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品安全防范措施
為了保障危險貨物運輸安全,嚴格按照規程操作,預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發生,我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危險品安全防范措施如下:
一、危險品含義及內容:
凡是具有各種不同程度的燃燒、爆炸、毒害、腐蝕、放射性等危險性的物質,受到摩擦、撞擊、震動、接觸火源、日光曝曬、遇水受潮、溫度變化或遇到性能有抵觸的其他物質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燃燒、爆炸、中毒、灼傷等人身傷亡或使財產損壞的物質,都屬化學危險品。
二、危險品分類
第1類爆炸品
第2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第3類易燃液體
第4類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
第5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第6類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類放射性物品
第8類腐蝕品
三、各種危險品的安全性分析
公司從業人員按照經營許可范圍內運輸危險貨物,日常操作過程中可能接觸危險物品,只有認識到這些危險物并遵守的基本安全條例和措施、才能避免事故的發生。
1、易燃液體,如汽油和油漆,必須妥善地管理和儲存。
2、易燃材料,如浸過汽油的碎布,必須妥善地儲存以避免發生火災。
3、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含有易燃易爆隱患,容易在運輸過程中因外部因素導致氣體穩定系數下降,造成爆炸產生沖擊波。給人體造成傷害。
4、腐蝕性液體,如零件清洗劑對皮膚和眼睛是有害的。
5、電氣設備和電燈的電線破損可以導致觸電事故。
6、汽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是有毒的。
7、肥大的工作服或松散的長發可能卷進機器或汽車的旋轉零件中造成嚴重的傷害。
8、在某些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碰撞,造成液體或氣體泄漏的,應及時在尾部設置安全三腳架,撥打公司值班電話報警。同時,應及時疏散人群及車輛,做好安全防護。
9、日常裝卸貨過程中可接觸到易燃易爆易腐蝕等化學用品,導致嚴重的傷害。
10、停車、儲存化學品貨物,應避免陽光直射,勿接近貨源,容易導致罐體破裂爆炸,造成安全事故。
四、防范措施
1、做好車輛日常檢查
必須按時參加公司的二級維護,車輛必須定期接受檢驗、罐體檢測,從業人員必須接受正規培訓,取得資格證放可參與營運。
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必須從思想上引起大家的重視,安全事故往往是人們的麻痹大意;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規范性操作,嚴禁違章違規操作;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運輸過程中必須有押運員時刻提醒,嚴禁超速、疲勞駕駛。
3、遇險后的自救
遇到車輛車體損壞或交通事故后,必須立即停車關閉電源和安全總閥門,在車輛后30米處設置警示裝置,同時應立即向公司值班人員匯報事故情況,并向當地公安、消防、醫療報警。做好人員和車輛疏散工作。
A、顱腦損傷急救
a置病人安靜平臥,抬起下頜,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b及時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有條件應給氧、輸液。
c禁食、限水、頭高位、靜臥放松,避免搬動和情緒激動。防再擠壓傷。
d檢查其他部位有否傷口、出血、骨折,應及時處理。
e休克時給氧、輸血、輸液。
f頭顱有創傷要用1%生理鹽水清洗包扎。
g迅速護送醫院搶救。
B、骨骼錯位或損傷
a置病人安靜平臥,嚴禁移動或搬動病人。
b使用較結實的木棍或鋼板將受傷骨頭固定起來,等待救護人員救治。
c確保呼吸道通暢:
d及時補充液體含量,確保病人無休克狀態。
C、處理局部創面
a立即用酒精或干凈水源清洗傷口,確保無異物殘留
b使用紗布或絮狀物包扎傷口,以防止傷口再污染、預防感染、減少或制止出血為原則.
