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長會班主任演講稿
高三家長會班主任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家長:下午好!
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空參加這次會議。今天我想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論你們有多忙都要把孩子的高考當成今年的頭等大事來抓,現在高三年級全體同學已經進入高考最后沖刺階段,在這最關鍵的時刻把家長請來一起討論孩子的考前教育、學習、生活等問題。為他們在今年高考中考出好成績做最有效的努力。
現在我就高三(14)班的教育教學工作向各位家長作一匯報,也有幾點想法和大家交流,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家長批評指正。(看投影)
關于老師在這里我表個態,我要做的是,自己做到以最高度的責任心、最飽滿的熱情、最集中的精力投身到班級管理之中,深入了解實際情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細致解決具體問題。
二加強任課教師群體的優勢與合力的形成,做到統一認識、統一步調,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和衷共濟。只有這樣,眾人的合力才能形成,集體的力量才能體現,大家的努力才能轉化為累累碩果。
三是加強各學科的作業及考練檢查,全面督促學生投入學習。
(二)、關于學生也從三個方面來抓?
一是樹立紀律觀念。越是臨近高考,學生的思想越容易受到各種影響而出現波動,越容易出現集體觀念淡薄和違紀等現象,所以更要加強紀律教育,嚴格管理,考前適當放松不等于放縱。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學生嚴格執行學校和年級組制定的各項管理制度,達到紀律好、學風濃、班風正。
二是樹立時間觀念。對于高三學生來說,時間就是分數。在保證學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和必要的體育鍛煉時間的情況下,督促學生抓緊每一天每一時,甚至每一分每一秒。同時強調要緊緊抓住并充分利用在校的“有效時間”,注重時間的有效性,力爭時時有收獲,天天有進步。
三是樹立競爭觀念。近幾年來盡管高校招生一再擴招,但是只要高校辦學水平還不是百分之百相同,就一定存在著競爭。所以,在復習備考階段,在對學生正確進行生理、心理指導的同時,應要求學生立足自我、超越自我,明確“競爭出成績,競爭出人才”、“人生能有幾回搏”的道理,明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要敢于吃大苦、攻難關,要力爭上游,奮勇當先。這樣才能全面促進整體高考水準的提高。
(四)、考前沖刺及高考中家長應該做些什么
隨著高考日期的臨近,大多數孩子會或多或少地出現緊張、煩躁、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頭痛、失眠等癥狀。這時候,家長不管暗地里是如何的心急如焚,表面上你都得扮演的輕松愉快。做為孩子的父母,在這一階段應該注意些什么?怎樣才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下面僅圍繞學生心理素質談談我的想法:作為高三學生家長首先要了解高考不是單純的知識的考試、能力的考試,是全方位的素質考驗。知識、能力在學校由我們全力負責,考試的成效還取決于第三因素――心理素質。每一位家第都要高度重視決勝高考的第三因素――心理素質。因為:
其中情緒與意志在考試時起直接作用。有個考生說,當前面那道題“開窗”之后,自己心中一直不安,無心做后面的題目,明知道
這樣不行,但也無法控制自己,如果不是考試,這些題目我是應該會解的。這就是情緒失控的。有個考生說,我一看那道題,題目那么長,數據又那么復雜,平時又沒見過,我肯定自己解不出,就干脆沒有做,如果不是考試,我還是有能力把那道題看懂的,這就是意志不堅。不少考生高考考不好決非知識問題,也不是簡單的能力問題,主要是心素質沒有到位造成的。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家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一)“盡量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
