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保健食品儲存制度

保健食品儲存制度

2024-08-03 閱讀 9874

儲存制度(范本)15

一、所有入庫保健食品都必須進行外觀質量檢查,核實產品的包裝、標簽和說明書與批準的內容相符后,方準入庫。

二、倉庫保管員應根據保健食品的儲存要求,合理儲存保健食品。需冷藏的保健食品儲存于冷庫(溫度2-10℃),需陰涼、涼暗儲存的儲存于陰涼庫(避光、溫度不高于20℃),可常溫儲存的儲存于常溫庫(溫度0-30℃),各庫房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75%之間。

三、保健食品應離地、隔墻放,各堆垛間應留有一定的距離。搬運和堆垛應嚴格遵守保健食品外包裝圖示標志的要求規范操作,堆放保健食品必須牢固、整齊,不得倒;對包裝易變形或較重的保健食品,應適當控制堆放高度,并根據情況定期檢查、翻垛。

四、應保持庫區、貨架和出庫保健食品的清潔衛生,定期進行清掃,做好防火、防潮、防熱、防霉、防蟲、防鼠和防污染等工作。

五、應定期檢查保健食品的儲存條件,做好倉庫的防曬、溫濕度監測和管理。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對庫房的溫濕度進行檢查和記錄,如溫濕度超出范圍,應及時采取調控措施。

篇2:藥品儲存與養護質量管理制度

藥品購進與驗收質量管理制度

1.藥品購進

1.1藥品營銷企業的審核要求與首營企業的審核內容、辦法一致,只有經過審核并認定為合格方可建立藥品購銷業務關系。

1.2制定計劃由藥庫保管員根據庫存情況、銷量以及用藥趨勢、臨床需要編制采購計劃。

1.3采購計劃的內容包括品名、規格、劑型、產地、數量、最新進銷價等,報科主任審核,經分管院長批準后執行。

1.4采購藥品和一次性醫療器械根據規定參加集中招標或者集體議標,服從招標辦的統一管理。臨床臨時用藥由臨床科室主任提出,經藥劑科主任報分管院長批準后采購。因疫情和自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需要臨時采購時可以不受招標限制,在分管院長、科主任組織下進行。特殊藥品采購執行國家法律的有關規定。

與藥品經營企業簽訂合同時,必須注明品名、規格、產地、單位、數量、價格等詳細內容,必須有供(送)貨期限和違約處罰條款,必須有產品質量保證條款。醫藥企業應履行合同,藥劑科應當定期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評議。

2.藥品驗收

2.1執行“二核對”、“一查驗”:核對醫藥企業的發票和隨貨同行、核對采購計劃(訂貨合同),查驗質量檢驗報告書、進口藥品注冊證等相關質量證明文件。

2.2對照發票驗收檢查藥品外包裝是否破損,如破損應及時處理。拆零包裝的應驗收到中包裝或最小包裝。

2.3如果送達的藥品的規格或送貨數量與采購計劃(訂貨合同)不相符,應當及時查明情況并做好記錄。

2.3.1驗收內容對藥品外包裝、中包裝、內包裝上內容逐項驗收。

2.3.2查說明書:對藥品說明書上內容逐項與批件核對。

2.3.3特殊藥品必須兩人共同驗收;必須逐項驗收至最小包裝。

2.3.4進口藥品應有符合規定的“進口藥品注冊證”和“進口藥品檢驗報告書”復印件,檢驗報告的復印件必須加蓋醫藥企業紅印章。

3.陳列存放

3.1將合格藥品按藥品養護和陳列要求存放到,常溫庫(<30℃)、陰涼庫(<20℃)、冷藏庫(2~10℃)、特殊藥品專用庫。

3.2驗收時發現不符合以上規定的藥品視為不合格品,移至退貨區,并填寫退貨記錄。

4.將驗收情況及時如實填寫藥品驗收記錄。

5.將發票、隨貨同行交藥品調撥員辦理入庫手續,然后交藥品會計做金額帳。

6.驗收時限

6.1一般藥品應在當日內完成。

6.2特殊藥品應在藥品送達時當面驗收。

7.藥品驗收記錄保存5年。

8.在驗收中發現有問題的藥品,應及時經營企業聯系。

篇3:公共用品用具采購驗收儲存及清洗保潔消毒制度

(一)采購的物品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和規定要求并應進行驗收.采購物品應做好記錄,便于溯源。

(二)衛生用品,消毒品,化妝品等產品應有衛生許可證號,生產日期,生產廠家及地址,保質期等中文標識,同時還應索取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檢驗合格證明及發票等購貨憑據,消毒劑還應索取有效的衛生許可批件,并做好采購記錄.

(三)采購的物品入庫前應進行驗收,出入庫時應登記。

(四)公共用品用具儲藏間應保持通風和清潔,無鼠害、蒼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五)不同物品應分類、分架存放,物品距墻壁、地面均應在10厘米以上。棉織品宜存放于儲藏柜中。

(六)物品的儲藏應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并定期檢查,及時清理過期物品。

(七)有毒有害物品應有專間或專柜存放,上鎖、專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記。

(八)清洗消毒間應有明顯標志,環境整潔,通風換氣良好,無積水積物,無雜物存放。

(九)供顧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應嚴格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十)清洗消毒應按規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劑應在有效期內,消毒設備(消毒柜)應運轉正常,并確保消毒時間和消毒劑的濃度達到消毒效果.

(十一)清洗飲具、盆桶、拖鞋的設施應分開,清潔工具應專用,防止交叉傳染。

(十二)清洗消毒后的各類用品用具應達到有關衛生標準的規定并保潔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應當表面光潔,無油漬、無水漬、無異味,符合《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規定。

(十三))清洗消毒后的物品應分類存放保潔.已消毒的飲具應存放于保潔柜內,保潔柜應定期清洗消毒,并不得存放雜物。

各類公共用品用具更換、清洗、消毒、保潔工作按照《推薦的住宿場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