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全縣藥械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推進實施方案

全縣藥械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推進實施方案

2024-08-02 閱讀 9380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以下簡稱《特別規定》),推進藥械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深入開展,切實改進和加強藥械監管工作,做好今年后四個月的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結合《保定市整頓和規范藥品醫療器械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方案》,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整治目標

全面加大藥械安全監管工作力度,鞏固*年以來整頓和規范藥品醫療器械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取得的成果,將藥械安全專項和整治行動進一步引向深入,將全縣藥械安全監管工作提到一個新水平。

二、整治重點

圍繞四個重點展開,切實解決轄區內藥械安全領域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消除藥械安全隱患。

(一)重點行為

重點查處以下九種違法違規行為:(1)無證經營和超范圍經營;(2)不按規定儲存藥品;(3)出租柜臺、出借證照;(4)走票、不索票;(5)掛靠經營、私設倉庫;(6)非法渠道購進和使用;(7)制售假劣藥械;(8)虛假廣告;(9)郵購、回收藥品。

(二)重點區域

重點監控以下區域:(1)農村市場(2)縣縣結合部(3)偏遠水區和偏僻社區。

(三)重點對象

重點監督檢查以下五種單位和人員:(1)農村藥店;(2)縣鄉個體診所;(3)鄉鎮衛生院;(4)游醫藥販和從事非法郵購和回收藥品人員;(5)制售假劣藥械黑窩點。

(四)重點品種

重點檢查以下七類品種:(1)廣告熱播藥品和醫療器械;(2)非藥品冒充藥品;(3)新特藥;(4)壯陽藥;(5)生物制品(特別是疫苗和人血白蛋白等);(6)季節性熱賣藥品;(7)經營和使用量大的藥品和醫療器械。

三、整治要求

抓住重點,以點帶面,切實加大整頓規范力度,確保專項行動的各項目標如期實現。

(一)進一步規范藥品流通和使用秩序

1、全覆蓋,嚴懲處。對批發、零售(含零售連鎖)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進行全面監督檢查,覆蓋面要達到100%。加大對省、市局列入重點監管品種的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依法從嚴查處。對涉嫌觸犯刑法的單位和個人,移交當地公安部門進行查處。

2、嚴要求,嚴監管。一是藥械經營企業要落實“十嚴禁”。(1)嚴禁藥品零售企業以任何形式出租、轉讓柜臺或出借證照;(2)嚴禁藥品供應商以任何形式進駐藥品零售企業銷售或代銷自己產品;(3)嚴格藥品經營企業超范圍經營行為;(4)嚴禁零售搞批發或無證銷售醫療器械行為;(5)嚴禁藥品經營企業銷售和購進藥品時走票和不索要發票的行為;(6)嚴禁藥品經營企業掛靠經營、私設倉庫的行為;(7)嚴禁藥品經營企業通過非法渠道銷售或購進藥品;(8)嚴禁懸掛或發放虛假藥品廣告;(9)藥品零售企業的藥學技術服務人員應當嚴禁向消費者隨意夸大藥品療效,非藥品以藥品名義向消費者介紹和推薦;(10)嚴禁非藥品和藥品混放銷售,要設專區、專柜、專門標識。

二是農村市場要做到“四個繼續”。(1)繼續深入推進農村藥械監督網絡和藥械供應網絡建設;(2)繼續開展對農村藥品監督員、協管員和信息員的培訓,認真落實定期交流,情況通報制度、建立暢通的信息反饋制度;(3)繼續發揮農村“三員”的宣傳、引導、監督、舉報作用,形成群防群控、各方聯動、運轉高效的農村藥品監督網,結合新農村合作醫療推進農村藥品供應網建設,規范藥品經營行為;(4)繼續推動農村“兩網”建設,維護農村藥械市場秩序,確保農村藥械質量。

三是使用單位的整治要突出“三個規范”。(1)要徹底規范非法渠道購進藥品和醫療器械行為,要依法完善藥械購進登記、驗收制度;(2)要徹底規范個體診所、鄉鎮衛生院、社區門診等藥械儲藏、保管和養護問題,達到法定要求;(3)要徹底規范醫療機構從藥人員的教育培訓和健康體檢工作,達到持證上崗。

四是藥品廣告的整治要做到“三個加大”。(1)加大對新修訂的《藥品廣告審查辦法》和《廣告審查發布標準》的宣傳,增強行政相對人的守法意識,提高公眾識別違法廣告的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藥品零售企業要嚴格執行《藥品廣告審查辦法》、《醫療器械廣告審查辦法》等相關規定,不得擅自懸掛或向消費者發放未經批準或以非藥品冒充藥品的廣告宣傳;不得銷售因嚴重虛假宣傳被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采取行政強制措施暫停在轄區內銷售的藥品;(2)加大對廣告熱播藥械的查處力度,堅決打擊違法發布藥品廣告行為;(3)加大對違法藥品廣告所涉及的藥品生產和經營企業,特別是零售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和頻次,對違法發布廣告的企業,及時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情節嚴重、屢教不

