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漆行業安全隱患整改措施
序號安?全?隱?患整改措施整改依據一、調漆房、涂漆車間、烘干車間和油漆(危險化學品)庫房的安全措施。11.調漆房未獨立、封閉設置,與火災、爆炸危險區(1區)的安全距離未大于6m。5.11涂裝前處理、噴漆、涂料配制等腐蝕、有毒、易燃易爆可能性大的工序,隔開布置,調漆(含有機溶劑)間應獨立,封閉設置,與火災、爆炸危險區(1區)的安全距離應大于6m。《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5.1122.涂漆車間、烘干車間應與其他生產工序未隔離布置,或與相鄰生產部門的封隔墻材料不符合GBJ16的規定。5.12涂裝作業場所采用有機溶劑除油時,與相鄰生產部門的封隔墻材料應符合GB50016規定的耐火極限時間要求。《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5.1233.涂漆車間、烘干車間與相鄰建筑物的防火間距,不符合的GB50016的規定。5.5涂裝作業場所與相鄰建筑物的防火間距,應符合GB50016的有關規定。《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5.544.涂漆車間、烘干車間廠房四周未按GB50016的規定設消防通道。長度和寬度均超過160m的超大廠房,當消防設施在150m有效范圍內無法保證廠房面積全部覆蓋時,未設置廠房內消房車道,或門洞凈高、凈寬小于4m,車道凈寬小于3.5m。5.6涂裝車間廠房四周應按GB50016的規定設置消防通道,長度和寬度均超過160m的超大廠房,若消防設施的150m有效范圍無法保證廠房面積全部覆蓋,應設置廠房內消防車道。且門洞凈高、凈寬不應小于4m,車道凈寬不應小于3.5m。《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5.655.涂漆車間、烘干車間廠房沒有兩個以上的出入口,或未保持暢通。超大廠房內的涂漆、烘干操作工位與出入口安全門的緊急撤離距離超過25m。5.7涂裝車間廠房應有兩個以上的出入口,且保持暢通。超大廠房內的涂裝作業工位與出入口安全門的緊急撤離距離一般不超過25m。《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5.766.涂漆和烘干作業處在封閉的室內,以及室內空間內保持負壓,未設置可燃氣體濃度報警系統或自動抑爆系統(包括合格泄爆裝置)。5.8當涂裝作業采用封閉噴漆工藝并使封閉噴漆空間內保持負壓,同時設置可燃氣體濃度報警系統或自動抑爆系統(包括合格泄爆裝置),且噴漆工段防火分區占涂裝車間面積不到20%,廠房可按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中的丁、戊類生產廠房確定防火要求(噴漆工段防火分區的滅火設備配置除外)。《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5.877.涂漆車間、烘干車間的門窗未向外開,車間內的主要通道寬度小于1.2m,且未保持暢通。5.14涂裝車間的門窗內應向外開,車間內的主要通道寬度應不小于1.2m,且保持暢通。《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5.1488.涂漆車間應在利用自燃通風的同時,未設置有組織的局部排風,必要時也未采取全面強制通風。5.15涂裝前處理和涂漆、噴粉作業場所應在利用自然通風的同時,設置有組織的局部排風,必要時采取全面強制通風,以防止涂裝作業過程中的有害物質產生職業危害,保障作業人員的健康與安全。《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5.1599.油漆(危險化學品)庫房未獨立設置,未遠離火源,庫房的耐火等級、與周邊建筑物的安全距離等不符合相關安全標準。存放危險化學品不符合《常用危險化學品儲存通則》(GB15603-1995)的要求,消防設施不齊全,通道不暢通;庫內沒有隔熱、降溫、通風等措施。5.9危險化學品、油漆庫房布置應遠離火源,并符合國家現行消防規定,一般應布置在廠區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及邊緣區域。《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5.9二、涂漆、烘干設備的安全要求11.涂漆、烘干設備不符合GB4064、GB5083的通用安全要求和涂裝作業安全規程的專業安全要求。6.1涂裝設備設計應符合GB4064、GB5083的通用安全要求,和涂裝作業安全規程的專業安全要求。《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6.122.