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風斜井下放鏟車安全技術措施
因東部11采區(qū)變電所、煤倉上口通風聯(lián)絡巷施工,需將兩臺30型鏟車下放至4-1煤輔助運輸大巷,定于2012年2月13日早班開始下放,預計1天下放完畢。為了保證下放工作安全順利的進行,特制訂本措施。
一、施工領導組織:
施工負責人:田興軍
安全負責人:田興軍
現(xiàn)場負責人:楊學文李華東?馮雪軍
技術負責人:李雪華
二、準備工作:
1.下放前,先對巷道斷面尺寸進行核實,確保巷道高度、寬度均符合鏟車下放要求。
2.準備下放所需工器具,并配備4部井下移動式信號對講機,風井絞車房、井口信號房各配備1部,指派專人收發(fā)信號,井下配備兩部,1部由跟車工持有,1部由現(xiàn)場負責人持有,負責信號收發(fā)。
3.下放前必須指派專人對所需工器具進行仔細檢查,保證工器具完好。
鏟車下放所需工器具一覽表
序號名稱規(guī)格單位數(shù)量備注1對講機ktw128臺42鋼絲繩φ24.5,10米條13鋼絲繩卡y-24.5個64鋼絲繩φ18.5,15米條15鋼絲繩卡y-18.5個67千斤頂20(噸)臺18木枕木1500*200*200mm3根209方木楔子400×400×400mm個4
4.安排專職電工、維修工對絞車進行全面檢查,保證鋼絲繩完好、絞車性能、操作把手靈敏可靠。
5.下放前由調度室、機電動力科、安全管理科、施工單位對鏟車剎車、轉向、發(fā)動機運轉、車燈等完好情況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下放。
6.下放鏟車前安排人員將鏟車行走路線范圍內的所有雜物全部清除,井筒內結冰必須清理干凈。
7.下放時絞車房內必須配備電工、鉗工各1名,確保設備發(fā)生故障時能及時處理。
8.提前在4-1煤輔運巷與回風斜井聯(lián)絡巷巷口處,用碎石子料將回風斜井巷道底板與聯(lián)絡巷底板鋪設成水平平面,確保鏟車順利通過。
9.現(xiàn)場人員配備;隊長1名(田興軍)、副隊長3名(楊學文李華東馮雪軍)、班長3名(馬曉生、丁國云、高志文)、鏟車司機1名、安檢員1名、輔助工10名、信號工4名、絞車司機2名(主、副司機各1名)。
三、運輸路線
地面→回風斜井→4-1煤輔運巷與風井聯(lián)絡巷→4-1煤輔助運輸大巷。
四、安全技術措施
(一)絞車司機安全注意事項
1.利用風井項目部jk-2.5/20型絞車的主鉤頭下放。
2.風井提升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正司機操作,副司機在旁邊監(jiān)護。
3.絞車房內必須配備1臺對講機,隨時與負責下放人員保持聯(lián)系。
4.下放前必須對絞車過卷、松繩、制動、閘瓦磨損等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查試驗,保證完好。
5.絞車司機必須在聽清楚信號后,方可開車,否則一律當作停車信號處理。
6.時刻注意設備運轉情況,隨時對電機、滾筒、減速器等重點部位及溫度、聲音、儀表指數(shù)等變化情況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停車處理。
7.絞車司機必須時刻觀察鋼絲繩的運行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停車并向有關領導匯報處理。
8.下放鏟車時,嚴禁絞車斷電下放,并不得突然抱閘。
9.如遇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立即停車,同時向井下發(fā)出停車信號。
①電動機鐵芯溫度超過80℃,線圈溫度超過70℃。
②軸瓦溫度超過60℃。
③絞車聲音不正常,或電流過大造成電動機劇烈震動。
④液壓站制動系統(tǒng)不正常,電磁液壓閥不靈活。
⑤潤滑系統(tǒng)堵塞,或油溫過高。
⑥絞車鋼絲繩突然張緊,擺動幅度過大。
⑦絞車鋼絲繩突然松勁。
10.其它與本工程相關事項嚴格執(zhí)行斜井提升相關規(guī)定。
(二)信號工安全注意事項
