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禮儀教育實施方案
為了更好地體現“德育為首”的教育方針,積極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發揮本校特色,使全校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行為習慣、常規禮儀、道德修養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將來成為有良好素質的社會公民,學校決定在全校學生中開展禮儀教育。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培養良好衛生習慣、培養良好說話習慣、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提高學生道德修養水平。
二、活動領導:組長:王斌
成員:蔡
三、活動時間:20**年9月――20**年1月
四、活動具體安排:
(一)普及文明禮儀知識
1、編印《文明禮儀知識》。供各班開展禮儀教育活動使用,同時利用宣傳畫、板報、主題班會等進行廣泛宣傳。
2、在青少年學生中廣泛深入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把文明禮儀教育作為必修內容,納入相關學科教學。各班要充分利用隊活動時間,結合學生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同時結合新修改頒布的《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對學生開展基本行為準則的教育。
3、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培訓。全面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培訓,通過學習、崗位培訓及文明學校教育活動及其他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開辦文明禮儀講座,普及文明禮儀知識。
4、開展《身邊的故事》為主題的文明禮儀征文評比活動。
5、組織文明禮儀知識競賽。在開展教育培訓的基礎上,開展文明禮儀有獎知識競賽活動。
(二)制訂文明禮儀規范
組織調查研究,發現先進典型,推廣試點經驗,組織各班開展公眾討論,征詢意見,制定出各方面文明禮儀規范要求,并以公約(公示)形式公布于眾。包括:小學生禮儀規范;購物、旅游、餐飲、閱覽、文體娛樂、出行乘車等公共場所禮儀規范;家庭生活禮儀規范等,形成較為完整的禮儀規范體系。
(三)實踐文明禮儀行為
開展各個層面的實踐活動。在制定禮儀規范的基礎上,有步驟、分階段進行禮儀實踐,從身邊做起,從課堂做起,從崗位做起,從公共場所做起,從家庭生活做起,使每一個人在個人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家人相處以及公共生活等多方面,都能自覺形成講究禮儀的良好風范。
(四)組織文明禮儀競賽。
在廣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的基礎上,舉辦“文明禮儀形象大賽活動”。
五、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班要充分認識:禮儀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塑造學校形象、培育師生良好素質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意義重大。要把禮儀教育實踐活動作為今明兩年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一個新的抓手、新的著力點認真抓好。少先隊組織要切實下大力氣,精心策劃工作方案,認真組織禮儀教育實踐,一個一個層面、一個一個群體,全方位地開展好各項活動。
2、廣泛動員,積極引導。要引導師生增強禮儀意識,自覺參與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從儀容儀表、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生活往來等等方面做起,要了解通行的禮儀要求,培養和提高禮儀素質。
3、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4、總結經驗,著眼長遠。要注意貼近師生,貼近實際,貼近基層,突出特色,創造性地開展好各項活動。還要注意總結經驗,不斷創新,在今年開始大力普及禮儀活動的基礎上,著眼整體提高師生的文明素質,進一步做好長遠規劃,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力求每年有明顯變化,取得顯著效果。
篇2:禮儀教育活動方案
文明的你我是育才最美的風景
――花都區育才學校*年禮儀教育活動方案
一、禮儀教育的意義
禮的含義――尊重禮的精神――謙卑
“做人先學禮。”禮儀教育是我們人生的第一課。
禮儀是指禮節和儀表,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行為規范。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禮儀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尊禮、學禮、知禮、守禮、行禮,以“禮”走天下。
二、禮儀教育的基本要求
育才學生的三個禮儀基本要求:安安靜靜干干凈凈彬彬有禮
三個輕輕:說話輕輕走路輕輕動作輕輕
三不準:不亂丟、不亂吐、不亂畫
六個儀表規范:頭發整齊面部干凈口腔清潔穿著校服佩戴校卡不穿拖鞋
八個禮貌動作:友好的目光微笑的面容親切的問候靜心地聽講
熱情地應答主動地幫助真心地鼓掌有序地排隊
十字禮貌用語: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
二、禮儀教育的活動安排
周次
內容
要求
負責人
2
尊師禮儀教育
國旗下講話(校長和學生代表)
危校
3
禮儀教育動員
1、國旗下講話;2、教師會議工作布置
王素茹
4
周一“學禮”主題班會
各班圍繞“干干凈凈、安安靜靜、彬彬有禮”的禮儀基本要求召開主題班會。