噴涂器具和噴涂設備各種噴涂器具、噴涂設備及輔助裝置,不符合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中使用的安全技術條件。各種噴漆器具和進入噴漆室的噴涂設備、輔助裝置,都應符合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中使用的安全技術條件。《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33.烘干設備烘干設備的安全技術條件,不符合GB14443的要求。6.5烘干、固化設備涂裝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涂層干燥、固化用烘干室設備的安全技術條件,應符合GB14443的要求。《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6.544.廢氣處理設施廢氣處理設施的安全技術條件,不符合GB20101的要求。6.6廢氣處理設施涂裝作業通風排氣裝置排出的氣體有害物濃度超過GB16297中的規的大氣污染排放限制時,應采取凈化處理措施,廢氣處理設施安全要求應符合GB20101的規定。《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6.6三、防火、防爆11.調漆、涂漆、烘干作業火災危險性區域未按GB6514和GB50016分類;與調漆、涂漆、烘干作業區相鄰場所的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未按GB6514分為1區、2區、非爆炸危險區域。7.1涂裝工程火災危險區域按GB6514-2008和GB50016-2008分類,與涂漆區相鄰場所的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按GBGB6514分為1區、2區、排爆炸危險區域;噴粉區按GB15607相對應的爆炸性粉塵環境區域分為11區、22區、非爆炸危險區域。《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7.122.存在危險量的可燃漆霧和可燃殘存物的涂漆區,未劃為高度危險區域(1區、11區),該區域一般不布置電氣設備,未按布置電氣整體防爆要求嚴格控制。7.2存在危險量的可燃蒸氣、漆霧、粉塵和可燃殘存物的涂裝區或前處理區,應劃分為高度危險區域(1區、11區),該區域一般不布置電氣設備,如確需布置應按電氣整體防爆要求嚴格控制。《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7.233.高度危險區域(1區、11區)未設置安全報警裝置并與自動滅火裝置連鎖。7.3高度危險區域(1區、11區)應設置安全報警裝置并與自動滅火裝置連鎖。《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7.344.容易產生燃燒、爆炸的2區、22區,亦為火災、爆炸危險區域,未劃為中等危險區域,未嚴格控制易燃物存量和可能產生明火的危險源。7.4容易產生燃燒、爆炸的2區、22區亦為火災爆炸區域,應劃分為中等危險區域,嚴格控制易燃物存量和可能產生明火的危險源。《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7.455.輕度危險區域。調漆、涂漆、烘干作業專門設置的廠房或劃定的有產生燃燒可能的空間,未劃為輕度危險區域,未禁止一切明火,防止外來火種進入。7.5輕度危險區域劃分。為涂裝作業專門設置的廠房或劃定的有產生燃燒可能的空間,應該劃為輕度危險區域,但是必須停止一切明火,防止外來火種進入。《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7.566.涂漆車間、烘干車間不符合相關的耐火等級和廠房防爆、安全疏散的要求。建筑結構、構件及材料未根據防火、防爆要求選用;疏散門最小寬度大于0.8m,且未向疏散方向開啟;疏散走道的凈寬大于1.4m。疏散設施未備有應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標志7.6涂裝工程設計應符合相關耐火特級和廠房防爆,安全疏散的要求。建筑結構、構件及材料應根據防火、防爆要求選用,疏散門最小寬度不宜小于0.8m,應向疏散方向開啟;疏散走道的凈寬度不宜小于1.4m,疏散設施應備有應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標志。《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7.677.涂漆車間、烘干車間未正確分區布置工藝路線,未從有利安全、衛生、消防、節能、環保等設計要素出發,未采取必要的隔斷、隔離設施,未注意防火間距和防火分割。7.7涂裝作業場所應正確分區布置工藝路線,從利用安全、消防、節能、環保等設計要素出發,采取必要的隔斷、隔離設施,并注意防火間距和防火分割。