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蒸汽吹掃措施
第一部分:總則
1、?措施制定及編寫依據
1.1浙江省電力設計院相關圖紙
1.2《火力發電廠基本建設工程啟動及竣工驗收規程(1996年版)》
1.3《火電工程啟動調試工作規定》
1.4《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規范》(管道篇)
2、?吹掃用汽源和蒸汽參數
浙江大唐烏沙山電廠一期機組輔助蒸汽吹掃汽源由啟動鍋爐供給,啟動鍋爐的供汽參數為1.27MPa(g)/350℃。
3、?安全注意事項
吹掃過程中必須保證人員及設備的安全,如遇到如下情況應立即停止吹掃:
3.1蒸汽品質太差,如蒸汽汽源溫度過熱度低于50℃,壓力低于0.8MPa。
3.2管道有漏汽現象。
3.3噴汽口處傷人。
3.4管道疏水不暢或管道未暖透,吹掃中有劇烈顫動。
3.5管道之間有嚴重跑汽現象,且無法隔離
4、?質量檢驗
對于輔助蒸汽吹掃,應主要觀察排汽口排汽顏色是否合格,吹掃是否結束應由甲方、電科院、安裝單位、監理人員等多方確認。
第二部分:汽機島輔汽系統吹掃方案
1、吹掃范圍
本部分措施吹掃范圍是輔助蒸汽汽機側用汽管道,包括:啟動鍋爐來汽管路,輔助蒸汽母管,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加熱用汽管道,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預暖蒸汽管道,輔助蒸汽母管至A、B小汽機調試用汽管道,四段抽汽管道至輔助蒸汽母管管道,再熱冷段至輔助蒸汽母管管道,主機、給水泵汽輪機軸封用汽管道(包括主蒸汽、冷再和輔助蒸汽供軸封管道),軸封溢流管道,輔助蒸汽至生活水熱交換器管道等。
2、準備工作和臨時設施的安裝
吹掃系統準備工作
2.1輔助蒸汽系統管道及閥門安裝完畢,輔汽系統中所有的電動門傳動正常,各手動隔離門開關靈活、嚴密。
2.2系統中有關的溫度表、壓力表校驗合格安裝完畢,壓力變送器一次門應關閉。
2.3吹掃系統管道如有尚未保溫管段,應清除易燃物品。準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并有專人負責消防和排汽口的警戒,嚴禁任何人員進入排汽口區域。
2.4吹掃系統有關閥門,根據系統圖編號并掛牌,需操作的閥門應試開關一次,隔離門應嚴密關閉。
2.5參加工作人員,明確分工,統一指揮。
2.6現場應準備好足夠的通訊、照明設備。
臨時系統安裝
2.7輔汽系統安全門校驗合格并安裝完畢,包括:啟動鍋爐至1號機管道安全門、輔助蒸汽母管安全門等。
2.8輔汽系統中的所有逆止門門芯拆下。包括: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加熱用汽管道逆止門、輔助蒸汽母管至小汽機調試用汽管道逆止門、輔助蒸汽母管至軸封蒸汽管道逆止門、四段抽汽至輔助蒸汽母管進汽管道逆止門、再熱冷段至輔助蒸汽母管進汽管道逆止門、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預暖口逆止門等等。
2.9輔汽系統上的所有調節閥門芯應拆下,如果無法拆除,則將調節門整套拆下,加裝臨時管道,臨時管道要求與原管道直徑相同。包括: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加熱用汽調節門、再熱冷段至輔助蒸汽母管調節門、輔汽供軸封蒸汽調節門、主汽供軸封蒸汽調節門、再熱冷段供軸封蒸汽調節門、軸封溢流調節門等等。
2.10輔助蒸汽系統、軸封系統管道上如節流裝置或流量測量裝置,在吹掃前應將其拆除,待吹掃完畢并合格后再恢復。
2.11輔助蒸汽系統、軸封系統管道上如裝有濾網,在吹掃前應予以拆除,待輔助蒸汽系統吹掃完畢后再行恢復。
2.12所有到輔汽系統的減溫水管道應在進入汽側管道前斷開并加堵,減溫裝置拆除,用同管徑臨時管連接。
2.13所有排汽管均接至主廠房外排大氣,所有管道疏水應保證通暢并臨時排至凝泵坑,疏水集管在進入疏水擴容器前斷開,接臨時管道排至廠外。各排汽口應加固,注意排汽方向不影響設備和人身安全,并派專人監視,嚴禁任何人員進入排汽區域。
