關的工作;(5)爆破后,爆破工仔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和炸藥;(6)嚴禁在殘眼內打眼或加深。
20)裝藥的炮眼必須當班放完,在特殊情況下,若當班有裝好尚未起爆的電雷管,當班的爆破工必須在現場與下班的爆破工交接清楚。
21)在放炮過程中,嚴禁任何人員通過炮區,若確需通過,必須先與爆破工取得聯系,并經爆破工同意后方可通過,嚴禁強行通過。
22)放炮后若需要補炮時,打眼深度不得小于600mm。
?8、井下嚴禁出現無風、微風、循環風,停電、停風不準作業,必須撤出人員至安全位置。
?9、瓦斯檢查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持證上崗。嚴禁違章操作。
?10、嚴格瓦斯檢查,每班至少檢查三次,瓦檢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嚴禁出現空班、漏檢、假檢。
11、嚴禁瓦斯超限作業,當采掘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只有當瓦斯降到0.8%以下時,方可恢復;當瓦斯濃度達到1.0%時,必須立即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告值班領導進行處理。
12、風門必須實行閉鎖,嚴禁人員通過風門時,不關風門或同時打開兩道風門。
13、加強監測監控,嚴禁瓦斯超限作業。
14、加強通風管理,合理布置通風系統和分配風量,保證各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供給人員呼吸和稀釋排出有害氣體。
15、加強個體保護,所有入井作業人員必須配戴合格的防塵口罩。
16、定期沖洗巷道。
17、鋪設消防管路,按規定留設水閘閥,在產塵地點及各轉載點安設灑水裝置,在回風側安設風流凈化水幕。
18、加強監測,確保粉塵濃度在規程規定之內。
19、凡入井的機電設備,必須檢查“煤安標志”、“產品合格證”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方準入井。
20、井下電氣設備必須實行風電閉鎖和瓦斯電閉鎖,斷電值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
21、井下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及電纜和電線。
22、非專職人員或非值班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
23、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帶電體及機械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分必須加防護罩。
24、井下接線嚴禁出現“明接頭、雞爪子、羊尾巴”,嚴禁中性點接地。
25、加強井下電氣設備的日常維護和檢修,保證其正常運行,嚴禁出現失爆。
26、井下電纜吊掛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放炮線必須單獨掛在巷道的另一側,若不能分掛時,必須與其它電纜及金屬管有300mm以上的距離。
27、嚴禁超掛超提,用好“一坡三擋”裝置,掛好保險繩,嚴格把鉤,安全提升。
28、斜井提升,嚴禁蹬鉤,嚴禁行人。
29、搞好巷道文明生產,巷道內無雜物、積水和淤泥,物料碼放整齊,水溝保持暢通;風、水管電纜吊掛整齊,不得影響運輸和行人。
30、所有人員入井必須按入井須知規定執行,嚴禁帶煙火和穿化纖衣服入井、嚴禁喝酒入井。
31、嚴格遵守礦紀礦規,嚴禁在井下打架斗毆。嚴禁出現“三違”。
32、上山施工必須安設梯步,滑矸時,嚴禁人員通行,人員通行時,嚴禁滑煤(矸)。
33、避災線路:
遇水災時人員撤除線路:巷修工作面→主平硐→地面
遇火災、煤與瓦斯突出、爆炸時人員撤除線路:巷修工作面→主平硐→地面
?
