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暑期主題社會實踐工作任務詳解

暑期主題社會實踐工作任務詳解

2024-08-02 閱讀 5923

*年暑期主題社會實踐工作任務詳解

一、團隊社會實踐

團隊任務:

1、每個團隊需至少完成有關社會實踐的一篇新聞報道(1000字以內為宜),附圖片1到3張。交給所在學部團總支書記,由團總支書記傳到牛金玲老師處。

2、各小隊完成實踐小分隊調研報告,不超過5000字。開學后交給學部整理后交到院團委。

3、在人民網上注冊團隊微博,注冊個人微博。團隊微博有專人負責,每天在人民網發布實踐微博,將實踐情況進行實時報道。團隊內每個人微博也要進行更新,從不同的角度對實踐進行記錄。鼓勵學生們同時在騰訊、新浪微博上也進行同步更新,以擴大影響力。注冊微博并關注團委老師微博的工作在6月13日前完成。

4、注意,發布微博時同時需要加上話題#*科技大學理工學院*暑期實踐#(技巧:因為話題字數較多,可以在編輯完一條完整微博后進行轉發,轉發時加上話題。)隨時將拍到的照片,團隊的動態、各種感悟發到微博上。微博整體上不得低于30條,越多越好。

5、每個團隊要在微博中發布7篇工作日志(可以用長微博發布,也可以將一篇完整日志發成幾條微博),其中最少要有2篇精品日志,日志每篇不低于400字。記錄當天工作情況。日志中要有圖片。最后一篇日志應為對整體實踐活動的工作總結。工作日志與結題書中“團隊活動寫實記錄”可為同一內容。

團總支任務:

1、建立安全機制,隨時了解各團隊實踐動態,確保安全。

2、8月5日前各學部至少保證發送一篇精品新聞。

3、8月5日前各學部至少保證發送一篇精品日志。發送到賈海利老師處。

4、暑假期間各學部需要交一篇中期社會實踐情況報告,具體臨時通知。

5、9月1日前,將所有材料收集整理,撰寫學部總結,交到院團委處。9月上旬進行社會實踐成果展示、評比。

提交成果要求:

一、注意文件各項要求;文件:

二、專門要求:

(1)所有材料裝訂成冊,用藍色透明抽桿夾(拉桿夾)裝好。

(2)第一部分為文件上的《結題書》。

(3)第二部分為成果展示:第一頁為團隊社會實踐活動簡介,不超過200字,讓讀者一目了然。第二頁為目錄。

(4)成果展示的第一部分為團隊活動總結或者所形成的社會實踐報告。

(5)成果展示的第二部分為論文原文、如已經發表含復印件。

(6)成果展示的第三部分為團隊工作微博、工作日志展示(最多不超過五頁紙)

(7)成果展示的第四部分為團隊實踐照片。務必注意:每張圖片下都注明照片內容。如x月x日在x地進行x種活動,如有必要,可詳細說明。此部分也可以直接寫成新聞,在新聞中穿插相關圖片?;蛘邔F成的新聞報道直接進行展示。

(8)成果第五部分為其他可展示內容,如合作協議等。

(9)9月10日前以學部為單位將材料的電子版(與紙質版完全相同),紙質版交到學工部賈海利老師處。同時,學部應同時交學部暑假社會實踐工作總結。

工作方法指導:(倡導的工作方法以及倡導完成的工作)

1、團隊有掛靠單位(支持單位),如政府企業等。

2、倡導實踐有市級以上的各類新聞媒體報道,引起社會關注。

3、實踐可與課題聯系起來,完成課題或者發表論文。

4、實踐可與大學生黨員論壇聯系起來。

5、實踐可與已有社會實踐基地聯系起來。

6、實踐可與社團建設聯系起來。

7、實踐中涌現的優秀人和事可以整理成為故事、節目,開學后進行匯報展示。

8、提倡可以用鏡頭記錄實踐過程,甚至可以拍成完整影片。

9、提倡實踐有時間上的延續性,可以繼續以前未完成的實踐,也可以以此實踐為基礎,每天進行同一主題實踐,積累更多資料。

10、倡導同一個團隊完成多項任務,擴大學生們參加實踐的廣度和深度。

二、個人社會實踐

1、參加夏令營、各類培訓、兼職、打工、實習、志愿服務、走訪等各項活動均納入社會實踐范疇內。

2、在新浪、騰訊、人民網微博間任選一個平臺注冊微博,在7月10日前發布自己的暑期實踐計劃。

3、隨時發布自己的實踐微博,不得少于7篇,時間應為不同日期,含有話題#*科技大學理工學院*暑期實踐#。

4、要求關注學院、學部老師的微博。鼓勵在微博上互動,把社會實踐中的事@一下相關老師。

5、在8月25日前撰寫暑期社會實踐總結(或調研報告,心得體會),發布到微博上,*字以上。

6、整理自己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包括三項內容:一、實踐計劃。二、證明材料。證明材料為加蓋公章的證明信,或由父母以及其他人簽寫的鑒定證明。三、微博截圖。四、實踐總結。標題為宋體三號字,征文為仿宋四號字。可在其中加入圖片。需打印并裝訂,開學后由各學部統一收齊。

說明:個人實踐關鍵不在于“管”,而在于“引導”。一些詳細要求不是形式化,而是通過要求促進實踐質量提高。學生個體社會實踐最終在于個人,學校想再多的預防造假措施也是徒勞。從老師角度講,做好動員工作,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鼓勵參加社會實踐是工作的重點;從學生的角度講,自己真正認識到參加社會實踐對自己有益,主動參加,樂于參加,講求誠信,才是社會實踐真正意義所在。

當前工作安排:

