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工裝置停工安全規范

化工裝置停工安全規范

2024-07-23 閱讀 1832

裝置在停車過程中,要進行降溫、降壓、降低進料一直到切斷原料進料,然后進行設備倒空、吹掃、置換等大量工作,操作變化頻繁。各工序和各崗位之間聯系密切,如果組織不好,指揮不當或聯系不周,操作失誤,都很容易發生事故。

一、停車前的準備工作

(1)編寫好停車方案。裝置在停車過程中,在較短的時間里,操作上要不斷進行重大改變,各部溫度、壓力、流量、液位等不斷變化,操作人員上塔下塔連續檢查,要開關許多閥門,因此勞動強度大,精神很緊張。雖然有操作規程,但為了避免差錯,還應當結合停工的特點和要求,制定出一個正確指導停車操作的“停車方案”。

停車方案應根據工藝流程、工藝條件和原料、產品、中間體的性質及設備狀況制訂。主要內容應包括停車時間、步驟、設備管線倒空及吹掃置換流程登記表、抽堵盲板位置圖,并根據具體情況制定防堵、防凍、防凝措施。對每一個步驟都要明確規定具體時間、工藝條件變化幅度指標和安全檢查內容,并有專人負責。

(2)作好檢修期間的勞動組織及分工。根據裝置的特點,檢修工作量大小,停車時的季節及員工的技術水平,合理調配人員。要分工明確,任務到人,措施到位,防止忙亂出現漏洞。在檢修期間,除派專人與施工單位配合檢修外,各崗位、控制室均應有人監守崗位。由于煉油、乙烯、化肥、化纖和合成橡膠等各裝置具體情況不同,其勞動組織也應依照各自的具體情況而定。

(3)裝置停車初期,要組織技術水平高的有關人員,對設備內部進行檢查鑒定,以盡早提出新發現的檢修項目,便于備料施工,消除設備內部缺陷,保證下個開工周期的安全生產。

(4)做好停車檢修前的組織動員。在停車前要進行一次大檢修的動員,使全體人員都明確檢修的任務、進度,熟悉停開車方案,重溫有關安全制度和規定,對照過去的經驗教訓,提出停車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防范措施,進行事故預想,克服麻痹思想,為安全停車和檢修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停車操作及設備置換

按照停車方案確定的時間、停車步驟、工藝條件變化幅度進行有秩序的停車,不得違反。在停工操作中應注意下列問題。

(1)降溫、降量的速度不宜過快、尤其在高溫條件下,以防金屬設備溫度變化劇烈,熱脹冷縮造成設備泄漏。易燃易爆介質漏出遇到空氣,易造成火災爆炸事故;有毒物料漏出還容易引起急性中毒事故。

(2)開關閥門操作在一般情況下要緩慢,尤其開閥門時,打開頭兩扣后要停片刻,使物料少量通過,觀察物料暢通情況(對熱物料來說,可使設備管道有個熱過程),然后再逐漸開大直至達到要求為止。開水蒸氣的閥門時,開閥前應先打開排凝閥,將設備或管道內冷凝水排凈,關閉排凝閥,然后由小到大逐漸把蒸汽閥打開。如沒有指凝閥,應先小開,將水排出后再把閥開大,以防止蒸汽帶水造成水擊現象,產生振動而損壞設備和管道。

(3)加熱爐的停爐操作,應按停車方案規定的降溫曲線逐漸減少燒嘴。爐子負荷較大,火嘴較多,且進料非一路的,應考慮幾路進料均勻降溫,因此熄滅火嘴時應叉開進行。加熱爐未全部熄火或者爐膛溫度很高時,有引然可燃氣體的危險,此時裝置不得進行排空和低點排凝,以防引起爆炸著火。

(4)高溫真空設備的停車,必須先破壞真空恢復常壓,待設備內介質溫度降到自然點以下時方可與大氣相通,以防設備內的燃爆。否則在負壓下介質溫度達到或高于自然點,空氣吸入會引起爆炸事故。

(5)裝置停車時,設備管道內的液體物料應盡可能抽空,送出裝置外。可燃、有毒氣體物料應排到火炬燒掉。對殘存的物料排放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不得就地排放或排放到下水道中,裝置周圍應杜絕一切火源。

(6)設備吹掃和置換,必須按停車方案規定的吹掃置換程序和時間執行。因為石油化工裝置設備、管道很多,為防止你吹掃干凈后,他又將物料吹掃進去或者漏掉未吹掃,要對全部設備管線定出吹掃置換流程表,按照吹掃流程逐項吹掃置換。又因物料多為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質,而且有的粘度很大,加上設備、結構復雜,所以吹掃介質要有足夠的流量和流速,還要有一定的時間才能吹掃干凈。吹掃置換人員要在吹掃流程登記表上簽字。設備吹掃置換干凈,是保證檢修安全按時完成任務的關鍵一環。吹掃置換不合格,動火就不能進行,如果設備已打開,再吹掃就很困難了、還得將設備重新封閉后才能進行,這將嚴重影響工作進度,切不可忽視。由于各企業生產工藝和條件不同,所采用吹掃置換的介質也不盡相同。一般說來煉油裝置多用水蒸氣吹掃置換,化工裝置根據工藝要求多用氮氣置換,這樣就必須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①用水蒸氣吹掃,設備管道內會積存蒸汽冷凝水,尤其在冬季停工,冷凝水更多。水一般都積存在設備的底部和管線的低點部位,如不及時除掉,會凍壞設備。因此用水蒸氣吹掃過后,還要用壓縮風(空氣)進行吹掃,進行低點放空,以把積水掃凈。對有些露天設備管線的死角,如無法將水掃凈,則必須將設備解體。

