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醫院麻醉科醫生月工作總結

醫院麻醉科醫生月工作總結

2024-08-03 閱讀 8608

20**醫院麻醉科醫生月工作總結

時間很快,已在*麻醉科三個月,期間自己努力了,也進步了不少,我想這不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給了我一個學習和鍛煉的機會。現在的工作已經漸漸變得順其自然了,這或許應該是一種慶幸,是讓我值得留戀的一段經歷。

短短的三個月我們不可能變得老練,不可能獨當一面,在科室里呆了三個月,深深的認識自己的缺點以及不足之處,理論知識不夠扎實,實踐操作不夠完善,從醫是一輩子的事情,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們所要面對以及付諸行動的,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造就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我們要學的還很多,要走的路也還很長。

工作上我能夠認真、細心且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進取心,勤勉不懈,具有工作熱情;性格開朗,樂于與他人溝通,有很強的團隊協作能力;責任感強,能夠很好的完成領導交付的工作,和同事之間能夠通力合作,關系相處融洽而和睦。

*醫院始終堅持“愛心奉獻”的宗旨和“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努力建設一家技術精品化、服務個性化、工作程序化、環境溫馨化、醫院品牌化的現代化醫院,能在這樣的一家醫院學習進步,我感到很榮幸。

如今能夠在麻醉科學習工作我很興奮,激動。因為我是臨床專業的,所以剛進麻醉科室對于麻醉專業知識惡補了一陣子,如今也養成了每晚花上一兩小時補補理論知識。科室里每個前輩老師都能夠諄諄教導我們,手把手的教會我們他們自己對于麻醉領域的獨特見解與體會,經驗畢竟是有些書本上所欠缺的,這讓我們倍感彌足珍惜。在這里我真的很感激蔣優君老師,她不僅能當面指正我們的缺點與不足,而且對于麻醉專業知識她能夠不厭其煩的給我們講解,讓我們懂得很多,學會很多,而且也避免了許多。徐元紅、余云蘭、戶長龍還有張義幾位老師,對于生活的態度,以及對于工作的那份責任,我在他們身上也學到了很多。王新主任的一句話令我記憶深刻“麻醉這一行業要么不出事,一出就是大事,所以做事要慎而重之”,這句話讓我時刻謹記,我想這能讓我在今后從事這已行業的路走的更遠更長。遇到解決不了的我們會及時上報領導前輩,不逞強逞能,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病人,同事負責。我覺得做人起碼要有一份責任心,更何況是在從事醫務這一行業。

麻醉醫生又被稱作手術室里的內科醫生,不但要熟練各種麻醉操作技術,確保病人手術無痛、手術順利進行,而且還要利用先進的儀器隨時監測病人的生命功能,如發現由于手術、麻醉或病人的原有疾病產生威脅病人生命的問題,就采取各種治療措施,維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穩定,保證病人的安全。所以在這個崗位我們馬虎不得,膽大心細,這才是干麻醉的必要前提,眼勤手快這恰是我們做事的基本準繩。

在*醫院上班的日子里,我喜歡上了麻醉這份工作,想在這里慢慢成長成材,成為一名合格的正式*醫院里的職工,三個月的學習與工作,讓我成長了很多,今后我會繼續努力,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優良的作風,不斷地完善自己,為了自己的明天,*的明天作出一番成績。

篇2:術中麻醉意外的護理應急預案

1.立即協助麻醉醫師為患者吸氧或準備麻醉機吸氧,檢查氧氣壓力大小及氧氣管路是否通暢。必要時呼叫其他醫護人員進行搶救。

2.迅速備好急救藥品和急救用品。

3.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嘔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暢。

4.呼吸抑制或停止者,應立即協助麻醉醫師行面罩正壓供氧,必要時行氣管插管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5.保持輸液通暢,遵醫囑準確用藥,口頭醫囑應復述一遍再執行。

6.有嚴重低血壓、心律失常或心跳、呼吸驟停者,遵醫囑立即給予升壓藥,抗心律失常藥及心、肺、腦復蘇。

7.根據病情,遵醫囑調節輸液速度。

8.密切觀察面色、神志及生命體征的變化,體貼患者,清醒者做好心理護理。

9.做好手術護理記錄。

手術中發生大出血的護理應急預案

1.根據出血部位及速度迅速開放雙靜脈通路。

2.開放靜脈的同時,準備無損傷血管鉗、無損傷縫線、止血敷料及專科止血器械。

3.遵醫囑給予快速輸液及應用各種止血、升壓藥物。

4.根據醫囑迅速與血庫聯系。未備血的患者應迅速抽取血液,連同輸血申請單一并送血庫。

5.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尿量及末梢循環的變化,監測中心靜脈壓,進行動脈血氣分析等。

