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在生產過程中物料流轉交接管理規定

在生產過程中物料流轉交接管理規定

2024-07-23 閱讀 8926

為了加強對生產過程中物料流轉交接的控制和杜絕不合格的轉序,防止多發、少發、錯發、漏發現象的產生,切實做好交接工作,確保交接過程中交接雙方對交接物料的質與量能各負其責,特作此規定。

1、總則

1.1交接的前提條件必須是經檢驗合格的物料方可進行,交接時雙方相互配合按時、按質、按量做好交接工作。

1.2交接雙方,交付方的物料質量對接收方應有一定的保障即保證接收方能正常生產和對發出物料質量負責。

1.3接收方應對交付方的物料按相應的質量、數量進行驗證,發現超出規定要求的有權拒收。

1.4接收方一旦接收下來后應對其接收的物料負責。

2、交接規定

2.1原材料的交接

2.1.1合庫保管員按分類范圍根據生產計劃和原材料工藝總額提前編制材料供應清單,交財務科審核,列出采購清單給生產供應部,供應部開出采購通知單,由材料供應員負責備料。

2.1.2材料供應員采購的物料,按《產品質量檢驗與試驗的規定》驗收入庫。

2.1.3車間材料員按部門進度要求,開具領料單;經部門負責人簽字后作為領料依據。

2.1.4倉庫保管員按領料單和拿材料工藝消耗定額限額發料。

2.2外購配套件的交接

2.2.1供應部材料員按生產計劃、圖紙提前編制臺套件發放匯總表作為倉庫核發依據。

2.2.2使用部門材料員按本部門作業進度要求開具領料單經部門負責人簽字后作為領料依據。

2.2.3倉庫保管員按領料單限額發料。

2.2.4外購配套件(含標準件下同)領用時由倉庫保管員與使用部門的材料員進行交接。

2.2.5交接內容為外觀質量、數量、標識和進廠驗收報告或合格證等。

2.2.6領料單內容必須一次交接完畢,并由使用部門材料員和倉庫保管員簽字。

2.2.7外購配套件經使用部門確認后使用部門的材料員必須對其按產品工號分類保管和標識,使用時由材料員分解到各生產工序。

2.2.8工藝裝備和工藝過程輔助用的外購配套件如螺栓、螺母等,按使用部門的實際情況一次性由技術科同生產車間核定領用量后實行以舊換新。

2.2.9對于螺栓、螺母等量犬的外購件,允許車間留有一定周轉量(數量按實際情況商定〉用于更換不合格件,周轉量實行以舊換新。

2.3零部件、半成品的交接

2.3.1致嚴車間按照供應部下達后的生產計劃,組織生產各相應的零部件或制造相應的半成品。

2.3.2經本部門檢驗員檢驗合格后,由本部門負責人填寫《隨工轉序單》并經有關人員簽字后,將本單位的零部件、半成品交下道生產或使用部門。

2.3.3接受部門的檢驗員對送到的零部件、半成品按要求進行檢驗,將檢驗結果報部門負責人,并在相應的《隨工轉序單》上簽字,表示是接受或不接受。

2.3.4《隨工轉序單》一式三份,有關人員簽字后,一份報半成品庫。制造和接受部門各持一份。

2.3.5對生產科計劃外下達的零部件、半成品的生產任務,各有關部門也要按此辦法執行。

2.4成品的交接

2.4.1.1裝配車間向生產科報交需油漆的主機及零部件。

2.4.1.2由裝配車間負責人填寫《零部件、半成品交付單》并經有關人員簽字后,將主機及零部件向備料車間交接。

2.4.2備料按供應部通知,對裝配車間交付的主機及零部件進行驗證,清點。清楚在裝配車間開出的《零部件、半成品交付單》上簽字確認,由供應部安排運輸工具,將主機、零部件送入油漆場地。

