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小學英語習慣
臨近期末,大多是復習課,學生有的就感覺沒有平時的課有興趣,認為自己什么都學會了,尤其是優秀生和中等生,部分潛能生實際掌握得很不扎實,但是當其余的同學說都掌握好時,他們也都自己騙自己說掌握了,但是結和我所帶的來兩個班上周的考試情況,我感覺學生太過自信,甚至說很浮躁,尤其是在對待平時所布置的作業,書寫作業,多數學生還能做的不錯,越是前能生,他們越是每次都少寫,甚至不寫;對于讀書的任務更是讓我們有些頭疼,尤其是到了高年級,難度增加了,學生之間的差距也加大了,多數學生都是在課堂上還能跟著讀,但是對于布置的讀書任務就很難檢查,有時會讓孩子讀過后,讓家長簽讀書條,但是每次能做得不錯的卻很少,更別提那些潛能生了,讀英語的家庭作業對于一些孩子來說,似乎就是沒有作業,每次一提到這些,就讓我們很困惑,總想想出好的方法讓學生能更多的去讀書英語。我想或許應該把以下這些多與孩子及家長交流讓他們了解英語讀說的重要性。
一、朗讀能夠記憶單詞。
孤立的單詞不容易記,而語句、文章是有情節的,詞放在句子里,聯系上下更便于識記。實踐證明,英語表達能力強的孩子都善于朗讀,通過朗讀記憶詞匯、積累詞匯并豐富詞匯。
二、朗讀可以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學英語的人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先動口模仿,朗讀所學的句型,課文、名言名句、優秀的英文小詩和短文等,無疑都是模仿的一種好方式。通過朗讀可以訓練正確的語音和語調,培養口頭上運用語言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就為大膽地說英語奠定了基礎。從一句到兩句、從少到多地開口說使自己產生了學會的信心,從而越學越想學,越學興趣越濃。
三、朗讀也是提高孩子口語能力
四、朗讀可以促進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朗讀能使學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喚起他們的感知和想象。它既能幫助學生增強對詞匯和語言結構的記憶,又能增強孩子的語感。
“讀”也分很多種,學校老師會利用不同“讀”的方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在家也可以借鑒:
1.泛讀
用錄音或教師自己進行課文的示范朗讀,為學生的朗讀樹立榜樣。
2.領讀
錄音或教師的領讀是朗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形式,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的關鍵。尤其教師的領讀,教師深情有表情地領讀,正確又優美的語音語調,使內容富有感情、富有真實感,會帶給學生更大的感染力,進而更大地激發了學生學好英語的積極性。
3.伴隨情景的朗讀
借助圖片、投影片、簡筆畫、實物等教具設備,教師邊呈現情景邊領讀,學生跟讀,不看課文。這種朗讀方式便于加強理解和記憶,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4.齊聲朗讀
齊聲朗讀是學生獨立進行朗讀的自我實踐過程,它便于教師檢查和發現學生朗讀中的問題,有利于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增加學生朗讀的機會,并鼓勵膽小怕羞的學生朗讀。
5.個別朗讀和分角色朗讀
個別朗讀能使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朗讀難點,便于檢查和督促,及時糾正學生朗讀中的錯誤,提高朗讀質量。分角色朗讀能讓學生感覺猶如身臨其境,有一種成功和快樂感,增強了自信心。
6.背誦并復述
背誦并復述是英語朗讀教學應達到的較高要求。實踐證明,能背誦課文的學生,英語學習是不會差的。通過復述,有助于學生熟記語音材料,積累語言知識,有助于學生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之,無論是哪種方式,只要適合于自己的學生,它就是最好的,尤其是在期末復習階段,除了讓學生多讀,還要多聽,自己將更好地利用一起作業這個平臺,及時讓學生多感知標準的英語口語,同時也更多的為孩子輸入準確而規范的英語聽力材料,讓孩子的聽力不僅僅是空洞的語言,而要結合自己的課堂創造更多的情景,同時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使他們在最后階段,聽,說,讀,寫英語的技能都有最大限度的提高,并盡可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篇2:小學英語教學心得:學生學習習慣培養
小學英語教學心得:學生學習習慣培養
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習慣是看似小事的大事。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事業的成敗,成就的大小,身體的好壞,生命的長短。了解了一個人的習慣,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了一個人的現在和未來。”可見,習慣對一個人是何等重要。但因小學生具有辯別是非能力差,自制力弱,易學易忘等特點,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決非易事。它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嚴字當頭
