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體育課體育活動組織
幼兒園體育活動――體育課的組織
一、體育課的組織過程
1、開始部分
(1)任務:組織幼兒、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明確活動的內容和要求,激發他們參與身體鍛煉活動的興趣根據基本部分的內容,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為下面的活動做好適應性準備。
(2)內容:排隊和隊列隊形練習;向幼兒說明活動的要求和主要內容;做一些基本體操或模仿活動;開展一些運動負荷不大,有利于發展幼兒體能的游戲,也可進行一些簡單的舞蹈和律動等。
(3)時間:本環節是情緒調動時間不宜太長,可占總活動時間的15%左右。
2、基本部分
(1)任務:完成整節活動的主要教育和教學目標,是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即學習新的或較難的活動內容,鞏固和提高已學過的各類練習和游戲等,并通過幼兒自身的身體練習,從中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發展幼兒的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等。
(2)內容:做發展體能的基本動作練習、游戲等。在本環節,幼兒身體各器官活動能力已達到較高水平,且能保持一段時間,這時,將難度大,較新的教材或運動負荷較大的練習內容安排在此階段,使之與幼兒身體機能活動的水平相適應。
(3)時間。時間可占總活動時間的70%左右。
3、結束部分
(1)任務:通過做一些身體放松的游戲活動和動作,使幼兒肌肉放松,消除疲勞,呼吸心率得到恢復逐漸由高度緊張、興奮激動狀態趨于相對平靜狀態。同時進行簡單小結。結束較激烈的活動,收拾和整理器材等。
(2)內容:組織輕松自然地走步;徒手放松練習;簡單、輕松舞蹈;較安靜的游戲等。
(3)時間:一般占總時間的15%左右。
以上三個部分,雖然各部分的主要任務、組織方式、活動內容不盡相同,但卻是一個緊密結合的整體,基本部分是開始部分的自然延續、又是結束部分的準備。當然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結構模式也可以根據每一個具體的活動內容和目標要求以及幼兒年齡特點、季節變化、地區差異、場地條件等進行靈活調整。最終達到使幼兒身心得到良好發展的目的。
二、一節完整的體育活動課程教案(計劃)的表述:
活動名稱(內容)
活動目標
活動準備(場地布置、器材、知識準備等)
活動過程(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活動評價
活動延伸
三舉例:大班體育活動
活動名稱:有趣的跳繩(第二教時)
設計思路:
“跳繩”是一種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是民族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器材簡單、場地隨意、便于個體或幼兒合作參與的特點。它的玩法多種多樣,可以“雙腳”、“兩腳交替跳”、“跳花”;“帶人跳”“多人合作跳”等……孩子對此游戲百玩不厭。
活動目標:
1、創造多種跳繩的方法,幼兒連續跳繩的能力,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增強幼兒上下肢的協調能力;
3、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體驗跳繩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錄音1部、做操音樂;
2、繩跳人手一根;
3、紅、黃、藍獎牌若干塊。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二、運用多種式練習跳繩(基本部分)
1、在自由練習跳繩,熟練掌握跳繩的技巧:手將繩子繞起,落地瞬間雙腳(單腳)跳起,并不斷重復,至到能連續跳繩。連續重復是提高跳繩技能的重難點。
(1)讓能力強的幼兒連續跳繩示范;(2)鼓勵指導能力弱的幼兒掌握的方法跳繩的技巧:
2、鼓勵幼兒創造出更多的跳繩花樣:快速單、雙腳跳;雙腳交替跳、挽花跳、帶人跳、兩人繞繩,其他人等等……在活動中教師注意觀察引導發現幼兒的創造,并及時引領全體幼兒積極活動。
(1)讓快速單、雙腳跳;雙腳交替跳、挽花跳能力強的幼兒分別示范,教師點評后,幼兒再繼續練習
(2)讓帶人跳、兩人繞繩其他人跳繩等能力強的幼兒分別示范,教師點評后,幼兒再繼續練習。
3、幼兒表演:
(1)規則:
時間:10秒;
內容:快速單、雙腳跳;雙腳交替跳、挽花跳、帶人跳、兩人繞繩其他人跳,
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自選表演。
(2)給幼兒30秒時間自選項目。
(3)幼兒表演(教師用手指計時)
第一項:快速單、雙腳跳;
第二項:雙腳交替跳、變花跳:
第三項:帶人跳:
第四項:兩人繞繩其他人跳,
每項表演時,幼兒分別給跳繩的孩子計數;結束時,大家都給予鼓掌。
三、活動的評價及放松
1、幼兒根據標準評價自己,選擇相應的獎牌。
(1)教師簡述評價標準:
能連續不掉跳繩10個以上,會跳出花樣,還會帶人跳,會跳大繩的拿紅色獎牌;
能連續不掉跳10個以上,會跳出花樣,還不會帶人跳、也不會跳大繩的,拿黃色獎牌;
連續不掉跳5個以上,不會跳花樣,也不會帶人跳及跳大繩的,拿藍色獎牌;
(2)幼兒自我評價后,自己選擇相應的獎牌,教師鼓勵幼兒以后要加強練習,對不同層次幼兒提出不同要求。
2、幼兒聽音樂做放松活動。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去發現更多、更新的的玩法,使跳繩這一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更加豐富多彩,更受孩子喜歡。
篇2:小學體育活動安全制度
長江路第一小學體育活動安全制度
1、體育活動,實行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老師組織學生體育活動,要認真檢查體育設備,對已損壞,不符合要求的設備,嚴禁學生使用,并及時報修。
2、開展活動前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講明活動要令,做好示范、指導、防護工作。
3、老師不得指導學生開展有危險性的活動,學生不準離開老師自行開展有危險的活動。
4、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相互幫助的作用,保護措施要切實有效。
5、在體育活動中老師有組織、指導的責任,因組織指導過錯造成學生身體傷害事故老師要負責任。學生不聽指揮,擅自活動造成的身體傷害事故,則應由當事人自負全部責任。
6、體育教育管理部門對校內的體育活動器材、設備、場所,應經常進行安全檢查,發現損壞的要及時修復更新,確保學生體育活動安全。
篇3:體育課與體育活動傷害事故的處置預案
體育課與體育活動傷害事故的處置預案
(一)傷害事故的發生
未成年學生在校傷害事故中,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方面時有發生,一般發生在球類
活動,體操,田徑活動等項目中,傷害事故表現為挫傷,扭傷,碰撞之傷,跌傷
,外出血,骨折,休克等。
(二)處置措施
1、任課教師馬上穩定全班學生情緒,迅速把受傷學生送到學校醫務室。
2、醫務室教師馬上視學生受傷害程度,上報校長室或思政辦,傷輕者醫務室自己
處理,重者馬上聯系車輛或打120叫救護車直送醫院。
3、同時馬上與班主任及家長聯系,教師與班主任一起護送到醫院,請學生家長馬
上到醫院急診室。
4、在學生治療期間,教師等一定要陪學生治療結束。或待家長到來,向學生家長
說明傷害發生情況,傷害程度,以及醫生囑咐的注意事項。
5、由教師向學生投保單位報告情況,保證落實學生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