6.做好輸血的準備工作,遵醫囑必要時加壓輸血。

7.保持吸引器的通暢,及時清除術野血液,隨時根據手術需要調節燈光。

8.備好充足的紗布及紗布墊,并認真清點,做好登記。

9.做好各項護理記錄。后抬高頭部平移至手術床,防止窒息。⑤若未建立靜脈通道,應選大血管迅速建。

篇3: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

一、特殊管理藥品的含義

特殊管理藥品,是指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和放射性藥品。

國家對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實行特殊管理,保證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構成對人體健康、公共衛生和社會的危害。

二、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

(一)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概念

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是指列入麻醉藥品目錄、精神藥品目錄的藥品和其他物質。

精神藥品分為第一類精神藥品和第二類精神藥品。

(二)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臨床使用原則

1.取得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購用印鑒卡

醫療機構需要使用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應當經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批準,取得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購用印鑒卡。醫療機構應當憑印鑒卡向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的定點批發企業購買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

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發給醫療機構印鑒卡時,應當將取得印鑒卡的醫療機構情況抄送所在地設區的市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應當將取得印鑒卡的醫療機構名單向本行政區域內的定點批發企業通報。

醫療機構取得印鑒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①有專職的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人員;

②有獲得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資格的執業醫師;

③有保證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安全儲存的設施和管理制度。

2.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使用知識的培訓和考核

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對本單位執業醫師進行有關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使用知識的培訓、考核,經考核合格的,授予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資格。

3.急需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借用

醫療機構搶救患者急需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而本醫療機構無法提供時,可以從其他醫療機構或者定點批發企業緊急借用;搶救工作結束后,應當及時將借用情況報所在地設區的市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主管部門備案。

4.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制劑的配制

對臨床需要而市場無供應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持有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和印鑒卡的醫療機構需要配制制劑的,應當經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醫療機構配制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制劑只能在本醫療機構使用,不得對外銷售。

5.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處方的保存

醫療機構應當對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處方進行專冊登記,加強管理。麻醉藥品處方至少保存3年,精神藥品處方至少保存2年。

6.用于戒毒治療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使用

醫療機構、戒毒機構以開展戒毒治療為目的,可以使用美沙酮或者國家規定的其他用于戒毒治療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三)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處方權

1.取得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處方資格

執業醫師取得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處方資格后,方可在本醫療機構開具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但不得為自己開具該種處方。

2.遵守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具有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資格的執業醫師,根據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對確需使用麻醉藥品或者第一類精神藥品的患者,應當滿足其合理用藥需求。

在醫療機構就診的癌癥疼痛患者和其他危重患者得不到麻醉藥品或者第一類精神藥品時,患者或者其親屬可以向執業醫師提出申請。具有處方資格的執業醫師認為要求合理的,應當及時為患者提供所需麻醉藥品或者第一類精神藥品。

3.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處方

(1)應當使用專用處方開具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2)單張處方的最大用量應當符合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

(3)對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處方的調配人、核對人應當仔細核對,簽署姓名,并予以登記;對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處方的調配人、核對人應當拒絕發藥。

4.攜帶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出入境的放行

因治療疾病需要,個人憑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診斷書、本人身份證明,可以攜帶單張處方最大用量以內的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攜帶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出入境的,由海關根據自用、合理的原則放行。

醫務人員為了醫療需要攜帶少量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出入境的,應當持有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發放的攜帶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證明。海關憑攜帶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證明放行。

三、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

醫療用毒性藥品,是指毒性劇烈、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近,使用不當會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藥品。

醫療單位供應和調配毒性藥品,憑醫生簽名的正式處方。國營藥店供應和調配毒性藥品,憑蓋有醫生所在的醫療單位公章的正式處方。每次處方劑量不得超過2日劑量。

四、放射性藥品管理

放射性藥品,是指凡用于診斷、治療、緩解疾病或身體失常的恢復,改正和變更人體有機功能并能提示出入體解剖形態的含有放射性核素或標記化合物的物質,亦指在分子內或制劑內含有放射性核素的藥品。

醫療機構將放射性藥品用于病人前,應對其品種和用量進行嚴格的核對,特別是在同一時間給幾個病人服藥時,應仔細核對病人姓名及給藥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