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公管學院掛鉤班級制度

公管學院掛鉤班級制度

2024-11-21 閱讀 5557

  為加強班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工作,創建良好的班風、學風、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掛鉤工作以馬列主義、*思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

  第二條掛鉤黨員以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為宗旨開展工作。

第三條掛鉤黨員的工作任務是:

  (一)了解掛鉤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工作狀況,反映他們的意見、要求和思想情緒、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幫助掛鉤班級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

  (三)引導掛鉤班級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完成學習任務,努力成為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四)根據黨支部的部署,參加掛鉤班級的團支部會議和班會,積極支持其班委會開展工作,具體指導團支部搞好建設,幫助掛鉤班級創建良好的班風、學風。

  (五)加強掛鉤班級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內外時事的輔導和學習,是他們了解黨的性質、宗旨、指導思想、權利義務和黨的歷史等基本知識。

  (六)向掛鉤班級介紹入黨的基本程序,指導有入黨要求的進步團員群眾寫好入黨申請書,推薦符合條件的同學參加黨校培訓,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工作,堅定他們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積極配合黨支部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推選優秀的入黨積極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

  (七)每月至少一次到掛鉤班級了解情況,認真填好《入黨積極分子情況考察表》,每月最后一天向黨支部提交掛鉤班級學生上交的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等材料,定期向黨支部書面匯報掛鉤情況。

  (八)完成黨支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四條掛鉤黨員向黨支部書書面匯報掛鉤情況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掛鉤班級的思想、學習、工作、生活等總體狀況和班風、學風建設情況。

  (二)掛鉤班級團支委、班委會開展工作的情況和效果。

  (三)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工作情況和在思想、學習、工作、生活作風等方面的表現以及群眾基礎和特長、優缺點等情況。

  (四)對黨支部開展工作的建議和意見。

  (五)其他有必要說明的情況。

  第五條掛鉤黨員應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和黨務知識的學習,不斷加強自身的黨性修養,以身作則,起好模范帶頭作用。

第六條在掛鉤工作中表現突出,符合以下條件的掛鉤黨員,按30%的比例由黨支部委員會評定優秀掛鉤黨員給予表彰。

  (一)思想積極要求進步,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和黨務知識,有較強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組織紀律性強。

  (二)工作認真負責,踏實肯干,較好完成黨支部安排的掛鉤任務,所掛鉤班級有較好的班風、學風,無違反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事件。

  (三)深入群眾,與掛鉤班級黨員群眾打成一片,受到掛鉤班級黨員群眾的一致好評。

  (四)成績優良,學期(學年)成績和綜合測評在班內排名前50%,無重修科目。

  (五)生活艱苦樸素,作風正派。

  第七條掛鉤班級的黨員應積極配合掛鉤黨員工作,并對掛鉤黨員進行監督,及時向黨支部委員會反映有關情況。

  第八條本制度由公共管理學院黨委解釋。

篇2:初中班級規章制度

  1.眼操音樂響起,馬上停下手中的事情,做操認真,不能做小動作,不能開小差。非特殊情況,不能去洗手間。如果誰被學生會扣了分,扣此人2分并抄班級規章制度一次。

  2.課間操時,迅速排好隊,注意隊伍排整齊,做操時手腳伸直,動作要到位。

  3.每天必須按時完成作業,作業質量要高,若有不交作業者,科代表記上名單,交至科任老師和班長處,按老師要求補好作業,若再不完成,則抄雙倍作業并扣2分!

  4.上課必須認真聽講,不許亂說話,隨意走動,站立,開玩笑,不許擅自做作業、玩玩具、或講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大聲起哄,更不能發出怪異聲音等。自習課上,有事情要舉手報告,否則違反了的同學扣5分一次(酌情抄班規2次)。

  5.早讀,晚讀時,科代表到臺前帶讀,馬上拿起課本,大聲朗讀,挺直腰板,書本立起。

  6.每周值日小組,都要認真完成值日,分工明確,每個小組成員都要認真負責自己的工作,若有不做值日的,先提醒一次,若還是不改,就扣分。生活委員下課檢查教室衛生,有問題,就讓值日小組成員解決。每個值日小組成員要等其他成員一起離開教室(先完成值日的幫助其他成員)。

  7.小室要擺放整齊,垃圾桶旁不能有紙屑,如班級扣了分,則整個值日小組每人扣2分。誰的物品放在柜子外面被扣了分的扣那個人3分。

  8.不能攜帶零食,飲料進入班級,不能拿飲料瓶裝水,若被人發現或舉報者,一人扣5分一次并抄班級規章制度10次)

  9.要維持良好班風,不得出現任何違反校規校紀者(包括頭發不合格,穿著不合格)若有人違反,每人扣5分。

  10.桌椅要擺放整齊,橫豎對齊,椅子下的書要擺放整齊,書包不能放在教室里,水壺不能放在地上,要掛在左邊的鉤子上,袋子不能掛在鉤子上,要放進小柜里。如誰被扣分,則扣其2分。

  11.課堂頂撞、辱罵、嘲笑老師者每人扣5分一次。(抄校規一次)

  12.課堂、自習課、晚修期間看課外書,玩電游,睡覺,吃東西,講話,傳紙條的,一次扣3分。

  13.中午就寢,晚就寢,不按時睡覺或衛生,違紀被扣分的,整個寢室的同學每人扣一分,每人抄班級規章制度一遍。

  14.不能講粗話、誹謗、和謾罵,不能進行非法交易和毆打同學,若被人舉報或發現扣5分一次(抄校規兩次)。

  15.課鈴一響必須回到自己的座位,禁止去洗手間、倒水等等。課鈴停止沒回到座位算是遲到。如果有人違反,扣3分一次,抄班規1次。

  16.課間不能追逐打鬧,否則每人扣4分,抄校規1次。

  17.要愛護公物,不能在墻壁上亂寫亂畫亂踩,不能破壞班級任何事物,否則要罰錢并扣分。抄校規2次

  18.文明交往!