1.信號工必須由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并持證上崗。
2.信號工上崗前要認真檢查信號是否靈敏可靠,聲光顯示是否一致,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3.發(fā)信號前要觀察鏟車前方有無障礙物及行人,在無異常情況下,方可向絞車房發(fā)出信號。
4.下放過程中,要密切關注聲光信號及鋼絲繩運行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發(fā)出停車信號,查明原因并處理完畢之后,方可重新發(fā)出開車信號。(信號規(guī)則為:一停二上三下四慢上五慢下)
5.如遇信號不清時,可利用對講機隨時與絞車司機取得聯(lián)系,確認指令無誤后方可發(fā)出信號。
6.信號工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嚴禁由他人代替上崗。
7.下放過程中信號工必須始終保持精力集中,確保發(fā)出信號準確無誤。
8.下放過程中必須與現(xiàn)場負責人密切配合,聯(lián)絡信號要清晰準確。
9.如果遇到緊急停車之后,處理完故障之后由現(xiàn)場負責人確定故障排除之后方可繼續(xù)下放。
10.其它與本工程相關事項嚴格執(zhí)行斜井提升相關規(guī)定。
(三)鏟車下放安全技術措施
1.鏟車司機必須有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并持證上崗。
2.下放鏟車前,必須將風井井筒內的動力電源全部切斷。
3.下放時,必須在4-1煤回風聯(lián)絡巷口、4-1輔運聯(lián)絡巷口、+1046m水平井底車場安排專人設置警戒,禁止人員通過,警戒人員必須處于安全地點。
4.鏟車下放前,嚴格執(zhí)行設備下放工作票制度,現(xiàn)場由生產技術科、安全管理科、調度室、施工單位、鏟車司機、安檢員、施工負責人、現(xiàn)場指揮人員、處現(xiàn)場跟班領導簽完字后方可下放。
5.鏟車運行前的檢查:
①發(fā)動機是否運行平穩(wěn);
②鏟車照明是否齊全完好;
③各部件是否緊固;
④制動剎車、液壓轉向系統(tǒng)是否完好可靠;
⑤油箱油位、油質是否符合規(guī)定;
⑥各密封部位是否存在滲油、漏油現(xiàn)象。
6.將絞車主鉤頭與鏟車尾部的托鉤聯(lián)接,并將主鉤頭上的保險繩穿入鏟車底部大架,再用1條φ24.5mm,長度為10米鋼絲繩單獨作為保險繩,鋼絲繩的一頭用4個繩卡固定在鏟斗上(繩卡一正一反安裝),另一頭與絞車主鉤頭聯(lián)接,聯(lián)接完畢后檢查聯(lián)接是否完好可靠,然后利用對講機聯(lián)系絞車房將鋼絲繩張緊,準備下放。
6.鏟車下放時沿線必須設兩人跟車,跟車工必須在行人側跟隨并隨時觀察鏟車及主鉤頭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用對講機發(fā)出停車信號,待問題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xù)下放。
7.由現(xiàn)場負責人跟車指揮,且跟車時必須站在行人側距鏟車后方10米以外,嚴禁站在鏟車行駛前進行指揮,并用對講機隨時與地面信號房聯(lián)系。
8.下放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①下放時鏟車必須啟動,鏟車司機利用離合器及剎車裝置控制鏟車行駛速度。
②鏟車行駛過程中,鏟車司機要把握好方向,確保鏟車不碰撞巷幫風水管路及風筒,且鏟車鏟斗始終與地坪保持100mm的間距。停車時必須將鏟斗落地,同時打停絞車,保證鋼絲繩始終張緊,并用400mm×400mm×400mm的方木楔子將鏟車四個輪胎阻住,防止鏟車下滑。
9.為保證整個下放過程的安全,現(xiàn)場負責人發(fā)送信號時口令必須清晰準確。鏟車在巷道內行駛過程中必須慢速行駛,速度不得超過0.3~0.5米/秒,并與巷道兩幫保持一定距離,以防刮碰巷幫的電纜和水管,絞車鋼絲繩始終保持張緊狀態(tài),下放鏟車時嚴禁絞車鋼絲繩松勁。
