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觀察團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觀察團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2024-08-02 閱讀 4142

觀察團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理學院赴林州“四個全面”觀察團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活動總結摘要:走進紅旗渠,學習和弘揚紅旗渠精神,緬懷上一輩紅旗渠人所做出的偉大貢獻。

為進一步貫徹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踐行“八真經”,投身“四個全面”,按照“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八真經”要求,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投身“四個全面”。結合自身實際,組成專項小組走進紅旗渠,學習和弘揚紅旗渠精神,緬懷上一輩紅旗渠人所做出的偉大貢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認識,為實現偉大中國夢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此次行程我們選擇了歷史積淀深厚的紅旗渠風景區作為體驗地,了解、學習紅旗渠所處的地理環境、建造背景、建造歷史,參觀了景區留下來的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遺跡,并親身體驗了建造紅旗渠的艱難與不易。

地理位置:紅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在河南省最北部晉、冀、豫三省交界處;主干渠位于南太行山區,山石林立,溝谷縱橫。從上面俯瞰,紅旗渠就像是一條掛在南太行山上的一條綠帶,隨山而走,順山而下。

建造歷史及背景:林州市地處太行山脈南部,降水分配夏季最多,其他三季都很少,水資源相對匱乏。據記載從1436年到1949年的500多年間,林縣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且全縣耕地面積較少,產量很低,嚴重制約當地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解決當地的水資源難題,國家在建國后先后三次,大規模興建水利設施。分別為1959年到1964年的初期勘探和總干渠的建設修建;第二次是1966年前后的各干渠的建設修建;第三次是從1970年到*年沿紅旗渠各干渠和支渠展開景區和相關設施的修建,以及對老的一批渠道的修固和新建。經過三次大規模興建最終解決了當地人民基本的用水難題。

我們一行人從鄭州坐火車到達安陽,之后乘車途經林州趕往紅旗渠,路上所見和資料中描述的大有不同。出了安陽之后山便開始多了起來,山是石山,上面蓋著稀疏的植被,高大的樹木很少,最多的便是低矮的灌木叢,也許這正是由于當地降水和地形的共同作用,造成了這種現象,也從側面反映了當地缺水的事實。果然到達紅旗渠的一路上沒有看到大的河流,就算是小河也早已經干涸,河床上已經種上了玉米。我們看到的最大一潭水,要屬位于林州市東邊的人工湖,但湖是死水像鄭州的人工湖一樣,完全沒有大山深處那種激蕩的活力。直到抵達紅旗渠景區,我們才看到一條緩緩流動的小河,河不大,水流也不急,難以想象就是這一條渠水哺育了林州人。但如今林州的用水已不再僅限于這條河,另一條便是在我們頭頂的“人工天河”。

如今的紅旗渠早已建造成了風景區,由于在早上來的太早,景區還沒有什么人,站在山腳也看不到紅旗渠,買了票就直接上山了。剛開始的一段路就很長,上了七八十級臺階才到頭,當我們大汗淋漓地爬到山腰,我們才真正看見它,真不愧是“人工天河”站在這里向下看就已經令人頭暈目眩了,更加難以想象的是要在這連腳跟都站不穩的地方開鑿渠道。眼前這些不禁讓我想起那部早年拍攝的電影――《紅旗渠》。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沒有大型的開山設備,大家修渠只能用鑿子和錘子,一下一下的開鑿。在那些不能站立的絕壁處更要將人從山頂吊下來,然后被吊著的人像蕩秋千一樣在空中開鑿。看著墻壁上坑坑洼洼的鑿痕,依舊可以想象當年是怎樣的一副開鑿場面。