《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7.788.噴漆室交替用于噴漆、烘干兩用;在特殊情況下使用噴漆、烘干兩用設備,不符合GB1443和GB14444的特定條件。7.9噴漆室不應用于交替噴漆、烘干,特殊情況下使用噴漆、烘干兩用設備,必須符合GB14443和GB14444的特定條件。《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7.999.有限空間內的涂漆作業條件不符合GB12942的要求。7.11有限空間內的涂裝作業條件應符合GB12942的要求。《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7.11四、電氣安全11.調漆房、涂漆車間、烘干車間和油漆(危險化學品)庫房的電氣安全,不符合整體防爆的要求,即電機。電器。照明、線路、開關、接頭等其中有的不符合防爆安全要求。亂接臨時電線。8.1涂裝作業場內的電氣安全,必須符合整體防爆的要求,即電機、電器、照明、線路、開關、接頭等必須符合防爆安全要求,嚴禁亂接臨時電線。《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8.122.爆炸危險等級為1區的調漆房、涂漆車間和烘干車間內,電動機未按順序選用隔爆、正壓、增安型,2區未選用無火花型電動機8.2爆炸危險區域等級為1區的涂裝作業場所內,電動機、變壓器按順序選用隔爆、正壓、增安型。2區可選用無火花型電動機和充油型變壓器。《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8.233.有防爆要求場所的開關、空氣斷路器、二次啟動用空氣控制器以及配電盤未采用隔爆型;操作用小開關未采用正壓(充油)型;操作盤和控制盤未采用正壓型;接線盒未采用隔爆型。8.3有防爆場所的開關、空氣斷路器、二次啟動用空氣控制器以及配電盤宜采用隔爆型;操作用小開關宜采用正壓型(充油)型;操作盤和控制盤宜采用正壓型;接線盒宜采用隔爆型。《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8.344.有防爆要求場所的照明燈具,固定式白熾燈和固定式熒光燈以及指示燈未采用隔爆型或增安型。信號報警裝置未采用正壓型或增安型,半導體整流器未采用正壓型。8.4有防爆要求場所的照明燈具,固定式白熾燈和固定式熒光燈發及指示燈應采用隔爆型或增安型。信號報警裝置應采用正壓型或增安型,半導體整流器采用正壓型。《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8.455.有防爆要求場所的控制電線未用銅芯鎧裝,截面在1.5㎡以下,接線盒未采用隔爆型或增安型。8.5有防爆要求場所的控制電線宜用銅芯鎧裝,截面在1.5mm2以上,接線盒則應采用隔爆型或增安型。《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8.566.確定為1~2區爆炸危險等級的涂裝作業區的各種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未可靠接地。除照明裝置外的其它電氣設備未采用專用接地線,接地線利用了輸送易燃物質的管道。接地干線未在不同方向至少兩次與接地體相連。8.6確定為1~2區爆炸危險等級的涂裝作業場所的各種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均應采用可靠接地。除照明裝置外的其它電氣設備均應采用專用接地線,任何接地線不得利用輸送易燃物質的管道。接地干線宜在不同方向至少兩次與接地體相連。《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8.577.接地線與接地體的連接應采用焊接,接地體宜垂直敷設,應深入地面并小于2m,水平敷設時,埋設深度不小于0.6m。并應與建筑物相距1.5m以上。8.7接地線與連接體的連接線應采用焊接、接地體宜垂直敷設,應深入地面并不小于2m,水平敷設時,埋設深度不小于0。6m,并應與建筑物相距1.5m以上。《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8.788.正常情況下,連續或經常存在爆炸混合物的場所和噴漆室內部設置了電氣設備。但由于測量,當維修或控制要求不得不設置電氣設備,卻未按GB50058規定的防爆要求安裝。8.8正常情況下,連續或經常存在爆炸混合物的場所和噴漆室內部不宜設置電氣設備,但由于測量,維修或控制要求不得不設置電氣設備,則應按GB50058規定的防爆要求安裝。《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8.899.在涂裝作業的爆炸危險場所內,接地設計技術規程不作規定的以下部分未接地。a、不良導電地面處,380V及以下電氣設備的正常不帶電的金屬外殼。