盤縣小關河邊煤礦
2015年2月17日
篇3:運輸石門穿層鉆孔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打鉆的目的和意義
為了221工作面及31030上順槽掘進工作面形成獨立的運輸及回風系統,需由221上順槽開口反掘+135m運輸石門,現巷道已掘進到位,需打鉆進行抽放二1煤瓦斯。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二、工程概況
+135東翼運輸石門東部為221上順槽,南部為+135大巷,北部為未掘井田。+135東翼運輸石門設計施工穿層鉆孔99個,孔徑Φ94mm,設計鉆孔工程量2248m,預計工期14天。
布孔方式采用扇形布孔,控制范圍巷道輪廓線外20m、上幫20m,下幫20m。終孔間距5m。
施工負責人:蔡大鵬
技術負責人:王向陽
施工時間:2011年4月20日
三、施工組織程序
1、將鉆機搬運到施工地點,并按照要求組裝鉆機。鉆機組裝完成以后,進行穩鉆,穩鉆結束后,連接電源和水管。
2、調整傾角→給水→開機打鉆→停機→停水→接鉆桿→開水→開機→退鉆,成孔后進行調孔。
4、施工結束后,拆鉆機,外撤鉆機。
四、技術標準
1、施工前由抽放隊技術員用自噴漆標定各施工鉆孔號。
2、施工時,根據中線和標定的各孔確定鉆機位置,調整好鉆機方位后,用半圓儀調整鉆機傾角,調整好后,開機鉆進。
五、安全技術措施
1、設備的搬運和拆卸
1.1?搬運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監護,移鉆機時立柱旁邊嚴禁站人,必須確保穩好立柱后方可卸壓,撤卸立柱時要輕拿輕放,防止立柱砸傷人員或設備,撤下的立柱要平放在地上。
1.2?挪移鉆機時斜坡下方嚴禁站人。
1.3?移鉆機時要愛護好設備,輕拿輕放,需拆開機體時油管及接頭處必須包裹好。
1.4?移鉆機時應先將固定鉆機的四根柱子全部卸掉后,方可移鉆機;嚴禁提前解掉鉆機立柱相互捆綁的保險鐵絲,拆掉鐵絲后必須立即將立柱放下并擺放好。
1.5?搬運鉆機嚴禁使用支護錨桿。
1.6?移鉆時必須切斷電源,嚴禁帶電移動鉆機。
1.7?移動油箱時,油箱上蓋必須擰緊。
1.8?鉆機搬遷時,應將所有外露管口用接頭蓋或棉紗堵好,防止灰塵進入或油液外漏。
2、打鉆地點環境要求
2.1?打鉆地點要求,物料碼放整齊、巷道支護完好、巷道內浮矸清理干凈。
2.2?保證巷道內無雜物,且通風正常。
?2.3?施工前要嚴格檢查巷道頂板支護情況,施工鉆孔人員進入工作地點首先進行“敲幫問頂”制度。查看頂板的安全情況,確認頂板完好時方可進入施工。
3、鉆機的安裝
3.1?鉆機要支撐好,嚴禁將撐木打在浮矸上,周圍要有足夠的安全間隙。
3.2?安設地點的地點必須平整,以便支設鉆機立柱,立柱必須達到初撐力,按鉆孔與中線夾角和傾角擺正鉆機。
3.3?安裝鉆機時,鉆機壓柱必須栓上防倒繩,且鉆機四根壓柱之間必須栓上聯鎖防倒繩進行聯鎖并確保牢固,壓柱與頂板接觸點必須放置木板或木墊等防滑物料。
3.4?每班接班后,必須檢查油壓支柱是否牢固,且每班必須對油壓柱升壓不低于3次。
4、鉆進
4.1?打鉆時嚴格執行先開水后開機制度,等水出來后才能開機,停機時必須先停機然后才能停水,防止煤粉堵孔。每次停機后,要先將鉆機壓力調整到零位,鉆進時要緩慢加壓到預定壓力。
4.2?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回轉速度進行加壓或減壓鉆進。
4.3?鉆孔施工過程中發現頂鉆、排粉困難等異常現象時,應采取低速慢進、邊退邊進措施,不準強行給壓,冒險施工。
4.4?在鉆矸鉆進過程中,嚴禁施工人員觸摸鉆機旋轉部件,防止鉆機絞傷人員。
4.5?鉆機在鉆進過程中,動力頭絕對不能反轉,只有在加接或拆卸鉆桿時,夾持器夾住鉆桿后才可反轉。
4.6?注意各運動部件的溫升情況,軸承、油泵、馬達、電動機等處的溫度不得超過60℃,油溫不得超過50℃,否則應停機檢查并加以處理。
4.7?觀察各壓力表所提示的壓力,判斷鉆機是否過載。出現過載現象應調溢流閥,降低鉆進速度,減少負荷。
4.8?在鉆進過程中,如果出現卡鉆時,嚴禁用鉆桿對給進鉆桿進行敲打。
5、安裝鉆桿
5.1?先檢查鉆桿,應不堵塞、不彎曲、絲扣未磨損,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5.2?連接鉆桿時要對準絲扣,避免歪斜和漏水。
