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煤礦年度環境保護工作計劃

煤礦年度環境保護工作計劃

2024-08-03 閱讀 2782

20**年礦井環境保護計劃

新疆中富礦業有限公司

礦井環境保護工作計劃

新疆中富礦業有限公司

20**年1月1日

新疆中富礦業有限公司

礦井環境保護治理計劃審簽表

時間

地點

負責人

組織部門

人員簽字

部門簽字

時間

部門

簽字

時間

安全部

通風副總

通風部

機電副總

機電部

機電副礦長

調度室

安全副礦長

生產技術部

生產副礦長

采掘副總

總工程師

礦長批準

會審意見:

中富礦業有限公司紅山西煤礦20**年度環境保護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落實*****,貫徹環境經營理念,推行清潔生產,緊密圍繞我礦發展規劃,以控污減排為中心,以環境行為評價為載體,改善環境績效,促進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

二、主要工作目標

(一)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計劃指標內(SO2CODNOx);

(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為零;

(三)繼續整治提升矸石場區的綠化率;

三、重點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貫徹環境經營理念

從我礦的可持續發展大局出發,增強環保責任意識,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開展清潔生產,控污減排,改善環境,是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

把環境經營融入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使環境保護和企業發展融為一體的企業經營活動。我礦特制定出環境經營推進工作計劃,建立環境經營推進體系及環境保護的規章制度,各科室根據礦井環保工作目標,按照各自職責,策劃、編制環境經營專業領域的工作目標和實施計劃,把環境經營理念貫穿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

加強環境保護,嚴格落實各級領導責任制。礦領導為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必須切實履行環保職責,加強對本單位環保工作的領導,主動分析、查找影響環保工作的薄弱環節,層層落實責任,積極協調解決環境保護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二)深化環境行為評價,提升環境管理水平

開展環境行為評價,既是政府部門對企業的要求,也是我礦自身樹立良好形象,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我礦將建立、完善環境行為評價管理制度及標準,把環境行為評價作為改善環境績效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手段,不斷加以深化,切實提高我礦的環境管理水平。

高度重視環境行為評價工作,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推進。按照我礦管理制度及評價標準,制定具體實施細則,責任落實到位,加強日常的環保管理,積極主動開展控污減排,改善環境質量。

(三)強化管理,確保實現年度目標指標

我礦將進一步加強對廢水、廢氣、噪聲、工業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等的監督管理,加大環境違規行為的考核力度。污染物排放必須遵守“達標排放,總量控制”的原則,嚴格按照集團公司下達的計劃指標,在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潛力,確保完成我礦年度環保目標。

1.推進環境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各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環境因素尤其是重要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疏理相關的管理標準,規范自身的管理,真正將日常環保管理融入體系之中,不斷提升體系的運行質量和管理效果。

2.進一步控制污染物無組織排放。必須繼續加大對揚塵污染以及廢水、工業廢油和含油機械潤滑物不規范收集貯存、處置等現象的管控;要進一步加大礦容礦貌、散裝物料運輸拋灑、工程施工區域環境污染的督查力度,抑制污染物無組織排放行為。

3.切實加強環保治理設施管理。要加強環保設施的運行維護,做好日常點檢與維保,確保環保設施與主體生產設備的同步運行,充分發揮治理設施的減排治污效果。

4.加強污染源排放監測。按照集團公司制定的污染源監測計劃,加大對固定污染源的監測頻次,及時、準確地反映污染物排放及治理設施運行狀況,為進一步做好我礦污染減排,提供準確的監測數據。

5.杜絕環境違法行為。堅決不得發生人為無組織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造成的環境污染事件以及被社會公眾投訴環境污染屬實事件。

6.加強環境風險源管理,提升環境應急處置能力。要進一步梳理環境風險源分布狀況,根據礦井《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制定、完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區域應急預案。明確各層級控制環境風險內容,制定周密防范措施,責任到人。普及環境應急知識,組織開展應急預案學習和演練,提高應急情況下快速響應和處置能力。

(四)加強教育培訓,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增強愛護環境的責任感,教育培訓必須先行。我礦將通過開展環保管理知識及法律法規培訓、環境風險源辨識及評估培訓,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管理水平。加強環境經營理念、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的宣傳,廣泛普及環境與健康等科普知識;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征文”活動,鼓勵員工主動參與環境保護工作,努力營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輿論氛圍。

加強環保設施點檢維護及操作崗位員工的技能培訓,提高操作技能,確保環保設施的有效運行;要結合自身實際,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活動,進一步引導員工日常環境保護行為的養成。

(五)重視輻射環境安全管理

加強輻射安全防護知識培訓,提高員工輻射防護意識,確保持有效證件上崗;做好個人劑量計定期檢測工作,跟蹤、評價放射工作人員年度職業照射劑量,杜絕放射性事故的發生;加大放射源的輻射環境安全監管,落實安全監管措施,謹防丟失。

(六)加強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監管

按照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原則和環境友好化的要求,有效利用、規范處置各類廢棄物,實現環境治理與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

加強對危險廢物管理,杜絕有毒有害廢物的不規范處置。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環保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實施全過程監管,防止遺失、擴散,避免造成環境危害。嚴格執行危險廢物申報制度,確保安全轉移處置。

