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綸纖維重點設備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重點部位及設備
(一)重點部位
用濕法成形的聚乙烯醇纖維裝置的重點部位主要為原液制備、后加工中的縮醛化及化纖倉庫。現分述如下:
1.原液制備
聚乙烯醇纖維生產中,片狀PVC樹脂的原液制備是直接影響紡絲絲束成形質量的一道重要生產工序。除要采用水洗除去醋酸鈉等雜質外,還要調節黏度,制得一定濃度的PVA原液。因此,工藝控制上,這是一個重點生產部位。但由于聚乙烯醇易溶于水,且又以大量水作溶液,在水溶液中進行水洗和溶解作業的,故勞動安全衛生上的問題不多。
2.縮醛化
在聚乙烯醇纖維生產的后加工處理中,有一個縮醛化過程,其目的是對纖維進行縮醛化,以賦予纖維以較好的親水性,進一步提高其耐熱水性和玻璃化溫度。故這是一個改進纖維產品的重要生產過程。同時,因縮醛化過程實質上是用醛化液與纖維進行液固相醛化反應來完成的,而醛化液涉及到甲醛和硫酸兩個危險化學物品,存在勞動安全和職業衛生方面的問題。鑒于此,縮醛化亦是一個重點生產部位。
3.化纖倉庫
聚乙烯醇及纖維產品與聚酯和聚酰胺6及纖維產品一樣,其火災危險性等級同屬丙類,故化纖倉庫也是一個重點部位。因此,其倉庫儲存的安全防火性有著嚴格的要求,倉庫內的垛距、堆距、間距、通道、通風、采光等要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予以布置和設計。
(二)重點設備
1.紡絲機
紡絲機是聚乙烯醇纖維成形的主要紡絲機械。聚乙烯醇原液經過計量和過濾后,進入紡絲機中的噴絲頭,在此紡絲成形為絲束。因此,紡絲機是紡絲成形加工的“龍頭”設備。
2.凝固浴槽
凝固浴槽是重要的濕法紡絲成形固化設備。在凝固浴槽中,從紡絲機噴絲頭來的源源不斷的絲束,在芒硝溶液(即Na2S04凝固液)中,在硫酸鈉含量約400—4206/L和凝固液溫度為45℃左右的工藝條件下,不斷通過移動、凝固成初生纖維。
3.各類旋轉型紡絲機械
這主要包括在聚乙烯醇纖維后加工中一系列旋轉型紡絲機械,諸如牽引機、干燥拉伸機、預熱機、干燥延伸機、冷卻機、卷繞機、切斷機等,其一個共性特點是在馬達高速旋轉帶動下,通過變速齒輪、滾輥、傳動軸和傳動帶的快速轉動,將初生纖維按工藝過程進行牽伸、預熱、干燥、冷卻、卷繞、切斷等加工步驟,制得所需的短纖維產品。這類機械主要應防止人員在生產操作過程的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也要防止燙傷、割傷、切斷等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這是勞動保護工作的重點之處。
4.打包機
打包機是聚乙烯醇纖維產品打包成型的專門機器。如果安全限位鎖定裝置失靈;或在操
存、檢修時違反安全操作、檢修規程,極易發生擠壓性工傷事故。打包機俗稱“老虎機”,存在著重要的事故預防上的問題。
二、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一)危險危害因素分析
根據聚乙烯醇纖維裝置的生產特性、工藝介質、設備條件等各種原因,其危險危害因素—般包括有中毒、腐蝕、高溫、噪聲、機械危害、火險、現場跌滑等危險現象。
(1)聚乙烯醇纖維后加工中的縮醛化,因為是通過醛化液與纖維進行液固相醛化反應完成的,醛化液則由甲醛和硫酸配制而成,甲醛既有強刺激性和一定的毒性(還屬易燃物),硫酸是強腐蝕劑,加上醛化反應是一個有機化學反應,因此防中毒,特別是防對人體刺激過敏和防腐蝕是聚乙烯醇纖維的一個重要的危險危害因素。
(2)聚乙烯醇纖維裝置在原液配制時有一個脫泡桶中原液夾套加熱脫泡過程,脫泡溫度妾近lOO℃;在后加工時有一個高溫熱處理過程,即高溫凝固浴槽加熱、高溫干燥拉伸[絲束。表面溫度達(125±5)℃]以及預熱加熱(絲束表面溫度進一步上升至225—230℃)等工序。因此,在脫泡和集束絲后加工熱處理操作工序的周圍環境均有較高的溫度,尤其是夏季高溫季節最高環境溫度可接近40%。當環境溫度高過體溫且處相對濕度較高時,使人體散熱發生困難,加劇了體溫調節機能的緊張活動,使人感到不適,而且隨著人體大量出汗,會造成人的體內水、鹽排出增加而影響健康,嚴重的甚至可發生中暑現象。
