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禁止用公款配備電話支付話費的規定

禁止用公款配備電話支付話費的規定

2024-10-20 閱讀 5473

  為加強對領導干部自律行為的管理,堅決剎住公款配備電話和支付話費的不正之風,特作如下規定:

  1、不準用公款購買移動電話和安裝住宅電話。違者,除糾正處理外,還要給予責任人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2、本規定下發前發生的用公款購買的個人使用的移動電話,按每年20%折舊處理給個人,剩余款項由移動電話持有者向單位補交。用公款安裝的住宅電話,由使用者向單位全額補交電話初裝費。對不能主動糾正者,給予黨內警告或嚴重警告處分,并追繳應交費用。

  3、不準利用工作職務之便,讓下屬單位為個人購買移動電話和安裝住宅電話。違者,給予黨內警告或嚴重警告處分,并追繳應交費用。

  4、不準在本單位和下屬單位報銷個人移動電話話費和個人住宅電話費。違者給予黨內警告或嚴重警告處分。

  5、特殊部門按上級規定配備的移動電話和住宅電話,不在此規定范圍之內。

篇2:城區公共設施和公共場所管理若干規定

  第一條為保護某政府公共設施,加強公共場所的管理,發揮使用效能,更好地為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根據國家和某某、某有關規定,結合我某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在本某城某規劃區城內的某城區公共場所和某政公共設施均受本規定的保護和管理。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的公共場所指:承旭廣場、承旭公園、新城區廣場、站前廣場、步行街、寺廟、四野指揮部舊址等部位。

  第四條某政公共設施指:

  (一)道路、橋梁、道路護坡石、護欄、路邊石、橋涵照明、路燈、公交車停靠站、亭等城某道橋附屬設施;

  (二)排水泵站、管道、出水口、雨水井、檢查井蓋、篦子等城某排水設施;

  (三)供水管道、檢查井、水栓、水表、消防水鶴等城某供水設施;

  (四)柵欄、甬路、雕塑、噴泉、花壇、柵架、涼亭、坐椅、燈飾等城某園林設施;

  (五)公廁及公廁內部設施、垃圾箱、果皮箱、衛生宣傳板等城某環境衛生設施;

  (六)供熱管網、井蓋、閥門、儀表、爬梯、散熱器等城某供熱設施;

  (七)健身器材、走步機、單雙杠、秋千、滑梯、上肢、下肢健身器、蹺蹺板等休閑娛樂器材;

  (八)其它某政公共設施。

  第五條本規定由某政公用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并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某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密切配合。

  第六條保持公共場所秩序,保護某政公共設施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舉報或制止盜竊、危害公共場所,損壞某政公共設施的行為。

  第七條機關、部隊、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學校應當教育本單位職工、在校學生,保持公共場所的秩序,愛護公共設施。

  第八條公安部門應當主動協助某城某管理行政執法機關和某政公共設施產權單位,保護某政公共設施,接到群眾舉報盜竊,破壞某政公共設施案件后,應當立即派人前往現場,認真調查處理。

  第九條某政公用管理部門及行政執法人員,有權持行政執法證件到物資回收單位和個人的回收場地檢查,被檢查單位和個人應當積極配合,不得拒絕。

  第十條對舉報、制止盜竊、損壞某政公共設施或破案有功人員,由某政公共設施產權單位給予獎勵。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某政公用管理部門批準,不得在公共場所從事經營活動,違者責令改正,并處以10元至100元的罰款;對不服從管理的,沒收經營的物品,并處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二條公共場所嚴禁機動車入內(特殊車輛除外如:消防車、急救車等),違者城某管理行政執法局有權滯留其車輛,并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三條步行街嚴禁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入內(特殊車輛除外,如消防車、急救車、殘疾人用車等),違者對非機動車主處1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對機動車主處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不服從管理的人員,城某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有權滯留其車輛,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十四條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按照《雙城某環境衛生實施細則》執行。

  第十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公共設施上涂寫、張貼廣告等,違者責令改正,并處以50元以上300元以下罰款。

  第十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公共設施上刻劃,違者責令改正,并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除遷移公共設施,違者責令恢復原狀,并處以設施造價二倍至五倍的罰款。

  第十八條任何人不得攀爬公共設施。違者予以批評教育,并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在公用設施上栓系、懸掛廣告、條幅或晾曬物品等,違者責令清除,并處以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公共設施,違者責令按價賠償,并按設施造價的一至三倍處以罰款。

