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化工單位三級安全教育內容

某化工單位三級安全教育內容

2024-07-16 閱讀 4109

三級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廠職員、工人的廠級安全教育、車間級安全教育和崗位(工段、班組)安全教育,它是廠礦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

三級安全教育制度是企業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教育對象是新進廠人員,包括新調入的工人、干部、學徒工、臨時工、合同工、季節工、代培人員和實習人員。三級安全教育是入廠教育、車間教育和班組教育。

企業必須對新工人進行安全生產的入廠教育、車間教育、班組教育;對調換新工種,采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工人,必須進行新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衛生教育,受教育者,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三級安全教育的內容

1.廠部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1)講解勞動保護的意義、任務、內容和其重要性,使新入廠的職工樹立起“安全第一”和“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思想。

(2)介紹企業的安全概況,包括企業安全工作發展史,企業生產特點,工廠設備分布情況(重點介紹接近要害部位、特殊設備的注意事項),工廠安全生產的組織。

(3)介紹國務院頒發的《全國職工守則》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以及企業內設置的各種警告標志和信號裝置等。

(4)介紹企業典型事故案例和教訓,搶險、救災、救人常識以及工傷事故報告程序等。

廠級安全教育一般由企業安技部門負責進行,時間為4?16小時。講解應和看圖片、參觀勞動保護教育室結合起來,并應發一本淺顯易懂的規定手冊。

2.車間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1)介紹車間的概況。如車間生產的產品、工藝流程及其特點,車間人員結構、安全生產組織狀況及活動情況,車間危險區域、有毒有害工種情況,車間勞動保護方面的規章制度和對勞動保護用品的穿戴要求和注意事項,車間事故多發部位、原因、有什么特殊規定和安全要求,介紹車間常見事故和對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介紹車間安全生產中的好人好事,車間文明生產方面的具體做法和要求。

(2)根據車間的特點介紹安全技術基礎知識。如冷加工車間的特點是金屬切削機床多、電氣設備多、起重設備多、運輸車輛多、各種油類多、生產人員多和生產場地比較擁擠等。機床旋轉速度快、力矩大,要教育工人遵守勞動紀律,穿戴好防護用品,小心衣服,發辮被卷進機器,手被旋轉的刀具擦傷。要告訴工人在裝夾、檢查、拆卸、搬運工件特別是大件時,要防止碰傷、壓傷、割傷;調整工夾刀具、測量工件、加油以及調整機床速度均須停車進行;擦車時要切斷電源,并懸掛警告牌,清掃鐵屑時不能用手拉,要用鉤子鉤;工作場地應保持整潔,道路暢通;裝砂輪要恰當,附件要符合要求規格,砂輪表面和托架之間的空隙不可過大,操作時不要用力過猛,站立的位置應與砂輪保持一定的距離和角度,并戴好防護眼鏡;加工超長、超高產品,應有安全防護措施等。其他如鑄造、鍛造和熱處理車間、鍋爐房、變配電站、危險品倉庫、油庫等,均應根據各自的特點,對新工人進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3)介紹車間防火知識,包括防火的方針,車間易燃易爆品的情況,防火的要害部位及防火的特殊需要,消防用品放置地點,滅火器的性能、使用方法,車間消防組織情況,遇到火險如何處理等。

(4)組織新工人學習安全生產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制度,并應教育新工人尊敬師傅,聽從指揮,安全生產。車間安全教育由車間主任或安技人員負責,授課時間一般需要4~8課時。

3.班組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1)本班組的生產特點、作業環境、危險區域、設備狀況、消防設施等。重點介紹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蝕、高空作業等方面可能導致發生事故的危險因素,交待本班組容易出事故的部位和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

(2)講解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責任,重點講思想上應時刻重視安全生產,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愛護和正確使用機器設備和工具;介紹各種安全活動以及作業環境的安全檢查和交接班制度。告訴新工人出了事故或發現了事故隱患,應及時報告領導,采取措施。

(3)講解如何正確使用愛護勞動保護用品和文明生產的要求。要強調機床轉動時不準戴手套操作,高速切削要戴保護眼鏡,女工進入車間戴好工帽,進入施工現場和登高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工作場地要整潔,道路要暢通,物件堆放要整齊等。