(3)在眾多旋轉型紡絲機械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噪聲。當操作人員在噪聲環境中作業寸,會感到有刺耳、不舒服的感覺,時間長久了易損傷聽覺器官,甚至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耳聾。噪聲還能對人的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
(4)在紡絲后加工過程中,牽伸、預熱、干燥、冷卻、卷繞、切斷等大量旋轉件的高速轉動,如操作人員作業不當或產生誤操作甚至違章作業,就會導致機械傷害人身事故的發生。
(5)在紡絲后處理過程中,對定型后的絲束進行烘干作業時,涂在纖維上的油劑會蒸發到烘箱壁上,日積月累烘箱壁上的油污增高,有可能發生燃燒事故。另外,在醛化液配制中,甲醛蒸氣的泄漏,也有可能發生遇火種著火事故。
(6)由于聚乙烯醇纖維裝置歸屬丙類火災危險性裝置,所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質和化纖產品的儲存和堆放不當,建筑物的防護措施沒有完全到位,都將可能引起火災和中毒事故的發生。
(7)裝置內工作平臺四周的防護欄桿高度若未達到國家標準規定要求,操作人員或施工安裝人員在操作或施工安裝作業時,易發生人員墜落、機具墜落傷人事故。防護欄桿下擋板未安裝或不按規定安裝,也會引起物體墜落,導致高空下落擊傷人員或打擊、砸壞設備、管線的事故。
(8)打包機生產或檢修時,若違反安全操作檢修規程,很容易發生擠壓或致人傷害事故。
(9)化纖庫房電瓶車、氣鏟車、貨車等運輸車輛頻繁地進出裝置內外,易造成交通故。如果使用柴油叉車在車間內運輸工、料件,由于行程與速度的限制,車輛頻繁啟動,柴油廢氣長期呈未完全燃燒排放狀態,在裝置打包處排氣通風設備工效有限的條件下,將導致柴油廢氣長期停留并彌漫在車間環境空氣中。柴油機排出的氣霧(顆粒<1m),根據國外有關報道,對人體可能造成嚴重的危害。
(二)防范措施
1.防毒防腐措施
聚乙烯醇纖維后加工縮醛化要提高設備的密封性能,特別要重視醛化液配制時的設備容器的密閉性,嚴防甲醛外泄和硫酸外漏濺落;醛化液配制系統要有抽風、排風設施,將有刺激性的甲醛氣排至界外;醛化液配制設備要選用耐腐蝕材料,廢料排放既要有抗腐性,又要有圍堰,并排至專門的廢液處理系統,醛化液配制作業人員要采取嚴密的個人勞動防護撮施,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防止發生刺激窒息性事故和人體灼傷事故。
2.防高溫危害措施
有蒸汽加熱和電加熱的高溫設備、管線,均要有保溫防燙措施;在原液制備、紡絲及后處理工段,對高溫季節部分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崗位,采用有效的通風降溫和調節空氣質量的技術措施。例如加強對高溫高濕崗位的局部送風或強制性通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增設鹽水冷凍系統吹送冷風。如果經濟條件或現有技術措施難以做到局部或強制性送風、通風的話,對特殊的高熱高濕崗位,在夏令高溫季節,或采用崗位輪換法適當縮短操倒人員崗位作業時間,或在工作場所設立現場值勤室,室內通人冷風或加設空調,門、窗雙劇隔音密閉,使操作人員在作業的間隙時間里有憩息的場所,以減少高溫高濕及噪聲的危害檢修人員到高溫高濕崗位進行檢維修時,要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操作人員作業時要穿長袖、長褲工作服,防止高溫燙、灼傷。
3.防噪聲危害措施
(1)設備選型上要選擇低噪聲設備,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或加強防震、避震措施,力求把裝置環境的噪聲控制在國家標準要求的范圍之內。(2)嚴格控制蒸汽泄漏。發現蒸汽泄漏,積極采取堵漏、消漏措施,避免由于蒸汽泄制造成的大量噪聲。
(3)在噪聲長期超標的作業環境,可增設現場值勤室,既隔音又避高溫高濕;操作人員走出現場值勤室作業時,自覺佩戴防噪聲護耳器具,防止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4.防機械危害措施
