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氣中毒事故預防

煤氣中毒事故預防

2024-07-23 閱讀 4152

一、煤氣中毒機理1.窒息性毒物的基本概念一氧化碳是劇毒性的窒息性毒物,主要是破壞人體的供氧過程,從而引起各種缺氧窒息的癥狀。氧氣是通過機體的呼吸,經由鼻腔(口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及各級細支氣管到達肺泡。在肺泡內進行氣體交換進入血液,在血液中與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生成氧合血紅蛋白(HbO2),經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再經過組織中的氣體交換才得以進入細胞。氧氣在細胞內,由于各種呼吸酶的作用,可將糖、蛋白質、脂肪等養料轉化為能量以維持機體的生命活動,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這就是氧氣的攝取、運輸和利用的概要過程。這一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受到影響,都能影響機體的供氧,從而引起各種缺氧的表現。從廣義上說,凡是能阻斷呼吸過程的任一環節,從而造成機體缺氧的物質,均可稱為“窒息性毒物”。但目前一般所指的窒息性毒物,系指一些能直接妨礙氧的供給、攝取、運輸和利用,從而造成機體缺氧的物質。如最常見的三種窒息性毒物是一氧化碳、硫化氫和氰化氫(HCN)。按照致毒作用機理的不同,這些氣體大致可分為如下三類。(1)單純窒息性氣體?其本身毒性很小和屬于惰性氣體,但由于它們在空氣中大量存在而降低了空氣中氧的相對含量,從而使血液從吸入空氣中得不到足夠的氧氣,組織細胞的供氧量明顯減少而發生機體的缺氧窒息。正常空氣中氧含量為20.96%,氧含量低于17%即可發生呼吸困難,低于10%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缺氧表現見表3-12。表3-12缺氧表現空氣中氧濃度/%缺氧表現空氣中氧濃度/%缺氧表現17心跳加重,呼吸量增加10昏迷,失去行動能力,惡心,嘔吐16眩暈6陣發性呼吸,痙攣,5~8min死亡15間歇呼吸,失去肌肉控制能力,判斷力減弱<6立即死亡12判斷錯誤,失去知覺,永久性大腦損傷屬于這一類的窒息性氣體常見有:二氧化碳、氮氣、氬氣、氖氣、甲烷、乙烷、乙烯等。如在空氣中甲烷濃度達到10%時,就可能造成窒息。(2)血液性窒息性氣體?它主要通過對血液中紅血球的血紅蛋白發生惡性作用,阻礙血液的攜氧功能及在組織細胞中釋放氧氣的能力,從而減少對組織細胞的氧氣供給,造成機體的窒息。屬于這一類的常見窒息性氣體有:一氧化碳、苯胺蒸氣等。(3)細胞窒息性氣體?主要作用于細胞內的呼吸酶,使之失活,直接妨礙細胞對氧的利用,從而造成組織細胞的缺氧。屬于這一類毒物主要有氰化物和硫化氫。2.一氧化碳中毒機理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氣體,易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其對血紅蛋白的親和力遠遠大于氧對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兩者相差約240倍),而碳氧血紅蛋白解離速度很慢,相當于氧合血紅蛋白解離速度的1/3600左右,這樣使體內的血紅蛋白失去了與氧結合的能力,即喪失了攜氧的能力,因而造成機體組織缺氧。3.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分級中毒的輕重與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的含量有關,而碳氧血紅蛋白的含量又與中毒現場中一氧化碳濃度、接觸時間長短有直接關系。同時,中毒輕重程度也與中毒者的健康情況、勞動強度、高溫、高濕等有密切關系。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可分為:輕、中、重度中毒。(1)輕度中毒?從表面上看,中毒者與一般正常人區別不大,但中毒者心跳加快,精神不振,頭痛,眩暈,惡心,嘔吐,四肢無力等癥狀。經吸入新鮮空氣后便能使以上癥狀消失,血液中的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在10%~20%。(2)中度中毒?輕度中毒癥狀逐漸加重,病人呈嗜睡狀態,并逐步進入昏迷或出現虛脫,出現面色潮紅,呼吸、脈搏加快,可能有抽搐。如搶救及時也能較快蘇醒,一般不留有后遺癥,血液中的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在30%~40%。(3)重度中毒?昏迷程度加深,出現呼吸困難及潮式呼吸,四肢冰冷,脈搏細弱,皮膚黏膜呈櫻紅色,常因呼吸循環衰竭而危及生命。并常伴有高熱、腦水腫、肺水腫,此時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在50%以上。嚴重病例治療后尚有可能遺留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精神失常,智力障礙,癱瘓失語等。煤氣中毒的搶救與急救煤氣中毒事故的現場搶救和急救,是減少事故傷害和損失,挽救中毒人員生命和防止事故擴大化的決定性環節與措施。①迅速將煤氣中毒者及時地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至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搶救場所應保持清靜、通風,指派專人維護秩序,發生事故的崗位要清點本崗位人員。恢復后喝點濃茶,使血液循環加快減輕癥狀。隨后可根據癥狀輕重對癥治療。必須貫徹先搶后救的原則。搶救事故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②應立即報告煤氣防護站,禁止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盲目指揮和進行搶救,所有搶救人員必須戴好氧氣呼吸器,搶救活動必須有2人以上在一起分組進行;氧氣呼吸器發生故障或人員過度疲勞,應立即離開煤氣危險區域;當搶救人員發生中毒等意外事故時,必須先搶救。事故現場設立危險區域,設立警戒線,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進入煤氣危險區域搶救人員必須佩戴氧氣呼吸器,嚴禁用紗布、口罩或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霉的器具。③及時輸氧效果較好,可加速一氧化碳排出體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送高壓氧艙進一步治療。④注射細胞色素C,可對細胞內氧化過程起重要作用以改善組織缺氧狀態,如呼吸衰竭時應立即注射尼可剎米等。⑤中毒輕微者,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直接送往附近醫院急救。中毒較重者,如出現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癥狀,應立即通知煤氣防護站和醫院趕到現場急救。當呼吸停止或衰竭微弱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包括舉臂壓胸、仰壓法、口對口人工呼吸)。⑥如心跳停止可在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進行體外心臟按摩,直至聽到心音時方可進行其他方法治療,切不可過早停止搶救。中毒者未恢復知覺前,不得用急救車送往較遠醫院急救。就近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有醫務人員護送。⑦針灸治療,可強烈刺激以下穴位:人中、內關、合谷、足三里、涌泉、十宣等。⑧搶救所使用儀器:可采用自動蘇生器、電動呼吸器,同步呼吸機等。