b、干燥環境下,110V及以下的正常不帶電的電氣設備金屬外c、安裝在已接地的金屬結構上的電氣設備。8.10在涂裝作業爆炸危險場所內,接地設計技術規程不作規定的以下部分應接地。?a不良導電地面處,380V及以下電氣設備的正常不帶電的金屬外殼。?b?干燥環境下,110V及以下電氣設備的正常不帶電的金屬外殼。?C?安裝在已接地的的金屬結構上的電氣設備。《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8.10五、防雷、防靜電11.高大廠房沒有防直擊雷的設施,控制系統沒有防感應雷的設備,其檢測指標未達到GB50057的規定。9.1高大廠房應有防直擊雷的設施,精密電氣設備、控制系統應有防感應雷的設施,其檢測指標應達到GB50057的規定。《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9.122.涂裝作業場所內的工藝管線、排風管道及易燃易爆物料儲存設備等未作可靠的防靜電接地。9.3涂裝作業場所內的工藝管線、排風管道及易燃易爆物料存放設備等必須做可靠的防靜電接地。《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9.333.防靜電的接地與其它用途的接地共用時,其接地電阻可按各種用途的接地電阻最低值確定。在爆炸危險場所內,防靜電接地與防雷接地分開有困難時,接地阻值未按防雷接地電阻值選取。爆炸危險場所內電氣設備的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電阻,阻值大于1×10Ω。9.5防靜電接地與其它用途的接地共用時,其接地電阻可按各種用途的接地電阻最低值確定。在爆炸危險場所內,防靜電接地與防雷接地分開有困難時,接地電阻值應按防雷接地電阻值選取。爆炸場所內電氣設備的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電阻,電阻值不得大于1*10Q。《涂裝工程安全設施驗收規范》AQ5201-2007?9.5六、技術文件11.廠區總平面布置圖,調漆房、涂漆車間、烘干車間和油漆(危險化學品)庫房的建筑平面圖,調漆房、涂漆車間、烘干車間工藝布置圖,并應標注和劃分火災危險區域、爆炸環境危險區域。22.有關化學品的技術資料。33.調漆、涂漆和烘干工藝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44.可燃氣體濃度監測報告。55.事故應急處置預案。附錄:5.12涂裝作業場所采用有機溶劑除油時,與相鄰生產部門的封隔墻材料應符合GB50016規定的耐火極限時間要求。《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3.2.1?廠房(倉庫)的耐火等級可分為一、二、三、四級。其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除本規范另有規定者外,不應低于表3.2.1的規定。表3.2.1廠房(倉庫)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h)名稱耐火等級構件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墻防火墻不燃燒體3.00不燃燒體3.00不燃燒體3.00不燃燒體3.00承重墻不燃燒體3.00不燃燒體2.50不燃燒體2.00難燃燒體0.50樓梯間和電梯井的墻不燃燒體2.00不燃燒體2.00不燃燒體1.50難燃燒體0.50疏散走道兩側的隔墻不燃燒體1.00不燃燒體1.00不燃燒體0.50難燃燒體0.25非承重外墻不燃燒體0.75不燃燒體0.50難燃燒體0.50難燃燒體0.25房間隔墻不燃燒體0.75不燃燒體0.50難燃燒體0.50難燃燒體0.25柱不燃燒體3.00不燃燒體2.50不燃燒體2.00難燃燒體0.50梁不燃燒體2.00不燃燒體1.50不燃燒體1.00難燃燒體0.50樓?板不燃燒體1.50不燃燒體1.00不燃燒體0.75難燃燒體0.50屋頂承重構件不燃燒體1.50不燃燒體1.00難燃燒體0.50燃燒體疏散樓梯不燃燒體1.50不燃燒體1.00不燃燒體0.75燃燒體吊頂(包括吊頂擱柵)不燃燒體0.25難燃燒體0.25難燃燒體0.15燃燒體注: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吊頂采用不燃燒體時,其耐火極限不限。3.2.2?下列建筑中的防火墻,其耐火極限應按本規范表3.2.1的規定提高1.00h:1?甲、乙類廠房;2?甲、乙、丙類倉庫。5.5涂裝作業場所與相鄰建筑物的防火間距,應符合GB50016的有關規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3.4.1?除本規范另有規定者外,廠房之間及其與乙、丙、丁、戊類倉庫、民用建筑等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4.1的規定。