首先要求操作人員作業時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杜絕誤操作或違章作業。第二,要有可靠的有效安全緊急停車裝置,緊急停車裝置按鈕應有醒目標記和安全顯著的位置。第三在處理牽伸、卷曲等絲束不正常運行時,要采取降速或停車處理方法。鉤絲時,要集中精神,果斷處理,防止在出口處鉤絲作業中發生鉤手事故。第四,對裝置內各種化纖設備,凡傳動部分有外露高速旋轉機體的,均應加設安全防護罩;對不能設置防護罩的轉動設備,則應設置防護欄桿,周圍應保持有一定的操作活動空間,作業時要格外小心,避免發生機械傷害事故。第五,裝置內的工作平臺防護欄桿、扶梯、欄桿下擋板都要嚴格按國家標準規定要求設置,防止發生人員的高空墜落或物體下落打擊事故;樓板吊裝孔、預留孔要有加蓋安全措施;設備、管道穿樓板孔隙,要有防護欄桿或圍堰防撞措施;檢修安裝人員應文明施工、安全作業,嚴禁將工器具或物體亂放亂丟亂拋,并要做到進現場佩戴安全帽,登高作業戴好安全帶,有專人監護,對登高、起重等特殊作業須辦理安全作業票審批手續。
5.其他預防措施
(1)為防現場濕滑而發生人員摔跤跌傷事故,地面鋪設材料應有防滑措施。
(2)縮醛化工序應設置淋浴洗眼器,便于發生甲醛泄漏、硫酸飛濺傷人時的應急處理。
(3)裝置廠房內,為便于人員應急事故的疏散,在進出口直接通向走道處應設置應急燈和逃生標志。
(4)為防止發生廠內車輛事故,在有車輛通行的廠區道路,要有限速行駛交通標志;在彎道交叉路口的橫凈距范圍內,不得有妨礙駕駛員視線的障礙物;裝置廠房內車輛行駛道路應有防滑措施以及標志明顯的防撞柱。
(5)特種設備(如起重設備、廠內機動車輛等)、特種機械(如客貨兩用電梯等)應由有資質的專業檢測單位進行檢測,經地方政府勞動部門審批合格,辦理使用證手續后方可使用。電工、起重工、焊工、機動車輛駕駛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有特種作業合格證書才能上崗作業。
(6)安全用電措施
可以參照前三節聚酯纖維、聚酰胺6纖維和聚丙烯腈纖維中的安全用電措施實行。
篇2:維綸纖維重點設備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重點部位及設備
(一)重點部位
用濕法成形的聚乙烯醇纖維裝置的重點部位主要為原液制備、后加工中的縮醛化及化纖倉庫。現分述如下:
1.原液制備
聚乙烯醇纖維生產中,片狀PVC樹脂的原液制備是直接影響紡絲絲束成形質量的一道重要生產工序。除要采用水洗除去醋酸鈉等雜質外,還要調節黏度,制得一定濃度的PVA原液。因此,工藝控制上,這是一個重點生產部位。但由于聚乙烯醇易溶于水,且又以大量水作溶液,在水溶液中進行水洗和溶解作業的,故勞動安全衛生上的問題不多。
2.縮醛化
在聚乙烯醇纖維生產的后加工處理中,有一個縮醛化過程,其目的是對纖維進行縮醛化,以賦予纖維以較好的親水性,進一步提高其耐熱水性和玻璃化溫度。故這是一個改進纖維產品的重要生產過程。同時,因縮醛化過程實質上是用醛化液與纖維進行液固相醛化反應來完成的,而醛化液涉及到甲醛和硫酸兩個危險化學物品,存在勞動安全和職業衛生方面的問題。鑒于此,縮醛化亦是一個重點生產部位。
3.化纖倉庫
聚乙烯醇及纖維產品與聚酯和聚酰胺6及纖維產品一樣,其火災危險性等級同屬丙類,故化纖倉庫也是一個重點部位。因此,其倉庫儲存的安全防火性有著嚴格的要求,倉庫內的垛距、堆距、間距、通道、通風、采光等要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要求予以布置和設計。
(二)重點設備
1.紡絲機
紡絲機是聚乙烯醇纖維成形的主要紡絲機械。聚乙烯醇原液經過計量和過濾后,進入紡絲機中的噴絲頭,在此紡絲成形為絲束。因此,紡絲機是紡絲成形加工的“龍頭”設備。
2.凝固浴槽
凝固浴槽是重要的濕法紡絲成形固化設備。在凝固浴槽中,從紡絲機噴絲頭來的源源不斷的絲束,在芒硝溶液(即Na2S04凝固液)中,在硫酸鈉含量約400—4206/L和凝固液溫度為45℃左右的工藝條件下,不斷通過移動、凝固成初生纖維。
3.各類旋轉型紡絲機械
