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風井井底車場巷道及交叉點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

風井井底車場巷道及交叉點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7817

內蒙古昊盛煤業有限公司石拉烏素礦井風井工程已由立井轉入平巷施工,其中井底車場巷道及交岔點工程仍由我處承建,在此期間,我項目部負責井底車場巷道及交岔點“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現編制《內蒙古昊盛煤業有限公司石拉烏素礦井井底車場巷道及交岔點“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以利指導施工。

一、編寫依據

1、《內蒙古昊盛煤業有限公司石拉烏素煤礦礦建二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2、《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第三十一工程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修訂本)》;

3、《煤礦安全規程》2011版。

二、“一通三防”領導小組

項目部成立“一通三防”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如下:

組?長:肖存富任淑和

副組長:馬宏強劉相軍田治濤王其峰李?鋒

成?員:周慶龍肖連富邵榮彬徐甲波趙計春

畢詩興張國毅連海強孟國杰季現勇

牛群

下設“一通三防”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調度室,調度主任張慶雨兼任辦公室主任。

三、風量計算

(一)、總風量計算

總風量計算主要考慮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放炮排煙所需風量、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最低風速進行計算:

(1)按瓦斯涌出量計算:

q1=100×k×q掘=100×0.5×1.8=90m3/min

式中:

q掘—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m3/min,取0.5m3/min,施工期間,根據實際涌出情況重新核算風量;

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數,取1.8;

(2)按放炮排煙計算所需風量

式中:

a—一次爆破最大裝藥量,取100.2kg

s—巷道斷面積,取最大斷面積35.4m2;

l—最大排煙長度,取360m;

t—放炮后排煙時間,取30min,即1800s;

p—風筒的風量比,取1.5;

(3)按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計算:

q3=4n=4×30=120m3/min

式中:

n—每班最多出勤人數,取30人。

4—每人每分鐘供給風量不少于4m3。

(4)按最低風速計算

按《煤礦安全規程》第101條中表2規定掘進中的巖巷,工作面風速應為:0.15—4m/s,換算成風量如下:

0.15×60s≤q≤4×60s

式中:

q—工作面所需風量;

s—掘進巷道凈斷面積,取35.4m2;

本通風機現為fbdno.7.1/2×45型,其主要技術參數如下表:

fbdno.7.1/2×45型風機技術參數

型號電機功率

(kw)風量

(m3/min)全?壓

(pa)最高全壓

效率(%)噪聲

dbfbdno.7.1/2×452×45550~8201100~758082≤80本通風機最小風量為550m3/min,最大風量為820m3/min,滿足要求。

(二)局部通風機風量計算

為保證尾繩更換硐室通風,需在井底車場八號交叉點處安裝一fbdno5/7.5型局部通風機,以滿足生產需要(已編制局部通風機串聯通風措施),fbdno5/7.5主要參數如下:

型號功率/kw風量風壓pa最高效率%噪聲dbfbno.5/

7.5kw7.5145—265250—171082≤80

fbdno5/7.5型風機主要參數

風量計算主要考慮工作面同時工作人數、放炮排煙所需風量、瓦斯涌出量計算風量:

1、按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計算

q=4×n=4×15=60m3/min

式中:n—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取15人;

4—每人每分鐘供風量不少于4m3/min;

2、按放炮排煙計算所需風量

=

=109m?;/min

式中:q—工作面所需風量,m?;/min;

a—一次爆破最大裝藥量,取38kg;

s—巷道凈斷面積,取14.7m2;

l—最大排煙長度,取360m;

t—放炮后排煙時間,取30min,即1800s。

3、按瓦斯涌出量計算

q=100kq=100×1.8×0.5=90m?;/min

式中:q—工作面需風量m?;/min;

q—瓦斯絕對涌出量,取0.5m?;/min;

k—通風系數,取1.8。

綜上,主井尾繩更換硐室最大需風量為109m?;/min,本風機最小風量為145m?;/min,所以,本風機滿足要求。

四、“一通三防”專項措施

3.1總則

項目部建立了“一通三防”領導小組,各部門嚴格執行“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并做好如下工作:

3.1.1項目部配備瓦斯檢測工、通風工、安全監測工、安監員、放炮員等,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3.1.2加強通風,做好瓦斯管理和綜合防塵工作。

3.1.3井下電氣設備做到“三專兩閉鎖”,當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

3.1.4“一通三防”所用的各儀表、儀器定期校驗。

3.2通風管理

3.2.1因檢修、停電或其他原因通風機停止運轉時,必須制定停風措施,必須有安監站長的簽字。變電所或電廠停電以前,必須將預計停電時間通知項目部調度室。通風機停止運轉時,受停風影響的地點,必須立即停止工作。