表3.4.1廠房之間及其與乙、丙、丁、戊類倉庫、民用建筑等之間的防火間距(m)名稱甲類廠房單層、多層乙類廠房(倉庫)單層、多層丙、丁、戊類廠房(倉庫)高層廠房(倉庫)民用建筑耐火等級耐火等級一、二級三級四級一、二級三級四級甲類廠房12.012.012.014.016.013.025.0單層、多層乙類廠房12.010.010.012.014.013.025.0單層、多層丙、丁類廠房耐火等級一、二級12.010.010.012.014.013.010.012.014.0三級14.012.012.014.016.015.012.014.016.0四級16.014.014.016.018.017.014.016.018.0單層、多層戊類廠房一、二級12.010.010.012.014.013.06.07.09.0三級14.012.012.014.016.015.07.08.010.0四級16.014.014.016.018.017.09.010.012.0高層廠房13.013.013.015.017.013.013.015.017.0室外變、配電站變壓器總油量(t)≥5,≤1025.025.012.015.020.012.015.020.025.0>10,≤5015.020.025.015.020.025.030.0>5020.025.030.020.025.030.035.0注:1?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按相鄰建筑外墻的最近距離計算,如外墻有凸出的燃燒構件,應從其凸出部分外緣算起;5.6涂裝車間廠房四周應按GB50016的規定設置消防通道,長度和寬度均超過160m的超大廠房,若消防設施的150m有效范圍無法保證廠房面積全部覆蓋,應設置廠房內消防車道。且門洞凈高、凈寬不應小于4m,車道凈寬不應小于3.5m。《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6.0.6?工廠、倉庫區內應設置消防車道。占地面積大于3000m2的甲、乙、丙類廠房或占地面積大于1500m2的乙、丙類倉庫,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應沿建筑物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6.1涂裝設備設計應符合GB4064、GB5083的通用安全要求,和涂裝作業安全規程的專業安全要求。《電器設備安全設計導則》GB4064(已作廢)《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GB5083-1999(略)6.5烘干、固化設備涂裝工程建設項目中的涂層干燥、固化用烘干室設備的安全技術條件,應符合GB14443的要求。《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涂層烘干室安全技術規定》GB14443(略)6.6廢氣處理設施涂裝作業通風排氣裝置排出的氣體有害物濃度超過GB16297中的規的大氣污染排放限制時,應采取凈化處理措施,廢氣處理設施安全要求應符合GB20101的規定。《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已作廢)《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有機廢氣凈化裝置安全技術規定》GB20101-20064.1涂裝作業中產生的有機廢氣使作業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超過GB6514-1995中5.2.1的規定時,應采取通風排毒措施。通風排氣裝置排出的有害物質濃度超過GB16297中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時,應采取凈化處理措施。4.2凈化處理措施應根據涂裝工藝條件和污染狀況選擇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燒、熱力燃燒或液體吸收等凈化裝置,凈化后排人大氣的污染物應符合GB16297中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規定。7.1涂裝工程火災危險區域按GB6514-2008和GB50016-2006分類,與涂漆區相鄰場所的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按GBGB6514分為1區、2區、排爆炸危險區域;噴粉區按GB15607相對應的爆炸性粉塵環境區域分為11區、22區、非爆炸危險區域。《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涂漆工藝安全及其通風凈化》GB6514-20085.1.3?