2.14在進行吹掃前,安裝單位應先把輔助蒸汽母管金屬容器清掃干凈,并經各方檢驗合格。
2.15再熱冷段蒸汽至輔汽聯箱管道在靠近冷再管道處根部斷開,冷再側加堵,輔汽側接Φ219臨時排汽管至廠外。
2.16主機及小汽機汽封進汽管道根部接臨時管與汽封回汽管相連,臨時管的直徑不小于進汽分管直徑。汽封回汽管在汽封加熱器處斷開,接臨時排汽管至廠外。
2.17軸封溢流管道在凝汽器處斷開,接臨時管道排至廠外。
2.18小汽機進汽管道在小汽機主汽門前斷開,接Φ350臨時排汽管至廠外。
2.19除氧器兩側進汽管在入口處斷開,接Φ508臨時排汽管至廠外。
2.20除氧器預暖蒸汽管道在入口處斷開,接Φ273臨時排汽管至廠房外。
2.21四段抽汽逆止門后斷開,靠近抽汽口側加堵,另一側接臨時排汽管至廠房外。
2.22主蒸汽至軸封蒸汽管道在靠近主蒸汽管道根部處斷開,接臨時管至廠房外。
2.23冷再至軸封蒸汽管道在靠近冷再蒸汽管道根部斷開,接臨時管至廠房外。
2.24輔助蒸汽至生活水熱交換器管道在進入生活水熱交換器前斷開,接臨時排汽管至廠房外。溫控閥拆除,待吹掃完畢后回裝。
2.25輔助蒸汽母管至定子冷卻水加熱蒸汽管道在進入加熱器前斷開,接臨時管道排出廠房。
3、吹掃步驟
3.1?以啟動鍋爐蒸汽為汽源的吹掃
為保證吹掃的效果,來汽壓力應保證在0.8MPa以上,并要求有足夠的汽量,當母管壓力達到要求值后,開啟閥門進行吹掃,當汽壓降至0.8MPa時關閉汽門。吹掃前應充分暖管。
上述要求不再列入具體的吹掃步驟。
3.1.1?再熱冷段至輔助蒸汽母管管道的吹掃
關閉輔助蒸汽母管上所有用汽及來汽閥,關閉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加熱用汽電動門、輔助蒸汽母管至小汽機調試用汽手動門、輔助蒸汽至軸封蒸汽手動門、四抽至輔助蒸汽電動門,開啟啟動鍋爐蒸汽至輔助蒸汽母管電動門、冷再至輔助蒸汽母管手動門,以再熱冷段至輔助蒸汽母管電動門為控制門吹掃。有效吹掃時間10分鐘,中間至少冷卻一次。
吹掃完畢后關閉再熱冷段至輔助蒸汽母管電動門、手動門。
3.1.2?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加熱管道的吹掃
開啟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加熱用汽管道手動門,以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加熱用汽管道電動門為控制門吹掃。有效吹掃時間10分鐘,中間至少冷卻一次。
吹掃完畢后關閉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加熱用汽管道電動門、手動門。
3.1.3四段抽汽至輔助蒸汽母管蒸汽管道的吹掃
關閉四段抽汽至小汽機進汽管道電動門、四段抽汽至除氧器加熱電動門,以四段抽汽電動門為控制門吹掃。有效吹掃時間10分鐘,中間至少冷卻一次。
吹掃完畢后關閉四段抽汽電動門。
3.1.4四段抽汽至除氧器加熱蒸汽管道的吹掃
?以四段抽汽至除氧器加熱電動門為控制門進行吹掃,有效吹掃時間10分鐘,中間至少冷卻一次。
?吹掃完畢后關閉四段抽汽至除氧器加熱電動門。
3.1.5四段抽汽至小汽機進汽管道的吹掃
?分別以四抽至1號小汽機進汽電動門、四抽至2號小汽機進汽電動門為控制門進行交替吹掃,有效吹掃時間20分鐘,中間至少冷卻一次。
?吹掃完畢后關閉四抽至小汽機進汽電動門。
3.1.6?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預暖蒸汽管道的吹掃
開啟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預暖蒸汽管道手動門,以啟動鍋爐蒸汽至輔助蒸汽母管電動門為控制門吹掃。有效吹掃時間10分鐘,中間至少冷卻一次。
吹掃完畢后關閉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預暖蒸汽管道手動門。
3.1.7?輔助蒸汽至小汽機低壓汽源管道的吹掃
