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津貼發放與管理制度
第一條享受保健食品津貼的職工,是指原經上級有關部門批準并固定在有毒有害和高溫作業場所的工作人員。不準隨意擴大發放范圍。
第二條保健食品補貼按每月30天計發。工作滿20天的,發給全月保健津貼,不足20天或臨時參加的,按實際工作天數計發。
第三條固定在有毒有害作業單位現場直接組織和指揮生產的車間主任、分管技術員、技安員、調度員以及搬運工,全月生產飽滿時發全月保健。生產不正常時,按實際生產天數計發。
第四條有關專業技術、管理人員經常深入有毒有害及高溫作業場所工作時,每天工作四小時以上的,享受整天的保健津貼;每人工作不足四小時的不發;每月享受保健津貼最高不超過十五天。
第五條廠工會分管勞動保護工作的人員和安全環保人員,按接觸有毒有害工種的實際時間,計發保健品津貼。
第六條高溫保健津貼屬季節性的,只在七、八、九三個月份發給。
第七條從事兩種以上有毒有害作業人員,按最高一種標準發給保健食品津貼,不得重復享受。
篇2:保健津貼管理辦法范本
1目的
為促進生產,有利職工身體健康,根據國家及天津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公司所有享受保健津貼的部門對職工保健津貼的管理。
3管理內容和要求
3.1安全管理部是職工保健津貼的職能管理部門。根據國家標準和上級有關規定,負責職工保健津貼標準的制定、享受范圍和標準審批及檢查標準的執行情況。
3.2人力資源部負責根據安全管理部提供的職工保健津貼標準,按月將職工保健津貼隨工資發放,保健津貼不計入工資總額。
3.3財務部負責職工保健津貼的會計結算、成本核算及財務監督,并負責對費用資金實行定額管理和考核。
3.4保健津貼發放的原則和范圍
3.4.1凡從事有職業性危害,可能引起職業中毒,并且對營養有特殊需要的工種或作業的人員才能享受保健津貼。
3.4.2保健津貼按崗位實際工作日計算和發放。當日未在本崗位工作時,不能享受本崗位當日的保健津貼。
3.4.3凡發加班工資者,不在享受當天本崗位工種等級標準的保健津貼。
3.4.4凡新進廠職工憑人力資源部調令分配工種到崗位參加實際作業后,按同崗位工種等級標準發給。
3.4.5公司職能部門、各廠科室人員經組織決定,需要到班組頂崗參加勞動,時間連續在一個月以上者,可按參加勞動崗位的工種等級標準發給。
3.4.6外單位實習代培人員,由各派出單位按實習代培的工種崗位標準支付保健費用。
3.4.7凡享受放射保健津貼的人員及等級均必須經市防疫站放射防護研究所批準,直接從事此項工作的,在未經批準前可套用特級保健津貼標準。
3.4.8凡已享受某一崗位工種等級標準保健津貼的均不得同時再以其它任何形式享受另一崗位工種等級標準的保健津貼。
3.4.9有關職業病患者的保健津貼。
3.4.9.1凡經職業病防治研究所診斷的矽肺病患者,調離原崗位后分配在其它任何崗位工作時,仍按原工種等級標準繼續享受保健津貼。
3.4.9.2凡經職業病防治研究所診斷的其它職業病患者,在調離原崗位分配到其它任何崗位工作者,均可繼續享受原工種等級標準的保健津貼。但在定期復查不再是職業病患者后,不再繼續享受保健津貼。
3.4.10凡脫離工種等級標準崗位有下列情況者,不得再繼續享受保健津貼。
3.4.10.1凡因各類缺勤脫離原崗位者。
3.4.10.2凡脫離原崗位公出、學習、借調從事其它工作以及由組織委派其它工作者。
3.4.11凡本工種崗位因故停產(包括檢修)而不從事本工種崗位工作期間,停發保健津貼。
3.4.12按照工種崗位受傷害程度的不同,公司保健津貼分長年和季節(六、七、八、九個月)兩種,長年發放保健津貼分為特級和四級標準。
3.4.12.1特級標準:每人每天三元計發。
3.4.12.2一級標準:每人每天一元五角計發。
適用塵毒、高溫危害嚴重的崗位直接操作者。
3.4.12.3二級標準:每人每天一元計發。
適用接觸塵毒、高溫危害區域有一定危害的職工。
3.4.12.4三級標準:每人每天六角計發。
適用接觸塵毒、高溫危害區域受一般性危害的職工。
3.4.12.5四級標準:每人每天三角計發。
適用接觸塵毒、高溫危害區域危害較輕的職工。
3.4.13申報和審批
3.4.13.1保健津貼各部門無權審批,對既定工種未經公司批準,各部門不得隨意變更,保健津貼從批準之月起執行。
3.4.13.2各部門對新建的工藝和工種崗位申請保健津貼時,必須在試生產前提出書面申請,由職業衛生專業部門測定,由各部門提出保健津貼申請和享受保健津貼職工名單,經公司審核后,按核定的標準執行。凡未經審核的工種崗位,人力資源部不得發給保健津貼。
3.4.13保健津貼的管理和發放
3.4.13.1對本規定及工種等級標準貫徹執行的管理工作,由各所在安全主管部門負責。
3.4.13.2各部門發放保健津貼以工資關系為依據。
3.4.13.2.1本部門在冊的正式職工。
3.4.13.2.2經批準使用的勞務工和聘用人員。
3.4.13.2.3因工作需要由外單位借調來協助工作人員(按合同規定辦理)。
3.4.13.3凡外委工程、租賃機械運輸工具的隨行人員,已按規定支付費用者,均由承包及出租單位自理。不得發給外委租賃單位保健津貼。
3.4.13.4凡公司各職能部門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及下廠協助工作和生產現場工作的各類人員,由其隸屬系統的管理部門按規定統一由部門申請報安全管理部審批后,再報人力資源部隨工資計發,各部門不得變相發給保健津貼。
3.5檢查與考核
3.5.1公司安全管理部對本辦法執行監督檢查。
3.5.2安全管理部對標準的制訂負責,人力資源部要對職工保健津貼實施落實、人員調配的信息反饋負責,財務部要對會計結算、成本核算和費用資金的定額管理負責,凡未履行職責,造成損失的,按照經濟責任制進行考核。
3.5.3本辦法從下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