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資料管理制度
健康教育資料管理制度
一、各種文件、計劃、宣傳資料等是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嚴格管理好,由專人負責管理,專室存放。
二、資料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計算機資料、網絡技術資料、多媒體、音像資料和文字資料等,應分類存放分類管理。
三、文字資料中的教材、參考書、工具書等應按圖書分類統一編目注冊登記,期刊雜志、報紙、合訂本、宣傳折頁、海報等均須統一登記編目。
四、音像資料中的錄音帶、錄象帶、軟盤、光盤等必須分類登記編目,分類存放,并定期檢查其質量變化情況。
五、計算機資料、網絡技術資料等應按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工具軟件等分類管理,注意用時升級、更新等,并配備相應的殺毒軟件。
六、資料必須始終為衛生工作服務,其他人員均可借閱有關資料,但必須履行以下手續:
1、每借閱一次登記一次,每次限借5盤或5本或5盒,如遇多集多本連續資料也只能依次歸還后再續借。
2、每次借閱期限不得超過一星期,如因工作需要繼續借閱者必須辦理續借手續。
3、孤本資料或數量較少的資料均不外借,可臨時使用。
4、借出資料歸還時,資料人員必須認真檢查,如發現有損壞者必須照價賠償,如資料丟失,應借閱人重新購買完全相同的資料進行賠償,或處以原資料價值的3―5倍罰款。
5、所有人員不得以任何借口為別人借閱本單位的資料。
6、聲像資料其版權所有,借閱人不得翻版,如有未經許可私自翻錄的,責任自負。
7、外的部門或人,如因工作需要借閱資料的,必須經領導批準,并辦理正常的借閱手續。
8、宣傳資料收發做到每張(份)出入庫有登記有簽字。
篇2:阜南教育系統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考試復習題資料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在答題紙上將所選答案的字母涂黑)
1、()是指激發、維持、調節并引導人們從事某種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推動力量。
A需要B.歸因c.動機D.調節
2、觀察學習是指()。
A.有意識地學習他人身上的優點B.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的野外學習
C.一個人的行為直接受到獎勵或懲罰而產生的學習D.個人通過觀察他人行為及其強化結果,習得某些新的反應
3、()是人對于內部和外部刺激的覺察和認識。
A.知覺B.感覺C.意識D.注意
4、()的原理是在原來發生恐怖的環境中,當一個人產生不安或恐懼反應時,若同時產生與恐懼反應相拮抗的反應,就可減輕其恐懼程度。
A.滿灌法B.角色扮演法C.模仿學習法D.系統脫敏法
5、()嬰兒的早期同伴交往主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①“簡單交往”時期
②“以客體為中心”時期
③“瓦補性交往”時期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①②
6、按情緒狀態可把情緒分為(D)。
A.心境、激情、應激B.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C.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D.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
7、()少年期包括的年齡階段有。
A.小學階段和中學階段B.小學階段C.初中『階段D.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
8、()青春期的起始時間是。
A.10-17歲B.9-18歲C.11-18歲D.13-17歲
9、下面不是個體自我概念的功能的一項是()。
A.保持個體內在的一致性。B.決定個體對經驗的解釋。
C.決定個體的期望D.決定個體的自我評價。
10、兒童針對特殊目的和指向特殊人的真正的侵犯行為出現在歲左右之后兒童的侵犯行為逐漸減少()。
l.1B.2C.3D.4
11、幼兒思維的主要特征是(C)。
A.直觀動作思維B.形象邏輯思維C.具體形象思維D.抽象邏輯思維
12、人們一般認為工人豪爽、農民質樸、軍人雷厲風行、教師文質彬彬、商人大多較為精明,這一現象被稱為(D)。
A.首因效應B.近因效應c.暈輪效應D.刻板效應
13、在社會認知中,對他人或事物外部特征的知覺被稱之為()。
A.認知B.印象C.歸因D.判斷