電氣設備防火防爆5.1.3.1涂漆作業場所的電氣設備應安全,可靠。涂漆區內一般不設置電氣設備,如必需設置時,應符合GB50058的規定。5.1.3.2涂漆區內爆炸性氣體環境劃為1區危險區域,其通向露天的門、窗以外,水平距離3m,垂直距離1m以內的空間區域劃為2區。5.1.3.3封閉或半封閉涂漆工藝裝置內部為1區危險區域,其開敞面以外,水平距離3m,垂直距離1m以內的空間區域劃為2區。5.1.3.4與涂漆區相鄰車間之間的隔墻應為不燃燒體的實體墻。隔墻上的門亦應是不燃燒體。5.1.3.5用有門的隔墻與涂漆區隔開的相鄰場所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的劃分見表8。5.1.3.6涂漆區內爆炸性粉塵環境劃為11危險區域。表8與涂漆區相鄰場所的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劃分《涂裝作業安全規程粉末靜電噴涂工藝安全》GB15607-2008(略)7.9噴漆室不應用于交替噴漆、烘干,特殊情況下使用噴漆、烘干兩用設備,必須符合GB14443和GB14444的特定條件。《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涂層烘干室安全技術規定》GB144434.6.3噴漆室不宜兼作烘干室。對于不得不交替進行噴漆及烘干作業的噴烘兩用房,應保證達到下列各項要求:a)設備內部殘留的漆渣能隨時清理干凈;b)加熱器、電氣設備及導線不接觸漆霧;c)烘干工作溫度低于80℃;d)通風和加熱系統分別符合4.3.2.2和4.2.1.2a)的規定;e)符合GB6514和GB14444中的相關安全要求。《涂裝作業安全規程噴漆室安全技術規定》GB144449噴烘兩用噴漆室9.1噴烘兩用噴漆室通風系統應使排出氣流中各溶劑蒸氣的濃度低于其燃燒極限下限值的25%。9.2噴烘兩用噴漆室內表面應經常清理,以盡量減少可燃物的沉積。9.3應設置溫度限制開關,當烘干溫度超過設定溫度時,自動切斷烘干設備的加熱源。9.4噴漆設備、烘干設備和通風系統應有連鎖裝置。當烘干設備處于運行或帶電狀態時,噴漆設備應自鎖或整體移出。9.5烘干設備運行前應移走噴漆室內所有的易燃和可燃液體。9.6有動力車輛進人噴烘兩用噴漆室前應卸下除少量用作動力燃油外的所有易燃物。9.7噴烘兩用噴漆室應符合GB14443和GB6514--1995中5.2.1的有關規定。7.11有限空間內的涂裝作業條件應符合GB12942的要求。《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要求》GB12942(略)8.8正常情況下,連續或經常存在爆炸混合物的場所和噴漆室內部不宜設置電氣設備,但由于測量,維修或控制要求不得不設置電氣設備,則應按GB50058規定的防爆要求安裝。《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規范》GB50058第2.5.1條爆炸性氣體環境的電力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爆炸性氣體環境的電力設計宜將正常運行時發生火花的電氣設備,布置在爆炸危險性較小或沒有爆炸危險的環境內。
二、在滿足工藝生產及安全的前提下,應減少防爆電氣設備的數量。
三、爆炸性氣體環境內設置的防爆電氣設備,必須是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產品。
四、不宜采用攜帶式電氣設備。
?9.1高大廠房應有防直擊雷的設施,精密電氣設備、控制系統應有防感應雷的設施,其檢測指標應達到GB50057的規定。《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第3.2.1條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防直擊雷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一、應裝設獨立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網),使被保護的建筑物及風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體均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架空避雷網的網格尺寸不應大于5m×5m或6m×4m。二、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間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當有管帽時應按表3.2.1確定;當無管帽時,應為管口上方半徑5m的半球體。接閃器與雷閃的接觸點應設在上述空間之外。