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班會:為誰而讀書
為誰而讀書
――織金一中20**~2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十三周高二(21)班主題班會
(20**年5月21日)
班主任
一、目的
1.教育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讀書品質、思維品質
2.規范學習行為,加強學習習慣教育
3.教育和引導學生,使之正確認識到讀書是一種責任
二、較普遍存在下列不良傾向
1.幫父母讀書,因為父母要管你
2.幫班主任(老師)讀書,因為他們要管你
這兩種不良傾向的存在直接導致讀書無目的,精神懈怠,對讀書產生厭惡情緒,甚至抵制情緒
三、當前不利于讀書的環境
1.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物欲橫流,唯利是圖,信仰缺失,角色道德低下
2.現代傳媒的影響
被手機、網絡、娛樂圈、低俗文化等信息的綁架和影響。
3.新的讀書無用論的影響
部分大學生不學無術,鼓吹畢業等于失業,讀大學也找不了工作
4.家庭富裕富足,加之家長引導不當,直接導致學生缺乏艱苦奮斗的動力
5.打工潮導致學生留守,使不自覺的學生失去監管
6.問題家庭的影響:單親、離異、不和諧、不負責任等
7.部分學生無目標,無追求,產生信仰危機,思想腐敗,責任感缺失
四、讀書的境界
讀書的境界猶如一個金字塔形。
1.為自己而讀書
讀書即生存,讀書為了生計。
2.為家庭而讀書
讀書是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3.為家族而讀書
讀書是為了光宗耀祖,為家族爭光。
4.為民族而讀書
讀書為了民族的復興。
5.為天下而讀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五、討論發言,自我認知(15分鐘)
六、責任當頭,讀書為先
(一)責任的內涵
1.應盡的義務,分內應做的事
2.應承擔的過失
這里談一下里根的故事。
(二)責任的分解
1.對自己的責任
2.對他人的責任
3.對家庭的責任
4.對集體的責任
5.對國家的責任
6.對天下的責任
七、角色責任
(一)內涵
角色責任指行為人在角色扮演中需要承擔的共性責任內容和范疇。
(二)角色
1.作為學生
2.作為教師
3.作為班主任
4.作為家長
(三)角色定位
1.如何定位
定位須科學合理,具有前瞻性,對高考、人生的設計和規劃。
2.作為學生的角色定位:學生的角色責任是什么
3.努力學習,把書讀好就是當前對師長最大的孝和對社會的最好的回報
八、總結提升
1.存在即合理,高考是目前最合理的考試評價機制
2.要學會感謝高考,感恩高考
3.如果沒有高考,我們將拼不過官二代、富二代
4.讀書是學生最大的責任,搞好學習,提升素養,刻不容緩
5.如果你不是貴族的后裔,就要努力成為后裔的祖先
篇2:讀書經驗交流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通過交流激發學生自覺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毅力。
2、掌握讀書方法,懂得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不能知難而退,要勤奮好學,多問為什么。
3、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搜集讀書格言。
2、準備名人讀書故事。
3、談讀書經驗。
三、活動過程
1、隊儀式。
(1)、整隊。
(2)、出旗
(3)、唱隊歌
2、主持人主持活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迎接跨世紀的挑戰,我們要博覽群書,有真才實學,我宣布
“讀書經驗交流會”現在開始.
甲:勤勞的蜜蜂愛和花朵交朋友.
乙:奮發的種子愛和土壤交朋友.
甲:剛強的礦石愛和烈火交朋友.
乙:有為的孩子愛和好書交朋友:
甲乙:古今中外有學問有成就的人都喜歡讀書,他們從書中得到了教育,得到了知識,對人類做出了貢獻.
甲:下面請聽由歐詩琪同學帶來的《愛科學的孩子》。
乙:聽了這個故事后,大家一定有所感觸吧!那就讓我們來談談吧!
(指名學生談聽故事感想)
甲:我相信大家以后會像列寧一樣刻苦學習的.
乙:我們的同學搜集了許多古人的格言,讓我們來交流一下吧!