改的,可向省市局建議采取強制措施,停止其產品在本區域內的銷售。

(三)深入開展醫療器械專項整治

1、醫療器械生產監督檢查要做好“兩項工作”。要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工作,(1)做好對被舉報存在違規行為企業做好專項監督檢查;(2)做好市局交辦的聯查任務,強化醫療器械生產日常監督,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2、醫療器械流通秩序要突出“三個嚴查”。(1)嚴查對高風險產品和市場檢查中發現的質量可疑的產品,加大對醫療器械制假售假行為的打擊力度;(2)嚴查無證經營藥字號試劑;(3)嚴查銷售和使用無證產品以及擅自擴大適應癥等醫療器械流通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

四、時間安排

(一)動員部署階段(9月10日至9月15日):結合市、縣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加強對國務院(特別規定)的學習貫徹,進一步明確崗位責任制,抓好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的組織落實和宣傳發動。

(二)專項治理階段(9月16日至11月30日):認真組織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行動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加大工作力度,細化落實措施,保障專項行動目標實現。

(三)總結階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對藥品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全面總結,配合市局做好檢查驗收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積極推動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作為第一責任人”的藥品安全責任體系。一是一把手要親自抓,要按照方案一項一項抓好自查自糾和整治落實。要結合中秋、國慶、元旦“三節”進一步掀起專項整治新高潮。二是積極推動建立藥品安全組織領導體系、加快建立藥品安全考核評價體系,繼續完善藥品安全法規制度體系,切實落實藥品安全事件應急演戲演練,提高應急能力。一旦發生藥品安全事件,要組織協調有關部門積極應對、快速反應、高效運轉、有效處置,最大限度的消除危害。

(二)履行職責,嚴格落實藥品安全行政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一是按照《特別規定》和有關法律法規,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強化責任追究,加大監督檢查和處罰力度。二是監督執法人員進入生產經營場所實施現場檢查時,對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藥品、原料、輔料以及用于違法生產的工具、設備要予以查封、扣押,對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重大隱患的生產經營場所要及時查封。三是要積極配合公安、工商、衛生、質監部門,齊抓共管,形成整治合力。要借這次專項整治東風,按照《特別規定》依法嚴懲違法分子。違法案件涉及其他執法部門職能權限的,應當書面通知并移交相關執法部門,嚴禁相互推諉。對因領導不力、工作失職失察、疏于監管導致發生重大藥品安全事件的,要依紀依法追究相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

(三)群防群治,加強信息溝通和宣傳輿論工作。要充分發揮報刊、電視等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意義,宣傳藥品安全知識,提高群眾識別假劣藥品能力。要進一步完善舉報投訴制度,公布舉報電話,方便群眾,兌現舉報獎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監督藥品質量和藥品安全。

篇2:全縣藥械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推進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以下簡稱《特別規定》),推進藥械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深入開展,切實改進和加強藥械監管工作,做好今年后四個月的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結合《保定市整頓和規范藥品醫療器械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方案》,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整治目標

全面加大藥械安全監管工作力度,鞏固*年以來整頓和規范藥品醫療器械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取得的成果,將藥械安全專項和整治行動進一步引向深入,將全縣藥械安全監管工作提到一個新水平。

二、整治重點

圍繞四個重點展開,切實解決轄區內藥械安全領域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消除藥械安全隱患。

(一)重點行為

重點查處以下九種違法違規行為:(1)無證經營和超范圍經營;(2)不按規定儲存藥品;(3)出租柜臺、出借證照;(4)走票、不索票;(5)掛靠經營、私設倉庫;(6)非法渠道購進和使用;(7)制售假劣藥械;(8)虛假廣告;(9)郵購、回收藥品。

(二)重點區域

重點監控以下區域:(1)農村市場(2)縣縣結合部(3)偏遠水區和偏僻社區。

(三)重點對象

重點監督檢查以下五種單位和人員:(1)農村藥店;(2)縣鄉個體診所;(3)鄉鎮衛生院;(4)游醫藥販和從事非法郵購和回收藥品人員;(5)制售假劣藥械黑窩點。

(四)重點品種

重點檢查以下七類品種:(1)廣告熱播藥品和醫療器械;(2)非藥品冒充藥品;(3)新特藥;(4)壯陽藥;(5)生物制品(特別是疫苗和人血白蛋白等);(6)季節性熱賣藥品;(7)經營和使用量大的藥品和醫療器械。

