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局會議督促檢查工作制度
分局會議督促檢查工作制度
(一)督促檢查的工作內容
1、領導交辦、批辦、查辦的上級重大稅收工作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和其他重要事項,;
2、黨委會、局長辦公會、局務會等會議決辦的事項;
3、人大、政協有關稅收工作的建議提案;
4、上級機關及有關部門簽轉的督辦事項;
5、上級文件、電報的擬復、擬辦事項;
6、群眾來信來訪的調查處理回復事項;
7、批評、建議類事項;
9、其他需要督辦事項。
(二)督促檢查的基本要求
1、領導負責。督促檢查是一種領導職能,各級領導都要親自過問,承擔責任。責任部門要按照領導或上級領導機關的指示,運用領導職權推動督查工作,并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三條基本原則:一是一切督查事項立項都要報請領導批示;二是及時請示、定期匯報,主動爭取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三是辦結報告須經領導審核簽字方能報出。
2、部門協助。辦公室協助領導抓好督促檢查。主要負責有關交辦、催辦、參與調查、出面協調和報告結果等具體工作,一般不直接查處問題,僅對一些重要的、綜合性、典型性的事項進行直接辦理,對多數事項要發揮有關部門的作用,將督查事項按職能分工和業務范圍及時轉送到有關部門或單位協助辦理,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基層單位要按照領導批示和要求辦理。涉及多個部門辦理的由主管部門會相關部門意見,并負責協調綜合;未明確主辦部門的,由辦公室負責協調綜合。
3、實事求是。督促檢查要秉公辦理、實事求是。一是督查工作人員在辦理督查的各個環節要客觀公正,防止片面粗糙。二是督查工作人員在辦理各類督查事項中,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政策、法律為準繩,深入調查研究,防止主觀偏見,對督查事項的事實真相不隱瞞、不夸張、不縮小、不歪曲,不允許任意曲解政策和法律。
(三)限時辦理
1、對督促檢查事項的辦理,凡明確規定報告時限的,要按照要求的內容和時限及時報告。
2、對領導批示需要查辦落實的事項,未規定時限的一般應在30天內辦結。
3、對人大、政協建議提案的承辦,沒有規定反饋時限的應從收到建議和提案之日起3個月內,將辦理結果書面答復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案人;不能按期辦結的可適當延期,但延遲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個月。
4、對有特殊要求的事項,要特事特辦,及時報告查辦結果。
5、情況特殊需要延長查辦時間的,要及時向主辦單位匯報原因和辦理進展情況。
(四)有查必果。凡是立項督查的事項,都必須有結果。一是肯定的,即反映問題屬實,按規定做了處理;二是否定的,即反映問題失實,向批示人、當事人說明情況;三是部分肯定,部分否定,或擴大化的,即由一問題涉及一片,從一個人問題涉及到同類事、同類人的問題。對各個辦結的事項,承辦單位都應及時反饋,并寫出書面查辦報告。查辦結果報告,必須事實清楚、結論準確;對不符合要求的,將退回重新查報。
(五)定期通報。為推動督查工作的開展和督查事項的落實,必須建立督查工作檢查通報制度,市局辦公室將按季定期對市局機關及各分局督查工作開展情況和督查事項處理情況進行檢查通報。
(六)注意保密。根據督查事項內容,對需要保密的事宜,在辦理過程中,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知曉;對有相應密級的文件資料,要按有關公文保密規定,注意采取保密措施。
(七)督促檢查的辦理程序
1、登記:凡督查的事項,不論轉辦或自辦,都要登記。登記的內容包括:督查事項、事由來源、內容摘要、擬辦意見,領導批示,查辦方式,及登記序號、收件日期。
2、轉辦:轉辦是督查工作中對一般案件的辦理方式。督促檢查事項的轉辦,根據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交辦部門要確定督查任務、明確督查事項的辦理要求;指明查辦事項的承辦單位或承辦人;規定查辦事項的完成時限;提出查辦事項辦結后的反饋要求。承辦部門按職權范圍認真做好督查工作,不得敷衍塞責,推諉扯皮。
3、催辦:對轉交有關職能部門和下轄機關辦理的事項,要認真做好催查和督促工作,每隔一定時間與承辦單位聯系一次未能辦復者,則要求匯報辦理過程,說明情況,再提出時限要求,催辦方式可以發函,打電話或派人上門了解督促。
