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情況下適時安全教育制度
A、新崗職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
所謂“新崗職工”是指剛走上工作崗位或由其他崗位轉入新崗位的職工。搞好新崗職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是奠定職工隊伍安全意識形成的基礎,注重新崗職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不僅能夠有效地防止各種事故的發生,而且能夠達到長期深入的教育效果,起到安全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1、新崗職工的特點
1.1對新崗位的安全知識了解較少
1.2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
1.3忽視安全技術的學習
1.4容易產生“初生牛犢”的意識
2、對新崗職工安全教育與培訓
2.1提高認識,建立制度,抓好落實
各級組織對新崗職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要給予應有的重視,把這項工作擺在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上。要搞好新崗職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必須建立必要的制度來加以保證,使其在現實工作中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有計劃、能考核。
其次,要充分發揮基層班組的作用與優勢,注重“以老帶新”,落實到個人。針對崗位特點與人員素質不同安排其崗位學習,做到有的放矢,并利用老師傅對新崗職工進行言傳身教,隨時隨地糾正新崗職工在工作中出現的不良思想傾向和不安全不規范行為,使新崗職工上崗伊始就產生較強的“安全意識”。
2.2聯系實際做好安全技術的培訓
根據本工種、本崗位的不同特點與需要,學習和了解各種生產工藝技術、安全衛生知識、事故多發地點與部位、有毒有害物質的安全使用與防護、安全工器具的具體使用與操作等,使新崗職工受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專業安全技術培訓。
2.3有針對性地開展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新崗職工由于涉崗較晚,對各種事故的發生與危害總是停留在表性的認識。這樣,有針對性地對新崗職工進行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案例分析中,新崗職工可以更直接更具體地了解事故是怎樣發生的,為什么會發生,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在自己的工作中應該注意什么,怎么注意,從而為安全意識與生產實踐之間架起一座理性的橋梁。通過案例教育,可以有效喚起他們安全意識的警醒,提高他們對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的認識,增強在生產工作中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認真抓好新崗職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不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更關系到一批乃至一代職工的安全意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新崗職工常常被稱為職工隊伍的新生細胞,新鮮血液。只有認真抓好新崗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才能保證這些新細胞,新血液的健康與活力,才能從根本上建設一支注重安全、懂得安全、保證安全的生產職工隊伍。
B、安全生產中的九種超前教育
《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教育和監督從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素質的提高,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徑,安全生產的學習更應重視超前教育。所謂安全生產超前教育,即是在一個時期或階段平穩期對生產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進行超前預測,針對薄弱環節,領先一步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及時調整職工的情緒,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圓滿完成生產任務,避免事故發生。安全生產超前教育主要體現在以地方面:
一是超前教育與日常教育相結合。日常教育是大系統,超前教育是小系統,是日常教育的一部分。超前教育強調超前,且針對性比日常教育更強。
二是超前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超前教育是針對教育時效講的,重點教育是針對程度講的,事物的兩點論和重點論告訴我們,超前教育是整個安全教育的重點,而重點教育往往更需要超前。
三是超前教育與政治思想教育相結合。超前教育中既有安全思想教育,又有政治思想教育,超前的政治思想教育以著重進行有針對性的主人翁思想教育為主,培養職工對工作、對他人和對自己負責的精神。
四是超前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超前教育既可以是群體教育,也可以是個別教育,對少數平時不注意學習,勞動紀律松懈,工作漫不經心的職工,根據不同對象實行不同的教育方法,特殊矛盾特殊處理,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超前教育與現場教育相結合。現場教育中孕育著超前教育的內容,每一輪現場教育相對下一個生產周期來說,就是一次超前教育,現場教育搞好了對超前教育也是有力的促進。
六是超前教育與整頓勞動紀律相結合。良好的勞動紀律是搞好安全生產的保證,實施超前教育必須與抓勞動紀律有機結合,超前教育的重點必須放在基層,落實到生產一線與整頓勞動紀律一并執行。
七是超前教育與業務培訓相結合。超前教育的內容包含著業務培訓。業務培訓抓好了,職工的素質提高了,安全生產就多了一份保證。
八是超前教育與貫徹行政制度的手段相結合。超前教育作為安全生產的一種思想調節和保證措施,需要與行政手段、經濟手段相結合,超前的思想教育要同實際工作相結合,實事求是地幫助生產單位、部門、班組及個人解決一些生產、工作、生活上的實際問題,同樣需要經濟、行政手段配合。
九是超前教育與事后教育相結合。事后教育是指事故發生后,扭住“三不放過”的原則,認真分析原因,深刻吸取教訓,進行嚴明合理的處罰,及時制定改進措施。事后教育正是對下一步完成安全生產的超前教育,是一副難得的苦口良藥,有助于安全生產向好的方面轉化。
篇2:鄉D小學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鄉小學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為確保學校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制定本制度。
1、學校要及時傳達上級有關安全方面的文件精神,并結合本校實際,做好統一部署。
2、學校每周召開的教師會議以及班主任的每個班會都要根據校內外環境和季節的變化對師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交通、消防、社會治安、食品衛生及傳染病預防教育,自然災害安全、防觸電、防溺水、防煤氣中毒、校內外安全教育及生活中各類安全教育為內容的安全教育。
3、體育教師在教學某些課程,如鉛球、雙杠等,在課前要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預防工作,同時要有預防措施和應急措施;實驗教師在上實驗課的過程中,如果涉及到化學藥品如硫酸等危險物品或涉及電源等,也要在課前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預防工作,同時要有預防措施和應急措施。
4、學校每學年要對全體師生進行至少一次的法制教育,提高廣大師生的法制觀念,提高教師依法執教意識,有效杜絕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篇3:南柳中學校安全教育制度