(分組交流收集的格言,并說說意思)
甲:好的書籍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下面就讓那些讀書經驗比較豐富的人來說說他們的讀書經驗吧!
(請黃悅怡、賈奇亮、孫曉陽、張莉、丁勇介紹經驗)
乙:聽了他們的讀書經驗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請同學談體會)
乙:他們這么喜歡讀書,我們就來夸夸他們把!請聽快板《夸夸我們的同學》.
甲:一本好書就像一搜船,帶領人們駛向廣闊的海洋.
乙:因為書,我們可以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甲:因為書,我們可以與古人對話,與未來交手.
乙:我們快快樂樂的閱讀,在讀書中獲取知識,吸取營養.
甲:我們快快樂樂地閱讀,在讀書中幸福地成長.
乙:好的書籍要讓我們大家一起分享,下面就讓我們來聽聽,同學們給我們介紹的好的書籍吧!
甲: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請四位同學推薦書)
甲:為了讓隊員們讀到更好的書.
乙:大家都拿來了自己喜歡的好書,獻給中隊,請每一個同學都來讀好書,長知識.
甲:獻書活動先在開始.(播放歡迎曲)
乙:隊員們,多讀一些好書吧!這樣可以開闊你的視野!
甲:隊員們,多讀一些好書吧!這樣可以啟發你豐富的想象力!
乙:國旗把一角交給了我們!
甲: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甲乙:讓我們多讀好書,多看好報吸取智慧的力量.
甲乙:讓我們多讀好書,多看好報,時刻準備著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3、輔導員講話。
4呼號,退旗,宣布活動結束。
篇3:初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主題班會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主題班會
[班會主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活動班級]:初一(5)班
[活動背景]: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與書交朋友,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增添人們的閱歷,豐富人的各種知識?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識字面的進一步擴大,自主意識的逐步提高,有很多學生開始自主地閱讀課外書籍。在他們有這種閱讀需求的時候,教給他們正確的讀書方法,傳輸良好讀書習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班會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書是知識的源泉,了解古今中外的名人的讀書事例,明白讀書的重要意義。
2、教育學生明辨是非,有選擇性地閱讀書籍,并且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讓學生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書也會給你們帶來無限的樂趣!從而使更多的學生愛看書。
[活動準備]:
1、關于名人讀書的故事
2、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
3、好書推薦
[班會過程]:
一、介紹讀書節的背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二、設立世界讀書日的目的
“世界讀書日”的目的是在于鼓勵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發現讀書的樂趣,并以此推動更多的人閱讀和寫作。
三、讀書的重要性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他本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
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為禮儀之邦、文明古國,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我們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的民族,中華兒女為書而生,為書而死,為書而樂,為書而苦,幾千年來書與無數的偉人結下了不解之緣。閱讀作為推進社會發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崇尚讀書,才能讓民族的發展保持生命的活力,而我們作為未來的主人翁,作為建設學習型社會的中堅力量,我們的閱讀水平事關祖國的未來,事關民族的興衰。
四、名人讀書的故事
1、匡衡,西漢著名經學大師。
他小時候,家里貧窮,買不起蠟燭,夜間無法讀書。匡衡鄰居家每天晚上都點起蠟燭,他想到鄰居家讀書,卻遭到拒絕。后來,匡衡想出一個好辦法,他在墻上鑿了一個小洞,鄰居家里的光就透過來了,他把書對著光,讀了起來。匡衡讀的書愈來愈多,可是他沒錢買書。有一天,他發現一個才主家,家里堆了很多書,他就去幫才主家干活,不要錢,才主很奇怪,問他:你為什么白白干活呀!”匡衡也不隱瞞,就說:“我幫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錢,只想借你家的書看看,不知你答應不?”才主非常高興,就把家里的書借給他看,匡衡成了一個有學的人。
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愛國***家顧炎武最先提出的。
顧炎武自幼勤學。他采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后把所讀的書抄寫一遍。他讀完《資治通鑒》后,一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一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他的一部分讀書筆記,后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一書;最后,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3、*
有一年夏天,*到了武漢。夏天的武漢有
“火爐”之稱。可是*照樣每天看書寫字。書上的字很小,只好加大照明度,這樣房子里的溫度就更熱了,汗水不停的順著他的臉頰往下淌。工作人員立即送上毛巾,請*把汗擦一擦。*接過毛巾,風趣的說:“讀書也要付出代價,流下了汗水,學到了知識。”
4、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辣得額頭直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后來因為苦讀詩書,終于成為我國一名著名的文學家。
5、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在沈陽讀書的時候,只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他學習非常勤奮、刻苦,常常和老師同學一起討論自己在閱讀書報時思考的問題。當時他們討論得最多的是怎樣救國的問題。
周恩來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認真完成課外作業,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有禮貌,守紀律。他特別注意課外閱讀,來彌補課堂上學習的不足。
有一天,魏校長把同學們召集起來,問大家:“讀書為了什么?”