10.待鏟車行駛到風井與輔運巷聯(lián)絡巷口時,轉向前要盡量靠左行駛,防止轉向過程中,將后方的管路損壞。待車身轉向到位后,方可將絞車鉤頭及保險繩摘除。鏟車沿聯(lián)絡巷進入4-1煤輔助運輸大巷。
五、回風斜井jk-2.5/20型絞車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驗算
下放大件按最大值計算,總重量為mz=10500kg。鋼絲繩選用32-6×19-170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驗算如下:
ma=qp/[n(m+mz)(sinβ+f1cosβ)g+m0l0(sinβ+f2cosβ)g]
=38900/[1×(1500+10500)(sin20+0.015×cos20)×9.8
+1.658×60×(sin20+0.4×cos20)×9.8]
=52.6>;6.5
式中:mz——設備總重量
n—懸掛車輛數(shù),這里取n=1
β—巷道坡度,這里取β=20°
f1—礦車運行阻力系數(shù)f1=0.015
f2―鋼絲繩沿底板阻力系數(shù)f2=0.4
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
六、其它嚴格執(zhí)行《煤礦安全規(guī)程》、《煤礦安全操作規(guī)程》中有關規(guī)定。
施工前危險源辨識
序號存在的危險源管控措施1沒有通過相關管理部門的組織,進行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會議,參加施工的項目負責人、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等均不熟悉圖紙、現(xiàn)場情況及施工工序;未編制好施工段的施工技術措施,隨意開工,在開工前技術負責人沒有向班組做技術、安全、質量交底,未經貫徹學習考試直接可上崗。積極參加由機電管理部門組織的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會議,并由項目負責人負責組織參加施工的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等熟悉圖紙、現(xiàn)場情況及施工工序;組織編制好施工段的施工技術措施,在開工前由技術負責人向班組做技術、安全、質量交底,經貫徹學習考試及格后方可上崗。2開工前,對各種工機具未準備到位,造成開工后因工機具不齊全影響施工進展。在開工前必須將安裝期間所用到的工機具,準備齊全,并保證工機具的完好,待準備完好后,方可進行施工。3鏟車下放過程中,井筒下方有人員進行作業(yè)。整個下放過程中,所有作業(yè)人員一律進入躲避硐室,禁止在井筒內作業(yè),并設置安全警戒,阻止人員通過。4鏟車在行駛過程中將鏟斗抬起。鏟車在行駛過程中,鏟斗嚴禁抬起,防止鏟車在18°的井筒中出現(xiàn)下滑。5鏟車在行駛至風井與輔運大巷聯(lián)絡巷口處,將絞車鉤頭摘除后進行轉彎。鏟車在行駛至風井與輔運大巷聯(lián)絡巷口處,嚴禁將絞車鉤頭摘除后進行轉彎,防止在轉彎過程中出現(xiàn)側滑,待轉彎完成后,方可摘除鉤頭。
編審人員簽字
措施名稱東部11采區(qū)邊界泄水巷掘進下放鏟車安全技術措施編?制?人2012年月日區(qū)隊負責人2012年月日生產技術科2012年月日機電動力科2012年月日調度?室2012年月日安全管理科2012年月日監(jiān)理公司2012年月日機電副總2012年月日機電副處長2012年月日生產副處長2012年月日總工程師2012年月日
篇2:回風斜井下放鏟車安全技術措施
因東部11采區(qū)變電所、煤倉上口通風聯(lián)絡巷施工,需將兩臺30型鏟車下放至4-1煤輔助運輸大巷,定于2012年2月13日早班開始下放,預計1天下放完畢。為了保證下放工作安全順利的進行,特制訂本措施。一、施工領導組織:施工負責人:田興軍安全負責人:田興軍現(xiàn)場負責人:楊學文李華東?馮雪軍技術負責人:李雪華二、準備工作:1.下放前,先對巷道斷面尺寸進行核實,確保巷道高度、寬度均符合鏟車下放要求。2.準備下放所需工器具,并配備4部井下移動式信號對講機,風井絞車房、井口信號房各配備1部,指派專人收發(fā)信號,井下配備兩部,1部由跟車工持有,1部由現(xiàn)場負責人持有,負責信號收發(fā)。