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氮系統聯合試運轉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預防我礦煤塵自燃發火,公司加大防滅火投入,購置了注氮設備,經過3個月的努力,注氮硐室已裝修完畢,注氮設備及整個系統已安裝完成。經礦、公司領導及廠家研究決定,以13101綜采工作面為試點,對注氮系統進行聯合試運轉,為確保安全順利,并到達預期效果,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作面概況
13101綜采工作面是峁底煤礦兼并重組整合后第一個首采工作面,采高3.2米,是公司首次采用大采高綜采放頂煤工藝。
該面走向長度平均1200米,傾斜長度160米,切眼及上下巷道均為錨網支護,所采煤層為太原組13號煤層,煤層厚度12.06米,夾矸2-4層,為低灰、中高硫、中高熱值氣煤,2012年6月25日由山西煤礦礦用安全產品檢驗中心對13號煤層的煤塵爆炸性進行了測試:火焰長度為≥30mm,抑制煤塵爆炸性最低巖粉用量75%,鑒定結論煤塵具有爆炸性。
揮發分(vdaf)為39.36%,全硫(st,d)為2.31%,煤的吸氧量(vd)為86cm3/g,自燃傾向性等級為ⅰ類,屬容易自燃煤層。
據山西省呂梁市煤炭工業局呂煤安字[2012]57號文,礦井瓦斯絕對涌出量為0.23m3/min,二氧化碳絕對涌出量為0.28m3/min,屬于低瓦斯礦井。
該工作面現為全負壓u型通風方式。
工作面采高3.2米,放頂8.86米,采用一采一放回采,循環進度0.8米,采用“三八”制、“兩采一準”作業方式,晝夜四循環,月進度80m,月產量16.09萬噸。
二、聯合試運轉組織機構
組長:張江濤負責全面協調,組織對注氮系統全面驗收。
副組長:高蟬清協助組長組織驗收。
成員:董建負責驗收管路系統及注氮參數是否達標(包括氮氣流量、氮氣純度、氮氣出口壓力)附驗收表。
張照平負責制氮設備運行情況的驗收(制氮設備的各項指標、性能是否達標、運行是否正常)。附驗收表
張愛民負責組織人員實施注氮(包括制氮司機、管路巡查、監護警戒組織協調)。
三、聯合試運轉時間
聯合試運轉時間:2013年1月10日上午8點至13點
四、注氮工藝和方法
1、制氮工藝流程:氣源車(為制氮裝置提供原料氣)→凈化車(得到潔凈的壓縮空氣)→制氮車(氧氮分離過程)→緩沖車(輸出穩壓氮氣)。
2、直接輸送到采空區。敷設路線:制氮硐室→運輸下山→13101皮帶順槽→13101綜采工作面。
3、根據礦井具體條件,我礦采用拖管注氮防火。基本做法是:在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在進風側采空區預埋20米左右的2寸厚壁鋼管,并與注氮主管保持相聯通,外部用4寸膠管相連,安裝在離底板0.5m以上巷幫,防止管口堵塞,2寸鋼管必須延伸至轉載機(與轉載機固定,可隨轉載機前移)。鋼管端頭2m范圍內穿孔,孔直徑φ10-20mm。當預埋管路的端頭處于采空區氧化帶位置時則開始注氮(埋入采空區約20米左右)。隨著工作面的推進預埋的注氮管路也同步前移(附注氮管路輔設示意圖)。
注氮時必須有專用記錄本和臺帳,記錄開關機時間、注氮量、壓力、開關司機等,以便對注氮情況進行分析。
采空區注入氮氣飽和,氮氣全部泄露對工作面影響:制氮設備最大輸出流量為30m3/min,綜采工作面最小風量為862m3/min,氮氣全部泄露,工作面及工作面回風氮氣濃度增加:30/862=3.5%即氧氣濃度最低為:17.5%,短時間內不會造成人身傷害。
四、安全技術措施
1、為了防止氮氣涌出,注氮期間每班至少派一名瓦斯員和防火員或救護隊員在13101上隅角及采面監護警戒,攜帶多功能氣體測量儀隨時進行檢測瓦斯、co、o2等氣體濃度。
2、注氮期間通風科派一名管理干部到現場巡查,一旦風流及窩風地點co濃度超過0.0024%或氧氣濃度小于18%時,瓦斯員、防火員或救護隊員,必須立即撤離受威脅地點,匯報通風科和礦調度進行處理。
