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貯存系統安全技術措施
1危險性分析
硝酸貯存系統的危險性一是由其物質特殊的理化特性決定,二是取決于貯存設施系統安全性與可靠性,三是對系統的操作與管理,其危險性主要表現為:
1.1介質易揮發性
硝酸受光或熱的作用或在放置中變黃。硝酸在空氣中發煙(NO*),尤其是在貯罐下料過程及濃硝酸稀釋放熱過程中,嚴重影響著貯罐內物料的穩定性。在這些過程中貯罐呼吸閥口處、排放管口發煙最嚴重,易對周圍環境產生污染,易腐蝕周圍設施、設備。
1.2介質強腐蝕性
硝酸有強腐蝕性及強氧化性,尤其是溫度超高時,腐蝕性極強。這就對管道、貯罐材質的抗腐蝕性提出了嚴格要求,對收付料泵結構形式亦相對要求密封。硝酸大量泄漏時極易對設備基礎、貯罐區地面、不水道造成嚴重腐蝕。
1.3介質稀釋放熱性
能與水以任何比例相混溶,同時伴隨大量的熱量,需及時進行熱交換處理,降低貯存與下料溫度,盡量降低其溫度對揮發性的作用
1.4強氧化性
遇H發孔劑、松節油立即燃燒。遇木屑強烈氧化以致起火燃燒。遇氰化物則主生劇毒氣體。與氨、硫化氫、二氫化碳等混合時有爆炸的危險。烴類及硝基化合物溶解在硝酸中能形成一種液體炸藥,某些有機物遇到濃硝酸能引起燃燒。
1.5毒性
吸入較大量硝酸霧及蒸氣時刺激呼吸道。嚴重者經數小時至48小時產生肺水腫,可致死。濃硝酸可引起嚴重灼傷。
1.6現行設計規范缺陷
石油化工企業現行規范中,對無機酸的貯罐設計規范一般仍遵循石油化工貯罐設計規范有關要求,對于貯罐系統設計防環境污染、防腐蝕、人身安全無具體設計規范要求。
1.7施工安裝缺陷
施工選材與設計要求不相符,或者施工焊接方法不正確,焊接工藝不規范,焊接存在氣孔、夾渣等,易主生腐蝕而泄漏。
1.8操作與管理缺陷
人工操作進行卸車,且收付料泵開停未實施遠程控制;操作人員缺乏對其危險性的認識,未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2安全技術措施
針對硝酸的特殊性,以及系統物質的貯存和收付過程可能出現的危害,必須采取一系列預防污染、腐蝕和人身傷害。
2.1貯存結構設計安全
對T10230設計為Ф7500×800、V400m3。介質:硝酸濃度75%。設計溫度、設計壓力——采用常溫、常壓、拱頂結構設計。必須考慮貯罐收付料及氣相壓力的存在,防止負壓、正壓發生面損壞貯罐,因此項部設置Ф100的吸氣閥,輔助設置Ф100的氣相排空管,且氣相經吸收槽吸收NO*并利用。設置單法蘭液位遠傳及光纖液位計,防止液位失真、滿罐發生。貯罐作防雷接地處理。
2.2材質選用安全
T10230B貯罐材質為00Cr19Ni11(304L);管道與閥門、法蘭等使用不銹鋼或帶內襯四氟材料碳鋼管,吸氣閥選用不銹鋼。
2.3系統選址及防污染處理
系統應與酸堿罐區分類布置。應布置在地區性長年下風側偏僻處。系統應與氨、烴類物質貯存保持防火防爆距離。系統設置防事故跑料隔堤,且設備基礎、明溝、隔堤應防酸腐蝕外理。清污分流,清洗、排污水直排放至中和池。
2.4系統泄漏處理與防范
系統管道、貯罐的發裝施工焊接應有明確的焊接規范和驗收要求,宜使用氬弧焊接。收付料泵選用耐蝕密封式屏蔽泵,并設有遠距離開停操作開關。實施現場控制和DCS系統操作控制。
2.5系統操作安全
按稀釋濃度、產生熱量及熱交換能力,確定混合比。系統貯罐設置安全高度以貯罐體積容量的90%確定。卸車采用真空卸車系統,在現場設置噴淋沖洗設施,并配置個人防酸用品防酸性7#濾罐和面具,防酸工作服、全面罩及空氣呼吸器。
2.6貯存安全運行工藝及設備控制
a)貯存工藝指標
T10230:介質:硝酸,安全容量系數:0.9,貯存低液位:0.5,安全高度:7.2,安全容量:360m3,操作溫度小于70℃,操作壓力:常壓。
b)動設備工藝指標
付料泵P10230-DGB-WG3.0/9.0:操作溫度小于70℃,流量:1。39L/s,密度:1.32kg/L,壓力:1.3Mpa,電壓:38V,功率:11Kw,進出口管徑:40mm.