煤氣中毒現場急救方法如下所述。1.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有多種方法,如口對口(鼻)呼吸法、俯臥壓背法、仰臥壓胸法和舉臂壓胸法,其中,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最為有效。它的優點:換氣量大,比其他人工呼吸法多幾倍,簡單易學,便于和胸外心臟擠壓配合,不易疲勞,無禁忌。(1)口對口呼吸法跪或蹲在患者一側,一手托脖,一手捏緊鼻孔,深吸一口氣再對患者的口吹氣,然后松口,靠患者胸腔回縮吸氣,再吸氣,再吹氣,反復進行。吹氣用2s,患者呼氣用3s,一般以搶救者的自然速度即可。口對口人工呼吸注意事項如下所述。①觀察患者胸腹部,若隨著吹氣擴張,松氣后回縮,則證明有效;否則,可能是由于吹氣時沒捏住鼻孔或口沒蓋嚴漏氣。②吹氣量以感到患者抵拒力時停止為適度。如果吹氣量過大或吹氣過猛或患者肺部已經脹滿還用力吹,空氣會進入胃,可能打嗝或聽見咕嚕響聲,心口窩、肚臍部、左肋緣下鼓脹起來;松口時胃內容物可能逆流出來。這時應將患者臉轉向一側,將口腔擦拭干凈,以免異物進入氣管。用兩個手指輕壓喉結,通過有彈性的氣管將食道壓癟,有利于預防空氣進入胃內。③吹氣順利,表明呼吸道暢通。如果吹不進氣,表明呼吸道被異物堵住,可從背后摟住患者胸部或腹部,兩臂用力收縮,用壓出的氣流將氣管中異物沖出,而且使患者頭朝下效果更好些。④若患者口不能張開,搶救者口小蓋不嚴漏氣,患者口有外傷等,無法進行口對口吹氣時,可用手托住患者下巴,使之嘴唇緊閉,對鼻子吹氣。⑤當患者有微弱呼吸時,吹氣應在患者自行吸氣開始時進行。⑥對意識喪失或停止呼吸者,應立即口對口吹氣4次,同時(或吹氣4次后)摸頸動脈,如無搏動,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擠壓。摸頸動脈,宜用食指和中指緊貼喉結處氣管向下平壓,用手指腹部平穩而大面積地擠壓,以查找頸動脈,手指不可豎起。摸頸動脈宜在脖子中下段,不要靠近下頜角,因頸總動脈在下頜角內側,頸內動脈起始膨大處有頸動脈竇,按壓此處有可能發生危險。⑦同時應通知醫生到現場急救,可根據呼吸衰竭、循環衰竭情況進行藥物急救或針灸相關穴位。患者蘇醒后,應用輸氧或其他人工呼吸方法進行。(2)其他人工呼吸法①采用蘇生器法?利用蘇生器中的自動肺,自動地交替將氧氣輸入患者肺內,然后將肺內的二氧化碳氣體抽出。適用于呼吸麻痹、窒息和呼吸功能喪失、半喪失人員的急救。②俯臥壓背法?此法對有心跳而沒有呼吸,不需要同時做人工心跳的情況,是一種較好的人工呼吸法。其做法是:中毒者取俯臥位,頭偏向一側,舌頭憑借重力略向外墜,不至于堵塞呼吸道,使空氣能較暢通地出入,患者一臂枕于頭下,一臂向外伸開,使胸部舒展,救護者面向中毒者頭側,兩腿屈膝跪在中毒者大腿兩旁。救護者俯身向前,用力向下并稍向前推壓,當救護者的肩膀向下移動到與中毒者肩膀成一垂直面時,就不再用力。當救護者向下向前推壓過程中,將中毒者肺內的空氣壓出,造成呼氣;然后,救護者雙手放松(但手不必離開背部),身體隨之向后回到原來位置,這時外部空氣進入中毒者肺內,造成吸氣。如此反復有節律地一壓一松,每分鐘16~18次。③仰臥壓胸法?由于中毒者為仰臥,舌頭隨重力后墜容易堵塞呼吸道,因此一定要把舌頭拉出固定住,如能托起下頜,則效果更好。其操作方法:中毒者取仰臥位,救護者面向中毒者頭側,屈膝跪在大腿兩旁,兩手分別放在中毒者的乳房處,然后俯身下壓,兩手向下向前做推壓動作。當救護者與中毒者的肩膀接近同一垂直面時,推壓停止,完成呼氣動作。然后救護者雙手放松,身體回到原來位置,形成吸氣。如此反復有節律地一壓一松,每分鐘16~18次。應注意用力要適度,以免過大過猛造成骨折,孕婦和胸部、背有嚴重創傷者不宜采用。