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學計劃
中班音樂教學計劃
一、幼兒發展目標
1.自然愉快地唱歌,能隨音樂做游戲、表演、自由舞蹈等,以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和態度。
2.喜歡做音樂游戲,能感受音樂節奏、旋律的顯著變化,并會隨變化變換動作。
3.自然愉快地唱歌,能隨音樂做游戲、表演、自由舞蹈等,以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受。
4.會唱歌曲,能用連貫、優美、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能理解并記憶歌詞。
5.有與同伴共同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安排內容
九月份
1.《辦家家》
2、《不再麻煩好媽媽》
3.《買菜》
4.《毛毛蟲和蔬菜》
十月份
1.《小菜園》
2.《摘果子》
3.《小樹葉》
4.《掃落葉》
十一月份
1.《在農場》
2.《加油干》
3.《理發員》
4.《數高樓》
十二、元月份
1.《請你也來跳跳》
2.《數字邀請舞》
3.《舞獅樂》
4.《堆雪人》
5.《雪花和雨滴》
篇2: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總結學年度第一學期)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總結(**-**學年度第一學期)
本期,我擔任一年級的音樂教師,一學期來,通過繁忙的教學工作,終于圓滿地完成了全部的教學任務,現將一期來的教學情況總結如下:
一、知識掌握情況
1、學生學會了本冊應該學會的歌曲。
2、欣賞了其中的聲樂和器樂作品共五首,通過欣賞學生了解了用不同的音樂來表示不同的動物,
3、認識了打擊樂器沙錘、碰鈴、鈴鼓、雙響筒、小鈸、大鼓和小鼓,并嘗試了自己動手來做一做、敲一敲,
4、進行了各種音樂游戲,在游戲中掌握音樂知識。
二、音樂技能的培養
1、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指導學生輕聲演唱歌曲。
2、加強視唱教學,每首歌曲帶唱旋律,為以后學生視唱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3、提高學生音高、音準的水平,每首歌曲進行無伴奏演唱。
4、通過音樂游戲模仿不同動物的叫聲,并模仿出這種動物的典型動作,歌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等,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聲音的強弱的感受。通過音樂《小毛驢爬山坡》,《做一做、敲一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思想教育
教學中,注重對教材的運用,滲透素質教育和思想教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啟發和誘導學生的參與性。參與學生活動,注意觀察并引導部分“不出頭的學生”。鼓勵他們參與各項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在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與政治教育,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時期在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教育學生學習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有高尚的情操。通過音樂教育,使孩子們享受美,熱愛美,愉快生活、愉快學習,主動接受,愛學、樂學。
四、教學方法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技巧,我選擇良好的教學方法,積極滲透音樂思想,把現代教育的理論運用到教學中去,讓課堂活躍起來,讓孩子們跳起來,唱起來。在教學中,認真鉆研課標,精心設計教案,科學上課,力求達到課標要求。運用了獨唱,表演唱,舞蹈,拍手等手段,讓課堂活起來,讓快樂充滿整個課堂.
每節課我都提前備課,有計劃,有反思,認真準備了教具,課后有小結,在工作中不斷總結與思考,虛心聽取和請教各位教師以及有關領導的意見和建議。有成績,也存在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完善自己的思想,不斷學習,不斷研究,與和諧中求創新,更加努力。
篇3:秋季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總結
**年秋季幼兒園小班音樂教學總結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活動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并根據幼兒的發展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結合我園開展的《如何促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的教研活動,更好的貫徹《綱要》精神,我在小班的音樂活動中做了如下總結:
一、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1、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音樂,為幼兒提供音樂環境。
小班的孩子幼兒年齡小,有意控制力差,從興趣出發幼兒就能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能產生欣慰、快樂的情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識地播放音樂,讓幼兒傾聽、欣賞悠揚的歌聲,優美的旋律等等,幼兒耳濡目染漸漸的熟悉了許多音樂的旋律,在平時會不由自主地哼唱出來,孩子每天都接觸音樂、聽音樂,生活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那么每個孩子的音樂潛能都能得到開發。
2、在活動中調動充分幼兒積極性,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易遷移,興趣往往是短暫的,這就需要老師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保持幼兒的活動興趣。
3、為幼兒創設情境,加深音樂的感染力。
小班的幼兒喜歡聽故事,看圖片,他們很容易受到圖文、故事、表演內容的影響,有情境的音樂活動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往往能讓他們身臨其境,共同歡喜和悲傷,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學習的內容更易于被幼兒理解和接受。
二、尊重幼兒,注重個性發展。
《綱要》指出:“藝術活動應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對音樂的感受、表達方式會多樣化,應該接納每一個幼兒的不同的、多元的、可變的、有相當自由度的創意,尊重每個幼兒的獨特才能,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1、營造幼兒自由、輕松的創造氛圍。
為幼兒提高寬松、自由的創造環境是激發幼兒主動創造的必要條件,使幼兒敢說、敢想、敢于表現。小班幼兒已經具有粗淺的生活經驗,會用簡單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事物了。
2、鼓勵求異思維,培養幼兒獨特個性。
在音樂活動中,我不直接告訴孩子怎樣做,而是啟發孩子去思考,“這首歌怎樣唱好聽?小鳥的翅膀怎樣飛動作才優美?”等等,鼓勵孩子創造性的反應。我常問:“你能做和別人不一樣的動作嗎?如果不這樣,結果會怎樣?”等,來發展幼兒的求異思維,培養創造意識,并對每次不同與別人的創造給予及時的鼓勵
,幼兒會增加創造的信心,喜歡音樂,喜歡創造。
音樂作為藝術活動的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培養、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和增強幼兒對音樂美的敏感性,同時也是促進幼兒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在音樂活動中,幼兒只有擁有了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感受音樂的美妙,才會對音樂充滿激情;同時,教師只有真正成為幼兒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新《綱要》教師角色的改變要求我們必須不斷的進行專業的學習,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總結,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