關閉輔汽至軸封電動門、輔助蒸汽母管至2號小汽機進汽手動門,開啟輔助蒸汽母管至1號小汽機進汽手動門(如吹掃2號小汽機則開啟至2號小汽機進汽手動門,關閉1號小汽機進汽手動門),以啟動鍋爐蒸汽至輔助蒸汽母管電動門為控制門進行吹掃。1、2號小汽機交替進行吹掃,有效吹掃時間20分鐘,中間冷卻至少一次,每次冷卻時間應大于1小時。
吹掃完畢后關閉輔助蒸汽母管至1、2號小機進汽手動門、啟動鍋爐蒸汽至輔助蒸汽母管電動門。
3.1.8?主機軸封系統管道的吹掃
關閉冷再供軸封電動門、手動門、主汽供軸封電動門、手動門,開啟啟動鍋爐蒸汽至輔助蒸汽母管電動門、輔助蒸汽母管供軸封手動閥門、軸封溢流管道閥門,以輔汽至軸封電動門為控制閥進行吹掃。吹掃期間同時吹掃軸封和溢流兩部分管段。有效吹掃時間20分鐘,中間至少冷卻一次。
吹掃完畢后關閉輔助蒸汽母管供軸封手動閥門、軸封溢流管道閥門。
3.1.9小汽機軸封管道的吹掃
?關閉輔助蒸汽母管至軸封電動門,打開輔助蒸汽母管至小汽機軸封管道手動門,以該手動門作為控制門進行吹掃,有效吹掃時間10分鐘,中間至少冷卻一次。
?吹掃完畢后關閉輔助蒸汽母管至小汽機軸封管道手動門。
3.1.10主汽至軸封管道的吹掃
?開啟主汽至軸封管道電動門,分別以主汽供軸封調節門后電動門、旁路電動門為控制門交替吹掃,有效吹掃時間20分鐘,中間至少冷卻一次。
?吹掃完畢后關閉主汽至軸封管道電動門、主汽供軸封調節門后電動門、旁路電動門、輔助蒸汽母管至軸封蒸汽母管電動門。
3.1.10冷再至軸封管道的吹掃
?開啟冷再至軸封管道手動門,以冷再至軸封管道電動門為控制門進行吹掃,有效吹掃時間10分鐘,中間至少冷卻一次。
?吹掃完畢后關閉冷再至軸封電動門、手動門。
3.1.11輔助蒸汽至生活水熱交換器管道的吹掃
關閉閥門LBG10AA002,開啟閥門LBG10AA003A、LBG10AA004A、LBG10AA003B、LBG10AA004B,以閥門LBG10AA001為控制閥門進行吹掃。有效吹掃時間10分鐘,中間至少冷卻一次。
吹掃完畢后關閉閥門LBG10AA003A、LBG10AA004A、LBG10AA003B、LBG10AA004B、LBG10AA001。
3.1.13關于疏水管道的吹掃
疏水管道的吹掃原則是:凡是進入排汽裝置和疏水擴容器的疏水管道均應吹掃,依次對疏水管道進行吹掃,在疏水母管處接臨時管道排出廠房外,每根管道吹掃時間不少于10分鐘。具體疏水管道如下:啟動鍋爐來汽母管疏水、啟動鍋爐進汽電動門后疏水、輔助蒸汽母管至除氧器加熱用汽調節門前后疏水、輔助蒸汽母管至小汽機調試用汽手動門前疏水、輔助蒸汽供軸封電動門前后疏水、四段抽汽至輔助蒸汽母管逆止門前后疏水、冷再至輔助蒸汽母管電動門前疏水、輔助蒸汽至除氧器預暖蒸汽管道疏水等等。至疏水擴容器的疏水管道的恢復應在所有輔汽管道吹掃完畢后恢復。
3.2?結合主爐吹管的吹掃
在主爐吹管期間,利用鍋爐來汽進行再熱冷段至小汽機進汽管道的吹掃。
關閉輔助蒸汽至小汽機進汽手動門,四段抽汽至小汽機進汽電動門,分別以冷再至1號小汽機進汽電動門、2號小汽機電動門為控制門進行交替吹掃,中間至少冷卻一次,每次冷卻時間應大于2小時。進行該段管道吹掃時,應注意控制吹掃蒸汽壓力不得高于1.5MPa。
4、系統恢復
系統吹掃合格后,臨時管道拆除,按系統安裝圖要求將管道閥門恢復至原位,調整閥及逆止門內件、減溫器、濾網均應回裝,疏水管道上的節流孔、濾網、疏水器均應回裝,所有熱工儀表恢復原來狀態。
篇2:輔助蒸汽吹洗措施范本
一、前言
為了指導規范系統及設備的調試工作,保證系統及設備能夠安全正常投入運行,特制定本措施。
汽輪發電機組安裝完畢后,為防止雜質進入汽機轉動部件或影響蒸汽品質,啟動前必須對輔汽管道、軸封管道等進行蒸汽吹掃,清除殘留在管道或管壁上的雜質。
二、工程及設備概況
2.1工程概況
廣州造紙集團有限公司環保遷建二期工程廢渣綜合利用動力車間工程1×50MW汽輪發電機組、350t/h循環流化床燃煤鍋爐機組調試工程,汽輪機為東方電氣產品、鍋爐為上海電氣產品、發電機為濟南發電設備廠產品。
本工程由中國輕工業長沙工程有限公司設計。
廣東國信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安裝單位為廣電一局。