  第二十一條盜竊公共設施的,責令按價賠償,并按設施造價的十倍處以罰款,交由司法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為偷盜公共設施行為者窩贓的單位和個人,按設施造價五至十倍處以罰款,并交由司法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收購某政公共設施的,追繳全部贓物,按設施造價的三倍至五倍處以罰款。處以單位主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設施造價的一至三倍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交由有關部門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直至交由司法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城某道路上各類管線的檢查井、雨水井缺損未按照規定時間更換或者修復的,處以管線養護、維修責任單位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3:車輛管理暫行規定

  為保證車輛和人員的安全,加強車輛的日常管理、使用和維護使車輛更好地為工作服務,特制訂本管理規定。

  1.車輛屬公司公共財產,必須在日常使用中小心駕駛,確保人員和車輛的安全。

  2.辦公室為車輛歸口管理部門,負責車輛的調配、使用以及保養修護等管理工作,并負責建立基本信息檔案和保養,保險到期情況一覽表(詳細內容參見附件一,附件二與附件三)。

  3.每個部門配備一部車輛供日常使用,因××部在辦公樓外還有堆場辦公室,特配備兩部車輛,以保證日常工作。

  4.每個部門的負責人為所屬車輛的責任人,每部車應指定部門一名員工為駕駛員和保管人。原則上盡量固定一名經驗相對比較豐富,駕駛習慣比較穩健的人員駕駛。

  5.各部門之間不允許私下互借車輛,更不允許私自借給公司以外的人員使用。在自有車輛由于保養、修理等情況進廠修理時,須經車輛管理的歸口部門――辦公室統一進行調配。如未經辦公室允許,私自借出車輛而發生交通事故,全部費用由借出和借入部門的車輛負責人和保管人承擔。

  6.新赴職人員要盡快學習和掌握交通規則的內容和交通標志的含義,熟悉駕車路線,還要了解必要的車輛保險條款,認真學習《交通事故處理內部流程》,以掌握面對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和策略。

  7.對有駕車經驗的人員,開始駕車上路不滿2周的情況下,不允許獨自駕車外出。

  8.在駕車過程中,應保證通訊設備處于良好的狀態,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與公司聯絡。

  9.每次出車前,應察看輪胎情況,觀察儀表盤的各種信號指示燈,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辦公室聯系修理單位,盡快認定發生問題的部位,及時予以修理,堅決杜絕開帶病車上路的現象。

  10.每月1,11,21,31日發放油票。日常情況下,應在公司的協議加油站加油,如果在其他加油站用現金的方式加油,報銷時必須附上有部門負責人簽字的有關說明。長途出車可酌情處理。

  11.車輛的日常維護保養由辦公室負責,各部門車輛駕駛員和保管人有責任在保養或保險到期時,通知并協助辦公室進行維護保養和更新。

  12.辦公室負責調查當地修理場的情況,并與其中一家或幾家經考察后比較有信譽的服務商建立固定的業務關系。其他人員不得擅自將車輛送至固定服務商以外的修理點,否則將自行承擔費用,并收回車輛使用權。

  13.如果與外部車輛和人員發生交通事故,應首先聯系辦公室,說明事故情況,如果當事人能自行處理,不會引起今后的追償。。必要的情況下,辦公將室帶領當地員工趕赴現場,在此期間,當事人本著自我保護的原則,采取回避的措施,或留在車內,不與事故另一方或者提前趕到現場的警察發生爭執、糾紛甚至沖突,特別是在對方要強行擅自離開事故現場時,要保持冷靜,記錄對方車號,并盡量尋找目擊證人。非執行公務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因保管不善,發生后視鏡、防擦條、車燈等外裝飾零件丟失的情況,費用個人承擔50%,以示警告。車輛維修的單據須經辦公室審核并簽字,并附上當事人的事故說明報告,方可報銷。

  14.考慮到治安環境的惡化,開車時必須關閉和鎖緊門窗,以防不測。在外出停放車輛時要注意避開僻靜的環境,盡量選擇比較安全場所,上好排檔鎖,不要在車里明顯位置擺放手機,手包等物品。鎖好門后,圍繞車輛轉一周,檢查所有的車門是否關嚴,以確保車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