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六年級下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學年度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南島學校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人今年繼續擔任兩個畢業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上進心;有些學生的學習態度還需不斷端正;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還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學習數學有很大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里,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參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
1.了解負數的意義,2.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3.會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4.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征,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5.能從統計圖表準確提取統計信息,正確解釋統計結果,并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的預測;初步體會數據可能產生誤導。
三、教材分析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負數和比例兩個單元。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圓柱與圓錐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對圓柱、圓錐特征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有關數據可能產生誤導的內容。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等知識的學習,
四、教學措施
1、走進新課程,決勝新課程。認真搞好課堂教學研究工作,找課堂要質量。2、教學相長,多閱讀與教學有關的書籍,報刊、雜志,多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提高。3、多與家長聯系,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及時反饋信息。4、放下架子,與學生交流,尊重學生民主權力,做到師生互動,教學做到因材施教。5、采用“一幫一”互助活動,成立學習小組,讓小組之間互相交流。小組與小組之間互相評比,培養優生,鼓勵學困生。6、重視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教學。7、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8、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9、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10、改進教學評價方法。11、認真落實作業輔導這一環節,及時做好作業情況記載。并對問題學生及時提醒,限時改正,逐步提高。教改的主攻方向關注特殊群體學生的成長,以情意教育為主,讓每個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平的發展。
五、課時安排
一、負數(3課時)第一至二周
二、圓柱與圓錐(9課時)第二至五周
1.圓柱…………………………………………6課時左右
2.圓錐…………………………………………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比例(14課時)第六至九周
1.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4課時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4課時左右
3.比例的應用…………………………………5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自行車里的數學……………………………1課時
四、統計(2課時)第十周
節約用水………………………………………1課時
五、數學廣角(3課時)第十一周
六、整理和復習(27課時)第十二至二十一周
1.數與代數……………………………………10課時左右
2.空間與圖形…………………………………9課時左右
3.統計與概率…………………………………4課時左右
4.綜合應用……………………………………4課時
篇2:小學數學老師教學教研交流六年級數學教學經驗
一、組長輪換制
做法:以列為組,每組按從前往后的順序擔任組長,任期一周,輪完一輪重新開始。
組長職責:1.收發作業(每次作業由組長收起,組員的作業夾到組長的作業里,若又不交或特殊情況上報課代表,課代表收齊匯總后上報教師。)優點:發作業快,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完成作業情況。
2.課堂反饋。在課堂練習環節,教師只批改組長的作業,之后組長再批改組員的,然后向教師匯報情況。
優點:①個別學生拖拉、上課不專心聽講的現象不斷減少。一些學生擔任組長期間,寫作業速度明顯提高。如何晨星同學,平時寫作業速度最慢,但在組長任期內作業總是完成的很快。
②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自信心不斷提高。作業組長,作業必須又對又快的完成,否則其他組員一定會埋怨你,要想不被埋怨,只有認真聽講。所以一些中等或后進生在組長任期內也能上課專心聽講。另外。有了當組長的經歷,在認真聽講的情況下,也能學會。久而久之,感覺自己也能學好數學,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比如宋怡鑫、王毅涵、黃愷文等,這一學期就有了明顯的進步。
③當堂反饋及時。經過組長的情況匯報,我對每一節課學生學習情況了如指掌。另一方面也利于對自己教學方法的評價,為以后的教學改進奠定基礎。
篇3:我對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看法和認識
六年級數學教學之我見
在實施新課程的背景下,作為小學向初中過渡的六年級,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為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如何用新課程理念指導六年級數學教學是擺在全體教師面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問題。
一、出示學習目標,落實基礎知識,實現“三維目標”的統一
教師在教學時應先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學習和了解學習目標,做到對所學內容心中有數。學習目標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六年級的數學教學,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級的新知傳授;另一方面,還要幫助學生對小學階段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查漏補缺,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使學生養成對學習、生活、人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在教學中教師在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對課本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教師要舍得花時間引導學生去探索、去實踐,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只有幫助學生夯實了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落到實處,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話。
二、活用教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現行“九義”小學數學教材已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那么,教師應如何充分發揮現行六年級數學教材的作用,體現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學效率呢?本人認為,活用教材,通過改編例題、習題引導學生思考、辨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1.改編例題促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通過改編例題、習題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學生掌握新知的同時,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對于“分數乘整數”這一部分內容,教材在講解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以后,補充了一例,說明“能約分的先約分再乘比較簡便”。我在教學中沒有受教材的限制,而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進行了一定練習以后,出示了下面一道例題:計算×3333。當學生覺得2與3333相乘比較麻煩時,我適時地進行點撥:“大家看,題中的數字有什么特點?怎樣算比較簡便呢?”許多學生通過思考,恍然大悟,自覺地先將3333與5555約分,然后,再把3和2相乘除以5。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得出了“分數和整數相乘,先約分再乘比較簡便”這樣一個結論,這比告訴學生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他們單純地計算效果要好得多。
2.整合例題引發散,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力。在六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實到實處,通過整編例題、習題的方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如,在教學“一段公路,甲隊單獨修10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可以完成”這一工程問題時,在學生掌握了此道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的基礎上,可以將“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改成:1.乙隊單獨修比甲隊多用5天;2.乙隊單獨修的時間是甲隊的1.5倍;3.乙隊的工作效率是甲隊的。還可將問題改為:1.兩隊合修幾天完成這段公路的一半?2.兩隊合修幾天后還剩這段公路的一半?3.甲隊單獨修2天后,剩下的乙隊單獨修還需幾天?
三、及時復習,完善知識體系,創設學生終身發展的空間與平臺
六年級數學教學的難點之一在于最后的復習階段學生對知識的遺忘較多,知識的綜合應用更成問題。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寓復習于平時的教學之中,幫助學生逐步完善知識結構體系”是許多教師的經驗之談,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創設良好的空間與平臺。
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