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優秀教師申報個人述職報告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經提出新時代的教師應當具備四種精神:第一、追尋理想的執著精神,也可以稱之為“理想主義”;第二、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稱之為“田野意識”;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稱之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稱之為“公益情懷”。我非常認同。在剛剛過去的一學年里,我學習著,實踐著,思考著,下面我就將本學年的個人學習和工作情況向大家作一簡明匯報。
一、樂于學習,爭做學習型教師。
古今中外,眾多的事實證明一個顛簸不破的真理:唯有學習,才能改變自己,成就自我。哈佛大學圖書館的墻上有這樣一句訓誡:“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一年來,我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無論多忙,無論多累都要堅持學習。閱讀是學習的重要途徑。早上,我打開辦公桌上電腦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瀏覽一連串的網站:“新浪網”,讓我第一時間把握國內外的風云變化;“成長博客”,讓我徜徉于一個個鮮活動人的教育故事中;“小語論壇”,讓我領略到小語屆的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鳳凰語文”,讓我感受到團體的智慧是多么的強大….每天中午,也許一本“語文教學通訊”,就成了我的午后精神大餐。晚上臨睡前,一本《給教師的100條新建議》,也許就是我的催眠曲。
一年來,大量的閱讀,拓展了我的視野,開闊了我的胸襟,更新了我的觀念,更堅定了我的教育信念,讓我深深領悟到:教育真是一片大天地,教育真的可以有所作為!
二、勤于實踐,爭做實踐型教師。
課堂永遠是教師的主陣地,教學永遠是教師的看家本領。為了追求真實、生動、有效的課堂,我在備課環節上,動盡了腦子用足了勁。準確的把握教材是備好課的先決條件,我除了深入研讀教材外,還仔細研讀教學參考資料和新課標,并上網搜索優秀教學設計博采眾長,緊緊圍繞“教什么”“怎樣教”這兩個本原性的問題設計教學預案。課堂上,我引導學生與文本與作者與編者與我進行積極有效的互動對話,引導學生靜心讀書深入思考,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從字里行間去體悟語言文字的博大和精妙。課后,我還設計開放創新的靈活習題來反饋、鞏固和拓展課堂教學效果。
一個語文教師的真正功夫。不僅僅在課堂,還在于課外。所謂“課內得法,課外收益。”“三分課內,七分課外。”講的都是只有大量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把教科書當世界,而把世界當教科書。”是我一直堅守的語文教學信念。“生活的外延有多廣,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廣。”我緊緊抓住語文教學中的三個基本“一”,即:一副好口才,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本學年,我在班級內開展了寫字比賽、課本劇大賽、小小新聞發布臺、小小即興演講會、讀后感大賽、書簽制作比賽、讀書小報大賽等數十個實踐和比賽項目,大大增強了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樂趣。正如一副被改過的對聯一樣“書山有路思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學生們在語文的路上走得正實在走得正歡快!
三、善于思考,爭做研究型教師。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的教學也如此,只教不研,就會成為教死書的教書匠;只研不教,就會成為紙上談兵的空談者。只有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邊教邊總結,邊教邊反思,才能“百盡竿頭更進一步。”一年來,我積極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并把自己的思考付諸于筆端,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學論文競賽,獲得了一些成績。三篇指導學生習作的文章發表在省級刊物《七彩語文》上,《小學語文習作評改實效性初探》獲江都市二等獎,《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小學習作策略初探》一文獲江都市二等獎,《農村小學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一文獲省二等獎,教學設計《特殊的葬禮》獲省三等獎。
回顧過去,可圈可點;展望未來,心懷憧憬。雖然,離“優秀教師”這個光榮稱號,還有一段距離,但我依然會繼續前行,不斷學習、實踐、思考,將優秀教師作為我畢生的追求
篇2:小學優秀教師述職報告
**年度小學優秀教師述職報告
**年已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年工作小結如下。
我愛黨敬業,我認真參加每次的政治學習認真做好記錄,在小組學習中我積極發言,大組學習中認真聽講,做好記錄。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積極參加學校黨組織的學習活動,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關心集體,熱心幫助他人。我積極參加工會組織的各項活動。我注重師德師風,平時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學生以身作則,從各個細節關心幫助學生,讓學生在健康和諧的氛圍中快樂學習。在組室里我對同事熱情,熱心助人,與搭班老師合作愉快。
我平時總是認真地學習二期課改的精神,使自己的教學理念不斷得到更新。在數學教學上,總是先自己鉆研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圖,再對照教學參考,思考貫徹教學目標的方法和手段,不斷地動腦筋,力求讓數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更感興趣。在教學中,總是盡量讓學生親歷簡單的數學問題的發現、數學知識的獲得的全過程,同時注重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在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的同時,始終都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特別是在一年級數學的教學中,習慣的養成更是非常重要,為了讓一年級的學生喜歡數學,學好數學,我用念兒歌、做游戲的方法使孩子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習,用激勵手段使學生自覺遵守學習紀律,從用尺劃線、先墊墊板再寫字等小處著手,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好習慣。一年級又是個學習的起始年級,在備課時,我努力鉆研教材,注意語言的精練與準確,使學生從小就形成清晰正確的概念。在信息科技教學中,我積極挖掘教材隱藏的知識點,結合重難點組織教學,三年級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計算機基礎,對幾個常用的軟件有了一定操作的能力,但綜合運用與工具最優化的選擇能力還相當缺乏,因此在教學中,我不光是教知識教技術,更注重讓學生自己嘗試和組內交流,提高學生運用信息工具的能力。