2.胸外心臟擠壓方法:先確定按壓點,在胸骨下部1/3處,即為心口窩上方尖狀軟骨上二指橫處,也就是心臟的部位。然后兩手扣住用掌跟向下按壓,壓下3~4cm即可放松,反復進行,每秒1次。應配合人工呼吸連續擠壓,直到復蘇。復蘇的征兆有:恢復呼吸,瞳孔回縮,手腳晃動,睫目反射,咽唾液,面紅,肌張力恢復等。如果出現上述征兆,但仍無脈搏,表明發生心室纖維性顫動,必須繼續進行胸外心臟擠壓。配合人工呼吸法的做法是:一人搶救時,先吹氣2次,再按壓15次。兩人一起搶救時,每按壓5次吹氣1次;吹氣時不可按壓。胸外心臟擠壓注意事項如下所述。①只能按壓胸骨下部(這里彈性大),不要按壓胸骨上部或下部肋骨,以免造成骨折;也不要按壓腹部,以免傷害內臟。②按壓時雙臂伸直,雙手相互重疊,借助于身體前傾重力用掌跟適度用力向下按壓,使胸骨下段與其連接的肋軟骨下陷2~3cm。按壓速度應根據脈搏而定,一般成人每分鐘60~65次,兒童每分鐘70~75次。③為增強搶救效果,可將患者雙腿抬高,以利于下肢靜脈血液流回心臟。④搶救應堅持到復蘇,或醫生診斷已無搶救價值才可以放棄。三、煤氣中毒事故的預防煤氣中毒的搶救與急救固然非常重要,但解決煤氣中毒事故的根本還是預防煤氣中毒。1.工程技術方面煤氣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煤氣泄漏。首先從根本上考慮杜絕和防止煤氣泄漏,其次考慮減少或控制煤氣泄漏,再次考慮采取個體防護裝置。①采用和推廣密封、密閉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從根本上杜絕和減少各種煤氣設備、設施的泄漏,這應包括設計、設備制造、施工安裝、生產和維修等各個環節。②采用和推廣煤氣自動化、機械化技術。針對煤氣人工危險作業,應根據條件盡可能采用自動化、機械化設備取代人工危險作業,如煤氣機械化取樣裝置或自動化取樣裝置來取代人工煤氣取樣,采用機械化的插板、眼鏡閥等。③采用和推廣煤氣安全監測和監控技術。如采用一氧化碳區域監控技術;在易于泄漏煤氣的地點采用固定式或便攜式一氧化碳檢測儀;進入煤氣設備內作業,必須檢測一氧化碳濃度不高于允許濃度,并加強通風。④突出強調個體防護。在煤氣危險區域或經常有煤氣泄漏的場所作業,或者進行人工煤氣危險作業時,應嚴格佩戴氧氣呼吸器等保護用具。2.教育方面①加強煤氣專業人員的專業安全培訓,包括煤氣生產、凈化、回收、儲存、輸送和使用各個環節直接有關的管理人員、設計人員、設備人員、生產技術人員和其他工程技術人員,煤氣防護人員以及煤氣工、維修工等操作人員。②加強煤氣生產或使用工廠的全體職工的培訓。3.管理方面①嚴格執行GB6222—86《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和GB12710一91《焦化安全規程》,建立健全煤氣安全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包括預防煤氣中毒事故的有關制度和措施。嚴格遵守在煤氣場所工作的安全許可時間的規定:a.CO含量不超過30mg/m3時,可較長時間工作;b.CO含量不超過50mg/m3時,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h;c.CO含量不超過1OOmg/m3時,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0.5h;d.CO含量不超過200mg/m3時,連續工作時間不超過15~20min;e.工作人員每次進入煤氣泄漏區域工作的時間間隔至少在2h以上。②安全檢查時煤氣安全的基礎工作,也是事故預防和預測的重要措施。