今日的紅旗渠依舊發揮著往日的作用,不可替代。站在跨在渠上的小石橋上,望著那并不算寬敞的渠道,發現渠里的水依舊在流動,而且是那么的湍急,撞擊著碎石嶙峋的墻壁,泛起一層層漣漪;水很清,在這里,水還不曾有過太多人類的侵擾,是那樣的純凈,伴隨著夏日的高溫它卻帶給我們一絲清涼。紅旗渠的護堤和常見的護堤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要考慮到地形以及施工難度,建造的護堤普遍偏窄而且是直上直下,有的沒有一絲坡度,為的就是給渠道讓路,空出盡可能多的空間。就這樣景區在修建棧道時只能將其修建在窄窄的護堤上,有的只是在護堤上加裝了一排柵欄。景區的棧道很長,盡管它只是紅旗渠干渠上很小的一部分,但對于我們來說依舊望不到頭,我們沿著它緩慢前行了一小時看到的仍是棧道,難以想象當年前輩們開鑿這一段要花多少的歲月,付出多少的汗水。一路走來,看到墻壁上都是斑駁的鑿痕,那些都是前輩們用鋼釬和鐵錘一下一下敲擊出來的。上面的每一道刻痕、每一個小洞,都是他們勤勞的結晶,都訴說著當年的光輝歲月。今天的我們已經很難想象當年開鑿渠道的場面,但當我們撫摸著那些深淺不一的痕跡,你都能感受到那鑿開巖壁的巨響在你耳邊回蕩。如果說巖壁上清晰可見的刻痕是當年歷史的見證,那如今雕刻在巖壁上的雕像則是今人對前輩們的敬仰。看那一張張樸實無華的面孔、堅定向前的目光你能深深感受到當年建造紅旗渠的壯觀場面;向下低垂的怒吼是他們開山的嘹亮號角,伴隨著嘹亮的開山號子,前輩們將自己的一腔熱血揮灑在著陡峭的絕壁上;鋼釬鏗鏘,是他們對自然的宣戰口號嘹亮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深處現在的林州更應感到幸福,因為我們有老一輩的庇護。

巖壁上除了刻痕和壁畫,還有更加直接的表達――文。“劈開太行山”五個醒目的大就懸掛在懸崖峭壁上,在今天這個崇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代,開到這些難免有一絲詫異,但在那個年代,這卻真實表達了一種心境。在那個年代里人們大多還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尤其是在這里,在大旱之年人們只能忍饑挨餓。但就是有這么一群人不甘于這樣的生活,他們要打破這個限制,相信“人定勝天”的理念。所以“劈開太行山”就是這群人最真實的想法,盡管時代已有所不同,但其傳下來的理念依舊仄仄生輝。今天也許我們不能采納他“人定勝天”的理念,但我們可以汲取他克服困難,永不言棄的精神品質。

正如上面所說,紅旗渠開鑿的不僅僅只有順著山勢盤旋的渠道,還有大大小小的隧洞211個。這些隧洞的開鑿往往是由于地形條件的限制所以開鑿起來難度可想而知。僅僅只在紅旗渠景區,我們就曾走過創業洞、團結洞、青年洞等,這些隧洞有長有短,長的有幾百米,而短的只有幾米。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青年洞,它總長616米,高5米,寬6.2米,是紅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觀結合最為精妙的地段,也是紅旗渠建設最艱巨的地段,是紅旗渠咽喉工程之一。因參加鑿洞的突擊隊是從全縣民工中抽調出來的300名優秀青年,故取名“青年洞”。青年洞除了記錄著前輩們的功勛,今天也擔當著愛國教育的歷史使命,洞口邊懸掛著鮮艷的黨旗,旁邊刻著入黨誓詞,站在這里有著前輩們的陪伴,重溫入黨的光輝時刻是每一個共產黨員來這里必須經歷的。

今天的紅旗渠雖已褪去了歷史的光環,但其留下來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合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依舊仄仄生輝。雖然景區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但其傳承和流露的建造歷史更加使人印象深刻,我想來這里的人們不僅僅是為了欣賞太行山的雄偉,更多的則是對昨天歷史的追憶,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學習和踐行紅旗渠精神,身為大學生的我們要認真學習其艱苦奮斗的精髓,形成不畏艱險、開拓進取的高尚品格,為“四個全面”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2: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穿著工作服走進新農村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穿著工作服走進新農村