3.下放前必須指派專人對所需工器具進行仔細檢查,保證工器具完好。鏟車下放所需工器具一覽表序號名稱規(guī)格單位數(shù)量備注1對講機KTW128臺42鋼絲繩φ24.5,10米條13鋼絲繩卡Y-24.5個64鋼絲繩φ18.5,15米條15鋼絲繩卡Y-18.5個67千斤頂20(噸)臺18木枕木1500*200*200mm3根209方木楔子400×400×400mm個44.安排專職電工、維修工對絞車進行全面檢查,保證鋼絲繩完好、絞車性能、操作把手靈敏可靠。5.下放前由調度室、機電動力科、安全管理科、施工單位對鏟車剎車、轉向、發(fā)動機運轉、車燈等完好情況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下放。6.下放鏟車前安排人員將鏟車行走路線范圍內的所有雜物全部清除,井筒內結冰必須清理干凈。7.下放時絞車房內必須配備電工、鉗工各1名,確保設備發(fā)生故障時能及時處理。8.提前在4-1煤輔運巷與回風斜井聯(lián)絡巷巷口處,用碎石子料將回風斜井巷道底板與聯(lián)絡巷底板鋪設成水平平面,確保鏟車順利通過。9.現(xiàn)場人員配備;隊長1名(田興軍)、副隊長3名(楊學文李華東馮雪軍)、班長3名(馬曉生、丁國云、高志文)、鏟車司機1名、安檢員1名、輔助工10名、信號工4名、絞車司機2名(主、副司機各1名)。三、運輸路線地面→回風斜井→4-1煤輔運巷與風井聯(lián)絡巷→4-1煤輔助運輸大巷。四、安全技術措施(一)絞車司機安全注意事項1.利用風井項目部JK-2.5/20型絞車的主鉤頭下放。2.風井提升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正司機操作,副司機在旁邊監(jiān)護。3.絞車房內必須配備1臺對講機,隨時與負責下放人員保持聯(lián)系。4.下放前必須對絞車過卷、松繩、制動、閘瓦磨損等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查試驗,保證完好。5.絞車司機必須在聽清楚信號后,方可開車,否則一律當作停車信號處理。6.時刻注意設備運轉情況,隨時對電機、滾筒、減速器等重點部位及溫度、聲音、儀表指數(shù)等變化情況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停車處理。7.絞車司機必須時刻觀察鋼絲繩的運行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停車并向有關領導匯報處理。8.下放鏟車時,嚴禁絞車斷電下放,并不得突然抱閘。9.如遇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立即停車,同時向井下發(fā)出停車信號。①電動機鐵芯溫度超過80℃,線圈溫度超過70℃。②軸瓦溫度超過60℃。③絞車聲音不正常,或電流過大造成電動機劇烈震動。④液壓站制動系統(tǒng)不正常,電磁液壓閥不靈活。⑤潤滑系統(tǒng)堵塞,或油溫過高。⑥絞車鋼絲繩突然張緊,擺動幅度過大。⑦絞車鋼絲繩突然松勁。10.其它與本工程相關事項嚴格執(zhí)行斜井提升相關規(guī)定。(二)信號工安全注意事項1.信號工必須由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并持證上崗。2.信號工上崗前要認真檢查信號是否靈敏可靠,聲光顯示是否一致,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3.發(fā)信號前要觀察鏟車前方有無障礙物及行人,在無異常情況下,方可向絞車房發(fā)出信號。4.下放過程中,要密切關注聲光信號及鋼絲繩運行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發(fā)出停車信號,查明原因并處理完畢之后,方可重新發(fā)出開車信號。(信號規(guī)則為:一停二上三下四慢上五慢下)5.如遇信號不清時,可利用對講機隨時與絞車司機取得聯(lián)系,確認指令無誤后方可發(fā)出信號。6.