人們良好品德的形成,都離不開“知情意行”四個方面,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不例外。要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首先,必須讓學生知道要養成哪些習慣,應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因為習慣所包含的方面太多,例如學習習慣,勞動習慣,文明禮貌習慣,衛生習慣,堅持體育鍛煉習慣等等,很多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要養成哪些習慣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由學校、班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良好習慣養成公約》等規定。通過制定規定,學習規定,讓學生懂得該怎樣做,為什么要這樣做。規定的制度一定要嚴、要細。當然,嚴要嚴而得法,而不是一味“蠻”嚴。
二、齊抓共管
學生的自制力弱,要求學生長期堅持而形成習慣,必須靠監督來保證。我們可以建立兩套監督管理體系,來促使學生養成習慣。
1、建立“學校、家庭、社會”橫向監督管理體系。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上學前孩子的教育主要來自家長,孩子上學成為小學生,在學校的時間也不過7~8個小時,其它的時間大部分與家長相處。社會風氣對小學生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應此,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決不是學校一方的事,要把家庭、社會結合起來,齊抓共管。學校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印發家長報等形式,提高學生家長的理論水平,引起家長對孩子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視。組織家長交流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經驗,讓家長了解學校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方面所做的努力,爭取家長支持,形成合力。請校外輔導員到校講座,教育學生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習慣。
2、建立“學校領導、老師、學生”縱向監督管理體系。
在縱向監督管理體系中,要特別重視小學少先隊大中隊干部的監督管理作用,以及學生的輿論監督作用。學校可以把各種規定,分解成若干塊,在學校范圍內展開評比,由學校學生干部每日檢查評分。學校每期可組織評比習慣好的學生,并給予獎勵,鼓勵大家向他們學習。
總之,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很重要,他靠教育工作者長期不懈地去引導、培養。
篇3:小學英語教學心得:培養良好的英語書寫習慣
小學英語教學心得:培養良好的英語書寫習慣
我們常說字如其人,非常貼切。我平時非常注重學生的英語書寫習慣。分別從以下幾點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書寫習慣。
一、從日常教學點滴抓起,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首先,要從初學26個字母抓起,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英語書寫習慣。在新授每個規則時都要以書寫體來規范學生,學生才能逐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其次,在書寫單詞時,師生一起歸納書寫策略,正確區分易混淆字母。我們可采取遞進式比較法策略:教師要在黑板上示范性書寫相似字母,然后讓學生觀察,說出易混淆字母的不同之處,再進行認讀、抄寫,最后由教師聽寫。
再次,在句子書寫教學中可實施三段教學。例如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句子書寫,容易在句首、句中和句末出錯。這時,教師可通過反復練習、使用口訣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學會句首字母要大寫、句中單詞要分開、句末要加標點符號。
二、運用激勵機制,嚴格規范各項作業書寫,保持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教學活動中,我會運用激勵機制激發學生書寫的積極性。例如,可以采用印章加貼畫獎勵制度,每學期按照貼畫數的多少,來評出優秀學生。實踐證明,采用一些適當的獎勵措施有助于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三、多種渠道教學拼讀規則,提高單詞拼寫準確率語音意識對學生的讀寫會產生長遠的影響。
教師在日常教學單詞時,滲透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音,學生在課外學習活動中學習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如《自然發音法》。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保持學生書寫的興趣,可以定期舉行各種有關英語書寫的活動,讓學生間互相交流好的書寫方法,相互促進。如優秀作業Show、英語書法PK等,既可增強學生書寫英語的趣味性,也可加強學生英語書寫習慣和能力的培養。