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二硫化碳特性及安全措施應急處置原則

二硫化碳特性及安全措施應急處置原則

2024-07-23 閱讀 5310

特別警示高度易燃,可損害神經,不得使用直流水撲救(閃點很低,用水滅火無效)。無色或淡黃色透明液體,有刺激性氣味,易揮發。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數有機溶劑。分子量76.14,熔點-111.5℃,沸點46.3℃,相對密度(水=1)1.26,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2.63,飽和蒸氣壓40kPa(20℃),燃燒熱1029.4kJ/mol,臨界溫度280℃,臨界壓力7.39MPa,辛醇/水分配系數1.94,閃點-30℃,引燃溫度90℃,爆炸極限1.3%~50.0%(體積比)。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造人造絲、殺蟲劑、促進劑,也用作溶劑。【燃燒和爆炸危險性】高度易燃,蒸氣能與空氣形成范圍廣闊的爆炸性混合物,摩擦、受熱、明火或接觸氧化劑均易引起燃燒爆炸。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和爆炸。高速沖擊、流動、激蕩后可因產生靜電火花放電引起燃燒爆炸。【活性反應】與鋁、鋅、鉀、氟、氯、疊氮化物等反應劇烈,有燃燒爆炸危險。【健康危害】急性輕度中毒表現為麻醉癥狀,重度中毒出現中毒性腦病,甚至呼吸衰竭死亡。皮膚接觸二硫化碳可引起局部紅斑,甚至大皰。慢性中毒表現有神經衰弱綜合征,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中毒性腦病,中毒性神經病。眼底檢查出現視網膜微動脈瘤。職業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5(皮);PC-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mg/m3):10(皮)。【一般要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密閉操作。局部排風。工作現場嚴禁吸煙。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生產、使用及貯存場所應設置泄漏檢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穿防靜電工作服,戴防護手套。可能接觸其蒸氣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儲罐等容器和設備應設置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避免與強氧化劑、胺類、堿金屬接觸。生產、儲存區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避免接觸光照。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2)避免與氧化劑、胺類、堿金屬接觸。(3)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4)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殘留有害物時應及時處理。【儲存安全】(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房內溫度不宜超過30℃。在室溫下易揮發,因此容器內可用水封蓋表面。(2)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胺類、堿金屬、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3)儲存罐安裝于地下,上有通風陰涼的房子防日曬。為防止夏天高溫和防止泄漏事故,儲存罐用循環水加以冷卻降溫。因二硫化碳比重比水重,一旦發生泄漏只能沉在水底層,降低危險性。(4)儲存庫四周應有防火安全標志,提示注意防火重點區;在庫房周圍30m范圍內禁止一切動火。(5)注意防雷、防靜電,廠(車間)內的儲罐應按《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的規定設置防雷設施。【運輸安全】(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未經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域。(2)必須穿戴好規定的防護用品,不準穿帶鐵釘的鞋;工作人員不準帶火種、手機、手表、鑰匙等金屬物;二硫化碳運輸車和水池內二硫化碳儲罐進口連接時,要把導除靜電的接地線連接好。嚴禁與氧化劑、胺類、堿金屬混裝混運。(3)開關閥門時,工具要輕拿輕放,以免撞出火花,閥門要逐漸開大。【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泄漏應急處置】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毒、防靜電服。作業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潔凈的無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石灰粉吸收大量液體。用泡沫覆蓋,減少蒸發。噴水霧能減少蒸發,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間內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50m。如果為大量泄漏,在初始隔離距離的基礎上加大下風向的疏散距離。

篇2:二硫化碳中毒安全保護規范

二硫化碳為無色易揮發的液體,易燃易爆。工業上廣泛用作化學溶劑,也用于粘膠纖維、四氯化碳、農藥生產等。二硫化碳經呼吸道進入人體,也可經皮膚和胃腸道吸收,導致急慢性中毒。

發病癥狀:急性中毒,輕者呈酒醉狀態,步態不穩、興奮譫妄、感覺異常、昏迷,甚至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主要損害神經和心血管系統,輕者出現神經衰弱綜合征、植物神經失調,伴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視功能障礙;嚴重者發生中樞神經器質性損害、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加重、視神經萎縮,視功能高度障礙。

防治方法:加強車間通風排氣,嚴禁火源,車間設備防火、防爆。運輸或貯存,容器內應加水封閉液面。加強個人防護,穿戴防毒面具、塑料手套和防護衣服。定期職業體檢,避免職業禁忌癥。

篇3:二硫化碳運輸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駕駛人員、押運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車輛裝汽柴油前,先檢查車況、排氣管的阻火裝置和靜電接地裝置,保證車況、排氣管的阻火裝置和靜電接地裝置良好。

3、裝車人員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乳膠手套。

4、裝車前,必須將靜電接地裝置連好。

5、裝酸過程中,嚴禁吸煙等明火,密切注意裝油情況,防止溢油。

6、裝車后,必須對車輛密封,防止運輸過程中拋灑。

6、卸車時,必須將靜電接地裝置連好,嚴禁吸煙等明火,將管道捆綁牢固,防止管道脫落,造成二硫化碳外泄。

7、身上沾上二硫化碳,用大量清水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