本人工作積極主動,認真負責,雖然住得較遠,但能堅持不遲到。每周一次的護導我總是準時到崗,對學生在教室或走廊里的危險游戲或不良行為進行勸阻。我擔任五(1)班主任,班級工作比較繁忙,我充分發揮小干部的作用,使學生在為班級服務之中感受當班級小主人的樂趣。我還擔任數學和信息科技的教學。在教學上,對于教案能認真做好課前的修改工作,課后即時反思,做好記錄,以利以后的教學。積極參加區與校的教研活動,認真聽課,從經驗豐富的老師身上學習教學好方法和教育新理念。為了使二期課改精神在我的課中得到貫徹,為了做好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我積極參加每次區里和校內的教研活動,為了讓學生學懂學好,我認真鉆研教材,有問題就向組內有經驗的老師討教,教研活動時認真聽課評課,吸取別人的長處。在學校的拓展課程中,我擔任“紙杯工藝”課的教學,通過剪剪貼貼,一個普通的紙杯變成了小狗、鱷魚、花朵等,在教學中,我不僅教學生制作的方法,還滲透環保意識,如用過的紙杯、方便面杯可以變廢為寶,熊貓、揚子鱷是國家保護動物等,使學生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品德。
在**年中,我取得了一些成績:
1.輔導學生比賽:
**“優學網杯”上海市“六一”小學生計算機競賽中,電腦小報三等獎1名。
**年徐匯區小學生計算機競賽中,電腦小報二等獎2名、電腦繪畫一等獎1名、二等獎、三等獎各2名。
2.本人成績:
**年徐匯區小學生計算機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年取得小學高級教師職稱。
以上是我在**年對自己“德、能、勤、績”方面的回顧和總結,有辛苦也有收獲,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希望我能有更多的進步。
篇3:學習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報告體會
學習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報告體會
9月12日上午,由學校安排,我有幸參加了五指山市教育局在青少年宮舉辦海南省教書育人楷模先進事跡報告會,聆聽了來自萬寧市第三中學校長卓平、樂東縣萬沖鎮中心小學教師邢元霞、海南省民族技工學校教師陶海林、海南省國興中學教師韓鴻疇四位楷模的先進事跡報告。四位楷模的精彩報告,深深地打動、感染了在座的每一個人,也深深地感動著我,震撼著我,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盡管我們所處的教育環境迥然不同,但他們卻在用自己的實踐踐行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錚錚誓言。在他們的身上閃現著一名人民教師應該具備的奉獻、鉆研和甘為人梯的精神。在以后的教書生涯中,我將在先進教師先進事跡的啟迪和鼓舞下,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為此,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一、擺正位置,端正態度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鼓勵者,是學生學習知識,溝通學生情感的引路人。要想讓課堂充滿魅力,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工作態度。因為態度決定一切,是我們上一堂好課的關鍵。要想讓課堂中呈現出更多的亮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的興趣,我們的教學態度是至關重要的,缺少一個端正的教學態度,即便個人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再強,課堂也很難出彩。只有端正工作態度,把教育作為一項長期的事業來做,努力探索教育教學藝術,我們的課堂才會更加充滿靈性,才會事半功倍。
二、深入鉆研業務,扎實基本功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以往的要給孩子一桶水的知識理念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于社會對學校,對教師的要求,教師應該有一條長流水,像大海一樣源源不斷。當別人在閑暇時間與家人聊天,在享受朋友聚會,吃喝娛樂的時候,作為教師的我們卻每天都要面對像大山一樣的作業,繁雜的班級事務,搞教研活動,晚上回家還得備課,看書學習,查閱資料等等一系列的周而復始的工作,但是我想:雖然現在辛苦點,累點,會失去一些娛樂時間,但是當我們看到學生的點滴進步時,有家長向我們道謝時,自己課堂教學閃現出一丁點火花時,工作得到同事、領導的肯定時,那種興奮與激動是難以言表的。所有的辛苦和付出也是值得的,因為我從中得到了一筆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那就是解惑授業的經驗。
三、立足本職,為學生奉獻一片愛心
高爾基有句名言,“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學生”。作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不同于一般的愛,她高于母愛、大于友愛、勝于情愛,是嚴與愛的結合。因此,在教育中要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叩開學生情感的心扉。當學生犯錯的時候,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想想人無完人,學生也有犯錯的權利,給予他們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寬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因為家長把天真爛漫、聰明伶俐的孩子交給我們培養,這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細心和關心,讓孩子真正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四、擴充儲備,更新理念
熟話說:人要活到老學到老。時代在進步,孩子在成長,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在平時的業余時間我們要不斷加強讀書學習,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指導自己、完善自己,用學到的理論知識駕馭自己的課堂教學,大膽探索,不斷創新,積極尋找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策略,讓自己緊跟時代的步伐,成長為一名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最后,我想用這句話與大家共勉:教育無小事,它是一項潛移默化的工程,雖然沒有轟轟烈烈,沒有驚天動地,只有涓涓細流,默默奉獻,但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愛心把這份光和熱永遠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