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
齊心協力共進步
優質護理顯成效
――20**年上半年優質護理工作總結
20**年是醫院“十三五規劃”的第二年,護理部根據20**年優質護理工作計劃、醫院“十三五”規劃要求及“20**版優質護理服務評價細則”,在20**年的基礎上,細化了護理工作流程,進一步深化了護理工作內涵,提升了護理服務水平,護理質量得到了持續改進,同時,為患者提供連續性、無縫隙、優質周到的護理服務,得到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具體總結如下:
一、以病人為中心,提升護理服務理念
1、全面啟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開展率達到了100%。各項措施并舉,確保“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細化量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開展專科護理評估,制定護理計劃,提升專科護理水平,為病人提供專業化、專科化的優質護理服務。
2、規范護理行為,推動優質服務新舉措,使每個護理單元都做到“兩送”:新病人入科后主動起立、接待、問候、自我介紹、入院介紹及送一張溫馨提示卡;出院時送至電梯或醫院大門口及一張友情聯系卡。“三掌握”:掌握病人病情、治療和檢查結果;掌握病人醫療費用情況、掌握病人及家庭情況。
3、認真抓好門急診窗口服務,預檢護士熱情指引每一位患者到診室,塑造了良好的窗口形象;對每一位來診患者,做到主動、親切服務,使患者就醫每一個環節都感到溫暖與關愛;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做到不推諉、不說不知道,使患者帶著希望而來,滿意而歸。
4、為了提高護理質量及病人滿意度,各病區積極開展護理延伸服務,包括為住院生日病人送生日面79份,病人出院電話隨訪、出院后上門隨訪、健康學校、微信平臺、與防保科進社區聯動等服務,今年病人滿意度也穩步提高,達99.92%,全年共收到表揚信為121封,錦旗為57面。
二、修訂完善護理制度,規范護理工作流程
1、按照衛計委行業標準及市質控中心要求,對護理管理體系、護理管理制定進行修訂完善,今年完善護理管理體系6項,崗位管理5項,修訂護理管理制度12項、增訂管理制度1項,對特殊科室管理制度也進行了修訂,使護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嚴格護理制度的落實。今年以來,護理部對全院護士進行2次護理管理制度培訓,并每周至少3次深入病房進行考核,重點對關鍵流程、護理核心制度的落實。通過現場抽查和查看形式進行督查,使護理人員能將制度和工作程序有效實施在臨床護理工作中。
3、進一步推進護理會診落實,各病區對碰到非本專科護理領域的患者,積極向相關專業科室提出會診,填補專科缺陷,使患者落實專科護理,同時充分發揮各專科間的協作性、互補性,及時解決護理中的疑難問題,今年全院護理會診共10余次。
4、根據本院護理實際,統一規范了護理查房、疑難病例討論格式,通過護理部主任查房,對病區護理查房提出許多建設性的建議,使護理人員在護理查房中得到新知識和更新護理新概念。
三、持續改進,提高質量,保障安全
1、嚴格落實三級質控,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加強護理質量的環節監控,對新護士加強管理,做到重點交待、重點跟班;對新入院、新轉入、急危重病人、有發生醫療糾紛潛在危險的病人要重點督促檢查和監控;對輸液、輸血、注射、各種過敏試驗等護理操作作為監控的重點。
2、修訂重點藥物管理制度和流程,自制重點藥物警示標識,提醒護理人員及患者規避風險。完善毒、劇、麻、高危藥品及急救物品、藥品管理制度。
3、護理部不定期的進行護理安全隱患檢查,發現問題,有效解決,并從護理流程、護理管理的角度進行分析問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提出防范與改進措施。
四、深化護理內涵質量,全面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
1、根據科室病人情況和護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資源,合理排班,彈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數,以達到保質保量為病人提供滿意護理服務的目標。
2、全院實行APN排班模式,在兼顧臨床需要和護士意愿的情況下實行彈性排班,減少了交接班次數,實施責任分組包干制,協助醫師實施診療計劃,密切觀察病情,及時與醫師溝通。
3、加強優質護理內涵建設,認真落實《臨床護理實踐指南》、護理常規和護理技術規范,按照分級護理標準,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責任護士能夠正確實施治療處置、密切觀察、評估患者病情并及時與醫師溝通,配合醫師共同完成治療計劃。細致做好從入院到出院的各種治療、護理活動,認真開展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優質護理服務。
4、規范病房管理,強化基礎護理及分級護理落實,使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化;保持病床整潔、物品擺設整齊規范、患者無異味、無污跡;勤巡視輸液病人,輸液滴數與醫囑相符,善于觀察病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定期按照分級護理督查細則進行督查,保障各項護理措施有效落實。
五、合理分配,完善績效考核
1、配合醫院績效考核改革要求,完善績效考核制度,細化考核標準,切實將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工作質量、技術水平、病人滿意度與護理人員的收入分配、評先評優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病人的滿意作為工作的最終目標,盡可能的為病人提供方便,同時,穩定臨床一線護理隊伍,促進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2、在院部績效分配的基礎上,再次根據病區病人總數、危重患者數、手術患者數等方面進行二次獎勵,傾斜于臨床,充分激發了護士工作熱忱。