篇2:某外國語中學煤氣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外國語中學煤氣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為了建立健校園突發煤氣中毒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和運行機制,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和及時控制煤氣中毒事件發生,提高處置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煤氣中毒事故,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

依據國家十部委發布的《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1.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z

組員:z

職責:研究制訂校園防煤氣中毒應急預案,建立由學校主要領導、班主任組成的防煤氣中毒應急隊伍,落實校園防煤氣中毒措施。當煤氣中毒事件發生時,負責下達應急預案的啟動及終止指令。以認真的態度、科學的手段和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煤氣中毒事件的發生,及時、快速、果斷的處置煤氣中毒事件,切實維護學校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應急工作小組

(1)預警信息組:z

職責:加強日常的調查和監管,對學校使用煤氣的設備進行全面排查,對所有教室、宿舍的排氣通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對可能引發煤氣中毒事件的情況及時進行分析,提出預警建議,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對已經發生的煤氣中毒事件,按領導小組的意見,協調實施聯動,保障全校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現場處置組:z

職責:一旦發生煤氣中毒事件,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并報告校園安全應急領導小組,查明并切斷煤氣來源,控制火源,采取必要措施,搶救煤氣中毒人員,盡力減少人員傷亡。

(3)現場救護組:z

職責:事故一旦發生,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呼請就近醫院人員迅速展開救護,情況嚴重時撥打120救助,協助120醫務人員將重傷員送至醫院進行搶救,并通知中毒學生家長或中毒教師家屬趕赴醫院協助救治。