這主要包括在聚乙烯醇纖維后加工中一系列旋轉型紡絲機械,諸如牽引機、干燥拉伸機、預熱機、干燥延伸機、冷卻機、卷繞機、切斷機等,其一個共性特點是在馬達高速旋轉帶動下,通過變速齒輪、滾輥、傳動軸和傳動帶的快速轉動,將初生纖維按工藝過程進行牽伸、預熱、干燥、冷卻、卷繞、切斷等加工步驟,制得所需的短纖維產品。這類機械主要應防止人員在生產操作過程的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也要防止燙傷、割傷、切斷等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發生。這是勞動保護工作的重點之處。
4.打包機
打包機是聚乙烯醇纖維產品打包成型的專門機器。如果安全限位鎖定裝置失靈;或在操
存、檢修時違反安全操作、檢修規程,極易發生擠壓性工傷事故。打包機俗稱“老虎機”,存在著重要的事故預防上的問題。
二、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一)危險危害因素分析
根據聚乙烯醇纖維裝置的生產特性、工藝介質、設備條件等各種原因,其危險危害因素—般包括有中毒、腐蝕、高溫、噪聲、機械危害、火險、現場跌滑等危險現象。
(1)聚乙烯醇纖維后加工中的縮醛化,因為是通過醛化液與纖維進行液固相醛化反應完成的,醛化液則由甲醛和硫酸配制而成,甲醛既有強刺激性和一定的毒性(還屬易燃物),硫酸是強腐蝕劑,加上醛化反應是一個有機化學反應,因此防中毒,特別是防對人體刺激過敏和防腐蝕是聚乙烯醇纖維的一個重要的危險危害因素。
(2)聚乙烯醇纖維裝置在原液配制時有一個脫泡桶中原液夾套加熱脫泡過程,脫泡溫度妾近lOO℃;在后加工時有一個高溫熱處理過程,即高溫凝固浴槽加熱、高溫干燥拉伸[絲束。表面溫度達(125±5)℃]以及預熱加熱(絲束表面溫度進一步上升至225—230℃)等工序。因此,在脫泡和集束絲后加工熱處理操作工序的周圍環境均有較高的溫度,尤其是夏季高溫季節最高環境溫度可接近40%。當環境溫度高過體溫且處相對濕度較高時,使人體散熱發生困難,加劇了體溫調節機能的緊張活動,使人感到不適,而且隨著人體大量出汗,會造成人的體內水、鹽排出增加而影響健康,嚴重的甚至可發生中暑現象。
(3)在眾多旋轉型紡絲機械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噪聲。當操作人員在噪聲環境中作業寸,會感到有刺耳、不舒服的感覺,時間長久了易損傷聽覺器官,甚至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耳聾。噪聲還能對人的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
(4)在紡絲后加工過程中,牽伸、預熱、干燥、冷卻、卷繞、切斷等大量旋轉件的高速轉動,如操作人員作業不當或產生誤操作甚至違章作業,就會導致機械傷害人身事故的發生。
(5)在紡絲后處理過程中,對定型后的絲束進行烘干作業時,涂在纖維上的油劑會蒸發到烘箱壁上,日積月累烘箱壁上的油污增高,有可能發生燃燒事故。另外,在醛化液配制中,甲醛蒸氣的泄漏,也有可能發生遇火種著火事故。
(6)由于聚乙烯醇纖維裝置歸屬丙類火災危險性裝置,所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質和化纖產品的儲存和堆放不當,建筑物的防護措施沒有完全到位,都將可能引起火災和中毒事故的發生。
(7)裝置內工作平臺四周的防護欄桿高度若未達到國家標準規定要求,操作人員或施工安裝人員在操作或施工安裝作業時,易發生人員墜落、機具墜落傷人事故。防護欄桿下擋板未安裝或不按規定安裝,也會引起物體墜落,導致高空下落擊傷人員或打擊、砸壞設備、管線的事故。
(8)打包機生產或檢修時,若違反安全操作檢修規程,很容易發生擠壓或致人傷害事故。
(9)化纖庫房電瓶車、氣鏟車、貨車等運輸車輛頻繁地進出裝置內外,易造成交通故。如果使用柴油叉車在車間內運輸工、料件,由于行程與速度的限制,車輛頻繁啟動,柴油廢氣長期呈未完全燃燒排放狀態,在裝置打包處排氣通風設備工效有限的條件下,將導致柴油廢氣長期停留并彌漫在車間環境空氣中。柴油機排出的氣霧(顆粒<1m),根據國外有關報道,對人體可能造成嚴重的危害。
(二)防范措施
1.防毒防腐措施