(4)實行安全操作示范。組織重視安全、技術熟練、富有經驗的老工人進行安全操作示范,邊示范、邊講解,重點講安全操作要領,說明怎樣操作是危險的,怎樣操作是安全的,不遵守操作規程將會造成的嚴重后果。

篇2:新職工進廠三級安全教育制度

凡新入廠的職工(包括短期合同工和臨時工),都必須經過公司、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準上崗作業。

一級(礦級)安全教育由安全科會同生產生產科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1)國家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

(2)礦山概況、生產特點及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

(3)安全生產、職業健康基本知識。

二級(車間)安全教育由車間負責人組織實施。教育應包括:

(1)本單位主要生產工藝流程,主要設備概況及其特點,危險區域、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2)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結合本單位特點進行防火、防爆、防毒、防觸電、防機具傷害等安全防護、應急搶救知識的教育。

三級(班組)安全教育由班組長組織實施,教育內容應包括:

(1)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標準化作業程序;

(2)本崗位工作特點、設備性能和安全注意事項;

(3)設備、工具及其使用方法,防護用品的合理使用。

新職工“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填寫“三級安全教育”卡片,報生產科存檔。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教育

1凡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上級有關安全管理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操作。無證上崗者按嚴重違章處理。

2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執行礦《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

中層管理者、專(兼)職安全員培訓教育

1廠(礦)每年對中層管理者、安全員進行一次安全生產管理知識教育、培訓。

2教育培訓內容包括: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基本知識、安全技術知識等。

班組長培訓教育

1每年組織一次班組長安全培訓教育。

2教育內容: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班組安全管理知識等

全員教育

生產車間每月對職工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全員安全教育,并認真做好記錄,班組堅持每周一次全員安全教育。

變換工種及復工安全教育

職工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上,在重新上崗時,必須進行相應的車間、班組、崗位安全教育。

“四新”教育

1“四新”教育是指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前,必須進行的安全

教育。

2“四新”安全教育由主管科室和技術部門負責進行。

3“四新”安全教育主要內容有:

(1)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2)安全防護裝置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3)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的內容和要求;

(4)“四新”投產、使用后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因素及其防護方法。

4涉及“四新”人員安全教育后,要進行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并報生產部門備案。

職業健康教育

1職業健康教育分為上崗前健康教育、在崗期間健康教育、離崗健康教育。

2職業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的方針、政策、法規;職業衛生、職業健康知識;重點職業性有害因素防治知識;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及個人防護知識。

3生產部門負責組織新入廠接觸職業危害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與礦三級安全教育同時進行),接觸職業危害職工在崗期間、離崗職業健康教育。

4職業健康教育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可采取集中培訓、健康知識競賽、發放健康知識小冊子、黑板報、張貼宣傳畫等多種方式進行。

篇3:項目部的三級安全教育制度

一、安全教育對象:

1、新工人入場和調換工種的職工必須進行安全教育;

2、電工、電焊工等特殊工種工人,除進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還要經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教育,經考查合格發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二、教育形式:

新工人安全教育以三級教育形式開展,即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安全教育,三級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少于50學時,另外還采取宣傳欄、黑板報、廣播、檢查通報等形式廣為宣傳教育。

①司級教育內容

②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包括《建筑法》、《勞動法》;

③安全生產法規、標準和法制觀念;

④本公司概括,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紀律;

⑤當前安全形勢,已發生的重大事故及應吸取的教訓。

(二)項目部安全教育內容

①工程項目部施工特點及安全基本常識;

②本項目部的安全生產制度、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

③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④機械設備、電器安全等安全防護基本知識;

⑤防護用品的發放和正確使用。

(三)班組安全教育內容

①本班組作業特點及安全操作規程;

②本班組安全活動制度及紀律;

③愛護和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設施及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④本崗位易發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對策;

⑤本崗位作業環境及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具的安全要求。

三、新工人安全教育進行登記,建立檔案。特殊工種建立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檔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均要簽名。受教育應接受公司的統一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