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先進村申報材料

先進村申報材料

2024-08-02 閱讀 6182

名稱*鎮*村

主要負責人*x

評為縣級精神

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時間

近兩年獲得上級部門表彰情況

工作情況簡介

*村位于安圖縣*鎮北大橋西側,與*村緊密相鄰,全村現有161戶,642人,全村總耕面積410公頃。*村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實施提高農村增收百元項目,完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以發展各類大戶,大力發展經濟人隊伍建設,加大了種植白蘇子、灰蘇子等特種農產品的技術含量。同時,根據本村的實際建立了瓜果示范園區。

一、發展多種經營,走產業結構調整之路。

從現實狀況看,*村的傳統農業結構不合理,單一的糧食種植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靠過去的老辦法致富奔小康是不切合實際情況。這就需要轉變觀念,發展多種經營,走出一條適合本地農業發展的新路。

1、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提高村民經濟收入,由村支部帶頭種植白蘇子30公頃,僅此一項就收入10萬元。種植西甜瓜40公頃,收入達100余萬元。種植大豆、玉米、藥材,發展畜牧業這幾項,收入就達100余萬元,種植蔬菜收入15萬元,使全村的人均收入較去年相比多收入700多元,達到人均收入3600元。

2、要想真正使村民致富奔小康,僅做到這些是不夠的,不能使農村經濟有長遠的發展。因此,根據本村的氣候特點,利用種植瓜果技術上的優勢,率先在松江屯村建立了瓜果示范基地,在村中發展了120多戶,擴大種植瓜果的面積,當年收入達二百余萬元。

3、大力發展養牛、養豬大戶的跟蹤服務和扶持工作,提高黃牛冷配質量,鞏固牛存欄數,發展養牛大戶5戶,存欄達50頭以上。有2個養豬大戶,年存欄生豬110頭,出欄80頭。

4、發展壯大村中經濟人隊伍建設,讓真正有價值的經濟作物走出去,把有實力的中介人,以中介組織的形式,為村民提供中介服務,辦實事、好事,實實在在地幫助村民將經濟收入提高上升,更快更有效地發展壯大了現有產業的規模。

農民嘗到了發展畜牧業的甜頭,經濟發展了,老百姓得到了實惠,發展瓜果產業的積極性更高了。

二、解放思想,走管理效益之路,努力建設平安村和和諧社會。

為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同時為了加快和諧社會建設步伐,*村制定了對村干部管理的規章制度,加強財務紀律,嚴格實行村務、政務公開制度,實行透明管理,做到帳目清晰,使村民放心。經過不斷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使廣大村民真正對村干部放了心,鍛煉出了一支一心一意為村民服務的村干部隊伍。在此基礎上對村民進行分類管理,通過摸底將村民分類:一是經濟狀況較好的;

注:工作情況簡介內容包括:1、單位基本概況;2近兩年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的主要成果;3、創建工作主要作法和經驗。(一式三份)

二是中等水平的;三是貧困戶。采取“好而優、中而上、富幫貧”的做法,以便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對于村里的貧困戶,在照顧上也有所不同,對于家中有勞動力卻不善管理的,實行村干部包保制度,幫助他們發展致富項目;對于懶惰的主要從思想上挖掉根除懶惰心理,進而摘掉貧困的帽子;對于那些確實有困難的村民,經過多方籌措資金,幫助他們尋找致富項目。經過全村共同努力,工作成效顯著,有許多村民已脫貧,受到全村村民的好評?,F在的*村經濟、文化同步發展,按照自己的思路,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篇2:先進村黨支部事跡材料

縣鄉村現有農戶戶,人,名黨員。全村共有集體耕地面積15000畝,集體固定資產150萬元,全村共有小四輪185臺,大型農機具18臺套,聯合收割機16臺,全村農民住房磚瓦化率100%,閉路電視入戶率100%,程控電話入戶率98%,少年兒童入學率100%,計劃生育率100%。*年來人均收入達到4000元,比去年增長15%,成為全縣10強村之一,全市50個小康村之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村標兵,*年、*年被省委命名為省級“五好村黨支部”,*年被命名為國家級“民主管理法制示范村”。

幾年來,村黨支部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協調發展,在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畜牧業的同時,注重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建立穩固的思想陣地,優化美化生活環境,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為促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一、以支部為核心,把握發展總方向