1、6月13日前,各學部上報材料。注意同時填寫《附件2》和《附件4》所規定的內容,并進行簽字蓋章。

2、各學部對社會實踐事宜充分動員。

3、指導老師、團隊以及團隊內的隊員必須關注以下微博(三選一即可)、鼓勵全體個體實踐的同學也關注此微博,地址為:

**x

該*會同步更新,發布最新通知,總結社會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對優秀團隊進行展示。

篇2:民族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民族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目的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理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各類突發事件,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建立一套健全的應急方案,確保組隊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保障參與師生的生命安全,參照《湖北民族學院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二、突發事件分類

(一)一般性突發事件:

1、由于飲食衛生或天氣變化等導致實踐團隊成員身體不適;(2)由于交通安全(例如:交通事故、行進當中摔倒等)出現輕微交通事故,造成實踐團隊人員皮外傷的;(3)在從事實踐工作過程中出現糾紛(如爭吵、打架等)造成實踐活動無法開展或成員出現皮外傷;(4)在從事實踐活動中遇到自然災害(如洪山,地震、滑坡、病疫)造成人員輕微受傷;(5)其它事故(如水、電、火等意外)造成人員輕微受傷。

(二)較大突發性事件:

一般性事件中造成實踐團隊成員在實踐過程中患常見病或受輕度傷害的事件,或因遇到自然災害導致被困。

(三)重大突發性事件:

一般性事件中造成實踐團隊成員在實踐過程中患突發急性病病危或受重傷的事件。

(四)特大突發性事件:

一般性事件中造成實踐團隊成員在實踐過程中死亡的事件。

三、處置措施

(一)一般性突發事件:

團隊做好充分準備,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工作,并配備可以預防和治療常見身體不適和輕微受傷的日常藥物,出現此類事件,團隊成員要齊心協力,相互幫助共渡難關。

(二)較大突發性事件:

出現此類事件,團隊負責人可以根據情況終止社會實踐活動,需要聯系交管或公安部門的,應與當地110或交管部門取得聯系,將病患送到附近醫院進行相應治療,待病情好轉后再行開展實踐活動,并及時聯系校應急工作組。

(三)重大突發性事件:

出現此類事件,團隊負責人立刻終止實踐活動,立刻聯系當地120,將病患馬上送到附近醫院進行搶救,需要聯系交管或公安部門的,應與當地110或交管部門取得聯系,并及時聯系校應急工作組,迅速報告給副組長。

(四)特大突發性事件:

出現此類事件,團隊負責人立刻終止實踐活動,立刻聯系當地110,與交通安全相關的立刻聯系當地交管部門,立刻聯系校應急工作組,迅速報告應急工作組組長。

篇3:暑期社會實踐應急預案

暑期社會實踐應急預案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理我團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各類突發事件,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確保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事先需制定每項活動的具體計劃。在進行活動之前,必須要有計劃、有紀律地實行活動調研,避免造成活動無目的、人員工作無秩序而導致時間浪費和人員安全問題的出現。

團隊做好充分準備,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工作,并配備可以預防和治療常見身體不適和輕微受傷的日常藥物,在活動之前,社會實踐活動人員必須事先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等。

在對所有成員安全教育了的前提下,調研小組安全工作分配必須明細。安全保衛人員可分為:總指揮、監察人員、保安人員、醫務服務人員。

出現較大突發性事件,團隊負責人可以根據情況終止社會實踐活動,需要聯系交管或公安部門的,(本文轉自實用工作文檔頻道)應與當地110或交管部門取得聯系,并及時聯系校應急工作組。團隊成員要齊心協力,相互幫助共渡難關。

具體制定應急預案如下:

1.自然災害問題:如地震、暴風雨、臺風等自然災害問題。

(1)了解天氣情況,如遇陰雨或極端天氣備好雨具并及時做出日程調整;

(2)加強安全保衛教育,當地震發生時,學會一些應急的應對措施。

2.人身安全問題:如交通事故、當地人民歧視、遇到搶劫等。

(1)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

(2)在遭遇強盜時,不可盲目爭斗,應視實際情況,盡可能報警呼叫救援;

(3)實踐期間盡量不要單獨行動。不單獨去陌生或偏僻的地方,夜間不單獨出行,女生外出要有陪伴,并跟家長、學校保持聯系;

(4)遇到可能會產生的糾紛或斗毆,必須保持冷靜,盡量避免與陌生人發生任何形式的沖突,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3.飲食衛生安全

(1)實踐期間確保飲食安全,不喝生水不在小攤小販處購買食品或就餐;

(2)實踐期間出現感冒或發燒現象,要及時服用正確的藥物。情形嚴重的要立即送往就近醫院并及時通知學校。

4.財產安全問題

(1)活動之前,務必事先了解調研活動地方的交通和地理環境;

(2)公交車、街道上小心保管自己的財產和重要資料,不與陌生人過多接觸,盡量少帶貴重物品或現金。發現偷竊或可疑人物及時聯系調研小組。

5.語言溝通障礙問題

(1)認真傾聽對方傳遞的信息,若對方會說普通話,用普通話進行溝通;

(2)當地人不會說普通話,尋求會說普通話的當地人幫助翻譯;

(3)出行在外,注意文明禮儀,要做到服裝整潔,樸素大方,儀表端莊,文明禮貌,不說臟話。做事之前應認真考慮,注意維護學校的形象。

6.當地人的風俗習慣問題

(1)事先了解當地人的風土人情,避免在當地人活動繁忙期間調研;

(2)善于諒解和尊重當地人的風俗習慣。

7.民族風俗宗教信仰問題

(1)調研之前,事先了解當地人的信仰狀況;

(2)在與當地人溝通時,尊重當地人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