(4)安全保衛組:z

職責:對事故現場實行警戒,阻止無關人員進入,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防治事故蔓延,事態擴大。

(5)后勤保障組:z

職責:負責保障處置現場的車輛調動、人員調集和工具、設備物資的供應。

三、安全預防措施

1.大力開展防控煤氣中毒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校師生、員工對煤氣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廣泛組織、動員師生參與煤氣中毒事件預防控制工作。學校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開展防煤氣中毒安全事故的應急演練,檢查和強化應急準備,協調應急能力,不斷完善應急預案。

2.使用液化氣的食堂,要檢查安裝位置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并經常保持燃氣器具和煤氣管道的完好,發現漏氣及時檢修。要經常開窗換氣,以防煤氣中毒。

四、應急處置措施

1.一旦校園發生煤氣中毒事件,立即報告校園應急領導小組,由應急領導小組決定應急預案的啟動,對中毒人員實施急救。

2.各應急工作小組在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按預案分工,迅速開展急救工作。

3.立即打開門窗通風透氣,迅速將中毒人員移至室外,中毒嚴重者必須及時送往醫院搶救或撥打120請求急救。

4.煤氣中毒急救方法。

煤氣中毒實際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煤氣中毒后,切不可慌張。在送醫院前可采取一些救助措施,一定要讓中毒者充分吸氧,并注意呼吸道的暢通。凡是有明火燃燒場所,如果密閉或通風極差,可因燃燒不完全而使空氣中一氧化碳(CO)濃度大幅度增加,人們吸入后短時間內就會發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表現是大腦因缺氧而昏迷。

中毒者救助方法

煤氣中毒的癥狀有:臉色潮紅、頭痛、頭暈、惡心、耳鳴,慢慢出現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等。當感到煤氣中毒時不要慌張,要鎮靜地關掉煤氣開關,走到門窗邊打開門窗,然后走出室內。如無力打開門窗,可砸破門窗玻璃等,使之通風,并呼叫救援者。

CO中毒的基本病變就是缺氧,主要表現是大腦因缺氧而昏迷。急救方法有:

(1)將中毒者安全地從中毒環境內搶救出來,迅速轉移到清新空氣中。

(2)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跳還存在就有救治可能,人工呼吸應堅持兩小時以上;如果患者曾嘔吐,人工呼吸前應先消除口腔中的嘔吐物。如果心跳停止,就進行心臟復蘇。

(3)趕快供氧。應維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為止。

5.善后處置:做好受害人員處置及家長(屬)安撫等工作,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師生,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保證校園及社會穩定。

6.煤氣中毒事件結束后,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寫出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中毒原因、傷亡人數、財產損失等情況和病人救治、現場調查處理、采取措施的效果、應急處置措施中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教訓以及改進意見、整改措施等)及時報告教育局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和局安保科。

五、注意事項

1.現場處置,可采取邊搶救、邊調查、邊核實、邊開展宣傳教育的方式進行。

2.注意加強與媒體的溝通,按應急領導小組和zz市教育局的意見做好信息發布工作,做到及時、準確、有序。

六、附則

應急搶險結束后,學校要根據事故調查結果,依法對因領導不力、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后果的人員追究責任,對于搶險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人員給予獎勵。

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

篇3:某鋼渣煤氣中毒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目的:

為防止鋼渣煤氣中毒事故的發生,確保員工生命、財產安全和生產正常進行,特制定本預案。

2危險目標

熱悶車間燜池為我廠鋼渣處理車間的重要危險源,燜池區域的煤氣超標,濃度很高,屬事故多發區。

3救援程序:

3.1一旦發生事故,當事人或目擊人迅速報告當班事故救援隊長,并向廠調度室發出求救信號(詳細匯報地點、中毒人數)。由救援隊隊長組織搶救隊員佩戴空氣呼吸器后進入事故現場,迅速將窒息人員以最快的速度脫離事故現場(煤氣未污染區域),爭取搶救時間。

3.2當班調度在接到事故報告后首先確認事故地點、時間、受傷人數,依次迅速通知煤氣防護站、醫院、車間及廠領導、公司安全環保部、公司總調度室、保衛部等部門及有關人員。