5.3?裝卸鉆頭時,應嚴防管鉗夾傷硬質合金片、夾鉆頭。
5.4?安裝鉆桿時,必須在安完第一根后,再安第二根。
5.5?在安裝和施工過程中嚴禁敲打鉆機及其它設備。
6、倒桿
6.4?在倒鉆桿時,嚴禁用管鉗夾鉆桿,避免傷人。
6.5?倒鉆過程中,如果出現夾鉆現象,應先正轉后,在往后拉桿。
7、瓦斯管理
7.1?巷道必須保持正常回風,巷道內不得堆積任何物品,以防通風不暢,造成瓦斯聚集。
7.2?開鉆前先檢查有害氣體含量,當瓦斯濃度達到或超過1%時,不得開鉆。
7.3?施工地點內必須安裝一氧化碳傳感器、甲烷傳感器,必須懸掛瓦斯便攜儀、一氧化碳便攜儀。傳感器懸掛位置距頂300mm、距鉆場一幫500mm。
7.4?當結束每個鉆孔鉆探時,迅速檢查有無有害氣體溢出,當發現瓦斯濃度過高時,及時對鉆孔進行封堵。
7.5?打鉆過程中瓦檢員必須加強對鉆探地點的瓦斯及其它有害氣體的檢測,每班檢測次數不得少于三次,發現異常,必須及時通知當班作業人員,并報告調度室(調度室電話:#),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8、機電設備管理
8.1?每班必須有專人檢查電纜及電器設備,電器不得出現失爆現象。
8.2?禁止帶電檢查設備,打開電器設備檢修之前,必須檢查瓦斯,瓦斯濃度超過0.5%時,禁止打開電器設備。
9?施工期間必須在巷道離巷道迎頭3m的位置,設計兩個沉淀池,沉淀池規格長1000mm×寬800mm深1000mm.連接風泵的管子必須配夠116m,保證管子能接到221上順槽一號鉆場。
10?施工期間當班產生的煤巖粉,當班統一集中,由礦車運至31030上順槽上刮板輸送機運走.現場不得出現煤巖粉堆積。
11?抽放隊技術員必須把本措施對工人進行貫徹學習。
12?巷道內安設專用電話,當發生異常情況時及時聯系隊委干部或調度室(抽放隊電話:8340,調度室電話:#)。
13?鉆機開關距鉆機不能超過3米,以便及時操控。
14?安監員、瓦檢員現場跟班,密切監察安全動態。
15?打鉆時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施工,不準擅自改動。
16?鉆探施工人員必須由專業人員施工,嚴格按照技術規范操作。
17?鉆孔施工地點附近必須配備至少2臺干粉滅火器,滅火器放在施工地點空余位置,且靠巷道一幫擺放。
18?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施工地點避災路線,并掌握煤與瓦斯突出預兆。
六、有可能引發的事故及應急處理措施
131030采煤工作面發生瓦斯、煤塵爆炸
(1)31030采煤工作面一旦發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現場人員應迅速地用工作地點附近的程控電話向調度室如實匯報。匯報完后,迅速撤離現場。
(2)撤離時,遇險人員必須在當班現場負責人的組織帶領下,按避災路線迅速地進入就近進風風流中,撤離危險區。
(3)撤離過程中,不要奔跑,防止自救器脫落。同時要防止二次爆炸,當沖擊波或火焰襲來時,應立即趴下,以避開爆炸波的沖擊、火焰的灼傷或有毒有害氣體的襲擊。當通過風門時,應隨手將風門關好,以防風流短路、紊亂,造成事故范圍擴大。
2?施工鉆場發生冒頂事故
(1)經常檢查巷內頂幫及支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能立即處理,必須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匯報礦、隊值班人員。不安全地點嚴禁入內。
(2)鉆場內一旦垮頂出路被堵,未堵人員要及時向礦調度室匯報,包括垮頂范圍、被堵人員和位置,并積極進行搶救。
(3)在進行搶救時,要安排有經驗的老工人監視頂板變化情況,避免搶救人員受傷;搶救時,由外向里進行,搶救時必須支設臨時支護。
3、防見煤瓦斯超限預案
(1)在打鉆時,安置防噴孔裝置,并與抽放管路連接。
(2)鉆場附近準備黃泥,在發生噴孔的時候,及時用黃泥封住鉆孔。
(3)每個鉆孔要做到及時封孔帶抽。
七、避災路線
瓦斯事故避災路線圖:
+135東翼運輸石門→221上順槽→31030上順槽→+135m東四石門→+135m大巷→副斜井→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