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運行控制程序
1.0目的
為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實現安全生產,特制定本程序。
2.0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生產過程有關設備、設施、人員的安全管理。
3.0職責
3.1管理部負責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監督檢查生產區域安全工作管理情況,安全操作規程執行情況,對生產車間安全隱患提出整改意見,有權阻止和報告各種不安全行為。
3.2各部門負責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負責上崗人員的安全教育,負責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監督管理,及時排查安全隱患,負責生產過程中特種設備的使用管理。
3.3生產車間應落實安全管理措施,保障作業現場整齊、干凈、有序。
4.0工作程序
4.1管理部制定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公司各級管理人員的消防安全職責并逐級落實。
4.2公司每年與各部門、生產班組簽署《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級管理者應確保主管部門和區域內的安全生產和消防狀況得到有效地控制。
4.3公司按照《能力、意識和培訓控制程序》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尤其是對重要環境因素和重大危險有關的重要崗位的人員,相關培訓必須到位,新員工入職時應進行公司、現場和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并建立《“三級”安全教育記錄》。
4.4公司通過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安全生產專欄、文件發放、教育培訓等方式宣傳安全生產法規和公司制度,通報安全生產狀況,布置安全生產有關工作。
4.5安全生產實施
4.5.1生產活動中要做到均衡生產,嚴格控制加班加點;凡安排加班加點的生產車間必須提前將加班項目、時間、人員同時向管理部報告。
4.5.2生產車間應建立相應的作業指導書、安全操作規程,組織員工在開工前對使用的設備、設施、工具、工裝、作業環境進行安全檢查,不得帶病進行作業。
4.5.3生產過程中必須保持作業現場整齊、干凈、有序。車間主管人員負責對生產現場工作環境、安全生產狀況進行點檢,填寫《“三級”安全檢查記錄》。
4.5.4管理部按照《勞動保護用品控制程序》,根據各崗位勞動防護的要求,制定配置標準,采購和配發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生產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并正確穿戴使用勞動保護防護用品。
4.5.5生產作業中出現異?;蚓o急狀態,按《應急準備與響應管理程序》執行。
4.5.6由于生產機構、生產要素發生變化,而出現新的環境因素或危險源時,相關負責人應立即呈報管理部,經管理者代表評審確認,采取防范措施后,方可組織生產。
4.6安全檢查
4.6.1公司實行公司、主管部門、車間班組三級檢查
a)?公司級安全檢查由總經理組織安全、設備、生產、人事主管部門參加,每月進行;
b)?主管部門檢查由管理部負責,對公司重大危險源、重點生產部門、資材倉庫、化學品存放和使用地點、食堂和宿舍等生活區域、消防安全設施等進行專業檢查;
c)?車間每天對主管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點檢。
4.6.2“三級”安全檢查應填寫《“三級”安全檢查記錄》。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點應及時制定改善措施。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應下達《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消除安全隱患。
4.6.4公司各部門、生產車間對部門存在的安全隱患應及時整改,對暫時不能整改的安全隱患應及時發布安全信息,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同時制定整改計劃并積極落實整改計劃。
4.7危險作業許可
4.7.1危險作業包括:動火作業、重點部位作業、臨時用電作業等。管理部負責制定《安全作業許可程序》,明確危險作業許可證辦理的程序和審批規定。
4.7.2管理部負責危險作業許可的歸口管理,負責確定公司危險作業許可類型;組織建立《危險作業守則》;負責危險作業許可的監督。
4.7.3危險作業所屬部門負責危險作業實施方案和危險作業安全措施的審批,辦理《危險作業許可證》并對危險作業實施檢查。
4.7.4危險作業主管部門負責識別危險作業危險源的識別和評價,制定危險作業控制措施,并嚴格按規定執行危險作業活動。
4.8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
4.8.1應考慮在以下區域和地點設立警示標志、警戒區域和安全防護裝置:
a)?危險源存在的區域和作業地點;
b)?事故隱患多發處;
c)?特種作業崗位,如叉車、起重機、空壓機、電工作業區域等;
d)?與安全生產關聯密切的操作室、工作間,如消防控制室、配電室、警衛室等;
e)?設備故障、維護檢修、施工、吊裝作業時;
f)?人員密集和出入的區域、消防通道;
g)?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有規定要求的重要區域和地點。
4.8.2警示標志
4.8.2.1警示標志應按照GB2894《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及企業內部規定,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4.8.2.2管理部根據作業現場和生產設備狀況提出警示標志設立的規劃,制定警示標志制作和采購計劃。
4.8.2.3管理部負責警示標志制作和采購。檢查警示標志的使用和維護情況。各部門應確保警示標志干凈整潔,齊全有效。
4.9安全防護裝置
4.9.1安全防護裝置的設立應符合相關標準和勞動防護的規定。
4.9.2責任部門對本部門所操作、使用、維護的機械設備及行政劃分區域內的各種安全防護設施如護欄、擋板、蓋板、防護罩、防護網、過橋及其它所安裝的各種安全防護設施等,應負責日常檢查、維護,做到干凈整潔,齊全有效。
4.9.3管理部負責在廠區內的坑、溝、池、井、陡坡等設置安全蓋板或護欄。
4.9.4各生產部門在進行設備、設施維修時應實行《檢修掛牌制度》,檢修維護后必須將拆除的安全防護設施及時進行恢復。
4.9.5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發生損壞或其他部門拆除后未進行安裝,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所屬部門必須做好記錄并向管理部通報,通報要明確責任部門和損壞時間。
4.9.6造成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損壞的責任部門在接到通報后,必須在當日內對損壞或未安裝的安全防護設施恢復完畢,當日不能恢復的應設立警示標志并限期恢復。
4.9.7新建和設立的安全防護設備裝置應由所屬部門負責驗收,確保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安全、可靠性。
4.10特種設備管理
4.10.1管理部負責建立《特種設備校驗臺賬》,公司使用的特種設備包括:
a)?壓力容器、安全閥、壓力表;
b)?起重機;
c)叉車
4.10.2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由本公司管理部負責向市、區特種設備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登記標志以及檢驗合格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4.10.3管理部應建立特種設備技術檔案,包括以下內容:
a)?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書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等;
b)?特種設備運行管理文件包括: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運行記錄);
c)?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d)?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e)?與特種設備使用、維護、檢修和檢驗有關的其他記錄。
4.10.4各生產車間應加強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相關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檢修,填寫檢修記錄。