②用氮氣置換后的設備,如果檢修時人要進入設備內工作,則事先需用壓縮風吹掃,將氮氣趕走,經氣體分析氧含量合格后方可進入。否則,人進入設備便會因吸入氮氣窒息而死亡,這類事故教訓是很多的。

(7)特殊置換。

①存放酸堿介質的設備、管線,應予以中和或加水沖洗。例如硫酸貯罐(鐵質)用水沖洗,殘留的濃硫酸變成強腐蝕性的稀硫酸,與鐵作用,生成氫氣與硫酸亞鐵。其化學反應式:

Fe+H2SO4→H2+FeSO4

氫氣遇明火會發生著火爆炸,所以硫酸貯罐用水沖洗以后,還應用氮氣吹掃。氮氣保留在設備內,對著火爆炸起抑制作用。如果進人作業,則必須再用空氣置換。

②丁二烯生產系統,停工后不宜用氮氣吹掃,因氮氣中有氧的成分,容易生成丁二烯自聚物。丁二烯自聚物很不穩定,遇明火和氧反應,受熱、受撞擊可迅速自行分解爆炸。檢修這類設備前,必須認真確認是否有丁二烯過氧化自聚物存在,要采取特殊措施破壞丁二烯過氧化自聚物。目前多采用氫氧化鈉水溶液處理法直接破壞丁二烯過氧化自聚物,方法如下:

a.設備內物料倒空,氣相經放空管線放壓;

b.與設備相連的物料管線加盲板或斷開;

c.按酸堿配制的操作規定,在加熱裝置的貯槽中配5%的氫氧化納溶液,并在溶液中加入1%~3%亞硝酸鈉(設備中自聚物量大,則亞硝酸鈉為3%,量小可按1%);

d.將配好的混合溶液用泵打入并充滿設備進行循環,通過加熱裝置將溶液升溫至65℃,循環8h;繼續將溶液循環并于8h內緩慢升溫至煮沸,在煮沸下循環16h,過氧化物即破壞完畢。

③低沸點物料倒空置換一定要先排液后放壓,防止液態烴排放過程中大量氣化,使管線設備冷脆斷裂。

④非低溫材質設備承受低沸點物料倒空置換作業,應維持一定的加熱量,待減壓完畢后,方可切斷加熱劑。

⑤對制冷區水換熱器倒空,應待系統泄壓完畢,立即停止水循環,及時將水倒空。防止水返串入冷區。

三、裝置環境安全標準

通過各種處理工作,生產車間在設備交付檢修前,必須對裝置環境進行分析,達到下列標準;

(1)在設備內檢修,動火時,氧含量應為19%~21%,燃燒爆炸物質濃度應低于安全值,有毒有害物質濃度應低于最高允許濃度。

(2)設備外壁檢修、動火時,設備內部的可燃氣體含量應低于安全值。

(3)檢修場地水井、地溝,應清理干凈,加蓋砂封,設備管道內無余壓,無灼燙物、無沉淀物。

(4)設備、管道物料排空后,加水沖洗,再用氮氣、空氣置換至設備內可燃物含量合格,氧含量在19.5%~23%。

四、抽堵盲板

石油化工生產,特別是大型石油化工聯合企業,廠際之間、各裝置之間,裝置與貯罐區之間有許多管道互相連通輸送物料,為了保證安全生產、裝置停車檢修的設備必須與運行系統或有物料系統進行隔離,而這種隔離只靠閥門是不行的。因為許多閥門經過長期的介質沖刷、腐蝕、結垢或雜質的積存等因素,很難保證嚴密,一旦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高溫、窒息性介質竄入檢修設備中,遇到施工用火便會引起爆炸著火事故;如果是有毒或窒息性物料,人在設備內工作,便會造成中毒或窒息死亡。最保險的辦法是將與檢修設備相連的管道用盲板相隔離。裝置開車前再將盲板抽掉。抽堵盲板工作既有很大的危險性,又有較復雜的技術性,必須有熟悉生產工藝的人員負責,嚴加管理。因此,抽加盲板應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裝置的檢修計劃,制定抽堵盲板流程圖,對需要抽堵的盲板要統一編號,注明抽堵盲板的部位和盲板的規格,并指定專人負責此項作業和現場監護,防止漏抽漏加。對抽堵盲板的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要事先進行安全教育,講清安全措施,一般規定誰抽誰加,實行工人、技術人員層層確認。操作前要檢查設備及管道內壓力是否已降下,殘液是否已排盡。

