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區居民社區環境調查報告

小區居民社區環境調查報告

2024-08-19 閱讀 7455

小區居民社區環境調查報告

  改革開放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為防止環境問題繼續擴大化,也為了使我們居住的環境越來越美好,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幾年暑假8月2日我對我家附近的幾個小區進行了一次相關調查,并走訪了部分小區居民,聽取了他們對待目前社區環境的看法。

  在調查中發現,各小區的環境相對于以前已明顯改善,小區的道路上基本未發現隨便亂扔的垃圾,道路旁都設置了對垃圾分類的垃圾箱,但是在道路兩旁的綠化帶里依然發現部分居民隨便亂扔的零食袋和瓜果皮殼,特別是白色塑料袋不僅影響了整個小區的美觀,而且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精神生活也變的豐富多彩,好多小區都設置了健身場地,然而部分居民在健身娛樂的時候都忽視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特別是老人和孩子都習慣性的將隨手用完的垃圾隨便亂扔,這又加大了小區環境管理人員的管理力度;噪聲污染也悄悄的走進了小區的暗角,部分小區為方便孩子上學,在小區內設置了幼兒園,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家長和孩子,并且也為小區增添了活力,但是,每當下課鈴聲響起,學生的嬉笑打鬧聲無形的成為了小區的噪聲源,這些噪聲污染不僅影響了人們的休息,也使年齡大的人對此產生了反感;還有一些比較古老的小區,由于各方面的設施已經老化,頻繁的出現問題,例如在XX小區發現一根破裂的水管,外滲的生活用水一直無人問津,這不僅違背了國家提倡的“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理念,也對小區的居民生活產生了影響。除此之外,小區的垃圾房處理也不到位,表現在垃圾不能及時送往處理站處理,在炎熱的環境下,腐爛的生活垃圾不僅引來了蚊蠅,滑落到地面上的垃圾也會給行人帶來不便,特別是老人一不小心可能會被滑到;最后還發現一些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跡象仍然暴露在社區的環境之中。

針對這些問題,我提出如下解決方案來保護社區環境:

  1.通過在小區內張貼海報,發宣傳頁等途徑提高居民的環境責任感,培養居民的環境意識;對年齡較大的居民可以采用集中培訓的方式,通過宣講、座談會等方式對其進行環境教育。

  2.道路兩旁盡量多設置垃圾箱,并且將垃圾箱放置在比較明顯的地方,這樣可以增加垃圾回收的效率,減少隨便亂扔垃圾的現象;垃圾池要及時通知相關人員處理,特別是在夏天,保證每天清理一次;樓層里可以放置有蓋子的垃圾箱,減少因食物腐爛發出的異味。

  3.對設置幼兒園和健身場地的小區,要加大對其監管力度,對幼兒園噪聲污染問題,可以在幼兒園周圍建立隔音帶或者綠化帶以減少噪聲對居民的影響,健身場地是人群比較集中的地方,物管除了要加強監管力度,還要安排保安人員定期的安排人員巡查,對不遵守衛生要求的人員給予教育和必要的懲罰。

  4.對部分比較古老的小區,要安排物管人員及時挨家挨戶檢查屋內及周邊設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檢查,特別是水管和電線,因年代久遠,易老化,物管要盡快和居民溝通,協商處理。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快速階段,環境問題不僅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未來,也關系到我們每個人將來以及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們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首位,所以只有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環境才會得到有效的保護和改善,生活也越來越美好!

篇2:社區環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

社區環境實踐活動調查報告

  環境既包括以大氣、水、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為內容的物質因素,也包括以觀念、制度、行為準則等為內容的非物質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會因素;既包括非生命體形式,也包括生命體形式。環境是相對于某個主體而言的,主體不同,環境的大小、內容等也就不同。

  狹義的環境,指如環境問題中的環境一詞,廣義的環境往往指相對于人類這個主體而言的一切自然環境要素的總和。

  調查時間:xx年2月15日

  地點:澄城縣

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于下:

  人們多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面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只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一.我們的調查研究:

  我們在正街的一條小街道上,一小吃店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制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并且大部分還沒有扔進箱里。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我們去了環衛所。環衛所的李叔叔告訴我,每天有500多名環衛工人為塘廈的環境衛生辛勤地工作著。在那里,我還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為了擺脫困難,在學長和同學的幫助下,我利用網絡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對白色污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對我撰寫文章有很大的幫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許多企業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幸好國家新出臺了禁塑令,但效果還不顯著。希望能有大的作為。)

  盡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制品現象相當普遍。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潛在危害:

  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死亡。

  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行動起來治理白色污染

  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了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每當大風刮起時,空中就彌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料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我在塘廈鎮,雖然每天都有500多名環衛工人日日夜夜與白色污染作著斗爭。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

篇3:法院宿舍社區環境調查報告

法院宿舍社區環境調查報告

  為了創建和諧社會,營造更和諧的社區氣氛,特對安徽省廬江縣廬城鎮繡溪新苑社區法院宿舍就環境情況進行了調查,作如下的調查報告:

一、小區現狀

  法院宿舍共兩幢住宿樓,區內總體衛生環境良好,地面衛生情況尚可,自行車、摩托車擺放相對整齊,區內噪音少,安靜,環境理想,安全工作良好,治安情況尚可;但社區綠化不夠理想,公共設施維護較差。

二、主要問題

  1、沒有指定的倒垃圾地點,居民倒垃圾較隨便。

  由于小區內沒有指定的垃圾倒放點,所以各個樓梯口常常出現隨意堆放垃圾的現象。近來由于小區內多了一輛垃圾車,情況有所好轉,但仍有個別居民為圖方便,將垃圾隨便扔在路邊或樓道口。

  2、綠化不夠,且管理缺乏力度。

  小區內綠化面積較小,且草地稀疏,管理較松弛,導致日常生活中居民隨意破壞樹木的現象較嚴重。除此之外,原先一部分的綠化地被一些居民擅自改為菜地,占用了小區綠化面積的65。7‰,嚴重破壞了小區的綠化環境。

  3、樓道的感應燈多壞,長期無人修理。

  兩幢宿舍樓,共6個單元,所有一樓樓梯口的樓道感應燈都已壞掉,住戶在夜晚上下樓時有很多不便,卻一直無人修理,無人問津。

  4、自行車、摩托車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小區居民停放在樓梯口的自行車、摩托車時有丟失,有38‰的居民反映發生過此類現象。

三、對策建議

  1、增添指定的垃圾倒放點,并在小區內張貼宣傳布告,對倒垃圾一事進行明文規定:居民倒垃圾時要倒到指定地點,禁止隨便亂扔垃圾;日常生活中不許隨便亂扔果皮紙屑等。除此之外,還可增設分類垃圾桶,加強垃圾分類回收。

  2、加大對小區綠化帶的管理力度,保證現有綠化帶不被人為破壞。同時,應對小區內的草地進行精心照料,另可種植一些花卉植物,增添小區的生機。

  3、請社區相關管理人員盡快解決樓道感應燈的問題,將壞掉的6個感應燈全部換新,以確保居民安全、正常的生活。

  4、加大相關方面的治安管理力度,對進出小區的陌生人員提高警惕,保護小區的財產安全。

  5、多進行宣傳,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普及環保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