三、整治要求

抓住重點,以點帶面,切實加大整頓規范力度,確保專項行動的各項目標如期實現。

(一)進一步規范藥品流通和使用秩序

1、全覆蓋,嚴懲處。對批發、零售(含零售連鎖)藥品、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進行全面監督檢查,覆蓋面要達到100%。加大對省、市局列入重點監管品種的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依法從嚴查處。對涉嫌觸犯刑法的單位和個人,移交當地公安部門進行查處。

2、嚴要求,嚴監管。一是藥械經營企業要落實“十嚴禁”。(1)嚴禁藥品零售企業以任何形式出租、轉讓柜臺或出借證照;(2)嚴禁藥品供應商以任何形式進駐藥品零售企業銷售或代銷自己產品;(3)嚴格藥品經營企業超范圍經營行為;(4)嚴禁零售搞批發或無證銷售醫療器械行為;(5)嚴禁藥品經營企業銷售和購進藥品時走票和不索要發票的行為;(6)嚴禁藥品經營企業掛靠經營、私設倉庫的行為;(7)嚴禁藥品經營企業通過非法渠道銷售或購進藥品;(8)嚴禁懸掛或發放虛假藥品廣告;(9)藥品零售企業的藥學技術服務人員應當嚴禁向消費者隨意夸大藥品療效,非藥品以藥品名義向消費者介紹和推薦;(10)嚴禁非藥品和藥品混放銷售,要設專區、專柜、專門標識。

二是農村市場要做到“四個繼續”。(1)繼續深入推進農村藥械監督網絡和藥械供應網絡建設;(2)繼續開展對農村藥品監督員、協管員和信息員的培訓,認真落實定期交流,情況通報制度、建立暢通的信息反饋制度;(3)繼續發揮農村“三員”的宣傳、引導、監督、舉報作用,形成群防群控、各方聯動、運轉高效的農村藥品監督網,結合新農村合作醫療推進農村藥品供應網建設,規范藥品經營行為;(4)繼續推動農村“兩網”建設,維護農村藥械市場秩序,確保農村藥械質量。

三是使用單位的整治要突出“三個規范”。(1)要徹底規范非法渠道購進藥品和醫療器械行為,要依法完善藥械購進登記、驗收制度;(2)要徹底規范個體診所、鄉鎮衛生院、社區門診等藥械儲藏、保管和養護問題,達到法定要求;(3)要徹底規范醫療機構從藥人員的教育培訓和健康體檢工作,達到持證上崗。

四是藥品廣告的整治要做到“三個加大”。(1)加大對新修訂的《藥品廣告審查辦法》和《廣告審查發布標準》的宣傳,增強行政相對人的守法意識,提高公眾識別違法廣告的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藥品零售企業要嚴格執行《藥品廣告審查辦法》、《醫療器械廣告審查辦法》等相關規定,不得擅自懸掛或向消費者發放未經批準或以非藥品冒充藥品的廣告宣傳;不得銷售因嚴重虛假宣傳被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采取行政強制措施暫停在轄區內銷售的藥品;(2)加大對廣告熱播藥械的查處力度,堅決打擊違法發布藥品廣告行為;(3)加大對違法藥品廣告所涉及的藥品生產和經營企業,特別是零售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和頻次,對違法發布廣告的企業,及時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查處,情節嚴重、屢教不

改的,可向省市局建議采取強制措施,停止其產品在本區域內的銷售。

(三)深入開展醫療器械專項整治

1、醫療器械生產監督檢查要做好“兩項工作”。要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工作,(1)做好對被舉報存在違規行為企業做好專項監督檢查;(2)做好市局交辦的聯查任務,強化醫療器械生產日常監督,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2、醫療器械流通秩序要突出“三個嚴查”。(1)嚴查對高風險產品和市場檢查中發現的質量可疑的產品,加大對醫療器械制假售假行為的打擊力度;(2)嚴查無證經營藥字號試劑;(3)嚴查銷售和使用無證產品以及擅自擴大適應癥等醫療器械流通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

四、時間安排

(一)動員部署階段(9月10日至9月15日):結合市、縣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加強對國務院(特別規定)的學習貫徹,進一步明確崗位責任制,抓好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的組織落實和宣傳發動。

(二)專項治理階段(9月16日至11月30日):認真組織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行動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加大工作力度,細化落實措施,保障專項行動目標實現。

(三)總結階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對藥品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全面總結,配合市局做好檢查驗收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積極推動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作為第一責任人”的藥品安全責任體系。一是一把手要親自抓,要按照方案一項一項抓好自查自糾和整治落實。要結合中秋、國慶、元旦“三節”進一步掀起專項整治新高潮。二是積極推動建立藥品安全組織領導體系、加快建立藥品安全考核評價體系,繼續完善藥品安全法規制度體系,切實落實藥品安全事件應急演戲演練,提高應急能力。一旦發生藥品安全事件,要組織協調有關部門積極應對、快速反應、高效運轉、有效處置,最大限度的消除危害。