3.2.2安裝和使用局部通風機和風筒應遵守下列規定:

(1)局部通風機必由電工班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

(2)必須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出口到掘進工作面的距離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

3.2.3使用局部通風機的工作面,不得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必須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恢復通風后,必須檢查瓦斯濃度,對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而被切斷電源的電器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1.0%下時,方可通電開動。

3.2.4工作面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查明原因,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3.2.5測風牌板由通風技術員填寫,每10天對工作面進行一次測風,填寫內容包括:檢測時間、檢測地點、斷面面積、風速、風量、現場溫度等信息。

3.2.6正常工作的通風機配備安裝同等能力的備用局部通風機,并能自動切換,必須用“三專”供電,并實現風電閉鎖。

3.3防治瓦斯管理

3.3.1加強通風系統管理,通風設施構筑符合要求,防止跑、漏風,工作面必須有足夠的風量。

3.3.2瓦斯檢查工應攜帶瓦斯檢查員手冊,每班至少檢查兩次瓦斯濃度,將每個工作面瓦斯檢測情況填寫至瓦斯檢查員手冊及井下“掘進工作面瓦斯檢查牌板”上,并做到“三對口”,填寫內容包括:瓦斯情況、二氧化碳情況、現場溫度、檢測時間等信信息。發現瓦斯大量增加或其他異常時,必須停止掘進,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3.3.3工作面“一炮三檢”管理牌板填寫由瓦斯檢查員填寫,當爆破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的ch?濃度達到1.0%時不準放炮,炮后達1.0%時,嚴禁作業,并要認真填寫“裝藥前”、“放炮前”、“放炮后”工作面瓦斯濃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時間等信息。

3.3.4在掘進工作面迎頭必須設置甲烷傳感器,當發生異常情況時,能立即報警,并實現瓦斯電閉鎖。

3.4防火管理

3.4.1在建礦井必須制定井上、下防火措施。礦井的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場等處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須符合國家有關防火的規定。

3.4.2對現有礦井用可燃性材料建筑的井架和井口房,必須制定防火措施。

3.4.3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氣焊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口房內電氣焊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有電氣焊操作票,并遵守下列規定;

(1)指定當班安監員在場檢查和監督;

(2)電器電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阻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3)在井口房、井口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

(4)電氣焊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當班安監員在工作地點檢查,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3.5防塵管理

3.5.1項目部建立綜合防塵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項目部的防塵工作。

3.5.2各掘進工作面回風口處的灑水管路上設置凈化水幕。

3.5.3掘進工作面應采取濕式打眼、放炮噴霧、濕式噴漿、使用水炮泥等防塵措施。

3.5.3掘進工作面巷道要每天沖洗一次。

3.5.4人員入井時,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3.5.5井下作業場所的總粉塵,每月測定2次,呼吸性粉塵每三個月測定一次。

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標準

粉塵中游離的

sio?含量最高允許濃度總粉塵呼吸性粉塵<10103.510~<502150~<8020.5≥8020.3

四、風筒管理

4.1風筒必須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

4.2在井下各使用地點,要將風筒堆放整齊,任何人不得在風筒上坐、臥、躺。

4.3各班組在井下進行噴漿作業時,嚴禁往風筒上噴漿,無法避免時,要及時清除風筒上的附著物。

4.4風筒吊掛要做到“兩靠一直”逢環必掛,接頭嚴密,無破口,風筒接頭要反壓邊,防止漏風。

4.5風筒拐彎處要設彎頭或緩慢拐彎,不準拐死彎,異徑風筒接頭要用過渡節,先大后小,不準花接。

4.6風筒出風口距工作面距離:煤巷不大于5m,半煤巖巷不大于7m,巖巷不大于10m。

五、自救器的使用和佩戴

5.1將佩戴的自救器移到身體的正前面。

5.2拉開自救器封口帶并取下上蓋。

5.3展開氣囊,注意氣囊不能扭折。

5.4把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應放在唇和下齒之間,牙齒緊緊咬住牙墊,緊閉嘴唇,使之具有可靠的氣密性。

5.5逆時針轉動氧氣開關手輪,打開氧氣瓶開關(必須完全打開),用手指按動補氣壓板,使氣囊迅速鼓起。

5.6把鼻夾彈簧扳開,將鼻墊準確夾住鼻孔,用嘴呼吸。使用時如果看見氣囊在呼完氣后仍不太鼓或吸氣有憋氣感時,應及時用手指按動補氣壓板向氣囊不氣,直到氣囊鼓起;也可用力吸氣,氣囊吸癟后,補氣壓板壓迫補氣桿,也會自動補氣。

