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生管理方案
六年級的教師可能都有相同的感受:六年級的學生不好管。學生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莫名的躁動,不聽老師的說教,自由行動。有一部份學生甚至頑固不化,根本不把老師、學?!胺旁谘劾铩?。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心理因素。
1、六年級學生一般在12歲左右,處于“少年期”的起始階段,心理和生理變化比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較矛盾。這一時期他們精力充沛,好奇心強,任何事總想試一試。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甚至對師長的正當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緒不很穩定。他們的獨立性增強了,總想擺脫對教師和家長的信賴,總認為自己不是孩子了。有時不愿和父母及師長交流,處于一種半封閉狀態,最容易沖動,做事也很莽撞,后果意識能力差。
2、六年級學生開始進入青春期,在這一時期,他們開始關注異性,希望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沖動是他們這個時期的最大特征,他們雖達不到辨析是非的能力,但很自信,自我抑制能力在這段時間最低。
3、個體心理的發展。在這一時期,學生的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特別是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大大加強了,不但興趣愛好變得更加廣泛、穩定,而且漸漸形成了看待事物的標準,使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以及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但由于意志力還不夠堅強,分析問題的能力尚在發展之中,所以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又容易灰心、頹喪,或者會出現理智不能駕馭感情的現象。
二、家庭因素。
由于歷史原因、家庭因素、地理因素等影響,現在六年級學生的家長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加上家庭壓力及受拜金主義影響,決大部份家長把精力都放在了工作和生產上,或受社會風氣影響沉迷于賭博,對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沒有正確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崇尚科學的正確理想觀念。甚至有部份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是學校教育的事,與家庭無關,忽略了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關鍵作用。沒有為孩子樹立好榜樣,缺乏對孩子的正確引導。
三、社會因素。
由于通訊、網絡的飛速發展,孩子們接觸到的東西更多了,信息技術的現代化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但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特別是六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時期,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而大量不健康的信息內容是防不甚防,對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大量血腥、殘暴、不道德的信息涌入學生視線,直接扭曲了學生的人格。
以上因素直接導致了六年級學生難管這一現實,但只要我們正確分析原因,耐心細致地多做工作,六年級學生的管理教育還是能有所突破的。現就我自身的感受談幾點建議:
一、從我做起,為學生樹立榜樣。
六年級的學生對外界信息的吸收比較敏銳,并逐步形成了一種個性化的評價標準,這一時期,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學生看在眼里,教師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做到言行一致,不要讓學生抓住把柄。
二、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六年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語言上不要說一些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比如冷嘲熱諷類的:“你一點也不好”;“你笨得像頭豬”。一概否定類的:“沒出息的東西”;“一輩子你也做不好”。威脅恐嚇類的:“再不聽說,我就揍扁你”。漠不關心類的:“隨便你”……。這些類似的話語都會極大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孩子引向你的對立面,與你對著干。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現階段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關系。
三、抓德育,思想領先。
堅持對畢業班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引導他們學會做人。對學生加強行為規范的教育,法律法規的教育,以紀律來保證學習。任課老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的教育,理想前途的教育,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對待重點問題學生要不言放棄,多關愛他們,加強心理引導,善于去發現學生心理的特點,去找到學生心理防線的突破口。對違紀學生,要用紀律、制度來加以約束,同時也要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堅持個別談話、家訪,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得到有機的結合。
我們要熱愛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敬業愛生是密不可分的,它們統一在培養人才上。教師要愛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和學生溝通,做到師生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畢業班學生管理工作會取得成效。
篇2: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到基層就業高校畢業生的管理,根據《酒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酒泉市教育局等9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扶持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工作的通知》(酒人社〔*〕129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指的到基層就業高校畢業生包括近年來通過全省統一招考選拔到我縣的進村進社、農村中小學教師、鄉鎮幼兒園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鄉鎮衛生院、鄉鎮畜牧獸醫站、鄉鎮農技推廣站、基層旅游事業單位、鄉鎮文化站和基層社保崗位工作人員。
第三條到基層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選拔招募,由省、市統一組織實施,正式錄用后,先進行崗前培訓,崗前培訓工作由各業務主管部門根據所考錄的項目分別組織進行。
第四條到基層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上崗前,由各業務主管部門根據各基層事業單位人員缺額情況向人社部門提出分配意見,人社部門參考各業務主管部門分配意見綜合提出分配方案。對不服從崗位分配的,按相關規定取消錄用資格。
第五條高校畢業生被錄用后,進村進社人員與鄉鎮(社區)簽訂就業合同;農村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與縣教育局簽訂就業合同;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與縣衛生局簽訂就業合同;鄉鎮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鄉鎮農技推廣站工作人員與縣農牧局簽訂就業合同;基層旅游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與縣旅游局簽訂就業合同;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與縣文化局簽訂就業合同;基層社保崗位工作人員與縣人社局簽訂就業合同。就業合同由人社局負責鑒證,所有人員試用期為1年,試用期滿后,原則上5年內不得調離本專業崗位。
第六條到基層就業高校畢業生工資福利待遇執行國家統一規定的事業單位新錄用人員政策標準,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第七條各鄉鎮(社區)要做好到基層服務高校畢業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所有到基層就業高校畢業生必須按照考錄的項目全部安排到相應的業務崗位上,同時保證崗位的相對穩定,對確因工作需要調離崗位的,要征得業務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調離。
第八條各業務主管部門要根據基層實際需要做好到基層就業高校畢業生日常業務指導,加強對業務工作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他們適應業務工作的能力。
第九條縣人社局根據職稱評聘相關規定做好到基層就業高校畢業生職稱評聘工作。
第十條到基層就業高校畢業生實行雙重考核,日常工作考核由鄉鎮(社區)負責,業務考核由主管部門負責,以鄉鎮(社區)考核為主,考核結果計入高校畢業生個人檔案。對服務期間連續兩年考核為不合格等次的,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辭退。
第十一條到基層就業高校畢業生工作期間因考錄公務員、自主創業、繼續深造、重大疾病等原因離開服務崗位,各鄉鎮(社區)要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各業務主管部門,主管部門與其解除就業合同,并報人社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