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級管理制度二
小學班級管理制度
自主參與型的班級管理模式
(一)模式之一──實施"三制"班級管理
"三制"即值日班長制、班委輪值制、人人崗位責任制。
值日班長制,就是按學號人人輪流當班長。值日班長的主要職責是:
1、負責一切班務工作。
2、早晨提前到校打開門窗,打掃走廊。
3、課間擦凈黑板,檢查課前準備,維持課間紀律。
4、領隊并檢查做操情況。
5、放學后,督促檢查清潔工作,填好班級日志。
班委輪值制就是學生自由組合,組成班委,輪流值周。班委由值周班長和委員若干人組成,其主要職責是:
1、負責記載本星期各小組的紀律、體鍛衛生等情況,一周結束,對各小組作一次綜合評價;
2、負責搞好一次班隊活動課;
3、出一期黑板報;
4、組織一次有益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和諧發展的有益活動;
5、周未寫好簡單的總結。
人人崗位責任制就是人人是班級的管理者,每個學生在集體中負一定的責任,既管理別人,又被別人管理,以加強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二)模式之二一一一班級校園值周制
即各年級輪流由一個班來全面管理校園,其工作職責是:
1、值周前一天,大隊部組織召開值周動員會議,明確分工,領取值勤標志、授帶。
2、每天提前半小時到校。部分同學在校門口檢查學生到校情況和紅領中、校徽佩戴情況。
3、周一組織全校同學參加升旗儀式,聽升旗講話。
4、成立衛生、做操、愛護公物、守紀四個檢查小組,每天檢查記載。另外,成立"服務小組"專門幫助低年級學生或老師打掃衛生。"接待小組"負責接待來訪客人,介紹學校情況。"宣傳小組"負責每天更換校黑板報的"常規管理一日談",留好底稿。
5、周未配合醫務室檢查學校大掃除,評分記載。
6、評選講究衛生、認真做操、愛護公物、遵守紀律的優勝班級,頒發流動紅旗。
7、準備好周五上午"紅領中廣播臺"播音,匯報一周心得、體會。
8、周未做好各項工作的交接工作。
(三)模式之三一一一"自主發展"模式
1、建立輪流"執政"的班干制度
班委干部采取自愿報名形式,通過競選產生,班長、班委每學期更換一次,不能連任
2、組建宜于競賽的小組結構
每一個小組都由五六名學生組成有利于全面競賽的綜合性小組;它既是學習小組,又是勞動小組、體育小組、文娛小組,考慮到各種人才的和諧搭配,盡可能水平相當。
3、組建發展個性的興趣小組
為發展個性,培養多種能力,還組建課外興趣小組,這些課外興趣小組采取同學自愿報名形式組成。活動時間一般都在周未。如:"假日小隊"、"集郵小隊"、"紅楓葉美術小隊"、"百靈鳥音樂小隊"、"蓓蕾足球小隊"、"雛鷹文學小隊"、"小記者小隊"等。
4、共同保管、愛護集體財物
班級有一些師生創設的共同財物。如小圖書角、衛生角、盆花等,除清潔掃除由小組輪流做外,班中的其他服務性工作都讓學生自愿承擔。
5、獨立主編、自辦小報
每周由一個同學輪流當主編,按時出一份手抄報。
自辦手抄報統一要求是:
1、統一四開大小。
2、有新穎的報頭、主編姓名、期數、出版日期。
3、手抄報內容必須有一篇文章為自己所寫,其他的可以做些摘記。
4、排版、抄寫、美工等工作需由主編一人獨立完成。出好的報紙貼在教室里的墻壁上供同學們閱讀。
6、記載班史的班級日記
每天由值日生寫班級日記。有兩條要求:一是認真按時完成,不缺漏;二是真實記下各項成績,存在的問題以及當天發生的事情。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最基層的組織單位,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其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學生進行學習方面的指導,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益。二是對學生進行生活方面的指導,以培養學生品德和能力為核心。由于班級管理對學生成長的獨特作用,所以,在綠色成長計劃課題研究中,專門研究探索自主參與型的班級管理問題。
篇2:小學班級管理安全責任制
黃山路第四小學班級管理安全責任制
為了進一步規范學校班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師生人生安全,根據《青島市學校
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安全工作法律、法規和規章,依據“分層負責制、崗位責
任制”原則,制定本責任制。
1.班主任是班級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班學生安全、班級教育教學等設施
設備負責。
2.班主任及時傳達上級有關安全文件精神,提出班級安全管理工作要求。
3.班主任經常督促指導學生認真做好班級安全管理工作,及時了解班級管理工
作中出現的問題。
4.班主任應結合《學生管理規章制度匯編》對本班學生進行校園安全教育,做
到經常、及時、有針對性。
5.班主任應對學生進行校外各類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在校外各種場合下的安全
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6.班主任應對本班教室內各類設施的安全狀況及時、定期進行檢查,如存在安
全隱患,及時處理或上報學校有關部門,并提醒學生注意。
7.班主任應每日按時做好學生點名工作,了解學生出席情況。發現學生未按時
到校,在第一時間通知其監護人。
8.班主任應認真負責地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校內外班級活動,如主題對會、社會
實踐、春秋游、衛生勞動等,保證活動中的學生不因違紀、操作失誤、管理不到
位等原因而發生安全事故。
9.班級學生在校內發生各類安全事故,班主任必須及時送到衛生室或附近醫院
就診,并上報學校。
10.如遇學生缺席或發生校內安全事故,班主任必須及時與家長聯系,必要時應
進行家訪,了解或說明情況。
11.班主任應了解本班學生在各學科中的表現,協調好學科間的作業量,避免學
生因作業量過重而造成的傷害。
12.班級管理安全責任依據分工不同,貫徹“誰組織活動,誰負責”的原則;同
時依據“齊抓共管”原則,在無明確分工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為第一責任人,
其他有關教師為第二責任人,班主任不在的情況下,下班教師為第一責任人。
13.未盡事宜,依據相關安全法律法規和規章執行。
篇3:初探Blog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應用與研究
初探Blog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與研究
[摘要]:Blog作為網絡日志的表現形式,其靈活方便的特點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注意。本文介紹了Blog在小學現代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初探了Blog在小學現代班級管理中所產生的影響及發揮的作用,闡述Blog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優勢、主要功能和不足。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級博客網絡日志
Blog,是WeBlog的簡稱,理解為網絡日志,隨著網絡化教育的快速發展,Blog也在現代班級管理的應用中展現出它獨具一格的風采,從班級管理的有效溝通到師、生、家長之間的交流以及不同主體對學生多方位的評估,從而有利于教師更好的扮演學生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對于小學生而言,Blog的簡單操作和風格各異更適合小學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也有利于Blog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發揮出它的潛力。
一、Blog的功能與特點
Blog是一個簡單易用的個人知識管理工具,也是頗具特色的班級管理工具。
在我們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主要發揮著以下兩大功能:
1.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