聚乙烯醇纖維后加工縮醛化要提高設備的密封性能,特別要重視醛化液配制時的設備容器的密閉性,嚴防甲醛外泄和硫酸外漏濺落;醛化液配制系統要有抽風、排風設施,將有刺激性的甲醛氣排至界外;醛化液配制設備要選用耐腐蝕材料,廢料排放既要有抗腐性,又要有圍堰,并排至專門的廢液處理系統,醛化液配制作業人員要采取嚴密的個人勞動防護撮施,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防止發生刺激窒息性事故和人體灼傷事故。
2.防高溫危害措施
有蒸汽加熱和電加熱的高溫設備、管線,均要有保溫防燙措施;在原液制備、紡絲及后處理工段,對高溫季節部分溫度較高、濕度較大的崗位,采用有效的通風降溫和調節空氣質量的技術措施。例如加強對高溫高濕崗位的局部送風或強制性通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增設鹽水冷凍系統吹送冷風。如果經濟條件或現有技術措施難以做到局部或強制性送風、通風的話,對特殊的高熱高濕崗位,在夏令高溫季節,或采用崗位輪換法適當縮短操倒人員崗位作業時間,或在工作場所設立現場值勤室,室內通人冷風或加設空調,門、窗雙劇隔音密閉,使操作人員在作業的間隙時間里有憩息的場所,以減少高溫高濕及噪聲的危害檢修人員到高溫高濕崗位進行檢維修時,要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操作人員作業時要穿長袖、長褲工作服,防止高溫燙、灼傷。
3.防噪聲危害措施
(1)設備選型上要選擇低噪聲設備,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或加強防震、避震措施,力求把裝置環境的噪聲控制在國家標準要求的范圍之內。(2)嚴格控制蒸汽泄漏。發現蒸汽泄漏,積極采取堵漏、消漏措施,避免由于蒸汽泄制造成的大量噪聲。
(3)在噪聲長期超標的作業環境,可增設現場值勤室,既隔音又避高溫高濕;操作人員走出現場值勤室作業時,自覺佩戴防噪聲護耳器具,防止噪聲對人體的危害。
4.防機械危害措施
首先要求操作人員作業時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杜絕誤操作或違章作業。第二,要有可靠的有效安全緊急停車裝置,緊急停車裝置按鈕應有醒目標記和安全顯著的位置。第三在處理牽伸、卷曲等絲束不正常運行時,要采取降速或停車處理方法。鉤絲時,要集中精神,果斷處理,防止在出口處鉤絲作業中發生鉤手事故。第四,對裝置內各種化纖設備,凡傳動部分有外露高速旋轉機體的,均應加設安全防護罩;對不能設置防護罩的轉動設備,則應設置防護欄桿,周圍應保持有一定的操作活動空間,作業時要格外小心,避免發生機械傷害事故。第五,裝置內的工作平臺防護欄桿、扶梯、欄桿下擋板都要嚴格按國家標準規定要求設置,防止發生人員的高空墜落或物體下落打擊事故;樓板吊裝孔、預留孔要有加蓋安全措施;設備、管道穿樓板孔隙,要有防護欄桿或圍堰防撞措施;檢修安裝人員應文明施工、安全作業,嚴禁將工器具或物體亂放亂丟亂拋,并要做到進現場佩戴安全帽,登高作業戴好安全帶,有專人監護,對登高、起重等特殊作業須辦理安全作業票審批手續。
5.其他預防措施
(1)為防現場濕滑而發生人員摔跤跌傷事故,地面鋪設材料應有防滑措施。
(2)縮醛化工序應設置淋浴洗眼器,便于發生甲醛泄漏、硫酸飛濺傷人時的應急處理。
(3)裝置廠房內,為便于人員應急事故的疏散,在進出口直接通向走道處應設置應急燈和逃生標志。
(4)為防止發生廠內車輛事故,在有車輛通行的廠區道路,要有限速行駛交通標志;在彎道交叉路口的橫凈距范圍內,不得有妨礙駕駛員視線的障礙物;裝置廠房內車輛行駛道路應有防滑措施以及標志明顯的防撞柱。
(5)特種設備(如起重設備、廠內機動車輛等)、特種機械(如客貨兩用電梯等)應由有資質的專業檢測單位進行檢測,經地方政府勞動部門審批合格,辦理使用證手續后方可使用。電工、起重工、焊工、機動車輛駕駛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有特種作業合格證書才能上崗作業。
(6)安全用電措施
可以參照前三節聚酯纖維、聚酰胺6纖維和聚丙烯腈纖維中的安全用電措施實行。
篇3:衛生院醫療事故防范和處理預案
賀村中心衛生院醫療事故防范和處理預案