c服用抗體藥物,預防破傷風和傷口感染。
篇2:K危險品庫房管理制度
危險品庫房管理制度
一、民用爆破器材的倉庫應取得國家有關部門核發的“爆炸物品儲存許可證”。
二、民用爆破器材倉庫應設倉庫負責人,并設相應的倉庫管理人員和足夠的保衛人員。保衛人員按公安部門規定配備必要的警用器具,設置固定崗哨和流動崗;門崗應建立嚴格的民用爆破器材進出庫檢查制度。
三、倉庫管理人員應了解產品的安全性能,掌握防火、防爆等知識,熟悉倉庫的各項安全規定并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四、外來人員進入倉庫應經本企業安監科審查批準,在了解倉庫有關管理規定的前提下由倉庫工作人員帶領進入。
五、入庫產品應具有驗收合格證。出庫后返回產品也應有驗收手續方可入庫,對驗收不合格產品應另庫存放。
六、倉庫區內入口處應設防火提示牌。每幢危險性建筑物入口處明顯位置應有警示牌,警示標牌應符合WJ9049-2005中7.2.4的規定。
七、各類民用爆破器材宜單獨品種專庫存放,倉庫內嚴禁儲存無關物品。當受條件限制,需在同一倉庫內存放兩種以上民用爆破器材時,應按表1規定執行。各種民用爆破器材包裝應是完整無損的成品方能同庫存放。
八、化學性質不穩定的廢民用爆破器材或未進行相容性試驗的新產品應單獨存放,嚴禁和常規產品同庫存放。
九、民用爆破器材倉庫內產品的堆放應利于行走、搬運方便、通風良好、堆放穩固,并遵守下列規定:
1、產品應按生產批號成垛堆放,不同規格的民用爆破器材分垛堆放;
2、倉庫內裝運的主要通道寬度不小于1.2m;人行檢查、清點通道寬度不小于0.8m,通道上嚴禁堆放任何物品;堆垛邊緣距墻不應小于0.3m及堆垛邊緣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0.1m;
3、堆放炸藥類、索類民用爆破器材成品箱的堆垛總高度不應大于1.8m;堆放傳爆管和其它起爆器材成品箱的堆垛總高度不應大于1.6m。
十、民用爆破器材倉庫宜根據產品特性做到防潮、防熱、防凍、防霉、防洪、防火、防雷、防蟲、防盜、防破壞(十防)和庫內無塵土、無禁物、無水汽凝結、無漏雨、無滲水、無事故差錯、無包裝損壞、無銹蝕霉爛、無鼠咬蟲蛀、庫邊無雜草、庫周圍25m范圍內無針葉樹或竹林、水溝無阻塞(十二無)。
十一、維修民用爆破器材倉庫時,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門窗小修可移至室外指定地點進行,庫房大修應將倉庫內的產品全部搬出,清掃干凈方可進行。
篇3:危險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危險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學院危險品的管理,確保廣大師生員工的人身安全和學院和財產安全,保障教學、科研工作正常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江蘇省消防條例》、《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有關法規,結合學院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危險品的指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和劇毒、麻醉、放射性物品等,以下統稱“危險品”。
第三條凡使用和保管危險品的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消防滅火常識;使用危險品的實驗室和場所要有嚴格的管理規章制度,并落實相關責任人。
第四條危險品儲存保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專用倉庫和專用儲存設施,必須由經過培訓合格的專人管理;
(二)危險品倉庫的建筑和設施,必須符合《化學危險品貯存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要求,倉庫區要與教學區、生活區有適當間隔,庫房應有良好的通風和必要的避災設備,以及相應的安全電氣照明設備;
(三)危險品應分類、分項存放,化學性質相抵觸或滅火方法不同的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不得在同一庫房內儲存;
(四)要有防火、防爆、防盜的儲存設施;
(五)要有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六)不得超量存放。
第五條危險品倉庫必須建立嚴格的入庫驗收、出庫登記制度,嚴禁煙火,不準在庫房內或露天堆垛附近休息、試驗、分裝、打包和其它可能引起火災、爆炸的操作。凡包裝、標志不符合國家標準或破損、殘缺、滲漏、變形及物品變質、分解的,嚴禁出入庫和使用。
第六條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領取,要經單位負責人簽字批準,由2名以上人員共同辦理領取手續;劇毒、麻醉、放射性物品的領取,必須經國有資產管理處負責人簽字。
第七條存放、提運、使用危險品時,應根據物品的性質,采取相應的通風、防爆、泄壓、防曬、防火、防水措施,確保危險品不分解、變質、自燃、自爆、外泄。
第八條單位和個人領取的劇毒、麻醉等危險品,使用后剩余的要及時退回庫房,嚴禁在實驗室內超量存放,嚴禁隨意存放或流失。
第九條所領取實驗用危險品、實驗完剩余物品,因特殊情況不能交回庫房的,必須經主管領導批準,核準后方可存放;實驗室內應使用絕對安全的儲存設施,嚴禁將危險品私處帶出實驗室。
第十條學生在使用危險品實驗時,教師和實驗員必須在現場進行指導,嚴禁擅自離崗;嚴禁學生將危險品帶出實驗室。
第十一條有關單位使用危險品的剩余廢品和殘缺、滲漏、變形、變質的危險品,應妥善保管,定期集中銷毀,嚴禁隨意亂放和丟棄。
第十二條單位主要領導對危險品的管理負總責,主管領導根據管理規定,具體落實各項管理措施。
第十三條各單位應建立嚴格的危險品管理責任制,本著對國家負責、對學院和師生負責、對社會和群眾負責的態度,加強對危險品的管理,確保萬無一失。
第十四條違反本規定的,要追究當事人和單位主要領導、主管領導的責任,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和有關法規予以處罰;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