3、在13101皮帶順槽注氮入口事先安設氣體檢測孔。注氮初期,使管路內“憋氣”,防火隊管道工迅速巡視注氮管路系統檢查有無漏氣,發現漏氣立即處理。系統無問題后先進行排空,管路中o2低于3%時方可向采空區內注氮。
4、巡視管工要保證注氮管路三通閥門關閉,不被人打開,以免發生氮氣泄漏,造成人員傷害,注氮時必須有三人檢查管路漏氣現象,處理漏氣管路時,要有3人以上。
5、為保證氮氣不泄漏或少泄漏,在下、上隅角分別用風筒布建起阻隔風帳墻,并備足風帳,同時拉好警戒線。
6、13101綜放工作面系統內工作人員一旦有呼吸急促等缺氧征兆時,要立即外撤到新鮮風流中。
地面束管監測系統監控分析13101綜采工作面上隅角等處的氣體成分,監測采空區內氧氣濃度是否控制在3-7%之間,以便驗證注氮效果。
試機注氮時間不低于2小時,并每2個小時為一循環,一小時注氮,一小時觀察采面的氣體含量,發現氧氣濃度低于18.5%時,立即停止注氮。
9、加強通風管理,確保工作面的風量不低于862m?/min,不高于1100m?/min。因故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應立即整改,整改完畢后再進行注氮。
10、注氮過程中,工作場所的氧氣濃度不得低于18.5%,否則應立即停止作業撤除人員,同時電話通知制氮司機降低注氮流量或停止注氮。
11、注氮人員安排:防滅火隊注氮司機一名,管路工三名,負責對注氮管路進行巡視,一旦有問題立即處理,1名警戒人員,負責在運輸下山口設警戒。
12、受威脅區域:13101綜采工作面及回風順槽、采區回風上山。
13、氮氣泄漏避災路線:
綜采工作面上隅角→綜采工作面→13101皮帶順槽→運輸上山(13101進風機頭聯絡巷)→主斜井機頭聯絡巷(軌道上山)→主斜井升井(副斜井井底車場)→副斜井升井。
14、注氮期間無關人員嚴禁進入注氮區域的窩風區域。
15、其他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和《煤礦井下移動式碳分子篩制氮裝置使用說明書》。
篇2:風機聯合試運轉技術措施要求
一、風機聯合試運轉前應具備的條件
1.?鍋爐本體、煙風系統、制粉系統、脫硫裝備煙氣旁路系統安裝完畢,并通過驗收合格。
2.?送、吸、一次風機、密封風機、經分部試轉驗收合格,有關試驗結束,并具備完整的驗收記錄。
3.?風機入口擋板及出口風門經調試,開關方向正確、靈敏,可遠方操作。風門實際開度與外部指示及集控室指示相一致,做到三方一致。
4.?與煙風系統、制粉系統相關的工作已經完成,人孔門關閉。
5.?風機周圍溝道蓋板齊全,雜物清除,照明充足,腳手架拆除。
6.?工業水系統水壓試驗合格無滲漏,壓力、流量符合要求。
7.?煙風道、煤粉管道膨脹節內(外)支撐件割除。
8.?煙風道、煤粉管道無膨脹約束。
9.?密封風吹掃合格。
10.?控制室內有關熱工儀表,如風機電流、電壓、風門開度、風壓表等可正常可靠的投入。
11.?風機的各種聯鎖(如送、引風機聯鎖)、程控等,經靜態試驗合格并投入,事故按鈕動作可靠。
12.?風機和電機的各種保護(風機軸承溫度、電機軸承溫度、繞組溫度等)已投入。
13.?監護人員準備溫度計、振動儀、鉗形電流表、記錄工具等。
二、吸、送風機的啟動和停止
1、吸、送風機啟動前的準備
1)?按照輔機通則檢查合格。
2)?吸、送風機潤滑油站的投運。
3)?檢查油箱油位正常≥300mm,油質合格。
4)?濾網清潔,切換手柄切至單側。
5)?檢查各限壓閥,壓力開關,溫度開關,流量開關等均已設定好,各儀表一次閥均已開啟。
6)?油管路各閥門完好,位置正確。
7)?檢查油箱加熱器已送電,并投入自動。
8)?冷油器已投用,冷卻水暢通,冷卻水溫度表指示正確。
9)?冷油器和電動機完好,并已送電。
10)?啟動油泵,檢查運轉正常。
11)?檢查潤滑油壓穩定正常,潤滑油量正常,油箱油溫30℃~40℃。
12)?檢查確認回油正常,油系統無泄漏現象。
13)?確認吸、送風機各項保護試驗正常且功能均已投入。
