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體二氧化碳安全技術說明書

液體二氧化碳安全技術說明書

2024-07-23 閱讀 2012

第一部分化學品名稱化學品中文名稱:液體二氧化碳化學品英文名稱:liquidCarbondio*ide第二部分地區成分/組成信息化學品名稱純品/混合物*ASNO有害成分濃度液體二氧化碳純品124-38-9二氧化碳≥99%第三部分危險性概述危險性類別:第2.2類不燃氣體侵入途徑:吸入和皮膚接觸健康危害:本身無毒。但空氣中濃度超過3%時能出現呼吸困難、頭痛眩暈、嘔吐等。10%以上時出現視力障礙、痙攣、呼吸加快、血壓升高、意識喪失。25%以上時,出現神經抑制、昏睡、痙攣、窒息至死。接觸液體二氧化碳可引起凍傷。環境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產生溫室效應爆炸危險:盛裝液體二氧化碳容器遇明火高溫,器內壓力升高有開裂爆炸危險。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用水沖洗,就醫眼睛接觸: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輸氧,如呼吸和心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術并及時就醫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險特性:盛裝液體二氧化碳的設備與容器遇高溫、明火有爆炸危險,流速過快容易產生和積聚靜電。有害燃燒物:無滅火方法及滅火劑:用水冷卻設備或容器,選用適合周圍火源的滅火劑第六部分泄漏應急處理應急處理:迅速撤離現場保持現場通風。穿戴防護用具進入現場堵漏氣瓶泄漏無法堵漏時,將其移至空曠安全處放空。液體二氧化碳泄漏要有防寒護具第七部分操作處置與儲存操作處置注意事項:密封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守操作規程,持證上崗。充裝時按充裝系數要求控制充裝量嚴禁超裝。接觸二氧化碳要穿戴好護具防止凍傷。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通風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氣瓶應有防倒措施,大于10立方米貯槽不能放在室內。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體防護最高允許濃度:中國MAC(mg/m3)18000監測方法:化學分析工程控制:生產過程密閉,加強通風。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人員撤離現場,緊急事態搶救佩戴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呼吸器。眼睛防護:戴面罩。手防護:戴防寒手套。其它防護:工作現場禁止煙火,工作前避免飲用酒精性飲料。進行就業前和定期體檢。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觀與性狀:無色無味,不燃氣體熔點:(0C)-56.6相對密度(水=1):0.9295沸點:(0C)-78.5(升華點)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1.53飽和蒸汽壓(Kpa):3485.6kpa(0C)臨界溫度:(0C)31.0臨界壓力(Mpa):7.382溶解性:能熔于水,烴類及大多數有機溶劑。主要用途:冷卻劑、焊接、鑄造工業、滅火劑、化工原料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性穩定性:穩定禁配物:活潑金屬避免接觸的條件:明火高熱(容器盛裝時)聚合危害:不發生分解產物:無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急性中毒:二氧化碳沒有毒性,但二氧化碳濃度高時就會改變血液的PH值,長時間吸入二氧化碳將引起代謝障礙。當空氣中濃度超過3%時能出現呼吸困難、頭痛眩暈、嘔吐等。濃度超過10%時出現視力障礙、痙攣、呼吸加快、血壓升高、意識喪失。濃度超過25%以上時,出現神經抑制、昏睡、痙攣、窒息死亡。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生態降解:未查明非生物降解:無其它害處:對環境有影響如溫室效應。第十三部分廢棄處置廢氣物性質:非危險廢氣物廢氣處置方法:排入大氣。第十四部分運輸信息危險貨物編號:22019(氣)22020(液)UN編號:1013(氣)2187(液態)1845(固)包裝標志:不可燃氣體包裝分類:Ⅲ包裝方法:氣瓶,低溫容器運輸注意事項:防止日光曝曬,不能靠近高溫火源,氣瓶戴瓶帽和防震圈,氣瓶搬運過程中不能拋、滾、滑、空運、鐵路限量運輸。槽車運輸槽內壓力不能超壓。第十五部分法規信息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生產,使用、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

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標志(GB13690-1992)將其劃為第2.2類中不燃氣體

篇2:液體二氧化碳低溫貯槽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就先了解說明書要求及關的要求。

2、貯槽在運行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安全閥、壓力表、液體計工作是否正常,閥門管路是否有泄漏,有無異常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定期校驗,壓力表,安全閥、液體計應按規定期進行校驗,并加鉛封。

4、管道,閥門凍結堵塞時,嚴禁用重物敲擊,火燒或冷水噴漆淋等方法解凍。

5、當槽內液體用盡時,必須立即關閉全部閥門,防止潮溫空氣,灰塵等進入閥門管道及內槽。

篇3:二氧化碳低溫液體泵操作規程

1、低溫液體泵每次運轉前必須預先冷卻,不允許泵在熱狀態下開車。泵的預冷是打開進、出液管道上的閥門,使泵體溫度下降到操作溫度,再轉動皮帶輪觀察有無卡住現象。

2、介質進泵必須保證有5℃左右的過冷度,通過提高介質的進口壓力調整過冷度,最高壓力不得超過0.6MPa(表壓)。

3、全開排液管路上的閥門,點動電機,檢查電機轉向正確后,啟動電機,使泵無負荷運轉,觀察泵的運轉是否正常。

4、當泵無負荷運轉正常時,可逐漸關小排液管路上排液閥,使排液壓力升到5Mpa.

5、當泵在低壓運轉正常時,應注意觀察活塞桿處有無滲漏和結冰。若有小滲漏,可擰緊活塞桿靠傳動箱的拼緊螺母。若仍然滲漏,必須將拼緊螺母松出幾圈重新擰緊;泵每次停止工作后,應將拼緊螺母松出幾圈,待到下次使用時再擰緊,泵運轉時間較長,活塞桿處泄漏較大無法排除,應更換密封圈。

6、上述工作全部進行完畢后,可將排液壓力升至16.5Mpa.

7、泵的停車:首先關閉電動機,然后關閉進液管道上的閥門,放空泵頭低溫液體后,關閉排液管道上的閥門。

?8、隨時注意泵在運轉時的響聲,若發現異常響聲應立即停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