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校園安全伴我行預防溺水措施

校園安全伴我行預防溺水措施

2025-07-15 閱讀 2782

  校園安全伴我行防溺水資料及預防溺水的措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便不會再擁有,所以我們一定

  一、如何防溺水

  1.不要私自在海邊、河邊、湖邊、江邊、水庫邊、水溝邊、池塘邊玩耍、追趕,以防滑入水中,有句俗語:有事無事江邊走,難免有打濕腳的時候。

  2.嚴禁學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別是中小學生必須有大人的陪同并帶好救生圈。

  3.嚴禁中小學生私自外出釣魚,因為釣魚蹲在水邊,水邊的泥土、沙石長期被水浸泡,而變很松散,有些水邊長年累月被水浸泡還長了一層苔蘚,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傷的危險。

  4.在沒有大人陪同或配帶救生圈的情況下,嚴禁私自結伙去劃船。

  5.到公園劃船,或乘坐船時必須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亂跑,或在船舷邊洗手、洗腳,尤其是乘坐小船時不要搖晃,也不能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

  6.在坐船時,一旦遇到特殊情況,一定要保持鎮靜,聽從船上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能輕率跳水。如果出現有人溺水,更不要冒然下水營救。

  7.遇到大風大雨、大浪或霧太大的天氣,最好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

  8.如果不慎滑落水中,應吸足氣,拍打著水,大聲地呼喊,岸上的人應馬上呼喊大人救援,并找附近的有長樹枝、竹子、草藤什么的,便于拋向落水的人抓住,如果沒有大人來救援,岸上的人應一邊呼喊一邊馬上脫掉衣服、皮帶并把它們接起來拋向落水的人。

  9.如果不幸溺水,當有人來救助的時候應該身體放松、讓救助的人托住腰部。

  10.當自己特別心愛的東西,掉入水中時不要急著去撈,而應找大人來幫忙。

  當然,游泳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之一。然而,不做好準備、缺少安全防范意識,遇到意外時慌張、不能沉著自救,極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

  為了確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謴湍缢吆粑羌本瘸蓴〉年P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二、預防溺水的措施:

  1.小學生應在成人帶領下游泳,學會游泳;

  2.不要獨自在河邊、山塘邊玩耍;

  3.不去非游泳區游泳;

  4.不會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區,即使帶著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適當的準備活動,以防抽筋。

  三、溺水時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讓身體飄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3.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要時刻注意安全,不讓家長擔心校園安全的法則

  1、上課要遵守紀律,聽從老師指揮,體育課、活動課上應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地使用體育器材。

  2、課間玩耍不打鬧追逐,嚴禁爬圍墻、爬樹、爬走廊欄桿、攀校門等。

  3、上下樓梯靠右走,不在樓道內玩耍,嚴禁在樓梯扶手上嬉戲。

  4、不帶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來校,不做危險游戲。

  5、注意用電安全,不要亂摸亂動教室、走廊等公共場所的電器設備。

  6、放學要按時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園內逗留,也不要在街頭閑逛。

  7、上學、放學要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時看清來往車輛,要走人行橫道。學生乘車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不乘坐不符合規定的車輛,超載車輛。

  8,不能再馬路上玩耍,打鬧。

篇2:小學防溺水教育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關注生命,學生為本,堅持對全校1288名學生、對社會高度負責的原則,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和管理職能,努力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官河小學應有的努力。

  二、工作目標

  以不發生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溺水事故為目標,以學校周邊水域(如:學校南邊的河)為重點,聯合鎮派出所、學校周邊四個村委會,全面清查、整改學校及周邊安全隱患,杜絕傷亡事故的發生。通過開展“安全教育周”活動,進一步強化學校安全教育工作,幫助學生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動員全社會共同關注和支持學校各項安全工作,保障學生生命安全不受傷害,保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健康有序的開展。

  三、活動主題:

  珍愛生命,嚴防溺水!

  四、活動組織:

  組長:王秀萍;常務副組長:顧遠波

  及時傳達上級安全防溺水教育的政策,解讀有關文件精神,召集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班主任、老師代表、村委干部等,制定本校安全活動方案,負責學校整體安全工作

  副組長:李濤具體抓好學校安全工作的落實,協調調度各班級開展好安全工作,及時向學校報告工作進展

  廣播宣傳:盧濤、張彬及時把學校防溺水方案、安全紀律向學生傳達

  信息報道:劉媛撰寫防溺水安全信息,第一時間上傳

  后勤保障:閆軍做好相關后勤工作,保障活動正常開展

  組員:各班組班主任做好本班安全教育工作,執行好學校各項安全方案,對本班學生高度負責。

  五、安全教育活動重點:

  及時消除學校面臨的安全隱患,通過組織全校師生人人參與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活動,對師生進行處置安全隱患的對策教育,不斷提高師生安全防范能力。

  六、活動時間:

  5月上旬至7月1日

  七、活動內容:

  我校以防溺水安全宣傳為契機,開展好如下八個活動:

  1、高調宣傳,共同做好“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的宣傳教育工作;

  2、召開家長會,向學生和家長宣傳《預防溺水》知識和重要性。

  3、舉行一次國旗下防溺水主題教育講話。

  4、開展一次學校周邊水域安全隱患排查活動,做好記錄。

  5、出一期防溺水安全教育黑板報、手抄報,少先大隊部留存好資料。

  6、發一份《防溺水告家長書》,讓學生及學生家長人人認真學習。

  7、班級舉行一次以防溺水安全教育為主題的主題班會。

  8、時刻關注學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八、活動要求:

  安全工作是學校的頭等大事,希望子俠小學全體師生以“防溺水安全宣傳”為契機,積極行動起來,全體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在夏季即將來臨之際,對學生進行防溺水專項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因此,全體教師要從重視學生稚嫩生命的高度,認真開展好“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教育活動。在廣泛宣傳教育的基礎上,班主任要積極做好學生離校時與家長的銜接工作,嚴格執行好學校作息時間,開好防溺水教育專題家長會,避免出現家校在學生管理上的空檔,在暑假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時,每次都必須進行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通過教育,使學生自覺遠離危險,同時,也使學生了解掌握水中遇險時的自救互救常識,從而減少學生溺水死亡事件的發生。

  人人講安全,個個關心安全,時時、處處、事事繃緊安全這根弦,為把官河小學建成安全、文明、和諧的學習樂園而共同努力!

篇3:學校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措施

  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措施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由蚊蟲傳達的一種急性污染病。夏秋季為乙腦高發季節。為預防和控制乙腦的發生,我校采取如下工作措施:

  一、廣泛開展以滅蚊為主的愛國衛生運動。防蚊滅蚊是預防乙腦病毒傳達的重要措施。廣泛開展的滅蚊和消滅蚊蟲滋生地,綜合整治環境為重點的愛國衛生運動,積極采取滅蚊防蚊措施,重點做好教室、宿舍、廁所等場所的滅蚊防蚊工作,切斷人群感染乙腦機會。

  二、對同學進行預防乙腦教育。通過多種形式教育使同學了解乙腦病毒通過蚊蟲叮咬傳達,提高其防蚊滅蚊意識,防止到蚊蟲較多的地方和場所去活動、玩耍,使用蚊帳,驅蚊劑等措施防止蚊蟲叮咬。

  三、盡量防止接觸牲畜(特別是豬)。人和動物(豬、牛、羊、馬、鴨、雞、鵝)都是乙型腦炎的污染源,而豬是主要的污染源,所以同學應盡量遠離畜柵(特別是豬圈)等場所,并告知家長做好住室內外的牲畜棚(特別是豬圈)的滅蚊防蚊措施。

  四、各班加強晨檢等污染病疫情監測和報告工作。發現同學被蚊蟲叮咬出現發熱頭痛,噴射性嘔吐、嗜睡等腦膜刺激癥狀時,要立即就診或送縣(市)級以上醫治救治,并將相關情況和時報告市疾控中心和上級教育部門。

  五、嚴格遵守《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依照當地政府的統一安排進行。如疫情需要,則應協商衛生行政部門做好乙腦疫苗接種工作。

篇4:地震自救措施

  當人們在遇到突如其來的地震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堅持清醒的頭腦,采取應急措施。在來不和逃出房屋的情況下,住平房的人可就近躲避在堅固的寫字臺下、炕沿下、床板下等。

  住樓房的人應盡快從大房間躲避到廁所、廚房等小房間處;當來不和逃離大房間時,應躲在內墻墻角下、家具與門框和近等處,并維護頭部和呼吸平安;不要躲在樓房的外墻角,以防外墻震裂倒塌而跌出墻外。不可躲在陽臺上、窗戶旁與擁在樓梯口,更不可盲目跳樓以防摔傷。

  當主震約在20秒鐘過去后,要立即撤出房間,以防接著而來的余震造成傷害。住高層樓房的人不可乘電梯逃離。為防地震造成停電和火災,可沿樓梯撤出。逃出室外或己在室外的人應維護頭部,以防止被瓦礫等物砸傷,并迅速往廣場、操場、公園等空曠平安處疏散,要躲開狹窄街道、高樓、影壁、孩子墻、煙囪、橋梁、高壓線、變壓器、河堤,水壩等危險地段。

  若地震時在立交橋上,司機和乘客應迅速步行下橋躲避。若地震時正在車間、影劇院、商場、學校等公共場所,若時間允許可依次迅速撤離;在來不和時,可就近躲在車床下、桌子下、舞臺下、椅子下、柜臺兩側等處。大地震后還有多次余震,此時不能回到尚未倒塌的建筑物內;倒塌的建筑物如發主火災應迅速撲滅,以救出被困往其中幸存的人。

  被埋在廢墟中的人,應盡可能加固自身同圍的支撐物,并用連續有規律的敲擊聲和呼喊聲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