2、吸、送風機啟動
(1)吸風機啟動
1)?檢查吸風機啟動條件滿足。
2)?關閉入口門、打開出口門
3)?啟動吸風機,待啟動電流返回后,開啟吸風機進口擋板。
4)?緩慢開啟靜葉擋板。
(2)送風機啟動
1)?檢查送風機啟動條件滿足
2)?打開入口門、關閉出口門
3)?啟動送風機,待啟動電流返回后,開啟送風機出口擋板。
4)?緩慢開啟動葉擋板。
(3)吸、送風機油站運行規定
1)?吸、送風機油站正常保持一臺油泵運行,另一臺備用。檢查供油壓力符合要求,油箱油位正常,油質合格,各觀察腔油流正常,系統無漏油和滲油現象。
2)?定期檢查送風機液壓潤滑油系統:液壓油壓在1.3MPa以上,潤滑油壓在0.11MPa以上,潤滑油量要大于3L/min,油箱油溫在30~40℃之間,電加熱器的投運必須在油泵運行時進行。
3)?定期檢查吸風機潤滑油系統:潤滑油壓在0.11MPa以上,潤滑油量要大于3L/min,油箱油溫在30~40℃之間,電加熱器的投運必須在油泵運行時進行。
(4)吸、送風機的停運
1)吸風機停運步驟:
a)?將待停運吸風機靜葉切為手動調節,逐漸關小靜葉開度,直至關閉。
b)?停止吸風機運行,關閉吸風機進口擋板.
c)?根據需要決定是否關閉出口擋板.
2)送風機停運步驟
a)?將待停送風機動葉切為手動調節,逐漸關小動葉開度,直至關閉。
b)?停止送風機運行,關閉送風機出口擋板。
c)?若風機短時間停用,或停運后風機在反轉的情況下,液壓潤滑油站可不必停運。
三、一次風機的啟動和停止
1、一次風機啟動前的準備
1)?按輔機通則檢查合格。
2)?風機軸承油位正常,油質合格。
3)?檢查各閥門位置正確,冷卻水暢通,所有儀表投入,限壓閥已設定好。
2、一次風機啟動
1)?檢查一次風機啟動條件滿足。
2)?開啟一次風機出口擋板。
3)?啟動一次風機。
4)?緩慢開啟一次風機進口調節擋板,當一次風機出口壓力達到至正常值后,將一次風機進口調節擋板投入自動。
5)?啟動后,對一次風機進行全面檢查。
3、一次風機停運
1)?正常情況下,在所有磨煤機停運后方可停運最后一臺一次風機。
2)?將待停一次風機進口調節擋板切為手動,逐漸關小進口調節擋板,直至關閉。
3)?停止一次風機運行。
4)?關閉一次風機出口擋板。
四、火檢冷卻風機
1、啟動前的檢查
1)?按輔機通則檢查合格。
2)?入口濾網清潔,火檢冷卻風機擋板靈活,無卡澀現象。
3)?各測量儀表閥均開啟。
4)?開啟工業電視冷卻風總閥和去各火焰探頭的風門。
2、火檢冷卻風機啟動
1)?在鍋爐啟動前,應投入火檢冷卻風機運行。
2)?開啟火檢冷卻風機出口手動門
3)?將切換開關切至主選火檢冷卻風機,啟動主選火檢冷卻風機,檢查風機轉動方向正確,風壓正常,風機運行穩定,投入另一臺火檢冷卻風機聯鎖。
3、火檢冷卻風機運行和停止
1)?定期檢查風機和電動機的運行情況,風壓正常,入口濾網清潔。
2)?鍋爐正常運行時,應保持一臺火檢冷卻風機運行,一臺聯鎖備用,并應進行定期切換。
3)?停爐后,當爐膛出口溫度低于80℃時,可停止火檢冷卻風機。
五、密封風機
1、啟動前的檢查
1)?按輔機通則檢查合格。
2)?入口濾網清潔,密封風機擋板靈活,無卡澀現象。
3)?各測量儀表閥均開啟。
2、密封風機啟動
4)?在磨煤機啟動前,應投入密封風機運行。
5)?將切換開關切至主選密封風機,啟動主選密封風機,檢查風機轉動方向正確,風壓正常,風機運行穩定。
6)?開啟密封風機入口擋板門和調節門。
3、密封風機停止
4)?定期檢查風機和電動機的運行情況,風壓正常,入口濾網清潔。
5)?鍋爐正常運行時,應保持一臺密封風機運行,一臺聯鎖備用,并應進行定期切換。
6)?待所有磨煤機停止后,可停止密封風機。
六、安全注意事項
1、人身安全
1)?參加試驗人員必須經《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考試合格,并嚴格遵守調試現場的安全規定。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頭戴安全帽,衣著符合安規,高空作業應有可靠安全措施。