收料泵P10231-IHZ80-65-160:常溫,密度:1.5kg/L,流量:13.9L/s,壓力:0.4Mpa,電壓:380V,功率:15kW,進出口管徑:100mm。
以上下班措施我們已經在己內酰胺硝酸貯存系統生產中運用,獲得成功。這些措施的采用,確保了該系統的運行安全,實現了環境無污染。
3安全技術建議
3.1加強管理優化工藝操作降低操作過程泄漏
a)建立定期設備維修制度和制定硝酸工藝控制指標。
b)在卸料時,切實控制硝酸與工藝水的混合比,開啟熱交換器,控制下料溫度。
c)定期對吸氣閥、排空管及吸收系統進行檢查,確保其完好。
3.2改進儲罐結構和材料完善卸車工藝設計
a)儲罐建議設置內浮頂式結構或配套設置排空吸收系統。
b)對儲罐區配套設計加堿中和設施,選用新型儲罐材料(如304L)、機泵等。
c)對卸車鶴管加以改進,實現自動化操作控制等。
篇2:硝酸銨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一、作業前
1、參加作業的人員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掌握貨物性質、安全質量措施和應急預案后,方可上崗作業。
2、作業現場需遠離火源、電源、熱源,嚴禁進行焊接等高溫作業。貨物嚴禁與水接觸或受潮,避免與可燃物接觸。嚴禁貨內混入硫磺、木屑、燃料油等雜質。嚴禁攜帶煙火進入作業現場。
3、作業前理保人員要召集工前會,講明作業的有關安全質量要求。
4、理保人員要在庫內劃定專用區位,嚴禁堆碼在低洼處,將作業及堆碼區位清掃干凈,備好苫蓋鋪墊用的編織蓬布,預留一定的垛距。苫蓋時需使用專用篷布,由公司專門配備,放置在805庫專門位置,用完后原處存放,嚴禁流出。
5、參加作業的機械、車輛要保證完好,禁止使用有漏油現象的機械、車輛,嚴防跑、冒、滴、漏。
6、工人須穿戴好防護用品,扎好袖口。飲食、飲水、大小便前要洗手、洗臉。
二、作業中
1、集中存放,裝卸機械應緩慢行進,標準負荷降低25%,裝鉤要牢固,穩起穩落以減少運輸的摩擦、撞擊,嚴禁摔碰、拖拉、翻滾、倒置,防止斷系。練習車手、學習司機不準操作。
2、工人裝卸時要輕拿輕放,防止包裝破損、污染,保證安全。
3、理保人員要在現場收貨,提出碼垛要求。
4、作業場地要及時清掃,確保現場無撒漏。撒漏的地角貨物應在庫內單獨設立的地點存放,少量的通知隊進行監督,稀釋后排入廢水系統;大量的應通知業務部聯系貨主盡快拉走。
5、要及時清擦碼垛的污染大袋,做到不清擦不上垛。
6、作業區域50米以內嚴禁用明火。
7、外來汽車不戴防火帽嚴禁駛入庫內。
8、理保人員負責作業全過程的安全質量監管,及時糾正、考核不合格項,杜絕任何不安全因素的產生。
9、機械碼垛時不能將輪胎靠在包上。
三、作業后
1、將作業區清理干凈,符合本措施要求。
2、理保人員經檢查確認貨物收發無誤后,標明貨垛牌,做到原殘、工殘分別堆碼,明確標識。
3、作業完畢后鎖好大門,由專人24小時巡回檢查,確保萬無一失。
四、保管
1、保管員每日上下午各進行一次倉庫檢查,并開門通風兩小時。
2、理保人員收發貨時要認真核對數量、標志等,按單收發,防止差錯。對外來人員入庫進行登記,隨時陪同。離庫前要關燈、關門、上鎖。
3、倉庫內嚴禁存放與之相抵觸的貨物。
五、應急處理
1、遇有火情,理保員應立即報警并向隊報告,安排工人在庫外接應消防車。組織工人用滅火器材(水、沙土)在上風頭滅火,避免溶液流到易燃貨物處。
2、若出現中毒者,將其移至新鮮空氣處,并立即送醫院救治。
3、皮膚接觸貨物后,用水沖洗。
4、做好各項應急處理的記錄。
2012年6月
篇3:硝酸貯罐安全操作規程
1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硝酸貯罐的安全操作內容及要求。
本規程適用于硝酸貯罐操作工崗位。
2內容
2.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培訓合格后上崗;上崗前正確佩戴安全帽、手套等勞動防護用品。員工著裝必須三緊;女工發辮必須盤在安全帽內,不準穿短褲、高跟鞋、拖鞋。
2.2作業前,應認真檢查貯罐及管道是否完好,貯罐周圍上是否有人及障礙物,確認安全后方可操作。
2.3作業現場嚴禁煙火,禁止在儲罐附近接打移動電話。
2.4硝酸管道嚴禁站人,嚴禁重壓敲擊。
2.5嚴禁在硝酸罐及周圍擺放易燃物、可燃物、助燃物和其它危險化學品。
2.6作業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監護。
2.7處理故障時,必須先關閉管道閥門,掛好安全警示牌,排空管道內余酸,并用水沖洗,確認無余酸后才能進行。
2.8班中必須檢查罐體閥門、泵等,并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
2.9濃硝酸貯量不允許超過貯罐容積的80%。
2.10操作硝酸閥門時,必須緩慢開啟,謹慎操作。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關閉閥門。
2.11作業完成后應及時洗手。
2.12工作場所及時通風換氣,保證工作場所空氣清新。
2.13認真填寫好原始記錄,做好本崗位環境衛生工作,保持設備清潔。
2.14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