(七)實施清潔生產,從源頭削減污染

清潔生產的核心是“節能、降耗、減污、增效”,通過采用先進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從源頭削減污染,將節能減排的壓力消解在生產全過程。實施清潔生產。

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保管理規定,強化污染源頭管理。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新建項目的建設必須貫徹清潔生產思想,要在選址、布局、原材料及能源和工藝設備方案的選擇、施工建設、產品使用等方面開展污染控制,從源頭控制新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

(八)注重綠化建設與管養質量,促進生態綠化建設

加強綠化宣傳與引導,積極營造愛綠、興綠、造綠、護綠意識;加強指導與協調,努力推進建設節約型、林帶型綠化步伐,提高我礦綠化覆蓋率;強化綠化監管與責任落實,鞏固現有綠化成果,督促做好綠化標準化管養,維護礦區綠化形象,更好地發揮綠化植物對環境的效用,促進生態型綠化建設。

進一步貫徹環境經營理念,進一步強化自主管理,制訂措施,層層落實,確保我礦20**年度環保目標的實現。

中富礦業有限公司紅山西煤礦

20**年12月31日

附件1:中富礦業環境保護計劃指標

序號指標名稱單位計劃目標奮斗目標

1環境設施同步運轉率%99.6100

2污染物綜合合格率%9699

3COD排放總量t6055

4SO2排放總量t130108

5NOX排放總量t130110

6礦井水利用率%6568

附件2:中富礦業污染因子排放考核標準

排放原名稱

序號污染因子單位國家標準內控標準礦井水及生活污水排放

1pH值/6-96-9

2懸浮物Mg/1100100

3化學需氧量Mg/1100100

4石油類Mg/1105

5氨氮Mg/110

51#2#3#鍋爐除塵

1煙塵Mg/m3200200

2二氧化硫Mg/m3900900

3氮氧化物Mg/m3400400

篇2:鄉鎮環境保護下半年工作部署計劃

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年是“十一五”規劃的第二年,是**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之年,是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gg開放的重要之年。緊緊抓住新世紀的歷史機遇,下大力氣解決我鄉突出的環境問題,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快**鄉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本計劃從**鄉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從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保護人民健康出發,對**年下半年環境保護工作做出具體部署。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面對嚴峻的環境形勢,必須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密結合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貫徹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并重方針,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預防為主,保護優先,改善生態,治理污染,實現**鄉可持續發展。

(一)指導思想

以“****”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以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為主線,以防治河干流環境污染和遏制人為生態破壞為重點,以強化執法監督和提高環境管理能力為保障,以改善環境質量和保護人民群眾健康為根本出發點,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二)目標

1、總體目標。**年,環境污染狀況有所減輕,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全鄉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健全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環境保護管理體系。

2、具體目標。

各村環境保護得到加強,農牧民飲用水源地水質基本達到標準,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得到基本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的趨勢有所減緩,創建一批環境優美小村莊。

(三)主要計劃指標

1、農村環境保護指標

農牧民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基本達到環境質量標準;

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污水排放達標率達到60%,糞便資源化率達到70%;

農業灌溉用水基本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全面提高。

農田地膜平均殘留量小于2.5公斤/畝。

2、醫療垃圾進行規范性焚燒和滅菌處理。

3、鄉政府要修建專門的垃圾處理廠。

二、主要任務

(一)農村環境保護

抓住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契機,在大力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同時,開展農村環保科普宣傳教育,把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和農村生活污染、改善農村環境質量作為環境保護的重要任務。

1、保護各村飲用水源。劃定各村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地,加大保護力度,確保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基本達到標準。

2.防止農作物污染,確保農產品安全。加強農藥和化肥環境安全管理,推廣高效、低毒和低殘留化學農藥,禁止在蔬菜、水果、糧食生產中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農膜和超標污灌帶來的化學污染和面源污染,保證農產品安全。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和節水農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

3、控制規模化畜禽漁養殖業的污染。推廣畜禽養殖業糞便綜合利用和處理技術,鼓勵建設養殖業和種植業緊密結合的生態工程;加強漁業水域生態保護。開展畜禽漁養殖污染、面源污染的綜合防治示范。

4、秸稈綜合利用。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秸稈氣化和其他綜合利用措施。發展沼氣、節能灶等新能源和新型節能技術,加強農村能源綜合建設。

5.保護鄉村環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落后工業向農村,加強各村環境保護規劃,促進各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全鄉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處理設施,開展環境優美新農村建設活動。

(四)生態環境保護

1、加強國土和礦產資源開發的環境保護。搞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實施,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保證生態功能用地需求,優先保護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林地;加快小流域治理,減少水土流失,確保河水和飲用水源保護區的環境安全。

2、加強旅游業的環境保護。積極推進風景區及各類旅游景點水、大氣、垃圾和噪聲污染防治,保護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生態環境;建立完善的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合理控制旅游規模,嚴格旅游設施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各村、站所要對本村、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將環境保護列入主要的議事日程并納入重大事項督察范圍,建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和獎懲措施,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按規劃的要求和職能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合作,完成計劃中確定的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