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工廠安全教育內容

化工廠安全教育內容

2024-07-23 閱讀 3506

一、我國的安全基本方針及政策

1、什幺是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是指企事業單位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設備和產品安全,以及交通運輸安全等。

它既包括對勞動者的保護,也包括對生產、財物、環境的保護,使生產活動正常進行。

2、我國的安全基本方針及政策?

2.1、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方針

2.2、以積極預防源頭管制為工作心

2.3、以“PDCA”管理循環為行動準則

PDCA是一個能夠使問題不斷解決并提高組織能力的好工具,其中P是計劃,D是實施,C是檢查,A是更具價差結果采取更正措施

2.4、以規章制度、法規、標準為依據

2.5、強調以人為本

二、安全生產基本原則及安全知識

2.1安全生產原則

2.1.1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

2.1.2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2.1.3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安全生產責任制)

2.1.4三同時原則

新建、改建、擴建的主體工程與之相配套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2.1.5堅持“四不放過”原則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處理不放過;

肇事者沒有受教育不放過;沒有落施防范措施不放過;

2.2安全知識及基本常識

A安全色含義及定義:

安全色標是特定的表達安全信息含義的顏色和標志。它以形象而醒目的信息語言向人們提供表達禁止警告、指示、提示等安全信息。

我國《安全色》國家標準中采用了紅、藍、黃、綠四種顏色為安全色。這四種顏色有如下的特性

藍色;為指令標志的顏色。

黃色:為警告色。

綠色:用提示安全信息。

紅色:用其表示危險、禁止和緊急停止的信號。

注:1.藍色只有與幾何圖形同時使用時,才表示指令

2.為了不與道路倆旁的綠色行道樹相混淆,道路上的提示樗用藍色

注:黑白色互為對比色

黑色用于安全標志的文字.圖形符號和警告標志的幾何圖形

白色作為安全色紅.黃.藍.綠的背景色,也可作于安全標志的文字或圖形符號

紅色和白色,黑色和黃色間隔條紋,是倆種較為醒目的安全標志,其含義與

用途如表

2.2.2事故預防原理

A:事故致因理論

(1)事故頻發傾向論(2)海因里希理論(3)能量意外釋放論(4)危險源分類

第一類危險源:系統中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

第二類危險源:導致約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壞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它主要包括人、物、環境三方面的問題)

B.事故災害發生原因

(1)事故災害原因:

(A)人的不安全行爲或設備不安全的狀態:

預防措施:

防止人失誤與不安全行爲,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

(B)實為管理上的缺陷所引起

預防措施:

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全過程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全天候安全管理。

怎樣預防事故災害發生

1、加強安全衛生管理,做好安全預防工作!

2、加強安全教育訓練,提高安全意識!

掌握緊急應變知識,減少災害損失!

2.2.3安全生産法規體系和管理體制

A.安全生産法規內容

(1)安全生産管理法規(2)安全技術法規(3)職業衛生法規(勞動衛生或工業衛生)

B.我國安全生産管理體制

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勞動者遵章守紀。

2.2.4三級安全教育

三級安全教育是指對新招收的員工,新調入員工,來廠實習的學生或其他人員所進行的廠級安全教育、車間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教育。

廠級安全教育;2.車間安全教育;3.班組安全教育。

2.2.5、職業安全中的術語與定義

一、事故

--造成死亡、職業病、傷害、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意外事件。相應法規:

1991年國務院頒布的《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及處理規定》

1987年頒發的《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

衛生部頒發的《職業病診斷管理辦法》

二、危害

--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

按導致事故、危害直接原因進行分類:

1)物理性

2)化學性

3)生物性

4)心理與主觀性

5)生理性

6)行為性

7)其他

三、危險

--持定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后果的結合。

可能性:是指導致事故發生的難易程度

嚴重性:是指事故發生后能夠組織帶來多大的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其中任何一個不存在,則認為這種危險不存在。

如有電擊可能性的地方,人員不能進入則認為不存在危險。

四、安全

--免遭不可接受危險的傷害

經過危險評價,確定了不可接受的風險,那幺它就要采取措施將不可接受危險降低至可容許的程度,使人們避免遭受到不可接受危險的傷害。

五、事件

--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

事件的發生可能造成事故,也可能并未造成任何損失,因此說事件包括事故。

對于沒有造成職業病、死亡、傷害、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事件可稱之為“未遂過失”。

事件包括未遂過失。

三.危險品化學管理

1.危險化學品的分類:

根據?危險貨物品名表?將危險化學品分為九大類: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質;雜類.