為積極響應團中央、團省、市委關于組織開展大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精神,今年暑假期間我院結合實際,突出“舉團旗跟黨走知識興農村技能進千家”的主題,充分發揮校企結合及專業優勢,并制定了具體活動措施,組織開展了追尋紅色足跡、政策教育宣講、企業幫扶、技術支農、能源興農、文藝演出、農家書屋、關心留守兒童等一系列實踐活動,向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近年來,*電氣職院以培育高素質、高技能、高情商的專業技能人才為己任,始終把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升工程擺在重要位置。此次,活動與學校特色專業緊密聯系,例如,結合風力發電設備制造與安裝專業,學生把新能源政策與新農村能源建設的主題相結合,在村民中宣傳、普及節約用電、安全用電的知識,并告訴村民如何選用節能環保的電器、農用機電設備以及沼氣設備等。同時,圍繞村民生產中常見的農用機具應急搶修、家電產品的維修等實際操作業務,讓學生與農戶面對面交流,動手解決實際問題。此外,通過走訪老戰士、與留守兒童談心交流、宣傳農村衛生知識等活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了解農村現狀,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心。

*省第九屆“挑戰杯”課外學術競賽活動中獲得一等獎鄒明智同學結合*企業產品向村民介紹了純電動汽車并展示了自己產品的優勢。二等獎的獲得者羅佳俊同學,用自己發明的太陽能熱水器優化系統解決了需要放一段涼水才能有熱水的問題,大大地減少了水的浪費。風電專業的同學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結合*企業的風電產品模型,給農民講授風力發電,能源環保的知識。

在“追尋紅色足跡”活動中,大學生參觀了毛主席故居、*故居、彭德懷故居,同時與參加過朝鮮戰爭的湯志新、劉學榮兩位老人談心,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在講述當年在朝鮮戰場奮勇殺敵的故事,談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劉老語重心長的說:“今天的好生活,你們要珍惜。作為大學生更要學好知識報效祖國。”臨別時,老兵們還用標準的軍禮送別“三下鄉”的同學。

志愿者們在新洲鎮志愿服務和調研,他們慰問福利院的老人,送去冰箱;走訪貧困戶,送去慰問金,在熱日炎炎下與農民同勞動體驗生活,在黃林偃村建立農家書屋給當地百姓去送去科技致富的書籍,晚上與鄉親們一起觀看紅色經典電影,并送上了精彩的文藝節目,他們謳歌今天的幸福生活給鄉親們帶去文藝大餐。志愿者的身影穿梭在田野,他們的感人事跡留在新農村,一群可愛的大學生,正用自己的行動助推*“四化兩型”。

此外,學院還與*集團聯動服務社區,學院周邊五個社區分布著近3萬的職工和家屬,建設新型和諧的社區,既能給企業職工帶來舒適的環境,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鍛煉的機會。

*集團和我院共同與5個社區建立了德育實踐基地,暑假期間在社區開展了為期3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集團派出了全國勞動模范董日中、牟密,全國五四獎章、*省第十四屆團委委員陳耀等技術骨干參與服務。活動涵蓋了家電維修、法律咨詢、房產咨詢、手機貼膜、磨刀、文藝晚會、紅色經典電影等等方面,真正做到了校企聯動共同建設和服務社區群眾,貼近群眾生活。

“舉團旗跟黨走知識興農村技能進千家-----穿著工作服走進新農村”明確的主題,鮮活的內容,豐富的實踐,“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走出了大學圍墻,走出了書本。政治宣講團袁文志同學說:“書本的知識通過實踐讓我們學以致用,“三下鄉”社會實踐雖然比較的辛苦,但是能給當地村民帶來知識與技能,能對農村的經濟發展有所改變,那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奮的事情。”

*電氣職院“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受到長沙晚報、*日報、*經濟電臺、*都市頻道、常德津市電視臺、*省共青團網、*青年網、常德青年網,等媒體關注并紛紛報道,也受到了當地政府和居民的歡迎。活動結束時,津市新洲鎮王學新鎮長向同學們致謝:“*電氣職院真是一個大熔爐!培養了多么可愛的大學生,你們與農民同吃同住感受農村的生活,工農心連心,給新農村建設帶來了知識與技能,希望你們來,希望你們再來!”