(二)履行職責,嚴格落實藥品安全行政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一是按照《特別規定》和有關法律法規,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強化責任追究,加大監督檢查和處罰力度。二是監督執法人員進入生產經營場所實施現場檢查時,對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藥品、原料、輔料以及用于違法生產的工具、設備要予以查封、扣押,對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重大隱患的生產經營場所要及時查封。三是要積極配合公安、工商、衛生、質監部門,齊抓共管,形成整治合力。要借這次專項整治東風,按照《特別規定》依法嚴懲違法分子。違法案件涉及其他執法部門職能權限的,應當書面通知并移交相關執法部門,嚴禁相互推諉。對因領導不力、工作失職失察、疏于監管導致發生重大藥品安全事件的,要依紀依法追究相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

(三)群防群治,加強信息溝通和宣傳輿論工作。要充分發揮報刊、電視等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意義,宣傳藥品安全知識,提高群眾識別假劣藥品能力。要進一步完善舉報投訴制度,公布舉報電話,方便群眾,兌現舉報獎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監督藥品質量和藥品安全。

篇3:鄉鎮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化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活動總結

鄉鎮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化“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活動總結

  今年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本鄉實際,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了對安全生產的宣傳和日常監管力度。在“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中,結合“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專項整治活動”等,使全鄉的安全生產形勢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現將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安全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

  切實抓好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了全鄉安全監管組織網絡。一是鄉政府成立了安全生產委員會,下設安監辦,負責全鄉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為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建立健全“兩委”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9個村1個社區各自成立安委會;二是鄉政府與各村、企業、車輛、?;飞碳业榷己炗喠税踩a責任書,層層落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逐級明確責任分工。

二、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

  1、非煤礦山方面:本次行動中,我鄉并未發現非法開采的情況,也不存在合法開采的個人和企業。

  2、道路交通方面: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應急預案,實行逢場必查,平時抽查的方式進行道路安全隱患排查。因學校無住校條件,非法搭載學生上下學的情況較為嚴重,我鄉對面包車司機及搭載的學生作了具體統計,并組織召開安全教育培訓會,與各位司機簽署了安全承諾責任書。

  3、建筑施工方面:對全鄉建筑施工單位進行了檢查,督促其辦理相關的資質證明,與鄉政府簽訂承諾書,并對施工單位和房屋業主進行了安全宣傳和教育。聯合對場鎮存在安全隱患的樓房做了全面的排查,共排查出了5處存在安全隱患的樓房,下發了整改通知書,并進行了整改驗收工作。

  4、消防防火方面:制定了場鎮消防應急預案,森林防火安全應急預案,與各村簽訂了森林防火安全協議書,成立了鄉、村(社區)、組三級防火搶險隊,并不定期的對各商家和人群集中地的消防設施進行了抽查。

  5、危險化學品方面:我鄉有3個煙花爆竹店和2家罐裝煤氣店。在本次行動中,鄉政府與以上5家店主簽訂了安全承諾書,對煙花爆竹及煤氣罐存放點進行了安全排查。其中3家煙花爆竹經營點均存在上宅下店的情況,已將具體情況上報至有關部門。

三、存在的問題

  1、部分村民安全意識差,個別項目檢查未形成長效機制,落實的不夠到位。

  2、全鄉摩托車無牌無證情況嚴重,超載現象較多,道路交通檢查懲罰力度不夠。

  3、對于舟楊路途中兩處危巖“長杠嘴”與“花秋巖”,我鄉因技術、人員、資金等多方面的缺陷,僅以鄉本級力量,難以徹底排除以上安全隱患。

  4、胡溪口處無碼頭,小型船只較多,均未配備救生衣,存在安全隱患。

  5、學校因修建住宿樓,無住校條件,造成大量學生乘車上下學和在校外群居的情況,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搞好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明確安全生產責任,使各生產單位充分認識到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安全就是效益。

  2、加大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強化民眾和各生產單位的法律意識。按照《安全生產法》、《省安監規定》的有關法律法規,依法加強對各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配合有關部門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3、堅持搞好災害撤離演練,特別是在場鎮和地質災害點等危險區域。將演練形成一種長效機制,深入到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去,爭取把災害損失壓縮到最小。

  4、進一步鞏固專項整治的成果。加大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違章操作、違規生產的行為,消除事故隱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鄉將結合實際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確責任,加大力度,把全鄉的安全生產工作深入扎實、堅持不懈的開展下去,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確保全鄉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