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校衛生教學年度工作計劃
某學校衛生教學年度工作計劃
學校不僅僅要學生取得學習成績和思想素質的逐漸提高,還要讓學生的健康的成長,這就是學生的衛生安全了,衛生安全也要時刻的注意,衛生安全了,學生才能夠健康的成長。學校衛生安全當然也包括食品安全。
加大學生們的健康意識,防止傳染病的發生,首先要做到人人講衛生。以下是學校20**年衛生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要求,加強學校衛生各項工作開展,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知識水平。
二、工作目標:
建立行之有效的衛生制度,進一步改善校園環境衛生;搞好衛生室建設;以預防為主檢測學生健康狀況,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加強衛生習慣方面的培養;不斷改進學校環境和教學衛生條件;加強傳染病和學生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作好學生防近措施,努力控制近視的新發病率;齊全學校衛生基本檔案,迎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備查。
三、工作要點:
1、建立齊全學生健康卡,組織學生進行健康檢查,了解學生健康狀況,積極作好近世、沙眼、蛀牙等疾病的矯治工作。
2、積極開展愛國衛生活動,搞好校園內外公共衛生和除"四害"工作。教室、辦公室要求做到清潔有序,各包干區做到每天早晚清掃和中午突擊掃;保持廁所清潔;綠化美化校園。(編輯:制度大全)
3、組織學生學習衛生知識,認真上好體育與保健、生活與勞動、常識學科中的健康經驗課程。及時更換衛生宣傳窗、黑板報資料,采取多種形式想學生宣傳疾病防治的衛生知識,不斷提高學生自我保健意識。
4、認真執行飲食衛生有關規定,加強學生飲食衛生,做好在校學生的午餐管理,確保學生飲食安全工作。
5、開展晨檢活動,堅持傳染病的報告與隔離;堅持對學生的個人衛生抽查;教育學生養成"五要""六不"的行為習慣。五要是:要定時作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換衣褲勤洗澡;要勤剪指甲;要勤理發。六不是:不喝生水;不吃不潔食物;不吸煙;不用公共毛巾;不亂扔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新晨范文網
6、培養學生良好的坐姿和閱讀書寫習慣,教育學生保護視力,認真做兩操,遵守用眼衛生要求。
四、工作安排:
1、劃分公共場地,落實包干責任。
2、開學大掃除,協助班主任做好包干場地清衛工作。
3、組織學生體檢。
4、落實具體工作,要求做好班級的包干場地清衛工作。
5、"愛牙日"宣傳及口腔病的預防。
6、食品安全教育。
7、檢查個人衛生。
相信只要學校的衛生狀況搞好了,那么學生的健康成長就不成問題了。學生在很好的衛生壞境中成長,自然心情順暢,學習成績和思想成績也都會得到很高的提升的。
當然學校要做好的事情不僅僅是衛生方面的成果,還有其他很多的工作,不過每一項工作都會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這些都是不能夠忽略的。
篇2:課堂教學衛生節節抓教學常規管理主題活動方案
課堂教學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基本途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就要講究教學衛生,促進學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果。本學期我校三月份的教學常規評比活動將從課堂教學衛生抓起,注重板書衛生、語言衛生、教師授課的位置衛生、學生的良好學習衛生習慣等。通過此活動的開展借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衛生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有效地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強化教學效果。
一、活動遵循的原則:
1、教學內容科學性,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應當是正確的、可靠的科學知識。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發育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注意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力求通俗淺顯,逐漸加深,從感性上升到理性,以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較多的知識。
2、教學方法適應性,改進教學方法對預防疲勞有重要意義。教師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簡練、清晰的言語,生動、形象的表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利用圖表、模型、實物等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運用電視、計算機等現代化多媒體手段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吸引注意力,增強感官認識和記憶,并能開發思維。
3、學科知識的交叉性,教師可依照大腦皮層鑲嵌式活動的特點,各學科之間交叉授課,避免單一課程的單一刺激。不同性質的課程輪換,腦力與體力活動交替,是減少疲勞發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活動評比要求:
1、嚴格執行教學計劃,按規定講課授課,不擅自加快和增多教學進度和內容。
2、教師講課要重點突出,語言力求清楚,要采用啟發式。
3、按時上、下課,不拖堂。課間讓學生走出教室活動,得到充分休息。
4、教師上課要注意學生的用眼衛生,注意糾正學生閱讀,寫字時的錯誤姿勢。教師要留神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
5、教師板書字體規范、畫面要端正清楚,應左右兼顧,不要寫得太小太草。
6、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學生每天學習時間(包括自學與課外活動)不得超過6小時。