信號工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嚴禁由他人代替上崗。7.下放過程中信號工必須始終保持精力集中,確保發(fā)出信號準確無誤。8.下放過程中必須與現(xiàn)場負責人密切配合,聯(lián)絡信號要清晰準確。9.如果遇到緊急停車之后,處理完故障之后由現(xiàn)場負責人確定故障排除之后方可繼續(xù)下放。10.其它與本工程相關事項嚴格執(zhí)行斜井提升相關規(guī)定。(三)鏟車下放安全技術措施1.鏟車司機必須有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并持證上崗。2.下放鏟車前,必須將風井井筒內的動力電源全部切斷。3.下放時,必須在4-1煤回風聯(lián)絡巷口、4-1輔運聯(lián)絡巷口、+1046m水平井底車場安排專人設置警戒,禁止人員通過,警戒人員必須處于安全地點。4.鏟車下放前,嚴格執(zhí)行設備下放工作票制度,現(xiàn)場由生產技術科、安全管理科、調度室、施工單位、鏟車司機、安檢員、施工負責人、現(xiàn)場指揮人員、處現(xiàn)場跟班領導簽完字后方可下放。5.鏟車運行前的檢查:①發(fā)動機是否運行平穩(wěn);②鏟車照明是否齊全完好;③各部件是否緊固;④制動剎車、液壓轉向系統(tǒng)是否完好可靠;⑤油箱油位、油質是否符合規(guī)定;⑥各密封部位是否存在滲油、漏油現(xiàn)象。6.將絞車主鉤頭與鏟車尾部的托鉤聯(lián)接,并將主鉤頭上的保險繩穿入鏟車底部大架,再用1條φ24.5mm,長度為10米鋼絲繩單獨作為保險繩,鋼絲繩的一頭用4個繩卡固定在鏟斗上(繩卡一正一反安裝),另一頭與絞車主鉤頭聯(lián)接,聯(lián)接完畢后檢查聯(lián)接是否完好可靠,然后利用對講機聯(lián)系絞車房將鋼絲繩張緊,準備下放。6.鏟車下放時沿線必須設兩人跟車,跟車工必須在行人側跟隨并隨時觀察鏟車及主鉤頭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用對講機發(fā)出停車信號,待問題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xù)下放。7.由現(xiàn)場負責人跟車指揮,且跟車時必須站在行人側距鏟車后方10米以外,嚴禁站在鏟車行駛前進行指揮,并用對講機隨時與地面信號房聯(lián)系。8.下放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①下放時鏟車必須啟動,鏟車司機利用離合器及剎車裝置控制鏟車行駛速度。②鏟車行駛過程中,鏟車司機要把握好方向,確保鏟車不碰撞巷幫風水管路及風筒,且鏟車鏟斗始終與地坪保持100mm的間距。停車時必須將鏟斗落地,同時打停絞車,保證鋼絲繩始終張緊,并用400mm×400mm×400mm的方木楔子將鏟車四個輪胎阻住,防止鏟車下滑。9.為保證整個下放過程的安全,現(xiàn)場負責人發(fā)送信號時口令必須清晰準確。鏟車在巷道內行駛過程中必須慢速行駛,速度不得超過0.3~0.5米/秒,并與巷道兩幫保持一定距離,以防刮碰巷幫的電纜和水管,絞車鋼絲繩始終保持張緊狀態(tài),下放鏟車時嚴禁絞車鋼絲繩松勁。10.待鏟車行駛到風井與輔運巷聯(lián)絡巷口時,轉向前要盡量靠左行駛,防止轉向過程中,將后方的管路損壞。待車身轉向到位后,方可將絞車鉤頭及保險繩摘除。鏟車沿聯(lián)絡巷進入4-1煤輔助運輸大巷。五、回風斜井JK-2.5/20型絞車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驗算下放大件按最大值計算,總重量為mz=10500kg。鋼絲繩選用32-6×19-170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驗算如下:Ma=Qp/[n(m+mz)(sinβ+f1cosβ)g+m0l0(sinβ+f2cosβ)g]=38900/[1×(1500+10500)(sin20+0.015×cos20)×9.8+1.658×60×(sin20+0.4×cos20)×9.8]=52.6>6.5式中:mz——設備總重量n—懸掛車輛數(shù),這里取n=1β—巷道坡度,這里取β=20°f1—礦車運行阻力系數(shù)f1=0.015f2―鋼絲繩沿底板阻力系數(shù)f2=0.4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六、其它嚴格執(zhí)行《煤礦安全規(guī)程》、《煤礦安全操作規(guī)程》中有關規(guī)定。