班主任
周四“最美教室”評比
1、班級大環境清潔整齊,分值占50%;
2、墻報以禮儀教育為主題,分值占50%。
班教組
師生評委
周五“中秋月育才情”班級詩歌朗誦會
1、小學第七節、中學第八節舉行“一起吃月餅,一起過中秋”的慶祝活動,要求每個學生或每個小組表演一個節目,每個學生帶一個月餅回來,每個分成八份,師生一起品嘗不同味道的月餅,營造溫馨氛圍,建立深情厚誼。
班教組
5
國慶
放假
期間
制作燈籠
1、全校學生參加,在燈籠上寫一首詩歌或一個燈謎,要求有外形美和內涵美。評出優秀作品,懸掛在教學樓中廳展示。
葉選琳
黃澤青
陳紅霞
中秋節手抄報
2、四到八年級學生參加,可以手抄,也可以做電子小報,目的是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網上有非常多的參考資料。
畢敏麗
葛其梅
徐麗賢
6
評選百名禮儀師范生
每班評選5名禮儀示范生,周三前上報教導處。學校頒發獎章,召開會議要求其禮儀言行成為全校、全班的表率示范作用,監督糾正校內的不文明行為。
王素茹
徐斯杰
班主任
7
征集文明禮儀標語
要求每個學生寫一句,評選出班中最受歡迎的標語若干條,上交學校統一印發的表格。學校以學生的名義制作校園禮儀標語張貼。
陳燕芳
王素茹
班主任
8
禮儀教育總結交流會
班主任撰寫并匯報班級開展禮儀教育的做法和經驗,提出做好下一年的禮儀教育的建議。
陳燕芳
王素茹
班主任
篇3:中學禮儀教育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配合上海市政府~年“百萬家庭學禮儀”實事項目,根據嘉定區“百萬家庭學禮儀――讓禮儀相伴”系列學習活動要求,我校開展禮儀教育活動,結合“**”的學習,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學生具有得體、大方、文明的涵養,爭做文明學生。
二、主要內容
我校擬從以下四方面加強對學生的禮儀教育,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
1、從規范言行起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結合前階段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和討論,從語言、衣著、行為、習慣等方面教育學生注重文明禮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入手,培養學生文明的孝敬禮儀。
教育學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從很具體的見到老師、父母主動打招呼,幫助父母和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節做起,逐漸養成講禮儀、懂禮貌的習慣。
3、從勤學好問、熱愛勞動抓起,培養學生做人的基本品性。
通過開展讀書活動,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學習習慣,并通過學校、家庭勞動,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學生熱愛勞動,培養他們做人的基本品性。
4、從愛同學、愛老師、愛學校、愛社會開始,培養學生會關愛他人。
首先,引導學生關心自己身邊的人。在學校,要主動地關心和幫助同學,尊重和理解老師,在家里,要尊老愛幼,關心鄰里。還要引導學生懂得關心班級、學校這個集體,以及社會上的人與事,培養愛國情感。
三、分層目標
各年級學生在年齡特征、情感、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各年級都有側重的目標:
六年級:學禮儀,懂禮貌,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七年級:懂禮儀,杜絕陋習,塑造積極心態,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八年級:規范禮儀,常懷感恩之心,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九年級:提高禮儀修養,增強自覺意識,講美德,文明行。
四、活動安排
本次活動根據我校實際,在3月至6月開展如下禮儀教育活動:
1、開展學習禮儀知識活動
學生學禮儀,知榮辱,規范基本行為舉止“坐、立、行、說”;教師學禮儀,抓住課堂主渠道,發揮表率作用。通過舉行知識講座、“文明禮儀知多少”知識競賽等活動,共同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共創文明校園。
2、開展禮儀大討論活動
通過班會課組織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大討論活動。結合共青團、少先隊開展的“啄木鳥行動”調查出的學生最反感的陋習,從儀表、儀式、行走、交往、問候、課堂、課間休息、*、就餐以及家庭禮儀等方面討論禮儀規范,從而形成我校《學生禮儀要求》。
3、開展“尋禮儀事跡,評禮儀使者,講禮儀故事”活動
(1)學禮儀,文明行,各年級尋找身邊的講禮儀事跡。同時,結合雛鷹假日小隊、德育基地等活動,認真踐行公共道德活動,使學生的文明禮儀融入到整個社會生活中。
(2)在各年級組開展“三好學生、禮儀小標兵、禮儀進步生”評選活動。
(3)通過以故事的形式寫下來,然后通過向往廣播站、年級組活動、升旗儀式等,向全校學生講述我校的禮儀故事。以榜樣力量來感化、激勵學生,使他們在禮儀上再度升華。
5、發揮家委會作用,開展“家長沙龍”和“家長學校”活動,引導家長學習、推廣文明禮貌用語,加強自身的文明禮儀,對子女起表率作用。
6、開展“學禮儀,講美德,做文明學生”網絡論壇活動。組織學生參加上海市中小學德育網(心域網)“百萬學生學禮儀”論壇活動。
五、活動載體
1、各班主題班隊會。
2、黑板報、向往廣播站等宣傳陣地。
3、共青團、少先隊活動。
4、雛鷹假日小隊、德育基地活動。
5、各重大節日、紀念日。
六、保障措施
1、實施原則:結合各年級、班級情況,因需進行,形式多樣,凸現特色。
2、各年級結合學校方案,擬定出自己年級實施方案,整合各類活動和力量,有效地開展好。
3、對本學期禮儀教育活動進行小結,以便于下階段的工作順利進行。
*x中學政教處
~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