2.4.3油漆完畢,經檢驗合格后,由備料車間向供應部報交。

2.4.3.1由備料車間負責人填寫《零部件、半成品交付單》并經有關人員簽字后,向裝配車間交接。

2.4.3.2裝配車間按供應部通知,對油漆的零部件及主機檢驗合格確認后,在備料車間開出的《零部件、半成品交付單》上簽字,表示接受。

2.4.4成品臺套報交入庫

2.4.4.1報交產品的零部件、配套件必須齊全、正確,標識清楚。

2.4.4.2質檢科對出廠試驗報告進行審核,對變壓器外觀進行檢驗,確無問題后,蓋上合格章,在總裝車間開出的入庫單上簽字。

2.4.4.3總裝車間憑質檢科簽字的入庫單,向成品庫報交,經有關人員簽字后進庫。

2.5交接管理

2.5.1交接必須認真對待,嚴禁弄虛作假,一旦發現按有關責任制考核。

2.5.2交接雙方在交接過程中除填寫必要的表、卡、單外,認真做好各自的質量

記錄,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可以實現追溯。

2.5.3在交接過程中若發現不合格,如是錯檢、漏檢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2.5.4交付單應認真、清楚、正確、及時填空。

2;5.5交付單在成品報交結束后交質檢科歸口管理。

256交接中發現的質量問題納入當月的質量考核。

篇2:扛運物料行走安全技術措施

一、人員搬運、扛抬物料時必須事先熟悉搬運路道及巷道狀況。

二、行走路道一定要暢通,路道如有雜物阻擋時要先清理通順后再進行搬運。

三、行人或運料通過巷道失修區域時,應先觀察,然后迅速通過,嚴禁在失修區域隨意停留。通過巷道維修作業區,要先與該區域人員打招呼,等到允許后方可迅速通過。

四、搬運、扛抬物料時注意力要集中,如果前后有人同時扛運,必須保持10米以上間距,防止間距過小相互碰傷。

五、扛抬物料時要量力而行,重量超過45公斤或長度超過3米時要有兩人以上合力搬抬。

六、兩人以上合力搬抬物料時要有統一口令、同時用力。用手抓物料時一定要抓牢,避免抓滑出現意外。

七、物料運送到指定地點后一定要輕放,嚴防猛扔摔壞物品或彈傷人員。

八、抬運不規則重物時要用鐵絲栓牢后用結實工具抬運。

九、扛運物料通過采面時,要走在架腳上,腳下踩穩手扶好慢行,防止踩空踩滑造成傷人。

篇3:煤礦裝運物料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我隊主要擔負著煤礦開拓巷道的炮掘施工任務,經常出現如壓風機、耙斗機、刮板輸送機、小絞車、軌道等設備部件的下放和運輸,為保證安全施工,特制定本措施,機電、運輸班和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本措施。

二、勞動組織

總負責人:隊長

現場負責人:副隊長機電工長

技術負責人:技術員

施工班組負責人:運輸班長

參加人員:見措施貫徹記錄

由總負責人在班前安排工作任務。

現場負責人負責人員組織和現場指揮。

技術負責人負責措施的貫徹和學習。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大件的裝車、捆綁

1、大件上車時,必須由一名工長以上管理人員現場指揮,盡量采用機械裝車的方法,機械裝車時,所有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可靠的地點,避免意外事故發生,不能采用機械裝車的再考慮人工抬運。

2、人員抬運大件上車時必須有足夠的人員,平均承載力不得超過30Kg/人,操作人員動作協調一致,由專人喊號,做到同起、同落,輕起、輕落。

3、裝車時,要使機件的重心和平板車的重心重合,必須在平板車上墊不小于40mm厚的木板或道木,防止機件滑動,但不得超載、超寬、超高。

4、由有經驗的人員進行裝車與捆綁工作,物件與平板車的固定連接用Φ18.5mm的鋼絲繩與M20的花欄螺絲配合捆綁,并且不得少于4道,再用4股8號鉛絲,前后兩道捆綁裝車,必須絞緊上勁,保證各股絲受力均勻。

5、捆綁時,各機件的外露配合面,突出棱角及軸頭精密件要加以包裝保護,防止運輸中碰撞損壞或出現意外。

6、捆綁易變形的部位時,必須采取措施,防止其變形,設備上的滑動部位應予以固定,以防止滑動。

7、由班長檢查無誤后方可交運輸隊下放。

(二)、起吊安全技術措施:

1、起吊大件時,必須由專人(班長或工長)指揮,指定專人對機械索具、工具器進行檢查,不完好的嚴禁使用。

2、用倒鏈(手拉葫蘆)起吊設備時,倒鏈、鉤頭和繩頭等起吊工具的起吊能力,必須大于所起吊物件重量的2倍以上。

3、起吊大件必須使用鋼絲繩或用Φ18×64mm的刮板鏈捆綁大件,嚴禁將倒鏈鏈條直接捆綁在大件上,鋼絲繩扣直徑不得小于Φ12.5mm。

4、起吊過程中,吊物周圍2米內,除起吊操作人員外,嚴禁其他人作業或逗留,起吊人員應站在與重物墜落的相反位置,距離重物邊緣下方至少0.5m。

5、嚴禁超載起吊(即每根錨桿垂直允許起吊力2.5T)

6、起吊時應先試吊100-200mm,經檢查無問題后方可起吊。

7、拉小鏈時應雙手用力均勻,不得過快過猛;起吊重物需要懸空停留時,必須將手拉小鏈栓在大鏈上。

8、起吊中嚴禁用手、腳直接推、拉起吊物等。

9、起吊時要設專人觀察巷道頂板,檢查起吊件及各連接件間的牢靠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停止起吊,處理好后再繼續作業。

10、起吊中對起吊物,要穩起穩放,操作平穩,嚴禁猛拉硬拽。

11、起吊人員必須聽從指揮人員的指令操作,操作得當。

12、重物起吊時,一般不得中間停止作業;設備到位或中間停止時,應放置穩固;對重心高的設備,應采取防搖動或傾倒的措施后,方可拆除起重機械。

(三)、抬運物料的安全技術措施

?抬運物料時,除遵守第(一)項中相關規定外,還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1、人工抬運大件時,首先檢查行走路線的支護情況,如有隱患必須及時排除后,方可抬運。

2、檢查行走路線上的一切障礙,排除后方可抬運。

3、班長、跟班干部必須親自檢查所要抬運物料的捆綁情況,必須牢固可靠,確認無隱患、無危險后方準作業。

4、抬運人員必須齊心協力、精力集中,必須同肩、同起、同放,嚴禁隨意亂扔。

5、如單人抬扛的重物,班長、跟班干部必須指派專人,確系單人無法完成,必須多人協作完成,以免發生意外。

6、井下運輸大件前,要對軌道、絞車制動裝置、鋼絲繩、鉤頭、信號系統及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利用絞車或滑輪拖運大件前,要對絞車的負荷、鋼絲繩的承載能力、滑輪的額定載荷進行校核,確保無誤后方可操作。

7、大件的抬運時,班長、跟班干部必須現場專人指揮。

8、裝卸和抬運鋼軌時,要配足人員(至少10人)、有現場負責人指揮,抬軌時要前后協調一致,同抬同放,不得扔放,以防止傷人。

9、下放軌道時,用鋼絲繩捆綁牢固,并用8#鐵絲將道頭的螺栓孔連接起來,以防止在斜井運輸過程中滑動、下落,每輛車裝軌道數量不得超過6根。

10、嚴禁用礦車裝運鋼軌,必須使用花欄車,并捆綁牢固,以防脫滑,運送時,要與絞車司機聯系好,確保開車平穩。

11、卸車時,在車停穩的情況下,用板皮將車支穩后再進行卸車,抬放鋼軌時,人員必須齊拿齊放,手、腳、胳膊或腿應躲開軌道底部,輕起輕落,以防止鋼軌掉落發生意外事故。

四、其他要求

1、所有設備由機電工長帶領機電班或運輸班人員從機電隊或物資公司領取后裝車下放,材料員負責做好設備的領取、入庫、使用、清退等手續。

2、在下放或提升大件的前一天,由機電工長負責向運輸隊報送下(提)料計劃。

3、所有物件運輸到位后必須支墊平穩,存放、碼放在指定的安全地點,嚴禁亂扔亂放。

4、嚴格遵守礦上關于物料提升下放的管理規定。

5、嚴格遵守礦上關于副井提升的管理規定。

6、遵守相關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