7、按時認真做眼保健操,摸準穴位,動作準確,努力提高眼保健操質量。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由該堂任課教師注意監督檢查。
8、堅持做到"二要二不要"。"二要":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睛和書本的距離要保持一尺;續看書一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遠處眺望一會。"二不要":不要在光線暗淡和直射陽光下看書和寫字;不要躺在床上和走路時看書寫字。養成用眼衛生習慣。
9、班主任定期調換學生的座位,預防近視或斜視。
二、活動形式
由教學領導隨堂聽課、課間抽測的形式進行。
三、活動時間
三月中旬
四、參評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五、活動評比表
附表1
“課堂教學衛生節節抓”
教學常規管理主題活動評價表
龍潭區第九小學校
授課教師
授課學科
班級
評估者
評價時間
年月日
項目項目分值
評價內容
等級分配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教學思想(10分)
1、面向全體學生,優、中、差兼顧。
5
4
3
2
1
2、結合教材,注意思想品德教育。
5
4
3
2
1
教學內容(20分)
3、教學目的明確,體現三維目標要求。
5
4
3
2
1
4、正確把握教材重點、難點。
5
4
3
2
1
5、教學內容正確,無知識性錯誤。
5
4
3
2
1
教學方法(35分)
6、遵循教學原則,靈活選用教法。
5
4
3
2
1
7、提問富有啟發性,促進學生智力發展。
5
4
3
2
1
8、練習設計科學,利于鞏固新知。
5
4
3
2
1
9、新舊知識聯系,注意知識的生活化。
5
4
3
2
1
10、媒體使用合理、科學,操作規范。
5
4
3
2
篇3:幼兒《洗手講衛生好習慣》的教學反思
幼兒《洗手講衛生好習慣》的教學反思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說過:“習慣養的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習慣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也不是幾天幾月的短期行為,它一旦形成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常常會與人相隨一生。隨著現在生活的發展,我們意識到:尊重幼兒需要,培養幼兒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為此:我進行了嘗試和實踐。
以往,我對于我們班統一的要求比較多,個體服從集體的規則也多。現在我發現由教師和幼兒共同建立規則,幼兒會積極的遵守。
我班每天上完廁所都是由老師負責檢查和督促要求幼兒洗手,但有些幼兒總是會趁這教師不備便忽視這一環節的重要性,所以經常會有幼兒過來告狀說某某沒有洗手,通過觀察,我發現由個別幼兒確實沒有養成良好的洗手衛生行為習慣。而且在教師提醒了之后依然跟以前一樣,沒有任何的改變。于是我們出臺了洗手行為習慣的培養方案,剛開始實施時,效果不是很明顯,時不時有幼兒需要提醒有的孩子還是會忽略洗手這個環節。例如:我班的樂樂小朋友,我發現他每次洗手要么就碰一下水,要么就直接不洗手。在經過老師以及幼兒們的多次提醒之后逐漸形成了自學洗手的意識。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編了一些兒歌讓幼兒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如“我有一雙小小手,快來快來洗洗手,白衣袖花衣袖,洗手前快卷袖,不讓水滴沾衣袖,打開水龍頭沖沖小手,關上水龍頭搓出肥皂泡,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打開龍頭沖一沖肥皂泡沖干凈,再用手巾擦擦手,小小手真干凈”。另外我們還與幼兒進行了試驗,我特意把自己的手弄的臟兮兮的,然后端來了一盆干凈的水以及洗手液,讓幼兒觀察老師洗手之后水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隨后,孩子們驚奇的發現剛才還干干凈凈的水,在洗手之后就變得臟兮兮,黑乎乎。我趁機引導幼兒如果不洗手,那么那些臟兮兮、黑乎乎的細菌進入了我們的身體之后會有什么后果呢?為此我還特意向樂樂以及平時也不喜歡洗手的小朋友提問:如果沒有洗手又把臟兮兮的手放進了嘴巴里會怎么樣呢?他們也都知道了自己以前沒洗手是多么的不愛衛生。
經過了這次小試驗,我驚奇的發現幼兒們都會很認真洗手可見幼兒對于日常規的培養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兒并不了解常規培養的原因,也并不理解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身的關系,同時也使我意識到對于幼兒常規培養應先從幼兒理解著手,讓幼兒自覺履行取代教師的硬性規定。
因此,我對此活動進行了反思和總結。
根據幼兒生活的實際,抓住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差的弱項結合幼兒年齡特點,要不斷的重復與改進自己的不良習慣,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們是通過這樣的培養方式來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的。在活動設計中,第一個環節每天相互提醒監督,第二個環節教師編了兒歌,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做洗手模仿動作集中幼兒注意力,激發了幼兒洗手的熱情,學會了正確的洗手方法,第三個環節,教師做了一次實驗,讓幼兒觀看一盆干凈的水,在洗手之前和洗手之后有什么變化,從而提醒幼兒飯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臟了一定要洗手的原因這樣使全班幼兒都能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們成長的一生都是很有幫助的。幼兒生活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一日生活各環節中,對幼兒用語言或兒歌進行提示或指導,使幼兒在實踐體驗中不斷鞏固和提高幼兒的健康認知水平,逐步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