湖北電力建設第二工程公司按合同規定負責機組分系統、整套啟動調試。
2.2汽機設備
汽輪機主要技術參數
型式沖動式、高溫、高壓、單缸、雙抽凝汽式汽輪機
制造廠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
型號CC60-8.83/1.27/0.49型
汽輪機的額定蒸汽參數:
(1)主蒸汽壓力8.83MPa
主蒸汽溫度535℃
主蒸汽流量217.9t/h
(2)給水溫度203℃
(3)電動給水泵投入運行
(4)發電機效率≥98.4%
功率因數0.85
(5)發電機端功率60MW
(6)計算熱耗率9453kJ/KW·h
三、調試措施編制依據
3.1《火電工程啟動調試工作規定》[電力部建設協調司建質(1996)40號]
3.2《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部電安生(1994)227號]
3.3《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汽輪機機組篇)
3.4《火力發電廠基本建設工程啟動及竣工驗收規程》[電力部電建(2009)]
3.5設計院圖紙及說明
四、組織與分工
4.1施工單位
4.1.1負責吹掃期間的組織工作;
4.1.2負責吹掃臨時系統的安裝、恢復工作;
4.1.3負責系統吹掃的操作;
4.1.4負責消除系統中存在的缺陷項目。
4.2生產單位
4.2.1負責組織與一期輔汽運行的協調工作;
4.2.2負責協助一期運行維持二期輔汽聯箱參數;
4.2.3參加汽機側蒸汽管道吹掃驗收工作。
4.3調試單位
4.3.1負責吹掃措施編寫;
4.3.2負責吹掃工作的技術指導;
4.3.3負責質量驗收及記錄。
五、調試質量目標
根據《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管道篇)》汽水管道的吹掃要求:主汽管道、主汽隔離閥旁路管道、主汽旁路管道,必須按規定用蒸汽吹掃合格;對于其他蒸汽管道要求在保證壓力與流量的情況下,每次吹掃5~10分鐘,直到排汽潔凈為止,但不得少于3次,每次應間隔一定時間使管道冷卻。
六、吹洗范圍
輔助蒸汽吹掃汽源利用老廠汽源接入輔汽母管,具體吹掃范圍如下:
6.1軸封供汽管道,包括高壓缸軸封供汽、低壓缸軸封供汽、高壓汽閥門桿漏汽管道;
6.2除氧器汽源管道,包括三抽供除氧器管道;
七、吹掃流程
將輔助蒸汽吹掃分為3個流程:
流程1:輔助蒸汽聯箱→3段抽汽供除氧器管道→臨時管道→排空1;
流程2:輔汽聯箱→供軸封管道→高壓缸前軸封供汽管道、高壓缸后軸封供汽管道→臨時管→排空2;
流程3:輔汽聯箱→供軸封管道→低壓缸前軸封供汽管道、低壓缸后軸封供汽管道→臨時管→排空3;
八、臨時措施
根據汽機側管道吹掃4個流程的系統布置和系統隔離要求,采用臨時措施如下:
8.1流程1:3抽至除氧器逆止門拆門芯、3抽供除氧器管道在機房三通前斷開,端口處加20mm厚堵板;
8.2流程2:供軸封管道逆止門拆門芯、拆除蒸汽濾網、高壓缸前后軸封供汽管道進軸封前斷開、接臨時管排空;
8.3流程3:低壓缸前后軸封供汽管道進軸封前斷開、接臨時管排空、低壓軸封供汽前噴水減溫器拆除連通;
8.4輔汽吹掃涉及所有管道疏水就地排放。
九、吹管步驟
輔汽吹掃分3個流程進行管路吹掃,吹掃過程中為避免意外,方便隔離,每次吹掃一個流程,但各流程可以輪換間隔進行,有利于冷卻吹掃管道,提高吹掃效果。
9.1流程1,吹掃蒸汽參數P=0.8MPa,T=200℃,吹掃質量標準,排氣清潔;
9.2流程2,吹掃蒸汽參數P=0.2MPa,T=200℃,吹掃質量標準,排氣清潔;
9.3流程3,吹掃蒸汽參數P=0.2MPa,T=200℃,吹掃質量標準,排氣清潔。
十、安全注意事項
10.1分系統試運前的條件檢查應嚴格按照本方案、《規范》以及電廠運行規程執行。
10.2試運期間應對各旋轉機械及其系統進行全面巡回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10.3凡本方按未涉及的內容均按電廠運行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