5.7撤離災區。

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和有關標準執行。

附:1、通風系統圖

2、一通三防儀器管理制度及臺帳

篇2:風井井底車場巷道及交叉點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

內蒙古昊盛煤業有限公司石拉烏素礦井風井工程已由立井轉入平巷施工,其中井底車場巷道及交岔點工程仍由我處承建,在此期間,我項目部負責井底車場巷道及交岔點“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現編制《內蒙古昊盛煤業有限公司石拉烏素礦井井底車場巷道及交岔點“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以利指導施工。一、編寫依據1、《內蒙古昊盛煤業有限公司石拉烏素煤礦礦建二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第三十一工程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修訂本)》;3、《煤礦安全規程》2011版。二、“一通三防”領導小組項目部成立“一通三防”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如下:組?長:肖存富?任淑和副組長:馬宏強?劉相軍?田治濤?王其峰?李?鋒成?員:周慶龍?肖連富邵榮彬?徐甲波?趙計春?畢詩興?張國毅?連海強孟國杰季現勇?牛群下設“一通三防”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調度室,調度主任張慶雨兼任辦公室主任。三、風量計算(一)、總風量計算總風量計算主要考慮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放炮排煙所需風量、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最低風速進行計算:?(1)按瓦斯涌出量計算:Q1=100×k×q掘=100×0.5×1.8=90m3/min式中:q掘—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m3/min,取0.5m3/min,施工期間,根據實際涌出情況重新核算風量;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數,取1.8;(2)按放炮排煙計算所需風量式中:A—一次爆破最大裝藥量,取100.2kgS—巷道斷面積,取最大斷面積35.4m2;L—最大排煙長度,取360m;t—放炮后排煙時間,取30min,即1800s;P—風筒的風量比,取1.5;(3)按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計算:?Q3=4N=4×30=120m3/min式中:?N—每班最多出勤人數,取30人。?4—每人每分鐘供給風量不少于4m3。(4)按最低風速計算按《煤礦安全規程》第101條中表2規定掘進中的巖巷,工作面風速應為:0.15—4m/s,換算成風量如下:?0.15×60S≤Q≤4×60S式中:?Q—工作面所需風量;?S—掘進巷道凈斷面積,取35.4m2;本通風機現為FBDNo.7.1/2×45型,其主要技術參數如下表:FBDNo.7.1/2×45型風機技術參數型?號電機功率(kw)風量(m3/min)全?壓(pa)最高全壓效率(%)噪聲dBFBDNo.7.1/2×452×45550~8201100~758082≤80本通風機最小風量為550m3/min,最大風量為820m3/min,滿足要求。(二)局部通風機風量計算為保證尾繩更換硐室通風,需在井底車場八號交叉點處安裝一FBDNo5/7.5型局部通風機,以滿足生產需要(已編制局部通風機串聯通風措施),FBDNo5/7.5主要參數如下:型號功率/KW風量風壓Pa最高效率%噪聲dBFBNo.5/7.5KW7.5145—265250—171082≤80FBDNo5/7.5型風機主要參數?風量計算主要考慮工作面同時工作人數、放炮排煙所需風量、瓦斯涌出量計算風量:1、按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計算Q=4×N=4×15=60m3/min式中:N—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取15人;4—每人每分鐘供風量不少于4m3/min;2、按放炮排煙計算所需風量=?=109m3/min式中:Q—工作面所需風量,m3/min;A—一次爆破最大裝藥量,取38kg;S—巷道凈斷面積,取14.7m2;L—最大排煙長度,取360m;T—放炮后排煙時間,取30min,即1800s。3、按瓦斯涌出量計算Q=100kq=100×1.8×0.5=90m3/min式中:Q—工作面需風量m3/min;q—瓦斯絕對涌出量,取0.5m3/min;k—通風系數,取1.8。?綜上,主井尾繩更換硐室最大需風量為109m3/min,本風機最小風量為145m3/min,所以,本風機滿足要求。四、“一通三防”專項措施3.1?總則項目部建立了“一通三防”領導小組,各部門嚴格執行“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并做好如下工作:3.1.1項目部配備瓦斯檢測工、通風工、安全監測工、安監員、放炮員等,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3.1.2加強通風,做好瓦斯管理和綜合防塵工作。3.1.3井下電氣設備做到“三專兩閉鎖”,當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3.1.4“一通三防”所用的各儀表、儀器定期校驗。3.2?通風管理3.2.1因檢修、停電或其他原因通風機停止運轉時,必須制定停風措施,必須有安監站長的簽字。變電所或電廠停電以前,必須將預計停電時間通知項目部調度室。通風機停止運轉時,受停風影響的地點,必須立即停止工作。