4.10.5管理部應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制定特種設備定期檢定計劃。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滿前30天,向相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提出檢驗。各設備使用部門應予以積極地配合、協助檢驗檢測機構做好檢驗工作。未經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4.10.6特種設備安全校驗合格證的復印件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安全附件的顯著位置,合格證原件由設備管理部歸檔保存。
4.10.7特種設備如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或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應及時予以報廢,并由管理部負責向特種設備管理部門辦理注銷手續。
4.10.8為了保障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管理部負責制定了詳盡的、可靠的、操作性強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確保在遇到突發事件或意外情況時,能夠迅速控制及疏導人員,防止引發事故。應急預案可通過文件、看板、培訓等方式另行公布,具體執行《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
5.0相關文件
《能力、意識和培訓控制程序》CITP/PD-E04
《應急準備與響應管理程序》CITP/PD-B07
《勞動保護用品控制程序》CITP/PD-B06
《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作業許可程序》
《危險作業守則》
《檢修掛牌制度》
《安全用電管理制度》
6.0相關記錄
《“三級”教育記錄》
《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
《危險作業許可證》
《特種設備校驗臺賬》
篇2:城市客運行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獎懲辦法
為切實加強客運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結合城市客運行業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照省政府“一崗雙責”規定,實施“誰主管、誰負責”和“誰審批,誰負責”以及“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安全管理工作原則,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齊抓共管、獎懲分明”的安全生產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領導,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防范和減少客運行業安全生產事故,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考核范圍
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運營部、安全部、車輛裝備部、內部安全保衛部、綜合行政事務部、運營線路
三、考核對象
各運管站、客管站、公交公司、出租汽車服務公司
四、考核內容(見附件)
五、考核目標
(一)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目標
1、按照《安全生產法》、《河北省安全生產條例》和市政府“一崗雙責”規定職責和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2、加強安全生產日常監督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政府及交通運輸部門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法律、規章、政策和文件精神,積極主動開展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及時準確收集和報送工作信息或有關材料;
3、建立事故防范體系,切實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積極采取對策措施,建立各類安全管理防范體系、加強危險源管理,組織開展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工作,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整改,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按規定組織和參加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提高各類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業務水平;
4、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各項專項整治活動,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有關安全生產工作事宜;
5、落實安全管理機構、人員、加強安全管理、裝備等經費的投入;
6、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和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制定完善重特大事故的應急預案,提高對重特大事故的防御能力。及時參與或組織救援,妥善處理善后工作,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7、建立事故報告和查處制度。發生事故后嚴格執行事故報告制度,并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執行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嚴肅查處事故責任人。
(二)事故控制指標
1、事故死亡人數不超過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控制指標;
2、較大以上事故起數不超過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控制指標;
3、不發生市政府規定的“一票否決”的重特大事故;
六、考核期限
以年度為考核期限,即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七、考核方法
(一)市客運處負責對行業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落實情況分半年和年度考核。采用100分制。
(二)被評為國家級、省廳級、市級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先進單位或在安全活動中得獎等,酌情予以加分,加分值分別為5分、3分、1分;
(三)目標考核中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按不合格論處,并按《黨政領導干部實行問責規定》等有關規定處理。
八、獎懲措施
(一)考核等級
不合格:考核總分在80分以下,或發生市政府規定的“一票否決”的較大、重特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合格:考核總分在80分至85分之間;
良好:考核總分在85分至90分之間;
優秀:考核總分在90分以上的。
(二)獎勵條件
1、考核達到優秀的單位分別予以通報表揚并頒發證書;
2、城市客運行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考核單位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對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職能部門相關人員或為安全生產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實施物質和精神獎勵。
(三)對考核不合格單位,給予通報批評;按照《黨政領導干部實行問責規定》等有關規定報請有關部門對單位領導給予處分。
篇3:油運行崗位安全生產職責
1、做好所屬區域內設備的維護、管理工作,負責處理設備的簡單故障,定期對各液壓站、所屬閥架、稀油潤滑站、油氣潤滑站及干油站所配濾芯進行更換,確保流體介質的工作壓差數值在規定的范圍內,確保本區域內的設備完好、運行正常。
2、負責做好對所用設備的輔助設備進行定期保養、維護工作,例如對濾油機、凈化設備的濾芯更換、表面清潔等。
3、負責對所屬區域的設備備件進行維護、保管、存放;做到標識清楚、分類正確、容易辨認、質量合格。
4、做好所屬區域的設備衛生工作,確保液壓站、潤滑站、油氣站內部設備外表面、室內地面上無油污、塵土和其它雜物。
5、做好各個液壓站、干、稀油潤滑站、油氣潤滑站油箱內部液位維護工作,當介質液位低于規定值時,及時補加工作介質。
6、嚴格執行公司、部門的各項規章制度。
7、負責本區域的現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