3.3事故應急救援小隊長在接到通知后應立即組織隊員搶救,并做好事故現場警戒和有關人員的安全疏散工作,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的擴大,同時指派人員到車間西側醒目的路上接應前來施救的救護車和救護人員。

3.4應急救援小隊長在事故后應清點人數,分析原因,做好記錄并上報廠部。

3.5應急響應部門和有關人員接到報告后,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

3.6外部援救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應按照應急救援措施,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實施有效搶救,避免事故擴大。

料場煤氣中毒救援程序:

1、一旦發生事故,當事人或目擊人迅速報告當班廠調度,并詳細匯報時間、具體地點、中毒人數,之后報告當班班長。由當班廠調度直接聯系煉鐵廠調度,告知事故時間、具體地點、中毒人數,請求煉鐵廠立即派就近崗位救援隊員協助搶救中毒人員。當班班長指派人員在醒目的路上接應煉鐵廠救護隊員和前來施救的救護車、救護人員。當班調度組織煉鐵廠搶救隊員佩戴空氣呼吸器后進入事故現場,迅速將窒息人員以最快的速度脫離事故現場(煤氣未污染區域),爭取搶救時間。

2、當班調度在接到事故報告后首先確認事故地點、時間、受傷人數,依次迅速通知煤氣防護站、醫院、車間及廠領導或廠值班領導、公司安全環保部、公司總調度室、保衛部等部門及有關人員。

3、煉鐵廠調度接到求助信息后,立即通知就近崗位(熱風爐或布袋除塵)事故應急救援隊長,應急救援隊長在接到通知后應立即組織隊員到達現場進行搶救,做好事故現場警戒、有關人員的安全疏散工作和泄露搶修工作,控制事故現場,防止事態的擴大。

4、煉鐵應急救援隊長在事故后應清點人數,分析原因,做好記錄并上報煉鐵廠部。

5、應急響應部門和有關人員接到報告后,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

6、外部援救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應按照應急救援措施,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實施有效搶救,避免事故擴大。

4應急搶救、控制措施

煤氣中毒事故的現場與一般其它事故的現場不同,爆炸、坍塌、機械事故等發生后現場不保持原有的危險狀態,而中毒事故發生后現場一般保持原有的危險狀態。因此進行中毒事故搶救時,施救人員必須首先做好個人自身的防護(救護人員進行事故現場必須佩戴煤氣報警器和空氣呼吸器)。

4.1將中毒者迅速及時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如高空平臺無煤氣污染的地方),如在室內應移至室外通風良好的安全場所,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紐扣、腰帶,并注意保暖,并指派專人維持秩序。

4.2如出現頭痛、惡心、眩暈、嘔吐的輕度中毒者,吸入新鮮空氣或進行適當的補氧,其中毒癥狀即可迅速清除。輕微中毒者,可直接送往附近醫院、衛生所急救。

4.3如出現意識模糊、口吐白沫等癥狀的中度中毒者,應通知煤氣防護站,立即進行現場輸氧,待其恢復知覺,呼吸正常后,再送附近醫院、衛生所治療,如有高壓氧艙可進艙治療。

4.4如出現失去知覺,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的重度中毒后,應立即通知煤氣防護站和醫院現場急救。中毒者呼吸停止時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強制蘇生,在恢復知覺前不能用車送往較遠的醫院;中毒者身上沒有出現尸斑或未經醫務人員允許,不得停止急救。就近送往醫院時,途中應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并應有醫護人員護送。

4.5在搶救中毒人員的同時,因現場還保持原有危險狀態,因此應對現場進行控制,嚴禁火種和其他人員進入,要保持現場空氣流通。室內應打開門窗通風,將有毒氣體排出與稀釋,難以進行自然通風的場所,應采用防爆型通風設備強制通風。

應急救援隊職責:隊長:發生事故后立即組織應急救援隊進行有效的搶救。

副隊長:立即帶領救援隊員到現場進行搶救。

隊員:在隊長或副隊長的領導下,積極開展救援工作。

揮領導小組認為事故較大,有可能超出本廠應急處置能力時,要及時向公司有關機構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應及時研究應對方案,采取預警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