  備注:以上規則先由各位班干部提醒,最多提醒兩次,提醒過后若仍不改正則開始執行班級規章制度。任何一名同學都不能以任何不成立的理由來敷衍班級規定,若發現有班干部包庇行為,則這名班干部要寫1000字檢討并當著全班同學面演講。另外,請各位班干部自身要做好榜樣,發揮其帶頭作用,如果有其個別班干部“以身作則”知法犯法,則同樣接受雙倍懲罰!

  各位同學如有更好的管理方法,可以與班干部進行交流!

  最終解釋權為班主任所有!

篇3:小學生自主班級管理制度

  長期以來,小學的班主任常常是起早貪黑,事必躬親,不自覺地運用著“保姆式”的管理。這種局面,既不利于班主任自身素質的提高,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壓抑了學生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發揮。新基礎教育理念要求學生成為班級活動的主人,特別是在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中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從而使他們的身心得到鍛煉,個性得到展現。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努力引導學生發揮各自的主體作用,使班級不僅成為學生學習的集體,成為學生個性成長的集體,成為學生社會性發展的集體,還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家”的溫馨,讓他們在以班級為“家”的自我管理中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如何讓學生在班級的自主管理中成長呢?

一、了解學生,關注學生。

  作為“家”的一份子,不僅要讓學生們相互了解,作為班主任老師,更應該把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方方面面,也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發揮他們的自主性管理的意識。因此,我經常與他們進行雙邊、雙向及多向的溝通,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與他們交談,了解他們的一切行為活動,了解他們如何與同學相處,如何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等內容,并及時抑制他們的錯誤思想,鼓勵他們認真對待新環境中的學習和生活。課堂上,我也很注意觀察學生,及時捕捉他們的喜怒哀樂,正確調控他們的情緒,用相信人、發展人的眼光看待他們。抓住有利時機,給予表揚,樹立起了他各方面的自信心,逐漸改掉壞毛病教師只做有心人。

  此外,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我還經常與家長保持電話聯系,必要時進行家訪,介紹學生在校的表現及思想情況,對家長提出具體的要求,并讓家長多關注他們的孩子,配合好班級工作。

二、建設班級文化,創造溫馨的“家”。

  班級是學生每天活動最長的地方,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會使學生高興來學校,還能呵護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從班級這個“家”中感受到溫馨。

  在班上,我讓他們參與到辦板報、布置教室的活動中來,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使整個班級充滿了成長的氣息,勃發了生命的活力。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葉圣陶先生說過:“凡屬于養成習慣的事反復講未必有用。一句老話,要能游泳,必須下水,老師的任務就是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下水,練成游泳的本能。”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喜歡新鮮事物。因此,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各種條件,組織靈活多樣、富有情趣的課外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每次組織活動之前,我總是有意識地讓學生集思廣益,精心設計一些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班隊活動,創造積極參與的氛圍,使學生有所收獲。例如:“故事大王”、“崗位輪換制”等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勇敢堅強的毅力,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班級中的一員,是“家庭”中的一員,人人都應該為班級工作,為“家庭”添磚加瓦。此外,我還經常利用一些課外活動指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集體觀念、責任感和義務感,提高他們的自覺性和自制力。這些形式多樣、趣味性強的班級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在班級中主人翁的地位,發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強班級凝聚力,形成良好班風

  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很多學生深受家長的溺愛,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不少學生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加上小學生自控力較差、反復性強、活潑好動,很難形成良好的班風。針對學生好強好勝的特點,我在各種教育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如在小組評價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每個小組成員都力爭為自己的小組爭取榮譽,在小組精神的帶動下,班級的凝聚力增強了。以“一幫一”、“同桌同學互幫互學”,大家齊心協力,互幫互助的學習,不僅同學進步,自己也在幫助同學的同時鞏固了知識。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找到了歸屬感。

五、建立班級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

  如今的小學生,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自尊心,他們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被別人承認,渴望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根據這些特點,本著“尊重學生,提供機會,平等相待”的原則,我在班級管理中建立了班級崗位責任制,并引入競爭機制,實行班干部競選制。班級設立各種各樣的崗位,如勞動委員、學習委員、早讀檢查員、衛生檢查員、學習組長、安全管理員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揮各自的潛能。還建立“常務班長”“值日班長制度”,要想擔任“常務班長”必須通過競選,競選人要進行競選演講,并回答同學提出的問題,經大家投票選舉而產生的。全班學生輪流擔任“值日班長”,保證人人都有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有些一直被認為“差生”的同學,通過當尋執政”,紀律意識明顯增強,學習明顯進步。幾位平時因為成績差,不守紀律而抬不起來的同學,在擔任值日班長期間,展現了自己出眾的組織才華和能力,這使他們找回了自尊,增強了自信,發現自己原來也很棒。

  在班級中,班主任是導演,學生才是主角,在班級的組織和活動建設上,要把重點放在“把班級還給學生上,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班級的管理活動”,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提高自尊心、自信心,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讓每個孩子在學校中得到最佳發展,讓每個孩子都品嘗成功的快樂,我們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們脫穎而出,創造展示自己的天地,培養自主能力,讓學生在班級的自主管理留給學生自主空間、力求班級管理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