3.2.2安裝和使用局部通風機和風筒應遵守下列規定:(1)局部通風機必由電工班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2)必須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出口到掘進工作面的距離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3.2.3使用局部通風機的工作面,不得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必須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恢復通風后,必須檢查瓦斯濃度,對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而被切斷電源的電器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1.0%下時,方可通電開動。3.2.4工作面風流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查明原因,制定措施,進行處理。3.2.5測風牌板由通風技術員填寫,每10天對工作面進行一次測風,填寫內容包括:檢測時間、檢測地點、斷面面積、風速、風量、現場溫度等信息。3.2.6正常工作的通風機配備安裝同等能力的備用局部通風機,并能自動切換,必須用“三專”供電,并實現風電閉鎖。3.3?防治瓦斯管理3.3.1加強通風系統管理,通風設施構筑符合要求,防止跑、漏風,工作面必須有足夠的風量。3.3.2瓦斯檢查工應攜帶瓦斯檢查員手冊,每班至少檢查兩次瓦斯濃度,將每個工作面瓦斯檢測情況填寫至瓦斯檢查員手冊及井下“掘進工作面瓦斯檢查牌板”上,并做到“三對口”,填寫內容包括:瓦斯情況、二氧化碳情況、現場溫度、檢測時間等信信息。發現瓦斯大量增加或其他異常時,必須停止掘進,撤出人員,進行處理。3.3.3工作面“一炮三檢”管理牌板填寫由瓦斯檢查員填寫,當爆破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的CH?濃度達到1.0%時不準放炮,炮后達1.0%時,嚴禁作業,并要認真填寫“裝藥前”、“放炮前”、“放炮后”工作面瓦斯濃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時間等信息。3.3.4在掘進工作面迎頭必須設置甲烷傳感器,當發生異常情況時,能立即報警,并實現瓦斯電閉鎖。3.4?防火管理3.4.1在建礦井必須制定井上、下防火措施。礦井的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場等處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須符合國家有關防火的規定。3.4.2對現有礦井用可燃性材料建筑的井架和井口房,必須制定防火措施。3.4.3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從事電氣焊等工作。如果必須在井口房內電氣焊工作,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有電氣焊操作票,并遵守下列規定;(1)指定當班安監員在場檢查和監督;(2)電器電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10m的井巷范圍內,應是阻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上述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3)在井口房、井口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時,必須在工作地點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4)電氣焊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當班安監員在工作地點檢查,發現異狀,立即處理。3.5?防塵管理3.5.1項目部建立綜合防塵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項目部的防塵工作。3.5.2各掘進工作面回風口處的灑水管路上設置凈化水幕。3.5.3掘進工作面應采取濕式打眼、放炮噴霧、濕式噴漿、使用水炮泥等防塵措施。3.5.3掘進工作面巷道要每天沖洗一次。3.5.4人員入井時,必須佩戴防塵口罩。3.5.5井下作業場所的總粉塵,每月測定2次,呼吸性粉塵每三個月測定一次。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標準粉塵中游離的SiO含量最高允許濃度總粉塵呼吸性粉塵<10103.510~<502150~<8020.5≥8020.3四、風筒管理4.1風筒必須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4.2在井下各使用地點,要將風筒堆放整齊,任何人不得在風筒上坐、臥、躺。4.3各班組在井下進行噴漿作業時,嚴禁往風筒上噴漿,無法避免時,要及時清除風筒上的附著物。4.4風筒吊掛要做到“兩靠一直”逢環必掛,接頭嚴密,無破口,風筒接頭要反壓邊,防止漏風。4.5風筒拐彎處要設彎頭或緩慢拐彎,不準拐死彎,異徑風筒接頭要用過渡節,先大后小,不準花接。4.6風筒出風口距工作面距離:煤巷不大于5m,半煤巖巷不大于7m,巖巷不大于10m。五、自救器的使用和佩戴5.1將佩戴的自救器移到身體的正前面。5.2拉開自救器封口帶并取下上蓋。5.3展開氣囊,注意氣囊不能扭折。5.4把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應放在唇和下齒之間,牙齒緊緊咬住牙墊,緊閉嘴唇,使之具有可靠的氣密性。5.5逆時針轉動氧氣開關手輪,打開氧氣瓶開關(必須完全打開),用手指按動補氣壓板,使氣囊迅速鼓起。5.6把鼻夾彈簧扳開,將鼻墊準確夾住鼻孔,用嘴呼吸。使用時如果看見氣囊在呼完氣后仍不太鼓或吸氣有憋氣感時,應及時用手指按動補氣壓板向氣囊不氣,直到氣囊鼓起;也可用力吸氣,氣囊吸癟后,補氣壓板壓迫補氣桿,也會自動補氣。5.7撤離災區。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和有關標準執行。附:1、通風系統圖2、一通三防儀器管理制度及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