五、防直擊雷的接地裝置應圍繞建筑物敷設成環形接地體,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并應和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及所有進入建筑物的金屬管道相連,此接地裝置可兼作防雷電感應之用。第3.3.1條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防直擊雷的措施,宜采用裝設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其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按本規范附錄二的規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井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網格。所有避雷針應采用避雷帶相互連接。第3.4.1條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防直擊雷的措施,宜采用裝設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這兩種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按本規范附錄二的規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并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網格。平屋面的建筑物,當其寬度不大于20m時,可僅沿周邊敷設一圈避雷帶。
篇2:噴漆工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1、噴漆工應按規定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防塵防毒。
2、打磨膩子、噴漆是要戴好口罩、打開換氣扇通風排塵。
3、車間嚴禁煙火,車間內粉塵要及時清理出去,并保持一定濕度。
4、車間內存放的油漆、稀料等不能超過規定的保有量。
篇3:一西靚化噴漆專項安全措施
由于我礦一西亮化巷道進行噴漆,因為油漆用稀料稀釋后噴漆形成的汽化物易燃易爆,有刺激性氣味,再因一西巷道通風不暢,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及在此行走人員眼鼻流淚等現象,經礦領導研究,由于用稀料作業刺激性氣味嚴重,也易燃易爆,為此專門制定井下一西巖巷靚化噴漆作業專項安全措施。
一、技術要求
1、施工前先將巷道兩幫進行檢查,檢查后對有裂隙或漿皮脫落的地點進行處理,使用水泥進行勾縫或填補粉刷,對凹凸的墻體按標準刷齊。
2、巷道亮化標準為上白下藍,即腰線以上用白涂料,腰線以下用藍漆進行粉刷,腰線為紅線。(腰線高度由生產科標定)
3、在噴涂前對施工地段電纜、管路及監控線進行保護,否則不準施工。
4、施工時需噴漆作業,使用油漆、稀料燃點很低易燃易爆,因此在作業過程中要備好合格的4kg干粉滅火器2臺,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滅火器使用方法。
二、安全措施
1、參加施工及管理的所有人員,必須熟悉本技術措施的內容要求及標準。
2、值班隊干為本班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班組長要嚴格按標準對當班工程進行驗收。
3、值班長,接班人員接班后應先檢查上班的工程是否按標準施工,工作地點是否有不安隱患,發現問題先處理后工作。
4、人力推車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1次只準推1輛車。嚴禁在兩側推車。同向推車的間距,不的小于10m。
(2)推車時必須時刻注意前方。在開始推車、停車、掉道、發現前方有人,以及接近道岔、巷道口時,推車人必須減速并及時發出信號。發現有障礙物或礦車掉道時要及時停車。
(3)在本地點停車時,必須用木楔穩住固定牢固。
(4)嚴禁放飛車。
5、一西巖巷是運輸的重要交通要道,施工時要時刻注意本地點的車輛管理,特別是電瓶車通過時,施工人員必須停止工作,躲入安全地點且確認軌道暢通時,方可通行,保證安全通行,以保證施工期間的人員安全。
6、每班工作結束前,必須保證工完、料凈、場地清。
7、施工過程中不得影響過往車輛,電瓶車、通過時要與施工人員及時聯系對準信號,不得誤傷人員,不能影響生產。
8、需要在巷道頂部高空作業時,要注意高空作業安全,腳手架上面不能隨意放重物,避免下落砸傷過往行人,作業一定要注意高空作業安全,避免踏空,腳手架松動等,防范措施一定得當、到位。
9、除認真執行本安全措施外,還必須嚴格按照煤礦“三大”規程中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