4、立卷歸檔。督促檢查事項辦結后,應將查辦過程中領導批示,查辦原件,調查情況,處理結果和來往文件等材料組成案卷歸檔。
篇2:機關工作會議制度
機關工作會議制度
(一)常委會議
1、議事范圍
(1)上級黨委、政府,縣委、縣政府及上級紀檢監察機關重大部署,重要批示的貫徹。
(2)全委會的工作報告。
(3)全縣性紀檢監察工作的重大部署。
(4)縣紀委、監察局直接抓和重點過問的大要案或典型的案件查處。
(5)縣紀委管理的紀檢監察干部的任免、調動、調整、獎懲。
(6)重大經費開支。
(7)典型培育。
(8)其它需要提交常委審議的重要問題。
2、議事規則
(1)常委會議由書記或書記委托的副書記主持召開。縣紀委常委參加,不是縣紀委常委的監察局副局長列席會議;必要時請有關室主任(負責人)列席參加有關問題的討論。
(2)議題由書記或書記委托的副書記確定。也可以由各室提出,并經分管常委同意后報請書記或書記委托的副書記確定。
(3)對需要提交常委會研究決定的事項,主辦室應提出初步意見或建議,對需要提交常委會討論通過的文件,由辦公室或有關室準備,經分管副書記審核,并報請書記同意后,提前一天送各位與會人員。
(4)常委會議必須有半數以上常委到會才能召開,常委如不能出席會議的,可在會前就議題提出意見或建議,會后由主持人及時向未出席的常委通報議定事項。
(5)常委會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民主,討論重要事項,會議前要把討論的內容與常委通氣,作好準備。決定問題要體現多數常委的意見,如對重要問題產生不同意見,雙方人數接近,除在緊急情況下,必須按多數意見執行外,一般應暫緩作出決定。
(6)會議討論和決定的內容,除會議決定公開或工作需要交辦的外,要嚴格保密,任何與會同志不得向外泄露。
(7)常委會議由辦公室派人記錄,討論和研究的問題與科室有關的,有關科室可另派人記錄。
(二)監察局長辦公會議
1、議事范圍。
(1)年初計劃、年終總結;
(2)上級監察機關和縣紀委常委會部署的重要事項;
(3)有關行政監察工作;
(4)對監察對象的處理意見;
(5)向人大、政府、上級監察機關的請示、報告;
(6)其他需研究的事宜。
2、參加人員:正、副局長,辦公室主任,另根據需要可請有關室負責人參加。
3、具體時間、議題由局長確定。
4、凡涉及重要議題,應邀請紀委正、副書記及相關領導參加。
5、會議由辦公室派人記錄。
(三)室主任(負責人)例會
1、議事范圍
(1)貫徹落實常委會議的決定和意見。
(2)督促檢查和組織協調各室工作。
(3)研究和部署機關的日常工作。
(4)討論各室提交會議研究的問題。
2、室主任(負責人)例會原則上由常委、各室主任(負責人)參加,根據會議內容,如需有關人員參加或列席的,由主持會議的領導確定后,由辦公室負責通知。
3、室主任(負責人)例會由書記或副書記主持召開,原則上每半月召開一次。
4、室主任(負責人)例會決定的事項,各室要抓落實,并及時把情況向分管領導匯報,在下一次的室主任(負責人)例會上要反饋落實情況。辦公室要抓好督辦。
5、室主任(負責人)例會由辦公室派人記錄。
(四)、常委民主生活會
1、常委民主生活會每年召開一次。
2、會前必須事先報告市紀委、縣委,并將有關問題進行調研、形成材料,會后及時整理材料向上級報告。
3、認真做好民主生活會會前的準備工作。4、民主生活會的有關工作由機關支部負責。
篇3:煤礦會議紀律
煤礦會議紀律
(1)上述會議參加人員范圍及召開時間,原則上不變,到時準時召開,全礦其他各類會議必須服從做到:小會服從大會,基層會議服從全礦會議,專業會議必須服從綜合會議。各分管領導召開分線專業會議,必須在時間上與之錯開,避免會議沖突。
(2)參加會議人員要提前做好發言準備及書面材料,在發言匯報中簡明扼要,突出重點,盡量壓縮會議時間,提高會議效率。
(3)建立會議考勤制度。凡參加會議人員,必須按照會議通知時間,準時到會,不得遲到、隨意換人或無故缺席。如因公因事因病不能參加會議,提前向會議主持人請假。否則,對遲到者罰款20元,對無故換人者罰款20元,對無故不參加者罰款50元,對早退罰款50元。
(4)與會期間,不準閱讀報紙、雜志等,不準打盹、睡覺,必須關閉手機,不準接聽電話,對手機響鈴者罰款50元。對閱讀報刊者罰款30元,罰款由會議簽到單位執行。
(5)會議期間不準隨便出入,不準接待客人及處理其他事務,如會中離開會場10分鐘以上或因故需要退場,必須向會議主持人請假。
(6)會議期間,與會者要做好記錄,對會議安排事宜,會后要認真組織落實兌現。
(7)會議通知單位在通知時,要對會議參加人員、內容等方面通知清楚,不得漏人漏項。對全礦綜合性大會或需要宣傳報道的會議,還需要通知有關單位做到攝像、攝影、音響、新聞報道工作。會議具體組織單位要做到會標、席卡、接待等會務工作,對工作不到位影響會議者,對負責人罰款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