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2024-08-02 閱讀 2763

濤陳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要求我們培養的人才必須具備優良的心理品質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個人成才素質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為本”的今天,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如何去關愛學生,讓自信扎根于學生的心靈,尤其顯得十分的重要。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識自己,提高對學習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2、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樂觀自信,友善待人,誠實守信,開拓創新,追求向上,不畏艱難的健全人格。

3、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善于控制調節自己,排除心理困擾和行為偏差,樹立人生理想,并具備個人發展能力。

三、實施步驟

1、提高小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能力(特別是一、二年級),培養他們開朗、合群、樂學、自助的獨立人格。

2、培養學生善于與老師,同學交往的能力,不斷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幫助學生克服孤獨、依賴、由學習和環境的不適所帶來的困惑和交往障礙。對這部分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級工作中,都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在三至六年級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同時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通過學校的各種途徑(心理咨詢室定時開放、悄悄話信箱、綠色熱線),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要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事后建立好心理檔案。

4、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和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子女。

五、對心理輔導教師素質與能力的要求:

1、要有開朗、熱情、善解人意富有愛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輔導心理學的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如關注、傾聽的溝通技術,同感、尊重、真誠等反應技術,情緒調節、行為矯正等。

3、要以學生為主體,切忌“老師說,學生聽”的知識傳授式的課堂模式,要與學生一同參與輔導活動,建立和諧的氣氛,給予贊許、同感、親切、鼓勵的態度。讓他們把真實的感受、想法表達出來。進而給予點撥、啟發和引導。

4、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和隱私,謹慎從事、量力而行。

篇2:中學陽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中學陽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17年度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發展為本,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為目標。針對在校學生存在著獨立生活能力差,不敢和師生溝通交流,團結協作精神不強,不敢面對挫折和困難以及嚴重到厭學、輟學特點,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學會溝通,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二、主要任務

1.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具有自我調控能力。

2.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心理輔導,盡快擺脫困擾,調節自我,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3.對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轉送到有關部門進行治療。

4.開展適應環境、認識自我、應對考試的專題教育活動。

三、工作安排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管理,校長掛帥,心理輔導室具體負責實施,建立以班主任和共青團、少先隊干部及政治課教師為主體,以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

2.加強對教師的學習和培訓,以班主任、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主,重點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手冊》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理論》、《中學生心理健康咨詢》等心理理論知識。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辦法和途徑。每學期期末開展一次專題研究。

4.發揮心理咨詢信箱溝通渠道,及時廣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學生工作。

5.開展學生心理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及動態,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與留守兒童檔案。

6.每學期組織實施對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7.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結合初中學生的青春期成長、考試焦慮、師生之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誤解、九年級考試心理調適等開展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教案。

8.發現有嚴重疾患者及時轉介。

9.追蹤調查在校學生中接受過咨詢學生,看其在心里、人際交往、學習等方面的變化,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四、樹立人人參與的觀念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新開設一門課,重在融入學科教學及學校教育活動和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課堂中的認識自己、理解他人、學會感恩、面對挫折、學會交流、參與各項競賽活動等等都是在進行著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提倡的關愛學生也是對學生進行的心靈交流,有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積極和學校政教處、學校教務處配合,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課堂融入各項活動中。

市中學陽光心理教育中心

二0年x月八日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學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x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根據高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和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再上新臺階,著力構建和諧校園。

二、目標和任務

目標: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富有韌性、承受力、責任感和自我調節能力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自主的發展”。

任務: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和發展性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心理健康意識,提高自我發展的能力,維護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學生心理健康監控網絡,在普測和普查的基礎上,及時發現有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與輔導,減少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危害行為發生;對于極少數有較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能及時識別和轉介。

三、具體工作

1、繼續實施心理健康授課制度。對高一年級繼續上有針對性的心理課,如《科學管理時間》、《緩解壓力輕松走過高一》、《考后心態的調整》等等,使學生都能學會科學管理自己的時間,進行更有效地學習,積極調整自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困難與挫折,健康快樂地成長。針對高三年級各班實際情況,開展相關緩解壓力、放松心情和調節心態的心理輔導課。

2、繼續開展心育小社團活動。成立新一屆“心育小社團”,繼續堅持一月活動一次,活動的主題是《做一個自信的人》、《體驗成長的快樂》、《我說你畫》、《挑戰挫折》等等,使成員在活動體驗中了解自己,訓練自己,提升自己;繼續編印《心馨小報》,每兩月編印一期,發給全校師生,共同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提升自己的學習、生活質量。

3、堅持常規心理咨詢。每天中午12:00―1:00和下午活動課時間,心理老師在心馨小屋真誠守候,對來咨詢的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咨詢,讓學生卸下煩惱、困惑,帶走快樂、愉悅,開通電話心理咨詢和網上QQ群心理咨詢;同時通過心理咨詢信箱和心理咨詢電子郵箱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并均作案例分析。輔助班主任解決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認真布置新的心理咨詢室。

4、認真辦好5月心理健康教育月的活動。5月是*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為了更好地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自我、調整自我、發展自我,提高預防和解決心理困擾的能力,開展心理趣圖展、主題手抄報比賽、心理電影放映、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心理健康教育黑板報等一系列活動。

5、積極組織高中片優秀校園心理劇的評比。根據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計劃,認真組織高中片校園心理劇的學習與評比工作,使大家認真學習校園心理劇的創作與運用。校園心理劇主要運用于解決學生的學習、人際交往、親子關系和考試壓力等問題,尤其在解決學生人際交往問題上,校園心理劇具有非常突出的輔導效果。

6、加強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利用班主任例會,通過心理講座、班主任漫談等方式,加強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培訓,提高班主任的心育能力,舒緩班主任的壓力。每學期學期結束,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寫一篇心理案例作為學期總結,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心育能力。同時組織班主任外出學習與培訓。

7、提升心理教育能力和水平。心理老師認真參加各級各類進階培訓,積極參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與研究中心的各項工作,做好少年宮向日葵的值班心理咨詢服務工作,積極撰寫論文和心理案例,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業務能力。

8、積極儲備心理輔導室的建設,讓心理輔導室更健全更實用,為全校師生服務。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