施工前危險源辨識序號存在的危險源管控措施1??沒有通過相關管理部門的組織,進行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會議,參加施工的項目負責人、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等均不熟悉圖紙、現(xiàn)場情況及施工工序;未編制好施工段的施工技術措施,隨意開工,在開工前技術負責人沒有向班組做技術、安全、質量交底,未經貫徹學習考試直接可上崗。積極參加由機電管理部門組織的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會議,并由項目負責人負責組織參加施工的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等熟悉圖紙、現(xiàn)場情況及施工工序;組織編制好施工段的施工技術措施,在開工前由技術負責人向班組做技術、安全、質量交底,經貫徹學習考試及格后方可上崗。2開工前,對各種工機具未準備到位,造成開工后因工機具不齊全影響施工進展。在開工前必須將安裝期間所用到的工機具,準備齊全,并保證工機具的完好,待準備完好后,方可進行施工。3鏟車下放過程中,井筒下方有人員進行作業(yè)。整個下放過程中,所有作業(yè)人員一律進入躲避硐室,禁止在井筒內作業(yè),并設置安全警戒,阻止人員通過。4鏟車在行駛過程中將鏟斗抬起。鏟車在行駛過程中,鏟斗嚴禁抬起,防止鏟車在18°的井筒中出現(xiàn)下滑。5鏟車在行駛至風井與輔運大巷聯(lián)絡巷口處,將絞車鉤頭摘除后進行轉彎。鏟車在行駛至風井與輔運大巷聯(lián)絡巷口處,嚴禁將絞車鉤頭摘除后進行轉彎,防止在轉彎過程中出現(xiàn)側滑,待轉彎完成后,方可摘除鉤頭。編審人員簽字措施名稱東部11采區(qū)邊界泄水巷掘進下放鏟車安全技術措施編?制?人2012年?月?日區(qū)隊負責人2012年?月?日生產技術科2012年?月?日機電動力科2012年?月?日調度?室2012年?月?日安全管理科2012年?月?日監(jiān)理公司2012年?月?日機電副總2012年?月?日機電副處長2012年?月?日生產副處長2012年?月?日總工程師2012年?月?日
篇3:副斜井鏟車入井安全技術措施
我單位施工的副斜井,井筒斷面大,況且要給甲方提供6小時的下料時間,給正常掘進和扒矸帶來很大的困難,為了提高掘進速度及出渣速度,特購置一臺30鏟車,用鋼絲繩進行連接,25絞車進行牽引,進行井下扒矸。為保證鏟車正常使用及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入井前檢查鏟車的各項性能,保證正常使用。
2、絞車司機持證上崗、按章操作。
3、扒矸前必須要對絞車的穩(wěn)固性、停車按鈕剎車裝置的靈敏性、鉤頭保險繩連接牢固性及斷絲是否超限進行檢查并記錄,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4、必須安排專職人員在扒矸前進行檢查校核并有記錄,對達不到要求的必須進行處理達標后方可進行鏟裝。
5、鏟車鏟裝時嚴禁人員站在鏟車前方。
6、鏟車鏟裝前,保證副斜井風路的暢通,防止一氧化碳積聚。
7、鏟裝過程中必須有項目部領導在現(xiàn)場指揮,確保安全。
8、絞車司機和鏟車司機必須配合好,便于協(xié)調。
9、鏟裝過程中必須保護好巷道內管路、電纜等。并對所有障礙進行及時清理。
10、鏟車加裝防爆水箱,保證尾氣排放達標。
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和《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中的安全措施一并貫徹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