14、一位男生一直對同桌女生沒有好感,但自從一次生病,那位女同學無微不至地照顧了他后,他對同桌的印象一下子改變了。這一現象被稱(D)。
A.首因效應B.近因效應C.暈輪效應D.投射效應
15下列不屬于愛情特點的是()。
A.門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B.生觀意愿和客觀條件的統一
C.生理滿足和精神追求的統一D.情感體驗和理智認識的統
16、幼兒游戲主要是一種(B)。
A.互動游戲B.實物游戲C.規則游戲D.象征性游戲
17、可以從四個方面評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態()。
A.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行為與情緒、良好的社會交往和個性品質
B.良好會交往、積極向-上的心態、正確的自我觀念和知識水平
C.個性品質、良好的社會交往、正確的自我觀念和學校環境
D.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行為與情緒、良好的社會交往和積極上相的心態
18、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所具有的與其年齡階段相應的()。
A.認知水平、情緒特征和個性品質B.認知水平、情緒特征和知識水平
C.個性品質、情緒特征和學校環境D.個性晶質、認知水平和家庭環境
19、人際關系問題不包括()。
A.親子關系問題B.帥生關系問題c.同伴關系問題D.與工作人員的關系問題
20、與教師的關系問題不包括、()。
A.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B.教師劃學生的不信仟C.教師對學生的嫉妒D.教師的認知偏差
21、口頭言語發展的關鍵時期是(C)。
A.嬰兒期限B.童年期C.幼兒期D.嬰兒早期
22、在青少年的恐懼反應中,在學校情境中最常見的是()。
A.動物恐懼B.社交恐懼c.贛高恐懼D.幽暗恐懼
23、以下不屬于幻覺的表現有(A)。
A.經常罵別人
B.看到自己的而前有鬼怪。
C.經常感到身上有小蟲在爬。
D.經常喃喃自語,或側耳傾聽。
24、(A)數學障礙又叫非語言學習障礙。這類孩子的主要表現為。
A.解決圖形式的邏輯思維任務和空間想象能力差
B.這類孩子能記住人艙的圖形,交往能力差書寫障礙
C.在運動和機械汜憶方面很好
D.學習時較為靈活
25、動機強度和活動效率的關系大致是(A)型曲線。
A.倒UB.UC.線性D.N
26、()心理咨詢難以解決的問題是。
A.法律問題咨詢B.職業、學業咨洵C.婚姻家庭咨詢D.變友問題咨詢
27、()心理健康輔導的類型不包括。
A.調適性輔導B.預防性輔導C.發展性輔導D.反饋性輔導
28、()以下是10條描述心理健康的標準①有充分的個體安全感。②有恰如其分的愉快感。
⑧有與事實相符的滿意感。④有適度的情緒發泄與控制。
⑤相對和諧和穩定的個性。⑥有高水平地勝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⑦有把握事物的基本能力。⑧有符合實際的生活目標。⑨有在社會生活中充分、有效發揮個性的能力。⑩有積極穩定的情緒接觸。
請問哪些是基礎性心理健康的標準。
A⑧④⑤⑩
B.①②⑧④C.①②⑥⑧D.④⑤⑦⑨
29、遺忘的進程通常是(B)。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倒U型曲線D.U型曲線
30、()衡量心理健康,應該考察心理活動的穩定性、和諧性、積極性和。
A.調節性B.一致性C.復雜性D.多維性
31、心理健康狀態是指個體的、情緒、態度和行為功能良好的心理狀態()。
A.認知B.人格C.動機D.學習
32、以下關于學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輔導描述不正確的是()。
A.學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輔導各有側重。
B.耍防止學校心理健康輔導的德育化傾向。
C.心理健康輔導與德育是相輔相成的。
D.學校德育上作和心埋健康輔導可以互相代替。
33、在群體活動時,個體的侵犯性一般會(C)。
A.減少B.保持穩定C.增加D.受到抑制
34、以下對心理健康團體訓練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A.通過實踐得到心理發展。B.通過設計一些活動,使團體成員在自覺、主動地參與過程中領會、體驗,捉高認識。C.主要依靠輔導員的說教和社會規范的灌輸。
D.不斷的開發自身潛能,達到自我的完善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