有的同學說:“為了給自己將來找條出路。”
有的同學說:“為了能發財致富。”
還有個同學說:“為了幫助父母記帳。”原來他的父親是個商人。
魏校長問周恩來:“你呢,為什么讀書?”
周恩來站起來,大聲地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說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興盛,像巨人一樣挺立在世界而讀書學習。
校長,老師和同學們都敬佩地望著他。后來,周恩來成了拯救中國的一代元勛。
五、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
1、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2、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寶貴血脈――彌爾頓
3、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4、沒有書籍,就不能打贏思想之戰,正如沒有艦就不能打贏海戰一樣。――羅斯福
5、讀書可以撫育青年,慰藉老年。讀書可以增進幸福,消災解愁。在家時,給你帶來快樂;外出時,讓你心曠神怡。
――(古羅馬)西塞羅
六、好書推薦
1、《夏洛的網》
《夏洛的網》是一首關于生命,友情,愛與忠誠的贊歌!這是一本很好玩又寓意十分深刻的書,關于愛,關于友誼,關于生命,還有關于死亡。
如果要在美國兒童文學中挑選一部最杰出的作品,非《夏洛的網》莫屬。這部講述一頭豬和一只蜘蛛的童話故事,出自美國散文大師懷特之筆。它不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且也被許多大人奉為生命中的經典。不可不讀。
復旦大學中文系一位文學教授說過一句很有趣的話:“我覺得在一個理想的世界里,應該只有兩種人存在,一種是讀過《夏洛的網》的人,另一種是將要讀《夏洛的網》的人。”
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是一本自傳。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生來看不見、聽不見、說不出話的女孩。她最終獲得了哈佛的學位,并在國際講壇上用自己也聽不到的聲音震撼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
這本書里,我們從海倫凱勒身上得到的是一種力量!頑強、富有毅力、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在艱難中不斷進取。就像馬克吐溫說的那樣:“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已從一個嬌縱的小姑娘成長為一個偉大的人,而這本書正講述了19世紀這個偉大的故事。”
3、《草房子》
《草房子》的作者是曹文軒。他歷年創作的多部少年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鳥》、《紅瓦》、《細米》、《青銅葵花》,都保持著典雅的格調。
曹文軒的這部少年小說,講述60年代初,一個水鄉小學的故事。故事里有孩子也有大人,但作者都是是用孩子的視角在講述故事。故事里有歡笑,也有少年人的憂郁,有大喜也有大悲。這是部能深深打動人的書。
曹文軒的文筆非常優美,清新之中透出典雅的氣質。如果要學習寫作,曹文軒的作品是非常好的老師。
七、交流下讀書學習的方法和表揚鼓勵同學。
八、總結
古人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說。可見古人對讀書的情有獨鐘,也可見讀書在古人的修身養性、啟發思維方面占據著多么重要的位置。讀書,不僅是公民個人素質的一個提升,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
所以,讓我們從今天起,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魯迅先生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讓我們拿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讀書,不斷地完善自我,陶冶情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