一、總則
為了防止差錯事故,保障醫療安全,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政策法規,制定本預案。
二、成立領導小組
為積極應對醫療差錯事故,保障醫療安全,維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醫院成立相應領導小組如下:
組長:(院長)、
電話:
副組長:(副院長)、
電話:
成員:
三、事故防范
1、臨床、醫技及相關科室必須遵循“患者第一、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宗旨,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各自完善醫療質量保障工作。
2、各種搶救設施要經常保持完好狀態,保證隨時正常使用。大型貴重設備、特殊急救設備根據資源共享的原則,醫務科有權根據急救需要相機調配。
3、從維護全局出發,科室之間、醫護之間、臨床醫技之間、門診與急診之間、門急診與住院病區之間在診療工作中應當相互配合,緊密銜接,嚴禁在患者面前互相推諉、貶低他人、抬高自己,造成不良后果。
4、任何情況下,未取得執業資格人員均不得獨立實施各種診療技術操作和書寫病歷記錄。
5、做好醫患溝通工作,對下列重點患者尤須加強溝通,妥善記錄:
(1)患者病情復雜、危重、疑難、診斷未明,發生并發癥,隨時有生命危險或有糾紛傾向者;
(2)新入院患者;
(3)年齡過高、過小、體質特異或體質衰弱者;
(4)手術患者;
(5)因工負傷者;
(6)對告知事項表示難以理解和接受,配合醫療不佳者;
(7)對治療期望值過高者;
(8)預計手術等治療效果不佳者;
(9)對本院醫療服務已有不滿情緒者;
(10)有發生醫院感染征兆或已發生醫院感染者;
(11)患者選醫師要求過高者;
(12)涉及交通事故、社會治安等糾紛事件,有可能互相推諉或向醫療方面轉嫁責任者;
(13)住院預交押金不足、已經欠費或交費困難者;
(14)需使用貴重、自費藥品或材料者;
(15)孤寡老人,或雖有子女但家庭關系不睦者;
(16)低收入階層的患者;
(17)身份特殊的患者;
6、發生診療過錯或出現醫患糾紛苗頭時,應及時報告醫務科或主管院領導,科室主任應迅速查明原因,制定補救性防范對策,主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其他人員不得隨意解釋或答復。
7、選擇特殊檢查項目必須遵循“合理、適時、安全、高效、節約”的原則,合理安排各項檢查的程序及順序。重視對于疾病診斷、治療轉歸及預后有重要指導意義的各項檢查及化驗,其結果要認真分析,記入病程記錄。
8、依據患者病情,及疾病治療原則,本著“高效、安全、經濟、方便”的原則,合理使用藥物,注意藥物配伍禁忌和藥物不良反應,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患者的用藥安全,禁止將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用于6歲以下兒童和喹諾酮類藥物使用于18歲以下人群。嚴格掌握藥物的適應證,嚴禁濫用抗生素,第三代頭孢類抗生素一般不得預防性使用。
9、重視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充分發揮院、科感染監控人員的作用,對于已經發生的院內感染及時登記報告,不得隱瞞,并應服從專業人員的技術指導。
10、認真執行《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患者輸血前必須進行HIV、HCV、HBsAg及梅毒血清抗體等檢查。輸血后的血袋交由檢驗科統一保管,7天后方可銷毀。
11、各醫技科室在做有創檢查時,必須配備相應的搶救設施,并保證隨時可用;在接到急診檢查申請后必須盡快安排實施。急診化驗必須在接到標本后30分鐘內出具結果(個別檢查項目除外)。急診X線、CT檢查必須及時完成。
藥劑科應保證藥品的正常進貨渠道及質量,保證搶救藥品及時到位。