獅中學校安全教育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保護學生健康成長,杜絕或盡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上饒市中小學校安全工作暫行規定》、《上饒縣學校安全工作細則》,并結合我校的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學校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本著對師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從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高度出發,重視和加強學校安全工作。
第三條學校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宣傳、貫徹國家有關安全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對師生員工實施安全防范教育,不斷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及時排除不安全隱患,防止事故發生,確保學校師生人身安全和公共財產不受損失。
第四條學校安全工作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教育、群防群治”的方針,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第二章學校安全工作要求
第五條學校和家庭必須把學生的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定期或不定期在學生中普遍進行安全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自救自護技能。
第六條學校體育場地和器材應當符合安全要求,運動項目和運動強度應當適合學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體質健康狀況,防止發生傷害事故。
第七條高度重視學校周邊環境問題,積極與社會力量密切配合,使學校周圍有一個健康文明的環境;明確落實教師安全責任制,共創安全文明校園。
第八條加強校舍的管理與維修,消除事故隱患。全體教師要密切注意校舍的安全,一旦發現隱患,應及時上報,并立即停止使用。
第九條嚴格用電、用水管理,注意用電、用水安全。用電線路和設備要經常檢查,發現老化線路要及時更換;用電操作要嚴格、規范,并由專人負責。
第十條學校要重視傳染病的防治與管理工作,堅持學生定期健康體檢制度。
第三章學校安全工作管理
第十一條學校把安全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期末作為考評每位教師工作的一項內容。
第十二條學校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校的安全工作。
第十三條校長對本校安全工作負責,班主任對班級安全工作負責,教職員工均有維護學校安全和保護學生安全的責任和義務。
第十四條學校教職員工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造成學生致傷、致殘、致死等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學校要重視消防安全工作,處理好防火與防盜的關系。根據《消防法》的規定,配合有關部門定期對學校設施進行排查,對發現的各類火險隱患要及時清除。
第十六條校長有權拒絕社會上任何組織和個人要求學生參加沒有安全保障的各種社會活動。
第十七條學校要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會同公安、交通、消防、衛生、防疫、綜合治理、新聞宣傳等部門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學校安全防范體系。
第四章學校安全工作的宣傳教育
第十八條學校安全工作作為學校教育行政管理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第十九條學校安全教育目標是:初步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了解在學校和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安全常識,掌握在緊急狀態下避險和自救的簡便方法,熟記常用的報、援助電話,具備初步的分辨安全與危險的能力。
第二十條學校要充分利用班隊課、活動課、學科教學滲透等形式,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以及知識結構、認知能力的差異,開展安全教育活動。使師生員工了解掌握緊急狀態下撤離、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技巧。
第二十一條學校聘請法制副校長來校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知識講座,增強學生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使學生能夠知法守法,并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第二十二條學校進行安全教育時,要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礙的疏導工作,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心理壓力,防止和減少學生因心理疾病而發生的他傷、自傷、自殘事故。
第五章規章制度
第二十三條建立健全各項安全工作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逐步實現安全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學校、班級要層層簽定安全責任書。
第二十四條實行安全工作定期檢查制度。每學期初要組織專項檢查,要認真仔細,不走過場,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消除隱患。
第二十五條建立和完善學生“一日安全常規”制度。學校要對教育教學工作提出安全要求,并認真予以落實。
第二十六條任何形式的集體性外出活動要堅持安全、就近、就地、徒步原則,要制訂相應的安全措施,遵循有關規定,確保萬無一失。
第二十七條落實“安全教育日”制度(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圍繞確定的活動主題,集中對師生和社會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第二十八條實行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凡學校發生死亡或重大傷害事故,應迅速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九條實行安全工作獎懲制度。對見義勇為,為保護國家財產或師生安全作出貢獻者要給予表彰獎勵;對遇險不救、臨危逃脫者,要給予通報批評,直至政紀處分。
第六章事故處理與獎懲
第三十條學校將安全教育、管理和防范工作作為考核每位教師的重要內容。凡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因玩忽職守而釀成重大安全事故者,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行政、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要依法妥善處理學校安全事故。學校教師、學生在校內受到輕微傷害的,學校可配合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校紀校規進行處理;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應保護現場,迅速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及時疏散學生,全力救護傷員,減少傷亡,并積極協同有關部門妥善處理。凡師生在校外因非學校責任造成傷害的,由責任方承擔責任,學校不承擔事故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安全工作與教師年度考核掛鉤。
第三十三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