高考越近家長越小心,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壓力。這種無形的壓力使考生更擔心自己考不好的后果了。家長“盡量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去年幾位高考狀元的父母首先強調的都是這一句話。一位文科狀元的父親說:“快高考了,孩子本身思想壓力就不輕,做父母的應該淡化高考氣氛,讓孩子自己去復習。”一位理科狀元的媽媽說:“高考之前家里和平時一樣,沒有緊張氣氛。”她覺得家長關心得太多,會讓孩子產生“我要考不好,對不起爹媽”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負擔,對考試不利。
其實,功夫在平時,孩子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時候沒有必要打亂。就算家長平時沒有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也不要在最后階段突然過分關心孩子,這樣做反而會打亂孩子的學習生活規律,給孩子造成壓力。****
篇2:魏書生演講稿全文當好班主任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掌聲)
感謝大會組委領導,給了我又一次向老師們學習的機會。遵照領導的安排、指示,讓我說一說,我是怎樣當班主任的,我就遵命作文。
我是班主任愛好者,從當班主任那天,我當了二十多年班主任,后來被撤了。我當局長那天,就把我這個校長給免了,不讓當了。于是,不當校長了,班主任也就給撤掉了。但是我真的非常留戀班主任。我當班主任沒有什么新的辦法,就是老辦法,老祖宗都用了好多年的辦法,“民主”加“科學”,一靠民主,二靠科學。
民主呢,還是那么四個層次,我這個人哪,很多事不愿意怎么變化,上午我還說,《人民教育》讓咱們辦的那些事情,大的方面,您要聯系起來的話,建國以來,那培養目標啊,都說得明明白白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直是這么說,跟現在提的新的觀念“素質教育”,是一樣劃等號的。然后怎樣培養學生,建國以來,《人民教育》都囑咐咱,要什么,讓學生積極、主動、快樂地發展哪,跟現在提的一樣一樣的。所以呢,在大的方面,我總跟我們的老師,跟我的學生說:“人生別折騰,瞅準了目標,堅定不移朝前走”,小的方面呢,怎樣奔這個目標,倒是可以采取一些具體的、可變化的、有點藝術性的做法。所以,大的方面,我還是說這些老話,“一靠民主,二靠科學”。
民主還是四段兒,老四段兒。第一,一個當老師的,牢牢地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這個觀念我說了二十來年了。我覺得,我自己能夠做成一點事情,最要緊的還是這種出發點。到哪兒啊,咱就想,咱是給人家服務的,那么,各級各類學生,咱都得給人家服務啊,服務就得研究被服務對象的起點、能力、可接受性啊。
我二十七年以前,剛到中學,給我兩個班。一個班呢,全年組各個班選拔的,都是好學生組成的一個班,我當班主任,教語文課;另一個班呢,也是全年組各個班選拔出來的,但都是不太聽話的,學習比較差的,有的是好打架的,五十三名同學全是男同胞,沒有一個女同學,也讓我教。我給人家上課,我說:“同學們哪,咱們得學寫作文啦!”
“我們不會作文!”
我說:“不會作文不才要學嗎?”
“學也學不會!”
我說:“學也學不會,老師慢慢教。”
“慢慢教也不會!”(笑聲)
慢慢教也不會?!我說:“老師領著大家認識社會,體驗生活。”
我領著大家去祭掃烈士墓,這不是容易感動人的事情嗎?回來以后,我問感想如何,“老師,挺受感動的。”
我說就把這種感覺寫出來,就是好文章哎。
“老師,不就寫不出來嘛,能寫出來還說什么呢。”
我說:“那樣吧,我把我寫的文章慢慢地讀給大家聽,大家能聽寫下來,就算好文章,行嗎?”
“老師,我們有的字兒不會寫。”
你能說,“這個笨勁兒,聽寫還不行?那個班怎么都會?你們怎么不會呢?”
廢話!會,他不就上那個班兒了嘛!(笑聲)不會他才在這個班兒呢,所以只好跟學生們再商量:“同學們,哪個字兒不會用漢語拼音來代替,還不行嗎?”
“我們不會漢語拼音!”
我說:“那對不起同學們,老師忽視了這點。”
真的不會漢語拼音,“那怎么辦呢?這樣吧,哪個字不會咱就畫圈兒,行嗎?掃墓不會就先寫掃圈兒吧。”(笑聲)哪個學生好意思說,老師,我不會畫圈兒啊。于是呢,咱是給人家服務的,不管人家水平多低,咱不都得給人家服務嘛。服務,你就得研究,一,別難為人家,別說:人家能上去,你怎么上不去?那三樓,人家一下上去了,你怎么一樓都上不去?他就是上不去嘛!咱就研究他的起點。第二呢,既然給人家服務,不管人家起點多低,咱都什么,幫著人家,一步一步朝前走,一點一點朝前挪,這才是一個服務者的樣子,這樣才容易在行動中改變學生。
對好多學生來說,寫完了他有生以來的第一篇文兒啊。然后,我再教會同學們查字典,教會學生把圈兒變成漢字,于是,一點點兒地學起來。他覺得老師既不難為他,又不放縱他,他跟老師關系怎么能不和諧呀?后來呢,我再接班兒,做什么事兒,我都研究學生的可接受程度。比如說,后來我接一個班,我說:“同學們哪,魏老師班學生每天都要跑步啊,(剛入學問),大家愿不愿意跑啊?”“愿意!就是跑不動!”