12、規范病歷資料管理。嚴格執行《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和《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嚴禁任何人對病歷進行涂改、粘貼、刮擦、偽造、隱匿和銷毀。嚴禁院內外任何人違規查閱、借閱、復制本院住院病歷資料。
門診病歷:
(1)按《病歷書寫基本規范》,每例門急診患者都必須記錄門診病歷,必須包含主訴、病史、體檢、診斷、處理等基本內容。
(2)門診病歷交由患者自行保管。
(3)醫護人員不得私自留存患者門診病歷,以防丟失。
(4)開寫處方必須符合《處方管理規定》。
住院病歷:
(1)病案首頁必須按照國家衛生部專項通知及《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要求進行填寫。各病區上級醫師必須及時檢查、審簽住院醫師的病歷質量。對病歷中的缺陷及時反饋至當事醫師,要求其重寫。
(2)各科室必須認真對待醫務科簽發的病歷質量缺陷通知書,3天內據實完善病歷,填寫整改意見反饋表,以書面形式報回醫務科。
(3)住院病歷必須在24小時之內完成。
(4)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必須在48小時內對新入院患者進行查房,主管醫師應及時、認真、規范書寫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5)認真執行三級查房制度,急診患者入院2天之內、普通患者入院3天之內必須有科主任或副主任醫師以上醫師查房,并在病歷中予以體現。
(6)住院病歷的其他內容參照《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執行。
(7)主治醫師對于終末病歷的簽字必須在患者出院的同時完成。
(8)科主任對終末病歷必須及時審簽,并在患者出院3天之內或死亡患者1周之內及時完成。于10號前將上月住院病歷送至病案室。
(9)對死亡病例必須在患者死亡
1周之內擇時進行死亡病例討論,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經整理歸入住院病歷。死亡討論和學術討論情況不得對外散布,否則引發不良后果,由散布者承擔責任。
(10)手術記錄必須在手術后24小時之內完成,第一術者必須親自書寫,特殊情況下可由第一助手書寫手術記錄,但術后必須及時審簽。
(11)搶救記錄如未能在搶救時同步完成,須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注明。
(12)各種檢驗、影像、病理報告等輔助檢查資料必須妥善保存,不得遺失。借閱時必須登記備案,及時返還。
(13)嚴格執行病案管理制度,保護患者隱私,杜絕患者及親屬隨意接觸病歷和一切違規復制病歷資料問題。
(14)禁止病房醫師私自借出和復印病歷。
(15)保管好住院病歷,防止丟失。
13、收治病人
(1)收治患者落實急診優先、專病專治的原則。嚴禁互相推諉,禁止科室之間跨科搶收患者,以免造成延誤診斷治療和醫療糾紛。
(2)對于慢性病和危重患者,各科必須以患者利益和醫療安全為重,不得以種種借口推諉拒收患者。
(3)凡具備空床的病區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他科借床收治患者。
(4)患者入院后,經治醫師(或值班醫師)負責與患者簽署住院知情同意書和委托書,委托人負責代理患者履行在院期間的知情選擇權。
14、三級查房及會診
(1)三級查房制度是保證醫療安全,防范醫療風險的重要措施,各科及各級醫師必須嚴格執行。
(2)對于普通患者,住院醫師每日至少查房2次,主治醫師至少每日查房1次,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每周至少查房1-2次。
(3)對重點(危重)患者,上級醫師及經治醫師必須及時查房和巡視。
(4)對于病情危重、復雜的病例,以及具有潛在醫療糾紛的患者,必須及時報告科主任,盡快組織會診,必要時請院外專家會診,盡快與患者溝通,化解矛盾。
(5)為14歲以下或60歲以上患者進行手術時,術前應進行術前討論,必要時邀請內兒科醫師術中監護,以策安全。
(6)各科值班醫師必須是具有醫師資質及以上的專業人員。
(7)院內急會診、受邀人員接通知后必須在10分鐘內到位。
15、術前討論:
(1)住院期間的大、中手術病例必須經過術前討論(急診、搶救手術病例除外),病歷中要有詳細記錄,術者必須參加。
(2)禁止以術前討論代替三級查房。
16、患者的知情同意內容如下:
(1)疾病的診斷、嚴重程度、擬實施的檢查治療措施、預后、難以避免的治療矛盾,住院患者的主管醫師、上級醫師及科主任。
(2)檢查、治療措施有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以及為矯正不良后果可能采取的進一步措施,所用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
(3)手術中需留置體內材料。
(4)規定自付的醫療費用情況。
(5)手術、麻醉及其他侵襲性操作的實施情況,實施的必要性及可能的風險。
(6)手術過程中可能發現與術前診斷不一致的病癥。
(7)需要變更手術方案或術中需切除術前未能確定的器官組織時。
(8)危重患者因特殊檢查需進行搬動有可能造成危險時。
(9)實施輸血、造影、氣管切開、化療、特殊診療等的必要性及其風險。
(10)為保證醫療質量和醫患安全需要患方知情同意的其他事情。
上述告知內容均應有文字記載以及患者或受托人簽署的明確意見、表達時間及簽名。
四、事故處理
1、一旦發生醫療差錯事故,經治或當班醫師須立即通知上級醫師和科室主任,同時報醫務科(辦公時間)或醫院總值班人員(非辦公時間),不得隱瞞。并迅速采取積極補救措施,避免或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進一步損害,盡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由護理因素導致的差錯事故,除按上述程序上報外,同時按照護理體系逐級上報。
2、由醫務科組織相關科室負責人查找原因。
3、科室主任與醫務科共同決定接待病人家屬的人員,指定專人進行溝通解釋。
4、醫務科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封存《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所規定的病歷內容。
5、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引起的不良后果,在醫院職能部門人員、當事科室人員及患者或家屬共同在場的情況下,立即對實物進行封存,實物由醫院保管。
6、如患者已經死亡,為明確死因,正確處理善后工作,經治醫師應及時發出尸檢建議,征詢患方直系親屬意見,患方無論同意與否,均應書面簽署意見及時交回,并在病歷中認真規范記錄。如患方拒收、拒簽、拒絕答復,應當如實記載,并由在場人員簽名作證。
7、如患者需轉科治療,各相關科室必須竭力協作。
8、當事科室須在24小時內就事實經過寫出書面報告,同時提出初步處理意見,上報醫務科。
9、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擅自表態答復患方要求或同意減免患者醫療費用。
10、司法訴訟準備工作。發生糾紛、經溝通無效者,一旦進入司法渠道,當事人、當事科要實事求是完善相關資料,積極配合醫院充分進行應訴準備。
11、積極應對患方聚眾過激維權行為,本著“熱情接待、耐心解釋、、坦誠溝通、謹慎答復、認真負責”的態度,并做到“言行有理、有利、有節”,依法維權,維護醫院、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防止矛盾進一步激化。及時報告院領導,必要時與公安機關取得聯系,請求幫助。
五、幾點要求
1、本預案從患者來院就診到治療終結,就醫務人員的行為規范做了較詳細的規定。從病歷書寫到診療操作規范,乃至患者的知情告知以及糾紛的報告、處理程序等方面均做了詳細規定,望各科室認真傳達至每位醫務人員,組織學習,狠抓落實,確保醫療安全。
2、各科室參照本預案制定適合本科室的醫療風險防范及處理預案。
3、醫院將20**年定為制度落實年,全面深入檢查各項醫療制度落實情況并全程監控,對貫徹不力的科室和個人將給予通報并嚴格考核。
4、本預案自20**年08月0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