六、加強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識
1、修訂完善護士版和病人版《健康教育手冊》,完善各種專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內容,規范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宣教效果。
2、采用多種途徑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便于患者接受和理解。
3、落實健康教育:由責任護士對分管患者進行教育,根據科室常見病的治療和護理常規、特殊飲食、康復等對病人做詳細的講解。
七、存在的不足
1、醫院支持系統如計算機系統還需進一步完善。
2、化療防護設備還未完善。
3、護士年輕化,專科護理能力有待提高。
八、20**年下半年優質護理工作重點
1、根據醫院和臨床實際,與信息科聯系,進一步優化信息管理系統。
2、與設備科聯系,盡快購買化療防護生物柜。
3、分層次培訓,有計劃選派護士進行專科培養。
護理部
20**年6月
篇2: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
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
優質護理服務在我院已試行近一年,各院級領導也頗為重視,各科室也都組織了學習、討論,想辦法、出點子,如何做好臨床護理工作,使患者真正得到實惠。我科護士長何芳老師繼北醫三院學習歸來,又為我科帶來了很多新的理念與舉措。
首先,提高了基礎護理質量,加強了夜間護理工作質量控制。為術后患者提供一個清潔、舒適的環境,不僅對院感的預防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也有利了患者的身心舒適,促進康復。
其次,進一步加強了心理護理指導。要求并考核責任組長、協組長加強病房巡視工作,加強與患者交流,傾聽其想法,給予足夠的關注,了解患者身心所需,盡量讓患者減輕心理負擔。。
再有,將現代快速康復理念有效地運用在臨床工作中。尤其是關于患者術后早期活動的問題,積極予以支持、關注與指導,并將其做為護理工作的重點來抓。對術后患者活動指導工作,除責任組長積極進行理論指導,講解早期下床活動對其疾病康復的好處外,組長或協組長親自到床旁協助其下床活動,對一些術后懼怕下床活動的患者,護士長親自到床旁進行指導并給予心理支持;另外,在護士長指導下患者再次使用了布制多頭腹帶,淘汰了一次性腹帶,兩者相對比,布制多頭腹帶使用更能起到穩妥固定的效果,為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提供有力的切口保護,且利于清洗更換,價格也較為低廉。
在這一理念帶動下我科大多數腹部手術患者在術后第二天就能在專業護士的指導與協助下進行下床活動。為患者術后早期胃腸功能恢復及預防術后腸粘連、靜脈血栓、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均起到積極作用,而且有效的促進了康復,縮短了平均住院日,真正的讓患者得到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惠。(普外高薇)
篇3:腫瘤科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
[腫瘤科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總結
服務源于用心,精于技藝。護理,是一門精細的藝術,只有精益求精的護理人員,才會有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故此,腫瘤科為提升護理品質,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主動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抓業務就要從基礎抓起,腫瘤科護理人員上下齊心,認真學習“三基”知識;護士長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基礎培訓,以對比的形式展現了晨晚間護理前后的病房情況;以專人表演的形式展現了護士的著裝禮儀;以考試的形式強化了基礎知識的學習。
針對護理隊伍中的薄弱人群――三年以下護理人員,除護理部的低年資護士培訓外,科室加強了對其的傳幫帶;護士長在晨會上還會就典型病例典型事件開展講解和討論,使低年資護理人員能盡快適應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為推動低年資護士成長,科室制定了專門的培訓計劃,由專人負責,在臨床交流溝通,危重癥病員管理、腫瘤病員健康教育等方面定期開展系列培訓,為低年資護士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也降低了科室護理風險的發生率。
為適應不斷發展的護理事業,科室在每月的護理業務學習和查房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學習的新內容,而且要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現,以講解的形式交流;要求護理人員不論年齡大小,均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用自己的業余時間熟悉課件內容,然后在科護理會議上共同探討。經過長期的努力,腫瘤科每一位護理人員均能獨立制作多媒體課件,個人的講解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雖然一系列的培訓和學習要花費不少精力,占用不少時間,但培訓和學習提高了科室護理人員的素質,加強了臨床事件處理能力,能為病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全科護理人員都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沒有絲毫怨言,大家的心都想的一樣:為了更優質的服務,花費時間和精力,我們愿意!(腫瘤科黃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