化學危險品的儲存

危險化學品儲存方式分為三種:

A隔離儲存;B隔開儲存;C分離儲存;

四.消防安全管理及基本常識

1.總則:

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民人身、公共財產和公民財產的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我們對消防工作及對火災的預防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基本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

2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

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基本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

3.燃燒和爆炸

A.火災燃燒具備三個條件:

可燃物、助燃物、點火源,在火災預防時,只要將其中任何一項破壞,火災都不會發生。

B.燃燒的類型:

(1)閃燃和閃點(2)著火與燃點(3)自燃和自燃點

C.爆炸發生的場合及種類:

是根據產生的爆炸聲和沖擊波的破壞力來分

(1)種類

物理性爆炸

化學性爆炸

(2)術語

爆炸極限(上限;下限)

(3)爆炸按場合分類

過氧爆炸;物料互串爆炸;違章動火引起爆炸;

靜電引起或在爆炸;積炭引起或在爆炸;

壓力容器爆炸;安全裝置失靈引起爆炸;

負壓引起爆炸;等等!

火災的分類:

A類火災:一般性(固體)火災用水就可撲滅的。

B類火災:化學性油品引起的火災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

消防器材的種類及滅火器使用方法:

A.消防器材的種類

消防聯動報警系統

(煙感;溫感;光感;應急廣播系統)

安全通道;應急燈;警鈴;防火卷聯門;各種滅火器;

滅火器的分類:

1.化學泡沫滅火器2.酸鹼滅火器3.二氧化碳滅火4.干粉滅火器5.1211滅火器

B.滅火的方法:

1.冷卻滅火法2.隔離滅火法3.窒息滅火法4.抑制滅火法

滅火器的構造及基本操作方法:桶體;藥品;壓力把手(開啓把手/鴨舌把);壓力表;安全插銷(保險銷);噴嘴。

由訓練者親自演示及講解

化學品泄漏引起火災的處理方法:

火災撲救:撲救危險化學品火災決不可盲目行動,應針對每一類化學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必要時采取堵漏或隔離措施,預防次生災害擴大.當火消滅以后,仍然要派人監護,清理現場,消滅余火.

幾種特殊化學品的火災撲救注意事項:

撲救液化氣體類火災,切忌盲目撲滅火勢,在沒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況下,必須保持穩定燃燒。否則,大量可燃氣體泄漏出來與空氣混合,遇著火源就會發生爆炸,后果將不堪設想。

對于爆炸物品火災,切忌用沙土蓋壓,以免增強爆炸物品爆炸時的威力;另外撲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災時,水流應采用吊射,避免強力水流直接沖擊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撲救毒害品和腐蝕品的火災時,應盡量使用低壓水流或霧狀水,避免腐蝕品、毒害品濺出;遇酸類或堿類腐蝕品最好調制相應的中和劑稀釋中和。

注意:化學品火災的撲救應由專業消防隊來進行。其它人員不可盲目行動,待消防隊到達后,介紹物料介質,配合撲救。

電器設備如何處理電器火災:

首先應立即關閉電源總開關;

電線起火應快速用1211滅火器或干粉滅火器撲滅之;(切記不可用水或泡沫滅火器來滅火!)

如果在確認斷電的情況下,才可用水去滅火

一般固體物質火災

一般用水、干粉和1211滅火器即可

火災通報流程:

發現火災應:

1、向上級主管報告,并通知安衛室或警衛

2、當火勢較大時,直接撥打119

3、對小范圍燃燒應立即用周圍的滅火器將其撲滅,不能拖延時間以免燃燒范圍擴大

篇2:化工公司安全教育工作制度

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上級各部門有關安全教育的指示,不斷提高公司員工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保證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特制定“安全教育規定”如下:

一、入公司前的教育

1.新入公司的員工由公司組織一級安全教育,由公司領導負責,教育內容主要是: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本公司生產性質和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和安全知識。

2.由安全員進行二級安全教育,教育內容主要是:生產特點和工藝流程,安全生產操作

規程和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重點操作部位及注意事項,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和應急的方法。

3.由班組長進行三級教育:教育內容是本班組的工作性質特點,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

二、現場教育

1.從事重大危險工作,必須由安全員進行系統教育,內容是從事此工作的危險特點,注意事項和防范措施。

2.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分析,介紹經驗教訓。

3.推廣和介紹避免事故的經驗和先進安全操作技術。

安全生產檢查制度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是為了及時了解和掌握各個時期的安全生產情況,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消除不安全隱患,提出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方

法。為使安全生產檢查經常化、制度化,制定檢查制度如下:

1.安全生產檢查,包括公司的普查、專業檢查和季節性檢查。

2.每次檢查必須有明確的目的要求和具體計劃,由公司經理和安全員參加。

3.對查出的隱患,要逐項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立即整改,不得拖延。當時不能解決的問題,應采取臨時安全措施,并定出計劃,按期完成。