我說:“肯定都能跑得動。我不要求大家一天跑五千米,十華里。”我領著我的學生,1979年哪,每天都是越野長跑十華里,五千米,一直跑到1997年,我當局長。我說我當教育局長,最吃虧的一件事兒,就是再也不能用公家時間鍛煉自己身體了。(笑聲)為啥呢?我原來每天都要用下午第三節課,整整一節課的時間跑步,五千米,十里地兒,沒有一個學生說我自私,說咱那個魏老師,這也太自私了,天天用共產黨時間鍛煉他個人身體。(笑聲)學生紛紛都頌揚我,說,你看,咱們魏老師多好啊,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他呀,冒著嚴寒酷暑啊,春夏秋冬啊,不辭勞苦啊,身先士卒啊,跑在我們隊伍之中啊,豈不知我都自私自立呢。但學生入學第一天你不能讓人家跑十里地啊,那不折騰人家嘛,所以入學第一天,“同學們,魏老師學生每天都跑步,大家愿跑嗎?”“愿意!跑不動!”我說,“肯定都能跑動,咱們哪,就跑一百米。”一百米還分成五個組,一男快組,二男慢組,三女快組,四女慢組,五走組。(笑聲)跑得快的進快組,跑得慢的進慢組,跑不動的進走組。如果有誰說,老師,我走不動,你也別說,人家都跑不動,你怎么走不動呢?凡是人家孩子這么說,人家肯定有自己的難處,所以咱只能研究這個服務對象,我們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孩子啊,別著急啊,咱走不動就走不動,咱成立第六組,爬組!”(笑聲)
人要在行動中改變自我,改變他人,所以你從服務的角度提問題,特省勁兒,干工作。所以到了教育局后,我也是,我說:本人當局長了,其實局長是什么,不就是一大班主任嘛,(我多次在大會上都這么提)干什么的?不就是為在座的縣教育局長、區教育局長,為你們服務的,為副局長、科長們服務的,八年以來,我一直是這么一個態度,為大伙兒服務,大伙兒湊在一塊兒不容易,活的這一段。然后呢,需要我能干點什么活兒,就干點什么活兒。我對大家施政演說,也不提什么大的要求,就提五個“一分鐘”。考慮到大家的難處,從明天開始,盤錦市的學生每天每人回家做家務勞動,多了可以,最少不能少于一分鐘。愛祖國愛人民,看不見摸不著,一個人如果不愛自己父母的話,他說他愛祖國愛人民百分之百是騙人,絕對沒問題。愛父母不是掛在嘴邊上,說在口頭上,要干什么?落實在行動上!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很多人都問,魏老師,你怎么教育自己孩子?我說,很簡單,從小自個兒能干的事兒讓他自己干。有一段,孩子才九歲,我們倆太忙了,每天,那段兒,九歲的孩子中午做完了飯,我們倆回去負責吃。為啥?那段兒只有你有時間啊,你不干誰干啊?他也覺得自己很自豪。我兒子跟我出門的時候,十一二歲的時候,有兩個班的時候,他都是左手一個,右手一個,一提,讓我空著手走。有一天哪,出門有三個包,我說,兒啊,這回得給爸一個了。不
篇3:班主任老師教學心得案例演講稿
班主任老師教學心得案例演講稿
二十多年的教學工作,讓我深深感到當一名優秀教師很難,當一名優秀班主任老師更不容易,它需要無限的愛心、耐心,更要細心。下面是我工作中的一個案例:
我班學生柯稀鵬,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導致行為習慣比較差,成為所謂的“問題學生”。在學校經常打罵同學,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無精打采,要么做小動作,要么搞惡作劇影響別人,更嚴重的是有小偷小摸的不良行為。每天都有學生向我告他的狀。我也多次找他談話,希望他認真完成作業,爭取進步。后來他答應改正錯誤,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做作業。可一轉身他又一反常態,毫無長進。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當時我心都快冷了,放棄吧。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老師,不要遇到困難就退縮,必須面對現實,找原因、找方法幫他轉變,使其進步。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從他身上的優點入手,尋找他的閃光點來激發他行為習慣的、學習習慣的轉變。于是,我就細心觀察,關注他的一舉一動。一次,我發現他打掃衛生很仔細。在教室,我當著大家說:“柯稀鵬同學掃地很認真,他邊掃還邊朝后看,發現有漏掉的地方,立即彎腰伸手拾起來,他掃過的地方都是干干凈凈的。”他聽后驚奇地看著我,又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我走下講臺,來到他的身邊,拍著他的肩頭說:“好樣的,你一定能行。”從那以后他勞動更積極了,也認真聽講了。作業整齊、字漂亮了。我也高興,就不斷的鼓勵、激勵他。幫助他樹立自信心,消除了自卑感,使他在學習中找到自我。從此以后話多起來,手舉起來了,學習進步很大。我再次找他談話,他高興對我說:“以前,老師嫌棄我是個壞孩子,常常批評我,爸爸也打我、罵我,還經常不在家,我討厭他們。”我心里一喜,看樣子他已經肯和我說心理話了。
我不失時機地又說:“其實,你父親是愛你的,他一人帶三個孩子很不容易,你要體貼、理解他,再說不打招呼就拿別人東西的確是一種極壞的習慣,你能及時改過就是好孩子,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你一定會想到的,也會做的更好的。”同時我還讓他協助中隊長管好那些較淘氣的男同學,他非常感動,并對我說:“老師你這樣看得起我,我一定好好干。”從那以后,他不但改掉了壞習慣,而且經常監督本班的同學,遇到同學之間發生口角,他就馬上加以制止。從此我班打架罵人的現象極少出現,多次被本校評為文明班集體。為了使他有更大的進步,我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還特意安排了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耐心細致的女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