(2)盲板的制作,以鋼板為準,應留有手柄,便于抽堵和檢查,最好做成眼睛式的,一端為盲板、一端為墊圈,使用方便,標志明顯。不準用石棉板、馬口鐵皮或油氈紙等材料代用。盲板要有足夠的強度,其厚度一般應不小于管壁厚度。

(3)加盲板的位置,應加在有物料來源的閥門后部法蘭處,盲板兩側均應有墊片,并把緊螺栓,以保持嚴密性。不帶墊片,就不嚴密,也會損壞法蘭。

(4)抽堵盲板時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高處作業要搭設腳手架,系安全帶。有毒氣體要佩帶防毒面具。若系統中有易燃易爆介質,抽堵盲板作業時,周圍不得動火。用照明燈時,必須用電壓小于36V的防爆燈。應使用銅質或其它不產生火花的器具,防止作業時產生火花。在室內要打開門窗,保證通風良好。在拆卸法蘭時,應隔一個螺栓松一個螺栓,逐步松開,以防管道內剩有余壓或殘余物料噴出傷人。危險性大的作業,應有氣防人員負責監護。

(5)如果管線軸抽堵盲板處距離兩側管架較遠,應該采取臨時支架或吊架措施,防止抽出螺栓后管線下垂傷人。

(6)做好抽堵盲板的檢查登記工作。應有專人對抽堵的盲板分別逐一進行登記。并對照抽堵的盲板圖進行檢查,防止漏堵漏抽。

(7)盲板用后統一收藏,下次再用,以免浪費。

五、其它

按停車方案在完成了裝置的停車、倒空物料、中和、置換、清洗和可靠的隔離等工作后,裝置停車圓滿結束。在轉人裝置檢修之前還應對地面、明溝內的油污進行清理,封閉全裝置的下水井蓋和地漏。因為下水道系統與全廠各裝置是相連通的,這個系統中仍有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質。更不允許將施工中的火花掉人。許多單位有下水系統爆炸著火的教訓,一個井爆炸常引起幾個井爆炸。因此,必須認真封蓋,防止下水道系統有易燃易爆氣體外逸,也防止檢修中有火花落人下水道中。對轉動設備或其它有電源的設備,檢修前必須切斷一切電源,并在開關處掛上標志牌。

對要實施檢修的區域或重要部位,應設置安全界標,并有專人負責監護,非檢修人員不得入內。

操作人員與檢修人員要作好交接和配合。設備停車并經操作人員進行物料倒空、吹掃等處理,經分析后方可交給檢修人員進行檢修。在檢修過程中動火、動土、罐內作業等均按有關規定進行,操作人員要積極配合。

停工檢修前應檢查消防器材,保證好用,防毒面具齊全完好,人人會用,以防萬一。

篇2:排除停工區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1、采掘工作接近已封閉的停工區時,必須事先排除停工區內積聚的瓦斯,當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方可繼續采掘作業。

2、排放瓦斯時,應堅持低濃度排放的原則,采用控制風量等方法使排放出的風流同全風壓風流混合后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5%。

3、排放瓦斯,其回風流經的路線都必須切斷電源、撤出人員、設置柵欄或警戒,停止作業。當流經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恢復供電。

4、已封閉巷道內的瓦斯濃度不超過3%時,由水平負責人負責排放,當超過3%時,由水平負責人提出書面措施,經礦技術負責人批準,由礦領導現場指揮進行排放,礦山救護隊協助排放。

5、排放瓦斯工作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1個生產系統內嚴禁2個瓦斯超限地點同時排放瓦斯。

6、在開啟局部通風機后,佩戴好自救器的兩名工作人員一前一后行走,逐步撤開封閉區,由外向里逐步加接導風筒。

7、瓦斯排放中,當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方可進入停工區。

篇3:簡述排除停工區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1、采掘工作接近已封閉的停工區時,必須事先排除停工區內積聚的瓦斯,當瓦斯濃度在1.0%以下時,方可繼續采掘作業。

2、排放瓦斯時,應堅持低濃度排放的原則,采用控制風量等方法使排放出的風流同全風壓風流混合后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5%。

3、排放瓦斯,其回風流流經的路線都必須切斷電源、撤出人員、設置柵欄或警戒,停止作業。當流經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0%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恢復供電。

4、已封閉巷道內的瓦斯濃度不超過3%時,由水平負責人負責排放,當超過3%時,由水平負責人提出書面措施,經礦技術負責人批準,由礦領導現場指揮進行排放,礦山救護隊協助排放。

5、排放瓦斯工作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1個生產系統內嚴禁2個瓦斯超限地點同時排放瓦斯。

6、在開啟局部通風機后,佩戴好自救器的兩名工作人員一前一后行走,逐步撤開封閉區,由外向里逐步加接導風筒。

7、瓦斯排放中,當瓦斯濃度在1.0%以下時,方可進入停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