4.每年對鍋爐、電氣裝置、運輸車輛等分別進行專業檢查。

5.視氣候特點及季節變化,對防暑降溫、防雨防洪、防雷電、防風、防凍保溫等工作,進行防預防性季節檢查。交接班制度

1.交接雙方的班長(或主操作工)要當面對口交接,交接內容要有記錄并雙方簽字。

2.交接要全面、認真,不得隱瞞事故隱患,否則,由此造成的事故由交班方負責。

3.接班者要及時處理上班遺留下的問題,不得拖延,當班不能處理的問題要及時上報,否則,由此造成的事故由接班者負責。

巡回檢查制度

1.操作人員接班后要按時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因巡檢不及時造成的事故由當班負責。

2.巡回檢查要按規定的路線和內容進行,不得漏檢。

3.檢查要認真、仔細,不得馬馬乎乎敷衍應付。

4.檢查情況要隨時記錄,記錄要清晰,不得隨意涂改。

篇3:化工裝置安全教育管理規定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安全教育的內容、形式、職責等。

本標準適用于公司所屬各單位和外來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的管理。

本標準中的管理部門是指總經辦、人資部、財務部、生產技術部、市場營運部、安全環保部。

2.?規范性引用文件

《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3.?安全教育的內容與形式

3.1.?安全教育的內容

3.1.1.?安全文化、思想和安全意識教育;

3.1.2.?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3.1.3.?安全生產管理基本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專業知識、職業衛生知識;

3.1.4.?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3.1.5.?職業危害及其預防措施。

3.2.?安全教育的形式。安全教育的形式包括領導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外來人員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活動、其它安全教育等。

4.?管理職責

4.1.?安全環保部是公司安全教育管理部門。公司各部門、部門共同負責對全體員工的安全教育。

4.2.?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對員工進行一級安全教育。

4.3.?各部門的主管領導及安全員負責對員工進行二級安全教育。

4.4.?各班組長對員工、外來培訓人員進行本班組的三級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活動及日常安全教育管理。

5.?管理內容與要求

5.1.?領導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

5.1.1.?公司領導層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安全管理培訓班;公司管理部門人員的安全教育由公司安全環保部組織教育培訓,其教育內容為:

5.1.1.1.?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5.1.1.2.?安全生產管理基本知識、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專業知識;

5.1.1.3.?重大危險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應急管理和救援組織以及事故調查處理的有關規定;

5.1.1.4.?職業危害及其預防措施;

5.1.1.5.?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5.1.1.6.?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5.1.1.7.?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5.1.2.?各部門的安全教育由各部門主管或安全員組織實施,其教育內容為:

5.1.2.1.?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5.1.2.2.?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5.1.2.3.?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5.1.2.4.?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5.1.2.5.?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5.1.2.6.?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5.1.2.7.?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5.2.?三級安全教育。凡新入公司員工(包括合同工、代培人員、實習人員)必須經公司級、部門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其時間不少于40學時(實習人員不少于16學時),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崗位工作和學習。

5.2.1.?公司級安全教育。公司級安全教育由安全環保部負責教育,時間不少于24學時(實習人員不少于6學時)。其教育內容為:

5.2.1.1.?通用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基本知識,消防知識;

5.2.1.2.?本公司安全生產情況及安全生產基本知識;

5.2.1.3.?本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5.2.1.4.?本公司事故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

5.2.1.5.?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

5.2.1.6.?典型事故案例及教訓,預防事故的基本知識等。

5.2.2.?部門級安全教育。部門級安全教育由部門主管或安全員負責組織實施,時間不少于24學時(實習人員不少于6學時)。其教育內容為:

5.2.2.1.?工作環境及危險因素;

5.2.2.2.?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傷害和傷亡事故;

5.2.2.3.?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

5.2.2.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5.2.2.5.?安全設備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5.2.2.6.?本部門安全生產狀況及規章制度;

5.2.2.7.?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5.2.2.8.?有關事故案例;

5.2.2.9.?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5.2.3.?班組級安全教育。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負責教育,可采用講解、演習相結合等方式,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其教育內容為:

5.2.3.1.?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5.2.3.2.?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衛生事項;

5.2.3.3.?有關事故案例;

5.2.3.4.?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5.2.4.?三級安全教育和考核情況要填入公司、部門安全教育臺帳,公司級安全教育考試卷要求存檔。

5.2.5.?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得分配工作。違反規定造成事故的,由分配及接收單位的領導負責。