村時刻把兩委班子及黨員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從不松懈。一是發揮黨員的龍頭作用。提出了“樹形象,留口碑,出政績”的班子建設標準,堅持做到靠表率作用影響帶動一班人,靠放手激勵調動一班人,靠整章建制規范約束一班人,要求班子成員不搞特殊化。在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先,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去影響、帶動全體黨員干部和村民,圍繞經濟建設,積極開動腦筋,出謀劃策,真正當好村民的“領頭雁”。二是配齊配強村班子。在村班子建設中按照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原則,選好配強村班子,堅持把黨員干部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干部的做法,將政治堅定、作風正派,能帶領群眾致富的人選進村班子。三是建立健全獎懲機制。為了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建立健全了各項工作制度,還健全了民主評議,民主決策制度等,規范了村干部的行為。嚴格目標管理,按實際工作完成情況兌現工資和獎懲。激勵先進,鞭策后進,使村班子建設形成了比、學趕、超的工作局面。村里兩委班子的工作得到了全村百姓的認可,在*年兩委換屆工作中支部班子滿票連選連任,村委班子高票連選連任。

二、以致富為主曲,構建經濟新格局

村黨支部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任務,積極尋求經濟增長點。幾年來,村黨支部在鞏固提高大豆產業的基礎上,帶領群眾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大做文章。一是搞好種植業調整,引導農民擴大“雙高”大豆種植面積,擴大優質小麥面積,同時增加市場前景看好的雜豆面積。*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250萬公斤,農業生產總值380萬元。二是發展棚菜經濟,村黨支部把目光瞄準了城鎮居民菜籃子上,引導農民發展蔬菜大棚種植,涌現出了“柿子大王”李洪升等一批致富典型。全村大棚面積達到了5000多平方米。*年開始搞起了反季節蔬菜和山野菜溫室栽植,僅棚菜一項每年全村收入可增加18萬元。三是大力發展畜牧業,幾年來,村先后融資150多萬元,用來發展畜牧業生產,先后有25戶村民走上了畜牧致富路。*年,利用省財政廳包扶的契機,爭取到了重點扶持項目--育肥牛場,已于*正式投入運行,當年育肥牛100多頭,*年又新上了糖化飼料項目,每年年末育肥牛場實現收入5萬元。目前,村的溝浪河牧業小區已初具規模,黃牛飼養量達200多頭、羊飼養量達1500只。四是引導農民利用農閑時間,做好勞動力轉移工作。五是招商引資,扶持企業發展。引進能人,創辦木材加工場、大豆收購公司、亨通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每年為村集體實現收入10萬元。六是信息網入村,為村民提供信息服務。*年3月村開通了信息網配備了微機、打印機,成立了信息站受到群眾歡迎。三年來,鄉、村兩級信息站共下發農業信息80多期,800多條,村級信息站共下載實用信息160多條。七是積極開展科技培訓。每年都選送文化基礎好的青年3-5名到農業院校學習,每年都從縣、鄉農技部門請來科技專家到村里講受農業技術,使農戶都掌握1-3門實用技術。七是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全村35戶科技示范戶通過引進良種,培育新品種,拓寬了群眾發展農業生產的思路和視野。

三、以文明為魂魄,弘揚社會新風尚

村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以創建高標準“五好村”、“文明村”和“小康村”為目標常抓不懈。首先,黨支部著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年村黨支部組織村民整修田間路9000延長米,建涵2座,修建了四條7米寬5公里長的水泥路,修建了550平方米綜合辦公樓,建起了6000平方米休閑廣場,建起了沼氣池,修建了180座衛生廁所,規劃了村民生活區、生產加工區、舍飼養殖區、文體生活區。硬化邊溝1760延長米,在水泥路兩側及主要街道統一建了磚圍墻,村里各條街道整齊一新。徹底改善了全村群眾的生活條件。其次,在全村廣泛開展評優樹模推典型活動和“十星級”文明戶活動,到*年為止,全村涌現“五好家庭”76戶,“十星級文明戶”106戶。每年評選表彰致富能手、黨員示范戶、好媳婦、好婆婆等各5戶,并大力宣傳他們的典型事跡。三是常抓公民道德建設。每年都組織認真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自編“公民道德建設格言”,印制了道德建設標語,制作了道德建設墻報、宣傳畫等,并且村委與每戶家庭簽訂了“道德規范建設”目標責任書,進一步推動了創建文明村工作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四是大力發展公益事業。*年,經過不斷充實內容,村史館保存了自村建村以來各項事業發展的珍貴資料。并建立了村史館,用于強化村民“五愛教育”、培養“四有”村民;投資18萬元建起了165平方米的標準化活動室、文化活動大院,配備文體器材,修建了圖書室。建起了全縣第一支農民樂隊,豐富了村民業余文化娛樂生活;同時,還為村里3名孤寡老人免費買了人壽保險和醫療保險,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年投資2萬多元,購買了架子鼓、薩克斯等樂器,成立了20人的文藝小分隊,群眾自發的組織了書法、繪畫、根雕比賽,形成了遠近聞名的“文化”。村民在*年省十一屆冬季運動會上,一舉奪得了越野滑雪、傳統五公里、自由五公里、十公里、短距離五項冠軍,村民的文體活動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