3)?風機運行時,不要在轉子的旋轉面方向駐留。
4)?風機故障時,應嚴格執行操作票制度,斷電源,掛警告牌,在專人監護下才能進入風機內部。
2、設備安全
1)?試運轉時注意防止超電流,嚴密監視軸承溫度及振動情況,若發現異常應按運行規程處理,并向領導匯報。
2)?風機周圍應有足夠的消防器材。
3)?事故按鈕動作可靠,風機各種保護裝置投入。
4)?試驗人員應正確使用儀器,并注意維護保管,防止損壞及丟失,與試驗無關的人員未經許可禁止使用或者接觸試驗儀器、器材。
篇3:煤礦綜采工作面聯合試運轉安全技術措施
一、單機試運轉
1、操作人員必須服從命令,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及檢修制度。
2、調整機頭、機尾電機開關,要求機頭、機尾程控延時起動,延時不小于0.5秒,不大于3秒。
3、其操作人員遠離各傳動部件5米,嚴禁有人跨越溜子道和碰摸各傳動部位。
4、觀察電機、減速箱的聲響、溫度是否正常,機頭機尾軸鏈與齒輪嚙合情況,鏈條松緊程度,必須有試運轉記錄。
5、供電系統正常后,試驗電站開關各種功能是否完好,試送電,檢測電站、開關動作性能不少于三次,要求保護性能靈敏可靠。
6、電站開關正常后,可進行單機試運行,并檢測空載電流,同時點動數次,確保無阻卡現象,可連續運轉。
7、單機試運轉不少于8小時,確認無問題后,可進行聯合試運轉,按生產規定的起動,停機程序進行。
起動程序:皮帶機→破碎機→轉載機→刮板機→采煤機,空載運行24小時,停機時與此相反。
8、試送電,停送電、單機、聯合試運轉,故障檢測現場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記錄。
二、聯合試運轉
1、現場試運轉安全負責人為:蒙鵬科,現場指揮嚴格執行《煤礦井下機電設備完好標準》及《煤礦安全規程》有關電氣要求。
2、由分管技術員,組織電氣設備安裝作業人員學習《電氣設備安裝安全技術措施》,《停送電制度》,《井下電氣設備完好標準》,并對井下電氣安裝重點工序涉及到的質量、安全、作業方法進行技術交底。
3、試運轉前須安排專人對試運轉設備進行安裝質量檢查驗收,特別是對電氣設備保護整定值應再進行檢查校對。
4、試運轉時除崗位操作人員和專業電鉗工處于指定位置觀察監視處、其他人員一律離開試運轉設備5m以外。
5、試運轉起動時首先進行點動試驗數次,確保無卡阻現象方可進行連續運轉,連續運轉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連續運轉時應注意觀察電流,電壓,電氣開關,機械設備有無異常響聲、過熱、滲漏等現象。
6、單機試運轉均正常以后方可進行聯合試運轉,聯合試運轉時須按作業規程中規定的起動和停車程序進行,起動順序為:皮帶機、破碎機、轉載機、溜子、采煤機。起動后要空載運行24小時,每半小時記錄一次電流、電壓、壓力、溫度等參數并設專職電鉗工巡視,一切正常后即可結束。
7、停送電須專人聯系,不得打電話或他人傳達,停送電實行監護制度。
8、電工在進行千伏級電氣作業時,必須穿戴合格的絕緣靴、絕緣手套,監護人備好與工作電壓相符的驗電器、萬用表、接地線、停送電警示牌。
9、進行127伏及以上電壓作業過程中嚴禁單獨作業。
10、試送電、試運轉時,通風隊配專職瓦檢員隨時檢測瓦斯濃度不超限,確保故障檢修放電不能引起其他事故。
11、刮板鏈預緊,電氣設備測試檢修情況下,需要停電的,必須將操作隔離手把打到零位,上好閉鎖,掛"有人作業,禁止合閘"警示牌或設專人看管。
12、試送電、停送電、試運轉出現電氣故障在檢修測試過程中,嚴禁帶電作業,特別是各種開關,電站不準開蓋操作,嚴格執行監護制度,同時必須正確使用測試儀表,選擇合適的擋位和量程。
13、保護整定報礦動力科審查。
14、值班電工必須嚴格執行以上措施,并且不得隨意甩掉各種保護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