5.2.6.?部門要建立員工安全教育培訓檔案。

5.2.7.?新員工接受培訓,經過一個時期實際工作,再由部門對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技術進行全面考核合格后頒發安全生產作業證,方可獨立頂崗操作,安全生產作業證由公司統一制作發放,由個人保存備查。

5.2.8.?員工在公司內調動工作崗位時,接收部門應對其進行部門級、班組級換崗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

5.2.9.?員工脫離操作崗位(休產假、病假、外出學習等)半年以上重新上崗時,必須重新進行部門、班組級安全教育。

5.3.?外來人員安全教育。臨時工、外來施工作業、外來工作人員和參觀人員,進公司前必須接受入公司安全教育。

5.3.1.?對臨時工的安全教育,由安全環保部負責,時間不少于8學時。教育內容為:入廠安全禁令、本單位生產特點、從事工作的性質、安全注意事項和事故教訓、有關安全制度等,并在工作中要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和檢查;

5.3.2.?對外來施工作業和外來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由安全環保部負責組織進行安全教育后,方能允許進入現場施工和作業;

5.3.3.?進入生產區辦事和參觀人員,由接待部門負責辦理《來訪人員進入生產(作業)區安全教育告知卡》,并到公司安全環保部進行教育。其教育內容為本公司的有關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參觀人員要有專人陪同并負責安全。

5.4.?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教育。

凡從事電氣、鍋爐、壓力容器、金屬焊接、起重、叉車駕駛、危險作業崗位等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經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專業性安全教育和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設備)作業操作證后,方可從事作業。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按政府有關要求定期參加培訓和復審。

5.5.?班組安全活動

5.5.1.?各班組在班前會上要進行安全講話,預想當班操作、施工作業危險因素,布置對策。班后會上要總結分析當班安全狀況。

5.5.2.?管理部門組織的安全活動每月一次,每次活動時間不得少于40分鐘,并做好記錄。

5.5.3.?各部門必須開展以班組為單位、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動,安全活動時間不得少于40分鐘。時間如下:

5.5.3.1.?四班三倒的班組,第一個中班班前40分鐘作為班組安全活動時間;

5.5.3.2.?常白班每周五班后40分鐘為班組安全活動時間;

5.5.4.?安全活動時間不得挪作它用,并認真填寫班組安全活動記錄和員工安全培訓檔案。

5.5.5.?安全活動內容

5.5.5.1.?組織學習討論部門事故應急預案,開展事故應急預案的模擬演習和崗位練兵;

5.5.5.2.?學習安全生產有關規定,安全技術規程及安全防護知識;

5.5.5.3.?結合典型事故匯編,討論分析典型事故,總結吸取教訓;

5.5.5.4.?結合本單位生產實際安排近期安全生產工作。

5.5.6.?部門管理人員、員工必須按時參加安全活動,公司領導及部門有關人員須不定期參加班組安全活動。

5.5.7.?除管理部門外的各部門應制定員工培訓大綱,培訓大綱應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內容以及培訓人員。員工培訓大綱要統一上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安全環保部應根據各單位上報的培訓大綱,定期抽查各基層單位員工培訓工作開展情況。

5.5.8.?除管理部門外的各部門每季度應組織一次員工培訓效果測驗,測驗應采用閉卷考試形式。對測驗不合格的員工,應列為部門管理干部重點培訓對象,切實提高其安全技能。

5.5.9.?安全活動要做到有領導、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安全環保部要對安全活動和集中授課形式、內容提出具體要求。

5.5.10.?部門安全管理人員每月要對安全活動記錄全面檢查一次并在安全活動記錄本上簽字。

5.6.?其它安全教育

5.6.1.?各部門根據不同季節和節假日及停車檢修前的特點,及時組織進行有關的安全教育。

5.6.2.?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投產前,各部門要組織編制新的安全技術規程,進行專門教育。有關人員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5.6.3.?發生重大事故和惡性未遂事故時,各部門要組織事故現場教育,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發生。對事故責任者要停工進行教育,教育合格后方可恢復工作。

5.6.4.?各部門自行檢查中查出的各類違章違紀人員,由各部門自行組織安全教育。在公司檢查中查出的各類違章違紀人員,由公司統一組織安全教育。學習相關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崗位安全職責,教育合格后可回崗工作。

5.6.5.?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會議、簡報、安全講話和事故現場會等形式,開展經常性安全教育活動。

5.6.6.?公司組織主管和班組長進行輪訓時,必須有安全方面的內容。

6.?本規定所適用的所有表單,如有大量舊印刷版,則待舊版使用完后統一印制新的表單。舊表單中涉及的填制內容變動,均由安全環保部組織相關會議進行更正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