*電氣職業技術學院從上至下高度重視,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活動緊扣時代主題,卓有成效,已成學生不可缺少的德育實踐大課堂。

工作服,活動,社會實踐

篇3:素質教育基地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素質教育基地培育時代新人

素質教育基地社會實踐活動總結:素質教育基地培育時代新人

**年學生參加素質教育基地社會實踐活動,于5月9日正式開始,共進行了13期,于6月29日結束,總計接待學生3800余人,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今年的素質教育基地活動,具有很多獨特之處:

一、教育局高度重視。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讓中小學生充分接觸自然,了解社會,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培養積極興趣愛好,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確保社會實踐活動順利、圓滿取得更大成效,教育局下發了鳳教發[**]38號《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參加素質教育基地社會實踐活動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確了分工,落實了責任,對學校、教師、學生等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學生參加素質教育基地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及早謀劃。為了豐富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從**年年初我們就開始謀劃。通過多方考察,于今年四月份完成了此項工作。新上一個機器人展室,同時對以前地震模擬、消防模擬、科普體驗等活動的活動內容、時間、形式又進行了補充。使學生活動時間、體驗時間更充余。

三、周密安排。為了適應當前的形勢,樹立管理正規化,學校安全工作第一的思想,我們從各校日期安排、每期作息時間、活動日程、宿舍人數、學生飲食、車輛調度、人員接送,都進行了詳細的部署,從而保證了素質教育基地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及時協調。由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牽頭,召開了各校主管校長參加的素質教育基地開營協調會。會上,素質教育基地總結了過去的一年學生到素質教育基地參加活動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滕偉代表基礎教育科講了要求和意見,要求各校要嚴格按照教育局的規定參加學生實踐活動,并提高認識,把社會實踐活動做為德育教育活動的一部分,制定活動預案上報基礎教育科和素質教育基地,存檔備案。會上,馬東旭副局長代表教育局做了重要講話。

五、創新活動形式。我們改變過去在校內跑步、打籃球、踢足球,到素質教育基地還是跑步、打籃球、踢足球的老三樣活動形式,充分利用素質教育基地消防模擬演練、地震模擬平臺、科普知識體驗、動植物標本、機器人等五個現代化展室,開展形式多樣的演練、體驗、動手、動腦訓練,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尤其是機器人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傳統的廣場電影和篝火晚會,作為保留項目,依然受到學生們的喜愛。特別是篝火晚會,同學們自編自演,自娛自樂,師生互動,臺上激情綻放,臺下歡呼不斷,使社會實踐活動的氣氛達到了高潮。各校結合自己特點創新安排的趣味體育比賽、意外傷害處置包扎、花樣跳繩、跆拳道更是錦上添花。

六、做好后勤保障。為了讓學生們來到素質教育基地吃的好,有營養,食堂認真研究各種蔬菜、肉類、蛋禽的合理搭配,盡最大努力辦好伙食,滿足教師、學生的要求。新建的水沖式廁所,也備受師生的好評。

七、成效顯著。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補充,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是全市中小學生全面發展的實踐課堂。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積極體驗,形成對自身、自然和社會的整體認識,學會了做人、做事、生存、探究、合作、創造,養成了積極而負責的生活態度。實現了校內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有效銜接,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促使學生學思結合,知行統一,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八、下一步打算。**年,我們要對素質教育基地操場進行改造,把原來的土質操場進行硬覆蓋,鋪上假草坪。把學生食堂廚房徹底改造,打造明廚亮灶。對學生教室重新裝修,地面鋪上瓷磚,墻面重新粉刷,天棚扣上扣板。進一步拓寬實踐活動內容,增加活動設備,有條件的學校開展拓展訓練。

總之,**年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教育局以及各校的大力支持下,在生教辦全體同志的努力下,勝利圓滿地完成了。路漫漫其修遠矣,素質教育基地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勇于擔當的勇氣,不怕困難,迎接挑戰,扛起歷史交給我們的責任,保質保量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

*中央,未成年人,社會實踐,中小學生,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